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平潭國彩学校)
摘 要:语文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角色”,而写作又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学好写作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平日口语表达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想要学好写作可不简单,小学教师应做好本职工作,带领学生闯过入门写作这一关。
关键词:小学;写作;积累
一说起写作,大部分小学生都是谈“文”色变,一听说要写作文马上就愁眉不展,就仿佛这是对他们的“惩罚”,仿佛写作就是他们无法飞跃的一道鸿沟,这种消极的写作心理会慢慢蚕食学生的写作能力,简直是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扼杀在小学的摇篮里!小学正是学生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写作能力的黄金时期,此时教师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帮助学生从小从“心理”上迈过写作这道坎,最起码从心理上建立起对写作的信心,进而达到更高的“有话可言,言之有理”的层次。写作学习好比是一场长跑比赛,我认为作为“教练”的我们应给学生做以下“起跑训练”。
一、培养观察能力,使之言之有形
眼见方为实,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往往始于眼睛的观察,如果没有对事物进行一番观察考量,那么很难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感性、贴切的认识,描写起来无疑是空洞、肤浅的。小学生真正意义上有了学业的“束缚”,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见闻变得非常有限,就算在周末,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加愿意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提高班而不是带他们去公园转转。
观察是学生了解万千事物、积攒写作材料的关键途径,可是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本来就不算强,再加上生活经历的限制,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下功夫。首先要锻炼学生随时观察的习惯,小学写作的素材往往源于生活,观察得多,下笔时自然信心满满,娓娓道来,若观察得少,下笔时自然吞吞吐吐,写一句都得想好一会儿;接着要授予学生一定的观察的方法,兼顾观察对象的多种属性,挖掘对象的不同特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我不时给学生灌输“先观察,后写作”的思想,要求学生在路上不能只顾着玩,学会关注距离自己最近的新鲜的事例,每节课之前我都会让一个学生将自己的一个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有些学生讲得特别简单,我就会循循善诱,比说我会说:“你说阿姨的香蕉一斤两块五,那这个阿姨长什么样子?大概几岁?穿着什么样子的衣服?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你说的?”当然,指导学生的语气一定要温婉,对一个学生的指导其实就是对全班学生指导一遍,久而久之,学生的演讲越来越有滋有味,演讲在他们写作中的运用也是比较多的,学生的文章也越来越有真情实感,着实进步不少。
二、丰富课外阅读,使之言之有物
写作素材的来源一般只有两个:一是直接来源,由自身经历从社会上获取;二是间接来源,从网络、书本上获取。小学生想要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主要还是多看各种课外书籍,无论是中国的古典名著、现代诗歌散文,还是寓言童话,科普读物对学生的素材积累都是很有帮助的。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是吸收,而写作是倾吐,阅读就如同人每天吃饭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一样,写作则是将自己头脑中吸收的精神养料通过笔墨展示在纸张上与他人分享,二者一进一出,缺一不可。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这个“吸收”过程中,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与语言外,还能领略作者眼中的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偶尔还能获得“意外惊喜”——即渗透书中的一些写作方法与技巧,对自身也算是不小的一个提升。
三、强调说写结合,使之言之有效
曾有报告指出,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语言方面,确切表现在口头语言的发展要比书面语言早得多,这一个观点看起来人尽皆知,却又是最容易受到我们教师忽视的。我们总是一心一意地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多摘抄,锻炼他们的写话能力、写片段的能力和作文的能力,却忽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进行训练。要知道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紧密相关,在语文学习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应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算学生可以做到满腹经纶,但是没有经过口头叙述,没有一定的语言组织性,那么呈现在纸上的文字必然也是“有形无神”,显得凌乱。在学生写作前先要保证他们多想多说,说全说细,这就好比学生先用嘴巴打了一遍难度较大的草稿,真正下笔时既提高了效率,又能及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纠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说以下三个内容:一是写作要求,很多学生都是草草将题目浏览一两遍,稍加构思就马上起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一般都是不达标的,而让学生读题能够弥补学生审题过于散漫的不足,提升他们审阅题目的水平。二是写作素材,这就好比做饭前对自己的烹饪材料进行一番检查,比如量是不是够足,有没有洗干净等等,这样学生写作起来才能更加有把握。三是口头作文,这是对学生“说”的训练的最高要求,这部分内容还分为说想法、说标题、说大纲和说作文等,其中说作文可以采取的形式多样,不仅只能学生发言口述自己的作文,我还鼓励学生作文课上在小组内“互说”,班级内“吐文”交流等。对学生说的训练不仅能够很好地改善学生写作内容的问题,还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平日的谈吐更为自信、流畅。
