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2007年,黑龙江省开始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式;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82-02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可以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互动。因此对教学中的互动模式进行探讨是有重大意义的。笔者将结合三年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中政治课堂互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内容不全面
  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极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压制或取代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时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以认知互动为主,而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片面注重向学生“注入”学科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品德、人格的养成和发展,片面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而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讲,进入课堂就是为了在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各种认知能力,有时意识到了情感互动和价值观互动的重要性但也是“轻描淡写”。学生的精神世界依然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互动方法和手段的实用效果差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我尽量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互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方法千篇一律,针对性差,没有创新,有时上课,既不根据教学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动而动,造成课堂互动的方法和手段的实用效果差。还有时因为方法不当,造成互动中出现了很多事与愿违的教学情景,并没有真正提高课堂互动的水平。
  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互动水平的对策
  教学工作,常做常新。在使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本着“在摸索中前进的原则”,不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真谛,应用起来游刃有余,才能真正提高课堂互动的水平。
  (一)要充分发挥情感互动和价值观互动的作用
  1.给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情境
  《思想政治新课标》中强调要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体验。学生情感的体验是传统的教师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枯燥、死板、空洞的说教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达不到“心服口服”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情感互动中进行情感的体验从而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并适时得请学生有感而发,从而发生生生之间情感和心灵上的碰触,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这样情感互动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框题时,为了使学生从心理上彻底理解政府的性质,支持政府的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我播放了视频《让爱回家》,是以抗击南方冰雪灾害为背景的,歌声感人至深,加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如“旅途中等待的人们”,“解放军第一时间赶往受灾的前线奋战在第一线”,“烈士们的遗像”“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亲临抗击雪灾的第一线指挥,亲切而深情的话语”等,正如歌词中所唱:“白色吞没了黄昏,你搀扶我手的掌温,饭盒上还没擦去的血痕,触痛我感动的本能,是最无助时给我力量的那扇门。”视频播放后,笔者和学生都潸然泪下,学生纷纷有感而发,声情并茂的表达着,你一言,我一语,由此带来了心灵的激荡、思维的碰撞、生命的体验。纷纷表示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会接受政府的帮助,支持政府的工作。通过视频,学生获得了直接的同情、尊重、仁爱、责任的道德情感体验,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情操得到陶冶。
  2.积极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平等对话
  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观互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要平等的对话,这意味着精神上的平等,心灵上的自由,最终达到价值观上的升华。如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框题时,要通过同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对比体现出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这种价值观上的认识,靠教师简单的说教绝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他们会认为教师是在说假话,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选举制度,公民的人权要比我们国家民主。这个时候,展开平等的对话则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对话中,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没有以“训导者”的身份出现,简单地否定学生。生生之间通过反复的交流、互动等合作体验,在人格特点、人生态度、处世方法以及价值观念上互相影响。他们可从其他学生身上直接学到一些从成人身上学不到的态度、处世方法和价值观。在讨论中笔者适时地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来引导学生共同交谈,如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问题,美国通过台湾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等等。相反的,我也适时给出了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积极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的材料,大部分学生对美国的霸权行为和强权政治感到不满,感受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比较重视人权。当然,在对话中我也要客观地承认学生谈到的美国民主的先进之处,以及我国民主还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民主还在进一步完善中,问题只是支流,要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充满信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学生从心底认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增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用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1.寻找“兴奋点”,激起课堂互动
  蔡元培曾经说过:“我们教书不能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活跃的状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需要教师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兴奋点在于寻找,在于分析,在于有意识的激发,需要教师更“用心”。如在讲授必修三《文化生活》、《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框题时,关键要让学生感悟文化的多样性,为了使学生能积极踊跃地展示他所了解的多样性的文化,我给出了一幅“小沈阳”表演的小品《不差钱》中的“一身苏格兰情调的格裙子”的图片,同学们先是激动地尖叫“哇”,我趁机问“为什么小沈阳要这样的着装”?同学们的好奇心激起了,紧接着纷纷列举出更多的多样性的民族服饰文化,如“阿拉伯长衫”、“满族的旗袍”等等,还有的同学在同学的发言中找到灵感,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节日等多方面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可谓收获不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找到能刺激学生兴奋点从而激起学生互动的兴趣,所以,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细心观察和总结,注重教学反思。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们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在这里貌似老生常谈,但实际上,若在课堂有限的空间内想使学生真正地将所学、所悟真正入脑、入心,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发生真实的情感交流,而不仅仅是将理论“束之高阁”,进行虚假的情感交流和价值判断,就要用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法,这样,可以拓宽课堂互动的空间。如我在讲述必修一《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题时,由于价格变动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很容易理解。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离同学们的生活相对较远,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得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我在课堂上设置“模拟情景”,并给出问题,因为当时猪肉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是学生们深有所感的,而且我们的学生有较多来自农村,家里也有养猪的经历,所以,笔者设置了“有关生猪生产的”的情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的,材料如下:
