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写作文时,要直抒胸臆,真情表露,才能表明对客观事物、对社会现象、对人事的真正态度;要着眼生活,注重细节,才能抒情生发,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关键词】感情;真实;作文;生活;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著名诗人余光中说:“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可见,在写作文时,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出来,才能让自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表明对客观事物、对社会现象、对人事的真正态度;才能抒情生发,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意”的好文章呢?
一、直抒胸臆,真情表露
人生天地间,岂能无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光阴如何流转,情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写作文,就要把亘古不变的情感写出来,要“有真意,不卖弄”,要发自内心地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直抒胸臆,直率地用笔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就是高兴,不要说“东风来了百花开”;伤心就是伤心,不要说“千山万林木萧萧”,让作文失去了真正的情感。
如在一次写“妈妈不在家”的命题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妈妈不在家,出差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感到很孤独,作业没有人给我辅导,饭菜也没有人给我温热,生活失去了平时的色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孤儿,平生第一次感觉到妈妈的重要。”看上去用词丰富,很有“煽情”性,但仔细体会,小作者对于妈妈不在的感受太过于理智,在写作的时候绞尽脑汁,搜索妈妈不在的感受,硬凑成一篇“佳作”,失去了深情的流露。我在辅导这位学生要直言说出妈妈不在家的感觉,不要过多的思考,之后,这位学生拿来修改之后的作文:“前段时间,妈妈出差了,很远很远,要一个月才能回来……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时候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睛中打转。”我让学生在全班念这篇修改后的文章,受到所有同学的称赞,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文中对于“妈妈不在家”的感受没有进行刻意描写,而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露,“想哭”直接表露出对妈妈的想念,抒发了真实的情感,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
二、书写生活,真实感人
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说起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往往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就是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就可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对于陌生的人和事,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强为之,磕磕碰碰,还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甚至“咬断笔头,开不来头”“刚开了头,言语不周”,最后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苍白无力,语言干瘪枯燥,老师阅之味同嚼蜡。
其实,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为心声”,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实意,对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切身独到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做到“我手写我口”,就好像老朋友在谈心,敞开心扉,坦诚亲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所以,在作文构思中,要指导学生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比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一位老大爷扫马路,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老了还要扫马路,老大爷说:“我虽然老了,但身子骨还硬朗,还要为我们的城市做一分贡献,为我们建设美丽城市出一分力、发一分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剽窃”电视台和新闻的语言,不是来自于生活。我指导学生问问街上扫地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亲自感受一下他们是如何说的。之后,这位学生在文中这样写道:老大爷说:“孩子,不扫不行啊,儿子生活紧巴巴的,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连自己的花销都不够用,我这都是为了生活啊。没办法,老了,只有干这个挣一点钱,也为儿子减轻点负担。”在这朴素真实的语言中,并没有体现出老大爷的崇高,甚至有些“市侩”,但浓缩着对儿子浓浓的关爱,正是“父爱如山”的写照,没有壮烈,只有深情。
三、写好细节,引发共鸣
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还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与真实与否,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关系着文章能否成为一篇“真感情”的好文章。近代作家冰心老人家就说:“要写好一个人,不能只有感情,还要有细节描写,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有血有肉。”就如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发疯,施耐庵手下的鲁达拳打镇关西,朱自清眼中那“蹒跚”的背影,之所以让人记忆犹新,就是因为作者那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那什么是细节?细节不是一件事情,就是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这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留心捕捉,需要学生对生活的悉心观察、深刻感悟。
在《爸爸》的一篇作文中,学生这样写:“我的英语不好,于是爸爸就准备帮我补习英语,可是爸爸的英语似乎也不好,于是,我经常能看到爸爸晚上拿着英语书,一边打电话、一边查电脑的情景,爸爸总是这样自己先学习,再给我补习英语,每次看到爸爸晚上忙忙碌碌学英语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很难受,我觉得我要是再学不好英语,就太对不起爸爸的努力了。”这位同学在写作中就关注到了细节,爸爸学习“英语”的细节一经写出,爸爸的形象就生动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文以情动人,书以文抒情。“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同样,“做真人,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我们语文老师要坚持“真情”定理,引导学生用真情之笔书写锦绣文章,成就璀璨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晓玉.让作文走向真实性[J]. 成才之路,2010(4).
