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量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不论什么题目,都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硬着头皮挤牙膏,结果不是内容空洞,车轱辘话来回转,就是胡编乱造,东拉西扯,拼凑字数,假、大、空的套话连篇,言之无物;且思维层次不高,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写作素材。那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收集写作素材呢?我认为课内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高尔基先生曾说过:“我身上一切好的东西都是通过阅读得来的。”阅读能开拓自身的心胸、情感和想象,通过阅读,学生会受到启发和冲击,从而产生读书的乐趣和写作的热情。中学生阅读的对象主要是课本,针对绝大部分学生阅读面狭窄,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无暇阅读更多的优秀作文及文学作品的现状,我把素材积累的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储备上,丰富学生的素材,扩大知识的储备。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充分开发利用教材,积累作文素材,使学生的写作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有米之炊”!那么,怎样开发利用教材,积累写作材料呢?
一、建立层级积累体系
最低层级是针对某一篇课文的句段、事例的积累,最高层级是六册书的整合成库的积累。即每学习一篇文章,就对该篇文章中的精彩词语、语段、典型事例进行卡片积累;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对该单元的几篇课文进行异同的比较和分析,确定某个话题,然后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合;学完某一册后,打破单元的限制,将内容有相似之处的文章合并,提炼话题,积累素材;学完初中六册书后,进行资源整合,打破某册的限制,以专题的形式建立素材库。通过多次的整合,可以加深对材料的记忆和理解。如此逐层深入,最终完成素材库的建立。我在指导学生时,对六册书十个专题进行了思考与评价:体味至爱亲情、建构精神家园、感受山水神韵、剖析社会热点、锤炼思想创新、抒写人性光辉、追寻文明踪迹、对话先贤圣哲、沉思历史得失和认识自我成长。图示如下:
每课→单元→每册→六册书
词段→话题→专题→素材库
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写了骆驼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改造沙漠的植物的故事,从中悟出“骆驼”为大众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地毯下的尘土》中主人公小姑娘的诚实性格,《巨人和孩子》中巨人的不再自私,《蟋蟀在时报广场》中人物真挚的友谊,热爱自由生活的蟋蟀等,学完这个单元后,就可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进行思考比较,确立“抒写人性光辉”的话题,每个单元都可按这种方式进行。学完一学年后,就可“合并同类项”。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犟龟》中小乌龟历经各种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地看到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的事例,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骆驼寻宝记》中骆驼寻宝过程中历经“挫折和磨难”相似,可归入“挫折”的话题中,同时又可归入大范围的“建构精神家园”的专题中。六册书学完后,各种素材便可各就各位。如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行路难》中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的话题,便可以和“挫折、批评、责任、勇气”等话题整合归入“建构精神家园”这一专题中来,同时也可将其他五十多个话题归入剩下的九个专题中去,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各类专题的素材库。
二、素材评价专题化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真正占有素材。”《课标》对素材的要求不仅是简单的拥有,而且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评价。要引导学生整合归纳教材中某些课文,然后进行求同存异的评价,让其同类化、专题化,由此提炼话题与立意。这种过程是对阅读的归纳、整合和深化。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学习后可让学生思考,提炼出一个“认识成长”的话题(即异中求同);而这些材料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这样便可提炼出其他的话题(即对素材的评价)。如《第一千个球》中贝利的成长体现出父爱的伟大,可提炼出“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的观点;又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可提炼出“乐观地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的观点;《一条未走的路》也可提炼出“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择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的观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伤仲永》中仲永的事例体现了人的才能有赖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的观点,又体现了“教育”的话题。如此延伸到一册至多册,然后再将这些话题归入相应的专题中,那样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与归并中便不知不觉地储存了大量的材料。
三、写作训练常态化
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特别是对素材的评价和运用过程。占有素材不能仅仅是静态的收集储存,更重要的是对素材的深入的评价和运用。平时,可以通过故事新编、反弹琵琶、短语串联等方式进行对素材的写作训练。只要坚持这样,素材便能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如某学生的《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文中用两个小标题写出两个片段“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来表达“对水的认知是受感情影响的结果”的主旨。这两个方面内容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内)、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课内),作者在课本基础上深入挖掘,在文学意蕴浓郁的名家名篇中选取有关“水”的内容,有意识地与话题、主题圆和,而成为创新之作,的确令人叹服。
四、素材积累加强交流
先要求学生积累,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每次的交流活动都必须设立一个主题,如设立“感恩”的话题,先让学生把学过的有关“感恩”话题的课文找出来,《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背影》都是体现一颗“爱心”的主题,再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来挑选素材,以新颖、切合话题为标准,最后评出胜负。通过交流,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达到素材共享,精益求精的目的。 五、素材积累系统化
