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强烈关注生态的世纪,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多的作家、评论家积极地投身于生态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中,这几篇小说都是作家立足于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现状下,揭露生态环境的毁坏与过度不合理开发的事实,歌颂那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坚守者,并试图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信仰,用积极正确的生态观审视、监督、指引自身行为,继而实现对精神生态的救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郭雪波《乌兰牧骑女孩》,《民族文学》2018年第2期。这是一部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通篇不是生态文明的强烈呼吁和直接揭示,而是从一个蒙古女孩乌兰找寻海姐儿奶奶,找寻真正的《乌尤黛》切入,穿插进《乌尤黛》背后的凄美故事,三十六位少女每年春季相约在这蝴蝶泉沐浴祈祷,守身如玉,痴等心上人早日从战场归来,可怜这些前去打洋鬼子的蒙古勇士们无一生还,这一悲壮的故事更加加剧了这小小女儿泉背后所隐藏的残酷现实。伴随着萨满奶奶从巫婆到神婆,最后到海姐儿奶奶的转变,文章最后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海姐儿奶奶从始至终都是蝴蝶泉的保卫者,当初日本军人密谋海姐儿未婚夫开发女儿泉,给日本军人修建温泉疗养院,海姐儿奶奶不惜以死相威胁,几十年后,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乌兰的未婚夫要架设围栏网,修建天然纯净水有限公司,泉水外的围栏网学农区的分地包产,将大草原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家每户画地为牢,像遍布的蜘蛛网,骑手们纵马狂奔变得艰难,草原也变得畸形,泉水里的围栏网则将要扼杀掉这里的温泉、砍光周围的密林。作者赋予草原、温泉浪漫的故事背景,又给予读者残酷的现实冲击,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让牛羊惨死,让草原满目疮痍,海姐儿奶奶拼命保护的女儿泉也危在旦夕。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欲望也更膨胀,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开发让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紧张。对于海姐儿奶奶这样的自然保卫者,作者给予了大力的歌颂和赞扬,以期唤醒更多人对于自然、对于环境的守护之心。
张鲁镭《从前有座山》,《中国作家》2018年第2期。作者围绕“山”这个线索展开,以一个痴傻主人公的视角,描写了一座山从荒山到绿山再到荒山的变化。从前有座山,是一座荒山,被分家丢弃的傻蛋儿,背着爷爷上了山,在牛尾山顶的荒地上每天抡镐刨地,用力气种了满山的土豆,崖壁上的山泉沁人心脾,天空各式的鸟儿每天歌唱,媳妇二妞與爷爷相伴左右,俨然世外桃源的存在,好景不长,傻蛋儿、二妞两人在外人怂恿下,山上的鸟被捕光,整座山被编排进旅游开发中,没了鸟的山就像蒸土豆糕没放盐,没滋没味。通篇不是理论式的说教,而是用大山两次转变现状的对比给予我们心灵的冲击,用实际情况对我们做出警示,勤勤恳恳合理开发,就会收获一个世外桃源,随意砍伐、乱捕乱杀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另一方面,这座山的转变也夹杂了作者个人写作情感的转变,从荒山到绿山,作者的叙述笔调和谐轻快,而从绿山再到荒山,笔墨言辞间充满了作者的无奈惋惜之感。作者笔下的山正是我们的地球家园的缩影,我们不是“傻蛋儿”,要有人类的精神自觉,要承担起保卫自然生态和谐的责任,守望万物共栖的家园,逐步走向和谐。
王族《月光密令》,《山花》2018年第3期。小说结构新颖,设置悬疑,首尾呼应,开篇“一股难闻的味道弥漫进了托科村”,结尾“有风,那股味道又浓了”,这味道就是母狼产崽所散发的信号,人们开山找矿,把狼都赶到了托抖一带,打狼队的初衷是守卫羊群,而狼群的逃离似乎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利欲,他们把心思在狼髀石、狼獠牙、狼肉和狼皮上,这样一次就可以挣到两三年才能挣到的钱。利益驱使,别克和阿坎又将目光投向掏小狼上,但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并不如此“坏人坏到底”,别克对母狼的一路跟踪,见证了母狼为保护四个小狼崽,和猎狗拼命、与秃鹫同归于尽,最后他被母狼的护子之心感化,反而救下了小狼。母狼救子这两个深刻的情节描写,让母狼深切护子之心的伟大与打狼人的贪婪无情形成深刻的对比。而别克在掏小狼挣钱与“不忍之心”之间的犹疑选择,展示了他人性中还未泯灭的温良,救下最后一只小狼完成了他的精神救赎,一个人的成长不是敢于掏小狼的勇气展示,而是精神的善良坚守。如果狼吃羊是生物链不得已的罪恶,那比狼更狠心冷血的便是对狼族赶尽杀绝的人类,从打狼到打母狼再到掏小狼,打狼行动将狼群一步步逼向绝路,将可怕贪婪的人性也暴露无遗。作者全篇没有明确的描写捕狼杀狼卖狼究竟会给狼族会给整个草原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是用狼的几次哀嚎贯穿全文,母狼在被人跟踪的危难下艰难产子,痛苦的嗷叫;三只小狼崽被人掏走,它愤怒地长嗥,声音穿过山冈,在树林中传出很远;最后一只小狼危在旦夕,母狼发出一声惨叫,拖着秃鹫跳下悬崖同归于尽;一群狼发现了那只母狼的尸体,便痛苦地嗥叫,山谷中传出一声声狼的哀号。如作者所说“它们的悲痛,又怎能用哀号倾尽”。月光密令既是抓狼队深夜捕狼的行动命令,也是一部分人救赎精神觉醒的指令,对动物赶尽杀绝,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必定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人类为了利益屠杀动物,累累血债要如何偿还呢?