四、重视教师评阅,使之言之有“底”
教师的评改对学生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写一篇作文在他们看来就好比经历了一番“辛勤劳作”,而教师的评改就好比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评价。评价恰到好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肯定,会产生欣慰、正面的情绪,鼓舞学生敢于写作文,从写作中获得乐趣;评价稍低,很有可能触及小学生敏感的情绪,打击他们写作的信心,使得他们在下次写作时畏首畏尾,有言不敢吐。所以教师的评语不能走流水线般如出一辙,也不能给学生来个当头棒喝、全篇否定,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写作情况给出最为中肯的评价,真正利于学生的评价是能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文章好是好在哪里,差又差在哪里,应该做哪方面的工作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最为关键的一点我认为是要能被学生所接受,这对教师的用语有着一定的要求。面对优等生,在褒扬他们的同时,要对他们提出作文布局更加紧凑,用词更加准确的高要求;面对中等生,要指出他们文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采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当然,还要对整篇文章表示肯定,鼓励他们处理好这次发现的问题,下次争取写得更好;面对在写作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还要及时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将一些好词好句圈点出来并进行一定的表扬,接着进行必要的点评,对于这类学生,要多关注的是他们的进步。
总之,教师应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起点,寻找最为符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从小养成观察现实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乐于通过手中的笔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笔,通过评阅给予学生最真切的关注,最贴切的评价,还有最真诚的鼓舞,相信学生一定会改变对写作的看法,慢慢地进入写作这片天地。
参考文献:
[1]陈为菊.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J].新闻天地,2009(9).
[2]陈爱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J].科普童话,2014(21).
编辑 薄跃华
摘 要:语文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角色”,而写作又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学好写作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平日口语表达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想要学好写作可不简单,小学教师应做好本职工作,带领学生闯过入门写作这一关。
关键词:小学;写作;积累
一说起写作,大部分小学生都是谈“文”色变,一听说要写作文马上就愁眉不展,就仿佛这是对他们的“惩罚”,仿佛写作就是他们无法飞跃的一道鸿沟,这种消极的写作心理会慢慢蚕食学生的写作能力,简直是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扼杀在小学的摇篮里!小学正是学生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写作能力的黄金时期,此时教师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帮助学生从小从“心理”上迈过写作这道坎,最起码从心理上建立起对写作的信心,进而达到更高的“有话可言,言之有理”的层次。写作学习好比是一场长跑比赛,我认为作为“教练”的我们应给学生做以下“起跑训练”。
一、培养观察能力,使之言之有形
眼见方为实,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往往始于眼睛的观察,如果没有对事物进行一番观察考量,那么很难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感性、贴切的认识,描写起来无疑是空洞、肤浅的。小学生真正意义上有了学业的“束缚”,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见闻变得非常有限,就算在周末,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加愿意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提高班而不是带他们去公园转转。
观察是学生了解万千事物、积攒写作材料的关键途径,可是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本来就不算强,再加上生活经历的限制,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下功夫。首先要锻炼学生随时观察的习惯,小学写作的素材往往源于生活,观察得多,下笔时自然信心满满,娓娓道来,若观察得少,下笔时自然吞吞吐吐,写一句都得想好一会儿;接着要授予学生一定的观察的方法,兼顾观察对象的多种属性,挖掘对象的不同特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我不时给学生灌输“先观察,后写作”的思想,要求学生在路上不能只顾着玩,学会关注距离自己最近的新鲜的事例,每节课之前我都会让一个学生将自己的一个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有些学生讲得特别简单,我就会循循善诱,比说我会说:“你说阿姨的香蕉一斤两块五,那这个阿姨长什么样子?大概几岁?穿着什么样子的衣服?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你说的?”当然,指导学生的语气一定要温婉,对一个学生的指导其实就是对全班学生指导一遍,久而久之,学生的演讲越来越有滋有味,演讲在他们写作中的运用也是比较多的,学生的文章也越来越有真情实感,着实进步不少。