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有着很强的系统性,特别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选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篇目,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学习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以教材中选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依次选取了《风筝》《鲁迅自传》《故乡》《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五篇课文。散文《风筝》饱含温馨、真挚而美好的亲情,语言生动;《鲁迅自传》概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作者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人生态度,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爱国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两篇小说《故乡》和《孔乙己》更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矛头直指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鼓舞了民众的斗志。鲁迅的这些文章主题从童年时的欢乐发展到为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散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有趣,符合学生阅读习惯,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把握语言的、人物的、情节的特点;小说的内容、人物、语言、情节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学生在阅读中懂得了发掘,学会了分析和思考,增强了理解、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对此,在辅导学生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把这一发展的脉络梳理出来,浅显地加以分析并用以而指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升华主题,学习课文是怎样选取材料刻画人物而表现人物性格的;课文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怎样在人物的对话(语言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性格的人,他们的语言有何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写出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的语言等。这样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有水到渠成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利用学生读过的文章、熟悉的段落为例加以指导,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因此,习作训练要紧密联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以教材为本,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写出有别于教材内容,具有自己个性和风格的文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说明平时积累材料和写文章的关系。课本中的范文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认识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想象的触媒,是学习语言的捷径。我相信,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这座写作资源的富矿,坚持阅读与训练的结合,作文材料贫乏而肤浅这一困扰学生的老问题就能得到基本解决,因为课本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
参考资料:
1.陶伯英、梁怀建《“大眼睛”作文》,开明出版社。
2.杨建军《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8期。
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取材也, 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 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一、建立层级积累体系
最低层级是针对某一篇课文的句段、事例的积累,最高层级是六册书的整合成库的积累。即每学习一篇文章,就对该篇文章中的精彩词语、语段、典型事例进行卡片积累;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对该单元的几篇课文进行异同的比较和分析,确定某个话题,然后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合;学完某一册后,打破单元的限制,将内容有相似之处的文章合并,提炼话题,积累素材;学完初中六册书后,进行资源整合,打破某册的限制,以专题的形式建立素材库。通过多次的整合,可以加深对材料的记忆和理解。如此逐层深入,最终完成素材库的建立。我在指导学生时,对六册书十个专题进行了思考与评价:体味至爱亲情、建构精神家园、感受山水神韵、剖析社会热点、锤炼思想创新、抒写人性光辉、追寻文明踪迹、对话先贤圣哲、沉思历史得失和认识自我成长。图示如下:
每课→单元→每册→六册书
词段→话题→专题→素材库
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写了骆驼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改造沙漠的植物的故事,从中悟出“骆驼”为大众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地毯下的尘土》中主人公小姑娘的诚实性格,《巨人和孩子》中巨人的不再自私,《蟋蟀在时报广场》中人物真挚的友谊,热爱自由生活的蟋蟀等,学完这个单元后,就可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进行思考比较,确立“抒写人性光辉”的话题,每个单元都可按这种方式进行。学完一学年后,就可“合并同类项”。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犟龟》中小乌龟历经各种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地看到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的事例,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骆驼寻宝记》中骆驼寻宝过程中历经“挫折和磨难”相似,可归入“挫折”的话题中,同时又可归入大范围的“建构精神家园”的专题中。六册书学完后,各种素材便可各就各位。如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行路难》中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的话题,便可以和“挫折、批评、责任、勇气”等话题整合归入“建构精神家园”这一专题中来,同时也可将其他五十多个话题归入剩下的九个专题中去,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各类专题的素材库。