刘宇昆《隐士——马萨诸塞海48小时》,《萌芽》2018年第3期。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笔在遵循现实科技理性的基础上,夹杂着一丝对未来想象的感性,在这想象世界里,若干年之后,气候变化让地球不再适合居住,城市被洪水淹没,成为七大海洋,地球人全部沦为难民逃往其他星球,但世界各地都有地球难民不想放弃这颗母星,于是联合行星公司的负责人艾莎义无反顾地重回古蓝星——地球,开始了在七大洋中的海漂生活。于是在艾莎回到马萨诸塞海后,“我”前去拜访这位隐士,她邀请“我”一起前往海底古城波士顿开始了一段改造地球的探险之旅。小说以地球即将毁灭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作为背景和线索,其背后所影射的是当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地球上气候变化,土地淹没,让地球人纷纷逃离,不得已放弃地球却又不甘心放弃地球,于是在联合行星的所有地球人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是否要改造地球,决定由谁来做出、代价又由谁来承担?”作者在科幻小说中融合科技与文学的意味,展现了生态环境恶化下地球人的逃离生活。反观当下水质污染,绿色植被大量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问题,让自然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保护人类生存家园变得刻不容缓,作者利用科幻世界唤起读者的生态意识,力图潜移默化地改善我们的生态现状,早日迈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王方晨
郭雪波《乌兰牧骑女孩》,《民族文学》2018年第2期。这是一部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通篇不是生态文明的强烈呼吁和直接揭示,而是从一个蒙古女孩乌兰找寻海姐儿奶奶,找寻真正的《乌尤黛》切入,穿插进《乌尤黛》背后的凄美故事,三十六位少女每年春季相约在这蝴蝶泉沐浴祈祷,守身如玉,痴等心上人早日从战场归来,可怜这些前去打洋鬼子的蒙古勇士们无一生还,这一悲壮的故事更加加剧了这小小女儿泉背后所隐藏的残酷现实。伴随着萨满奶奶从巫婆到神婆,最后到海姐儿奶奶的转变,文章最后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海姐儿奶奶从始至终都是蝴蝶泉的保卫者,当初日本军人密谋海姐儿未婚夫开发女儿泉,给日本军人修建温泉疗养院,海姐儿奶奶不惜以死相威胁,几十年后,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乌兰的未婚夫要架设围栏网,修建天然纯净水有限公司,泉水外的围栏网学农区的分地包产,将大草原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家每户画地为牢,像遍布的蜘蛛网,骑手们纵马狂奔变得艰难,草原也变得畸形,泉水里的围栏网则将要扼杀掉这里的温泉、砍光周围的密林。作者赋予草原、温泉浪漫的故事背景,又给予读者残酷的现实冲击,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让牛羊惨死,让草原满目疮痍,海姐儿奶奶拼命保护的女儿泉也危在旦夕。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欲望也更膨胀,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开发让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紧张。对于海姐儿奶奶这样的自然保卫者,作者给予了大力的歌颂和赞扬,以期唤醒更多人对于自然、对于环境的守护之心。
张鲁镭《从前有座山》,《中国作家》2018年第2期。作者围绕“山”这个线索展开,以一个痴傻主人公的视角,描写了一座山从荒山到绿山再到荒山的变化。从前有座山,是一座荒山,被分家丢弃的傻蛋儿,背着爷爷上了山,在牛尾山顶的荒地上每天抡镐刨地,用力气种了满山的土豆,崖壁上的山泉沁人心脾,天空各式的鸟儿每天歌唱,媳妇二妞與爷爷相伴左右,俨然世外桃源的存在,好景不长,傻蛋儿、二妞两人在外人怂恿下,山上的鸟被捕光,整座山被编排进旅游开发中,没了鸟的山就像蒸土豆糕没放盐,没滋没味。通篇不是理论式的说教,而是用大山两次转变现状的对比给予我们心灵的冲击,用实际情况对我们做出警示,勤勤恳恳合理开发,就会收获一个世外桃源,随意砍伐、乱捕乱杀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另一方面,这座山的转变也夹杂了作者个人写作情感的转变,从荒山到绿山,作者的叙述笔调和谐轻快,而从绿山再到荒山,笔墨言辞间充满了作者的无奈惋惜之感。作者笔下的山正是我们的地球家园的缩影,我们不是“傻蛋儿”,要有人类的精神自觉,要承担起保卫自然生态和谐的责任,守望万物共栖的家园,逐步走向和谐。