[2]武卫华.如何引导学生追求作文的“真”本色[J].作文成功之路,2014(6).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感情;真实;作文;生活;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著名诗人余光中说:“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可见,在写作文时,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出来,才能让自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表明对客观事物、对社会现象、对人事的真正态度;才能抒情生发,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意”的好文章呢?
一、直抒胸臆,真情表露
人生天地间,岂能无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光阴如何流转,情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写作文,就要把亘古不变的情感写出来,要“有真意,不卖弄”,要发自内心地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直抒胸臆,直率地用笔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就是高兴,不要说“东风来了百花开”;伤心就是伤心,不要说“千山万林木萧萧”,让作文失去了真正的情感。
如在一次写“妈妈不在家”的命题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妈妈不在家,出差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感到很孤独,作业没有人给我辅导,饭菜也没有人给我温热,生活失去了平时的色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孤儿,平生第一次感觉到妈妈的重要。”看上去用词丰富,很有“煽情”性,但仔细体会,小作者对于妈妈不在的感受太过于理智,在写作的时候绞尽脑汁,搜索妈妈不在的感受,硬凑成一篇“佳作”,失去了深情的流露。我在辅导这位学生要直言说出妈妈不在家的感觉,不要过多的思考,之后,这位学生拿来修改之后的作文:“前段时间,妈妈出差了,很远很远,要一个月才能回来……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时候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睛中打转。”我让学生在全班念这篇修改后的文章,受到所有同学的称赞,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文中对于“妈妈不在家”的感受没有进行刻意描写,而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露,“想哭”直接表露出对妈妈的想念,抒发了真实的情感,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
二、书写生活,真实感人
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说起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往往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就是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就可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对于陌生的人和事,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强为之,磕磕碰碰,还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甚至“咬断笔头,开不来头”“刚开了头,言语不周”,最后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苍白无力,语言干瘪枯燥,老师阅之味同嚼蜡。
其实,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为心声”,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实意,对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切身独到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做到“我手写我口”,就好像老朋友在谈心,敞开心扉,坦诚亲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所以,在作文构思中,要指导学生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比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一位老大爷扫马路,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老了还要扫马路,老大爷说:“我虽然老了,但身子骨还硬朗,还要为我们的城市做一分贡献,为我们建设美丽城市出一分力、发一分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剽窃”电视台和新闻的语言,不是来自于生活。我指导学生问问街上扫地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亲自感受一下他们是如何说的。之后,这位学生在文中这样写道:老大爷说:“孩子,不扫不行啊,儿子生活紧巴巴的,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连自己的花销都不够用,我这都是为了生活啊。没办法,老了,只有干这个挣一点钱,也为儿子减轻点负担。”在这朴素真实的语言中,并没有体现出老大爷的崇高,甚至有些“市侩”,但浓缩着对儿子浓浓的关爱,正是“父爱如山”的写照,没有壮烈,只有深情。
三、写好细节,引发共鸣
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还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与真实与否,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关系着文章能否成为一篇“真感情”的好文章。近代作家冰心老人家就说:“要写好一个人,不能只有感情,还要有细节描写,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有血有肉。”就如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发疯,施耐庵手下的鲁达拳打镇关西,朱自清眼中那“蹒跚”的背影,之所以让人记忆犹新,就是因为作者那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那什么是细节?细节不是一件事情,就是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这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留心捕捉,需要学生对生活的悉心观察、深刻感悟。
在《爸爸》的一篇作文中,学生这样写:“我的英语不好,于是爸爸就准备帮我补习英语,可是爸爸的英语似乎也不好,于是,我经常能看到爸爸晚上拿着英语书,一边打电话、一边查电脑的情景,爸爸总是这样自己先学习,再给我补习英语,每次看到爸爸晚上忙忙碌碌学英语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很难受,我觉得我要是再学不好英语,就太对不起爸爸的努力了。”这位同学在写作中就关注到了细节,爸爸学习“英语”的细节一经写出,爸爸的形象就生动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文以情动人,书以文抒情。“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同样,“做真人,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我们语文老师要坚持“真情”定理,引导学生用真情之笔书写锦绣文章,成就璀璨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晓玉.让作文走向真实性[J]. 成才之路,2010(4).
[2]武卫华.如何引导学生追求作文的“真”本色[J].作文成功之路,2014(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