二、素材评价专题化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真正占有素材。”《课标》对素材的要求不仅是简单的拥有,而且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评价。要引导学生整合归纳教材中某些课文,然后进行求同存异的评价,让其同类化、专题化,由此提炼话题与立意。这种过程是对阅读的归纳、整合和深化。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学习后可让学生思考,提炼出一个“认识成长”的话题(即异中求同);而这些材料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这样便可提炼出其他的话题(即对素材的评价)。如《第一千个球》中贝利的成长体现出父爱的伟大,可提炼出“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的观点;又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可提炼出“乐观地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的观点;《一条未走的路》也可提炼出“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择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的观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伤仲永》中仲永的事例体现了人的才能有赖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的观点,又体现了“教育”的话题。如此延伸到一册至多册,然后再将这些话题归入相应的专题中,那样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与归并中便不知不觉地储存了大量的材料。
三、写作训练常态化
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特别是对素材的评价和运用过程。占有素材不能仅仅是静态的收集储存,更重要的是对素材的深入的评价和运用。平时,可以通过故事新编、反弹琵琶、短语串联等方式进行对素材的写作训练。只要坚持这样,素材便能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如某学生的《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文中用两个小标题写出两个片段“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来表达“对水的认知是受感情影响的结果”的主旨。这两个方面内容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内)、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课内),作者在课本基础上深入挖掘,在文学意蕴浓郁的名家名篇中选取有关“水”的内容,有意识地与话题、主题圆和,而成为创新之作,的确令人叹服。
四、素材积累加强交流
先要求学生积累,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每次的交流活动都必须设立一个主题,如设立“感恩”的话题,先让学生把学过的有关“感恩”话题的课文找出来,《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背影》都是体现一颗“爱心”的主题,再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来挑选素材,以新颖、切合话题为标准,最后评出胜负。通过交流,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达到素材共享,精益求精的目的。 五、素材积累系统化
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有着很强的系统性,特别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选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篇目,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学习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以教材中选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依次选取了《风筝》《鲁迅自传》《故乡》《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五篇课文。散文《风筝》饱含温馨、真挚而美好的亲情,语言生动;《鲁迅自传》概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作者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人生态度,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爱国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两篇小说《故乡》和《孔乙己》更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矛头直指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鼓舞了民众的斗志。鲁迅的这些文章主题从童年时的欢乐发展到为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散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有趣,符合学生阅读习惯,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把握语言的、人物的、情节的特点;小说的内容、人物、语言、情节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学生在阅读中懂得了发掘,学会了分析和思考,增强了理解、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对此,在辅导学生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把这一发展的脉络梳理出来,浅显地加以分析并用以而指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升华主题,学习课文是怎样选取材料刻画人物而表现人物性格的;课文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怎样在人物的对话(语言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性格的人,他们的语言有何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写出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的语言等。这样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有水到渠成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利用学生读过的文章、熟悉的段落为例加以指导,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因此,习作训练要紧密联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以教材为本,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写出有别于教材内容,具有自己个性和风格的文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说明平时积累材料和写文章的关系。课本中的范文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认识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想象的触媒,是学习语言的捷径。我相信,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这座写作资源的富矿,坚持阅读与训练的结合,作文材料贫乏而肤浅这一困扰学生的老问题就能得到基本解决,因为课本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
参考资料:
1.陶伯英、梁怀建《“大眼睛”作文》,开明出版社。
2.杨建军《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8期。
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取材也, 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 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