王族《月光密令》,《山花》2018年第3期。小说结构新颖,设置悬疑,首尾呼应,开篇“一股难闻的味道弥漫进了托科村”,结尾“有风,那股味道又浓了”,这味道就是母狼产崽所散发的信号,人们开山找矿,把狼都赶到了托抖一带,打狼队的初衷是守卫羊群,而狼群的逃离似乎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利欲,他们把心思在狼髀石、狼獠牙、狼肉和狼皮上,这样一次就可以挣到两三年才能挣到的钱。利益驱使,别克和阿坎又将目光投向掏小狼上,但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并不如此“坏人坏到底”,别克对母狼的一路跟踪,见证了母狼为保护四个小狼崽,和猎狗拼命、与秃鹫同归于尽,最后他被母狼的护子之心感化,反而救下了小狼。母狼救子这两个深刻的情节描写,让母狼深切护子之心的伟大与打狼人的贪婪无情形成深刻的对比。而别克在掏小狼挣钱与“不忍之心”之间的犹疑选择,展示了他人性中还未泯灭的温良,救下最后一只小狼完成了他的精神救赎,一个人的成长不是敢于掏小狼的勇气展示,而是精神的善良坚守。如果狼吃羊是生物链不得已的罪恶,那比狼更狠心冷血的便是对狼族赶尽杀绝的人类,从打狼到打母狼再到掏小狼,打狼行动将狼群一步步逼向绝路,将可怕贪婪的人性也暴露无遗。作者全篇没有明确的描写捕狼杀狼卖狼究竟会给狼族会给整个草原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是用狼的几次哀嚎贯穿全文,母狼在被人跟踪的危难下艰难产子,痛苦的嗷叫;三只小狼崽被人掏走,它愤怒地长嗥,声音穿过山冈,在树林中传出很远;最后一只小狼危在旦夕,母狼发出一声惨叫,拖着秃鹫跳下悬崖同归于尽;一群狼发现了那只母狼的尸体,便痛苦地嗥叫,山谷中传出一声声狼的哀号。如作者所说“它们的悲痛,又怎能用哀号倾尽”。月光密令既是抓狼队深夜捕狼的行动命令,也是一部分人救赎精神觉醒的指令,对动物赶尽杀绝,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必定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人类为了利益屠杀动物,累累血债要如何偿还呢?
刘宇昆《隐士——马萨诸塞海48小时》,《萌芽》2018年第3期。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笔在遵循现实科技理性的基础上,夹杂着一丝对未来想象的感性,在这想象世界里,若干年之后,气候变化让地球不再适合居住,城市被洪水淹没,成为七大海洋,地球人全部沦为难民逃往其他星球,但世界各地都有地球难民不想放弃这颗母星,于是联合行星公司的负责人艾莎义无反顾地重回古蓝星——地球,开始了在七大洋中的海漂生活。于是在艾莎回到马萨诸塞海后,“我”前去拜访这位隐士,她邀请“我”一起前往海底古城波士顿开始了一段改造地球的探险之旅。小说以地球即将毁灭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作为背景和线索,其背后所影射的是当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地球上气候变化,土地淹没,让地球人纷纷逃离,不得已放弃地球却又不甘心放弃地球,于是在联合行星的所有地球人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是否要改造地球,决定由谁来做出、代价又由谁来承担?”作者在科幻小说中融合科技与文学的意味,展现了生态环境恶化下地球人的逃离生活。反观当下水质污染,绿色植被大量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问题,让自然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保护人类生存家园变得刻不容缓,作者利用科幻世界唤起读者的生态意识,力图潜移默化地改善我们的生态现状,早日迈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王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