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一文很难上,文章结构行云流水而又滉漾潆洄,文理清新质朴而又静虚深远,对初一学生而言,要读通读懂这篇散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甚至有老师埋怨说这篇文章我自己都读不太懂,怎么去教学生?
静心阅读《月迹》,不难发现,无论文章结构、语言还是主旨思想,都能很明显地显出作者的细心雕琢之处。月行之迹与孩童成长之迹双轨明暗交互推进的叙述结构、立体鲜活而极富动感的画面美感、活泼而极富想象力的儿童化的语言风格,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还是能够感同身受,体悟明了的。这篇散文之所以变得难上,根源在于我们老师对这篇文章主旨的过多纠结,换句话说,就是过多地侧重于对文章思想性或者哲理性的解读,忽视了对《月迹》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悟。
一
《月迹》一文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是丰富而复杂的。
首先,把文章的主旨定位于赞美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洁无瑕的感情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商榷的。对月亮的追寻过程,究其实质,是每一名孩童在成长路上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心路历程,通过一波三折的寻月,孩子们懂得了世间的美其实就静悄悄地潜藏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悟。通过寻月过程的争执,孩子们更懂得了,发现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分享美,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上的一次拔节与升华。
其次,学习这篇散文,对学生而言,能否理解“月亮是个好”,能否理解美好事物究竟是指什么,是两道不易逾越的坎。相对而论,月亮与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尚可通过历代文人雅士对月亮的描绘与赞美诗句来沟通,铺陈,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至于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所言的“美好事物”究竟是何物,教师则需颇费口舌,有云“匆匆青春岁月”,有云“和谐自然山水”,有云“相依相偎手足亲情”,有云“生活理想”,更有论者,认为是“超然达观”的生活态度。
第三,作者将文章的哲理隐藏于“烟笼寒水月笼沙”般的禅意之中,更给学生读懂文章制造了较大的阅读障碍。作者通过对中秋圆月这一意象的描绘,给读者营造了静虚、空灵、充满禅味的意境,意蕴深远、情味深长的意境之美让学生们一头雾水。
因此,与其吃力而牵强地去解读本文的主旨思想,空洞而乏味地讲解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不如回归初中学生的认知范畴,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一起解读、欣赏《月迹》一文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的语文美,带领学生体验一次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审美之旅。
二
有论者认为,散文《月迹》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属于贾平凹的早期作品,与其后期散文相比,雕琢斧凿痕迹较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是一种美,精雕细刻的雕琢推敲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恰恰是《月迹》中的这些雕琢“瑕疵”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解读资源,给学生初识散文、初学散文、初写散文提供了难得的模仿、借鉴。
《月迹》雕琢美之一:人物美。
《月迹》最为人诟病的是“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惜字如金,却句句生辉,犹如佛祖点化众生般的奶奶,让不少人认为太假,太失真。然而就这篇散文行文架构而言,“奶奶”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推进着孩童寻月之路,推动着散文如卷轴一样地自然舒展。“月亮出来了”“快去寻月吧”“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奶奶鼓动着孩子们去探寻,去发现,伴随着奶奶的话语,这篇散文的情节在不断演进,孩童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对于初学散文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人物设计,恰恰有助于带领学生较快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要素,理解文章的重点。对于尝试写作散文的学生而言,“奶奶”形象也多有裨益。学生可以受此启迪,重视对散文结构的构思与处理,从而避免不少学生初写散文时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的“散文”现象。
《月迹》人物美还体现在文中“三妹”“我”等孩童形象上,对他们天真的争执,我们莞尔一笑,对他们超群的想象力,我们心生敬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童心、童真、童趣,也看到了作者寄寓其间的美好向往。文末孩童们“相依相偎”甜睡的画面,充满亲情的温馨,体现出作者在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精心雕琢。
《月迹》雕琢美之二:语言美。
含蓄凝练、极富诗韵的语言是《月迹》的最大亮点。无论景物描写、人物对话,还是童心童趣的想象,作者都倾注了热切的情感,反复推敲,精心提炼。“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面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一个“浮”字把月亮轻盈跳动的动态美感与儿童发现意外惊喜的心情刻画得栩栩如生。透过这些文字,恍惚间,读者似乎也看到了浮在酒杯中的那一轮晃动着的小小圆月,看到了孩子们浮现的一脸惊喜与笑容。“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酥酥地颤”进一步从孩子们的眼睛和触觉写出杯中月的“易碎”与“松软”,动静交融地描绘出杯中月的可触可感与可爱可怜,于无声中传神描摹出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可爱模样和珍视杯中圆月的天真心理。
《月迹》雕琢美之三:童拙美。