  “据国家发改委透露尽管我国生猪生产整体发展平稳,但是从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生猪生产形势有所滑坡主要表现为:1.生猪生产增幅下降。2.生猪价格快速下跌。3.生猪养殖亏本。养殖积极性受挫。造成了农民大量宰杀母猪。去年夏季以来发生在南方地区的猪蓝耳病疫情,造成了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造成了生猪出栏数量的减少,而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造成今年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进入今年八月份,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国家政策补贴,农民又会纷纷养猪,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有些下降。”
  问题如下:1.根据以上材料,你能说说猪肉价格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猪肉生产的吗?2.如果你是养猪专业户,面对猪肉价格的下跌你会怎么办,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材料中情景的设置拉近了学生与生产的距离,学生们便“有话可说”,学生很容易从中摸索到供求与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第二个问题具有开放性,所以,学生们话匣子打开了,说出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如要散养,要用科技,要注重饲料的天然性等等。有的措施是老师都没听说过的,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学生更是抢着发言,洋洋得意。
  最后,笔者加以总结和归纳。课堂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城市的孩子对生猪的生产不够了解,我也缺乏及时的调动,所以,课堂互动对象的范围较小。以后在互动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在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还仅仅是一个“初生的婴儿”,还有很多不适应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总结、反思与创新,寻找适合其生长与繁衍的土壤。本文也正是这种尝试和探究的成果之一。要实现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有效互动,需要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素质,大胆尝试,总结经验,也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从观念、教学技能、活动操作等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总之,时代是发展的,教育是前进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互动教学也必将随着时代、教育的步伐而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淑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其他文献
摘要:以中山学院为例,阐述了独立学院在留级生学籍处理上所作的留级试读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留级;试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224-01    留级生是指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达不到学校所规定的学分要求,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需要跟随下一年级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兴起,降低了
期刊
摘要: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构建丽水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丽水市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并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对丽水市在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各项效益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高的驱动作用进行分析。丽水市工业化初期,土地利用环境生态效益值明显高于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各效益系统基本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社会和经济效益增长较
期刊
摘要:结合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发掘学生社团作为自发的学生群众组织,以其独特的组织特性为创新人格的培育提供了载体、营造了氛围、创立了空间,以求进一步拓展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创新人格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创新人格;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271-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人格教育的
期刊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其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整合课程的内容和思想,深化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外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改革 
期刊
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和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可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陕西文化产业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高校正是至关重要的人才孵化器。以咸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为例,着重探讨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互动关系,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互动关系
期刊
摘要:清季中国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中二万万女性在报刊等媒体与亲友等人的触动下,开始走出“三从四德”之牢笼进入社会,由此催生了女报人、女教师等新女性,但这些新女性最终犹如昙花一现,在传统压力下以回归而告终。以清末著名女报人陈撷芬为考察对象,分析她在报刊传播与人际交往的夹击下思想蜕变的轨迹,及最终怎样面对传统压力。  关键词:陈撷芬;大众媒介;人际交往;新女性;传统道德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摘 要:有关《伤逝》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经济说、哀悼兄弟情绝说等等。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品的某个侧面,但也疏忽了文本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局限了视野。另外,在阅读与理解《伤逝》之前,我们还应该理清作品中的叙述者同作者的关系。试图从多个角度揭示出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对人性与人生的追问。  关键词:《伤逝》;整体性;丰富性;人性与人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高校医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关注。以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为例,分析了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 开发医学旅游资源对高校自身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高校医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高校医学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客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15-02   
期刊
摘 要:礼乐文化是儒家伦理教育的艺术化,《乐记》中阐述的乐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所谈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问题,而是倾向于伦理修养与政治教化问题,人们可以借着乐调节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以美的旋律渲染氛围,传达情志,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通过美感教育,引导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深入挖掘乐论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增强幸福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理
期刊
摘 要:赵树理及其创作从40年代至今就一直是评论界言说的对象。4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就被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而获得了的赞誉;新中国成立后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时有起伏。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展示赵树理的文学观,进而分析他在建国后所遭遇的困惑和所经历的浮沉。  关键词:赵树理;时代规约;文学新规范;差异;个体浮沉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