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趣味性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心理情趣为主导,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与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学习的愉悦性,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一、趣味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趣味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教育心理学和对外汉语教育学。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
1.激发认知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类从出生起就有想要去认知一切事物的本性,而这种求知欲望或者说是认知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分化,一些学生的认知兴趣会随着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成就而增长,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因为学习中的挫败感而丧失认知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他指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按照先后顺序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缺少某种需要而引起,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实现。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很好地阐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一定有意义的材料,在新的环境中以建构的方式来获取,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来对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加工与重组,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教师单向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二)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提出了五个第二语言习得的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克拉申认为要学好一门第二语言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提供学习者能够听懂的、可理解的输入;另一方面是学习者必须以开放的、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第二语言。
克拉申在输入假说提出了“i+1”的概念,“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i+1”则是学习者在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语言水平,即比现有水平稍高出一点的水平。克拉申用这个概念阐述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给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既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维持在“+1”的水平才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但是如果仅有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不能学好一门第二语言的,掌握好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是降低“屏蔽效应”。
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将情感因素的影响称为“屏蔽效应”,也叫“情感过滤”。他发现第二语言课堂学习总是输入大于吸收,人类头脑中这种对语言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称为“情感过滤”,或者说成为把输入挡在外边的屏障。而造成这种过滤或屏障的主要是一些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甚至精神和身体状况不佳都能产生屏蔽效应,挡住输入。
二、趣味性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教学法最关键的原则必然是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必须贯穿于课堂始终的核心原则。趣味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趣味化,比如在教学资源中搜集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最生动有趣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第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我们会发现,同样的故事经由不同的讲述者讲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与讲述者的语调、语速、停顿等因素息息相关;第三,课堂管理的趣味性。一节汉语课能否按照教师的预期顺利进行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会疲于组织纪律、整顿课堂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有高效率地落实。
(二)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性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也就是整堂课要贯穿“适度性”原则。趣味性和适度性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备课与授课时要适时适度地加入趣味因素,不能一味地追求有趣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落实以及课堂的管理。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的角色是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而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可能已经做了充分的备课,但是如果發现实际教学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作为一堂课的主体做出的反馈不是教师预想的结果,那么教师需要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来重新主导课堂的节奏和进程。
趣味性教学法在课堂上是必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面对年龄偏低的学习者,只有将趣味性教学法贯穿于课堂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趣味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趣味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教育心理学和对外汉语教育学。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
1.激发认知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类从出生起就有想要去认知一切事物的本性,而这种求知欲望或者说是认知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分化,一些学生的认知兴趣会随着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成就而增长,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因为学习中的挫败感而丧失认知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他指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按照先后顺序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缺少某种需要而引起,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实现。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很好地阐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一定有意义的材料,在新的环境中以建构的方式来获取,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来对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加工与重组,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教师单向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二)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提出了五个第二语言习得的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克拉申认为要学好一门第二语言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提供学习者能够听懂的、可理解的输入;另一方面是学习者必须以开放的、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第二语言。
克拉申在输入假说提出了“i+1”的概念,“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i+1”则是学习者在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语言水平,即比现有水平稍高出一点的水平。克拉申用这个概念阐述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给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既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维持在“+1”的水平才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但是如果仅有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不能学好一门第二语言的,掌握好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是降低“屏蔽效应”。
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将情感因素的影响称为“屏蔽效应”,也叫“情感过滤”。他发现第二语言课堂学习总是输入大于吸收,人类头脑中这种对语言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称为“情感过滤”,或者说成为把输入挡在外边的屏障。而造成这种过滤或屏障的主要是一些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甚至精神和身体状况不佳都能产生屏蔽效应,挡住输入。
二、趣味性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教学法最关键的原则必然是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必须贯穿于课堂始终的核心原则。趣味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趣味化,比如在教学资源中搜集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最生动有趣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第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我们会发现,同样的故事经由不同的讲述者讲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与讲述者的语调、语速、停顿等因素息息相关;第三,课堂管理的趣味性。一节汉语课能否按照教师的预期顺利进行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会疲于组织纪律、整顿课堂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有高效率地落实。
(二)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性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也就是整堂课要贯穿“适度性”原则。趣味性和适度性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备课与授课时要适时适度地加入趣味因素,不能一味地追求有趣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落实以及课堂的管理。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的角色是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而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可能已经做了充分的备课,但是如果發现实际教学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作为一堂课的主体做出的反馈不是教师预想的结果,那么教师需要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来重新主导课堂的节奏和进程。
趣味性教学法在课堂上是必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面对年龄偏低的学习者,只有将趣味性教学法贯穿于课堂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