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读”的再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多媒体课件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一、“教师的范读”好处
  1、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教师的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
  二、“教师的范读”误区
  误区一:普通话不标准,不好范读
  普通话不标准能成为教师不范读的理由吗?如果真的这样,那语文教师更应该加强普通话训练,多范读,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普通话不标准,仍能掌握朗读技巧,敢于在学生面前朗读,不也是最好的示范和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吗?这时候学生会想: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都能读好,我也一定行的!
  误区二:以录音、多媒体朗读替代教师范读
  当今语文课堂,听录音、多媒体朗读似乎成了教师拥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象征。许多语文教师走极端,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优点,一味追求课堂的现代化和学生的自主性,放弃范读,以录音和多媒体朗读代替。其实,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实、更亲切,更富有感染力和示范性。因为教师的脸部表情、体态手势能更直接影响学生,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有55%来自面部表情。教师动情范读时,学生可以观其人、闻其声、悟其情,可以直接领悟教师范读时的语调、情感,从而有所感悟。范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他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当然,教师的范读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朗读技巧,还要反复练习、推敲。范读时需要全身心投入,这可比放录音、多媒体要费神得多。当然,我们也不能只要教师范读而摒弃录音、多媒体朗读,走两个极端都不妥,应该以教师范读为主,录音、多媒体朗读为辅。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情况有所选择,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误区三:教师范读在前,学生跟读在后
  学习新课文,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先范读一遍,然后再由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是件好事,但把教师的范读无一例外地都放到学生朗读之前,我认为不妥。是否需要教师先范读,这要依课文的难易和学生的基础而定,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课文不是太深,就无须教师先范读。教师的范读体现的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照着模仿,会左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的范读应该放到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课文之后,即让学生先朗读,教师再范读,随后将学生和教师的朗读进行对比,评价他们的优缺点,这样就能体现出学生和教师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
  误区四:只范读,不指导,不评价
  很多时候,一些教师范读了,学生也读了,但自己读得怎么样、学生读得怎么样,教师并不关心,也不过问。其实教师在范读后,应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教学生如何准确地把握停顿、节奏、轻重、快慢、语调和感情。师生读后,大家应相互评价朗读的效果。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试读,效果不好时,教师再把这些朗读技巧贯穿在自己的范读中,然后学生再读,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朗读技能。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就应该得到教师的点拨和示范,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更自在、更自主。在范读、指导后,学生仍读不好时,教师可带读,然后再由学生读,师生互评朗读的情况。对教师或学生的朗读情况要进行中肯的评价,评价后教师或学生再范读,全班学生再齐读,直到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只有这样,范读、朗读才算落到了实处,才有它们存在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自身具有的直观性、立体化等优势逐渐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就
本课用老师的姓氏导入:  老师姓董,族人们爱把它写成另外一个错别字:草字头下一个冬天的“冬”,凑巧的是老师就出生在冬天,更巧的是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也与冬天有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种开头形式,拉近老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落实字、音、形教学,是一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生字认读,辨别生字的偏旁结构,以巩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课文,老师做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出现的《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生日;而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只有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之下,孩子们懂得怎样去爱父母、回报父母和关心别人。  依据这篇文章所独有的特点,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研读,我认为该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备好这篇课文
【摘要】多媒体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学数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必须把握四个原则:趣味性、形象性、丰富性、拓展性。只有做得“当用则用,按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将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原则    目前,我国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也在“高分低能”的事实面前认识到提高孩子全方面素
【摘要】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为小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使孩子们从小进行再造型想象练笔,为中高年级的想象奠定基础,也为发展创新的思维打下基础。寻求最佳再造型想象练笔的训练方式,形成最优化的再造型想象练笔训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再造型 想象 练笔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总目标中明确规定:“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语文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性之美的华章,内涵深远的诗词歌赋、高雅优美的散文小品、深刻感人的文学名著,就是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如何
我长期在乡村任教,亲身感受着农村的封闭、落后。我的同事们也是如此。在上课时为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我经常会用一些“必须跳出农门”、“如不好好读书,就得回家种田”、“不用功,以后就该整天去搓泥巴、抓牛尾巴”……之类的语言告诫、激励学生,这就是所谓的“厌农教育”了。  这样的话不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我们的心情也很矛盾。长期的“厌农教育”肯定会使这些出身在农村,也同样深切感受到农村封闭、落后的学生们更加厌
摘要: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全方位开放的一个作文教育的全过程。这个开放是一个全面的开放,全方位的开放。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开放的范围就多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式 作文    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一届不如一届。每年的升学考阅卷专家和老师也用大量的数据为证,指出学生作文水平下降的现实。我想应该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
摘要: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注定了对大批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高度需求,而摆脱“聋哑英语”的尴尬境地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笔者认为将英文电影运用到听说教学中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途径,那么为何要选择英文原声电影以及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影片将是本文要探讨的对象。  关键词:英文原声电影 特点 选择策略     Ⅰ、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必然需要大批精通英语的复
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美术课堂才会充满新鲜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 生活化    陶行知老人家的忠告:“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主张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