二、丰富课外阅读,使之言之有物
写作素材的来源一般只有两个:一是直接来源,由自身经历从社会上获取;二是间接来源,从网络、书本上获取。小学生想要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主要还是多看各种课外书籍,无论是中国的古典名著、现代诗歌散文,还是寓言童话,科普读物对学生的素材积累都是很有帮助的。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是吸收,而写作是倾吐,阅读就如同人每天吃饭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一样,写作则是将自己头脑中吸收的精神养料通过笔墨展示在纸张上与他人分享,二者一进一出,缺一不可。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这个“吸收”过程中,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与语言外,还能领略作者眼中的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偶尔还能获得“意外惊喜”——即渗透书中的一些写作方法与技巧,对自身也算是不小的一个提升。
三、强调说写结合,使之言之有效
曾有报告指出,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语言方面,确切表现在口头语言的发展要比书面语言早得多,这一个观点看起来人尽皆知,却又是最容易受到我们教师忽视的。我们总是一心一意地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多摘抄,锻炼他们的写话能力、写片段的能力和作文的能力,却忽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进行训练。要知道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紧密相关,在语文学习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应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算学生可以做到满腹经纶,但是没有经过口头叙述,没有一定的语言组织性,那么呈现在纸上的文字必然也是“有形无神”,显得凌乱。在学生写作前先要保证他们多想多说,说全说细,这就好比学生先用嘴巴打了一遍难度较大的草稿,真正下笔时既提高了效率,又能及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纠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说以下三个内容:一是写作要求,很多学生都是草草将题目浏览一两遍,稍加构思就马上起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一般都是不达标的,而让学生读题能够弥补学生审题过于散漫的不足,提升他们审阅题目的水平。二是写作素材,这就好比做饭前对自己的烹饪材料进行一番检查,比如量是不是够足,有没有洗干净等等,这样学生写作起来才能更加有把握。三是口头作文,这是对学生“说”的训练的最高要求,这部分内容还分为说想法、说标题、说大纲和说作文等,其中说作文可以采取的形式多样,不仅只能学生发言口述自己的作文,我还鼓励学生作文课上在小组内“互说”,班级内“吐文”交流等。对学生说的训练不仅能够很好地改善学生写作内容的问题,还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平日的谈吐更为自信、流畅。
四、重视教师评阅,使之言之有“底”
教师的评改对学生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写一篇作文在他们看来就好比经历了一番“辛勤劳作”,而教师的评改就好比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评价。评价恰到好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肯定,会产生欣慰、正面的情绪,鼓舞学生敢于写作文,从写作中获得乐趣;评价稍低,很有可能触及小学生敏感的情绪,打击他们写作的信心,使得他们在下次写作时畏首畏尾,有言不敢吐。所以教师的评语不能走流水线般如出一辙,也不能给学生来个当头棒喝、全篇否定,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写作情况给出最为中肯的评价,真正利于学生的评价是能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文章好是好在哪里,差又差在哪里,应该做哪方面的工作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最为关键的一点我认为是要能被学生所接受,这对教师的用语有着一定的要求。面对优等生,在褒扬他们的同时,要对他们提出作文布局更加紧凑,用词更加准确的高要求;面对中等生,要指出他们文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采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当然,还要对整篇文章表示肯定,鼓励他们处理好这次发现的问题,下次争取写得更好;面对在写作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还要及时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将一些好词好句圈点出来并进行一定的表扬,接着进行必要的点评,对于这类学生,要多关注的是他们的进步。
总之,教师应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起点,寻找最为符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从小养成观察现实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乐于通过手中的笔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笔,通过评阅给予学生最真切的关注,最贴切的评价,还有最真诚的鼓舞,相信学生一定会改变对写作的看法,慢慢地进入写作这片天地。
参考文献:
[1]陈为菊.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J].新闻天地,2009(9).
[2]陈爱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J].科普童话,2014(2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