就像贾平凹的书法一样,在欣赏《月迹》一文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藏巧于拙的质朴童趣。“月亮是个好。”三妹的这句童言,朴素无华地道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满心欢喜与独到理解,短短几个字,铅华洗尽,却胜过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的对月抒怀,与他们相比,孩童的眼光最为敏锐,童心的创造力更为广阔。更有意味的是文中作者似乎故意透过孩子的视角,尽情模仿着孩童的说话方式,叠词与儿化音的大量运用,让《月迹》自始至终都弥散着拙朴可爱的童趣美。如“酥酥地颤”,如“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把无形无声的满月儿,似乎化作了轻移莲步的美妙女子,身姿优美轻盈动人。“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玉玉的”“银银的”把月光与“玉”与“银”联系起来,既富有形象又充满色彩地烘托出月光的温润质感和明亮色泽。“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累累的”骨朵儿;圆圆的月是“满圆儿”,杯中圆月是“可怜儿”,满月的色彩是“白道儿”,含苞的花是“骨朵儿”,还有“头发梢儿”“屏气儿”等等,轻松亲切,又极具音韵的叠词与儿化音,在带给我们朗朗上口的朗读美感同时,也带给我们充满童稚童趣的生活气息。 《月迹》雕琢美之四:画面美。
《月迹》透过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画面:盈亏变化的镜中白月,“玉玉”“银银”的院中满月,酥酥儿颤动的杯中满圆,以及散发淡淡、痒痒的袅袅清香的院中桂树,闪着灿烂银光的小河净沙……这些清新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每一名读者,带领读者走进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面充满生命的鲜活,画面中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婀娜生姿,充满生命的动感,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静态的月亮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生动有趣,美轮美奂的中秋月的形象跃然纸上。阅读这些动静交融、诗情画意的文字,就像聆听沁人心脾的月光曲,让人浮想联翩。
三
任何一篇优美的散文总能激荡起读者心底涟漪,激发起读者多维度思索解读的兴趣。在《月迹》的审美解读过程中,对散文尤其是哲理性散文的教学也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散文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目前学生能接触到的文体中,散文几乎是涉猎范围最为宽广的,人与自然,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月迹》是一篇不容易上的文章,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喜欢这篇散文,原因之一就是《月迹》里有着贴近学生的语言,贴近学生的想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成长经历。同样,本单元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三味书屋,却因为远离学生的生活,兴致大减。这就给散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索:散文阅读,学生终将会遇到陌生世界,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散文的经验世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消弭两者间的“代沟”差异,产生共鸣,是教师应当去努力探寻的。
散文教学,应当回归学生的认知领域。优秀散文总是浓缩了作者几十年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精华,生搬硬套地让学生去理解,似乎为难了年轻的学生们。教师能否走出教学参考书的桎梏,在对散文主旨的解读过程中俯身回归学生的认知领域,与孩子们一同去感触散文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作者的思想“温度”,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一步一步地攀登认知的高度。课堂上围绕对“月亮是个好”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从“月亮好在哪儿”“为什么说月亮是个好”等几个角度去讨论,学生探究理解的成果大大出乎教师的预期,大开教师的眼界。
散文教学,应回归散文的审美范畴。一篇优美散文总是有着一颗精致的思想“内核”,很多人总喜欢把这颗“内核”作为当务之急、课堂之重,急于囫囵吞枣地传授给学生,忽视了作者精心包裹在这颗“内核”之外的甜蜜“果肉”。精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深邃的意境等,都是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肉”,值得与孩子们一道去品味,去汲取。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杨志芳)
静心阅读《月迹》,不难发现,无论文章结构、语言还是主旨思想,都能很明显地显出作者的细心雕琢之处。月行之迹与孩童成长之迹双轨明暗交互推进的叙述结构、立体鲜活而极富动感的画面美感、活泼而极富想象力的儿童化的语言风格,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还是能够感同身受,体悟明了的。这篇散文之所以变得难上,根源在于我们老师对这篇文章主旨的过多纠结,换句话说,就是过多地侧重于对文章思想性或者哲理性的解读,忽视了对《月迹》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悟。
一
《月迹》一文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是丰富而复杂的。
首先,把文章的主旨定位于赞美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洁无瑕的感情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商榷的。对月亮的追寻过程,究其实质,是每一名孩童在成长路上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心路历程,通过一波三折的寻月,孩子们懂得了世间的美其实就静悄悄地潜藏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悟。通过寻月过程的争执,孩子们更懂得了,发现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分享美,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上的一次拔节与升华。
其次,学习这篇散文,对学生而言,能否理解“月亮是个好”,能否理解美好事物究竟是指什么,是两道不易逾越的坎。相对而论,月亮与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尚可通过历代文人雅士对月亮的描绘与赞美诗句来沟通,铺陈,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至于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所言的“美好事物”究竟是何物,教师则需颇费口舌,有云“匆匆青春岁月”,有云“和谐自然山水”,有云“相依相偎手足亲情”,有云“生活理想”,更有论者,认为是“超然达观”的生活态度。
第三,作者将文章的哲理隐藏于“烟笼寒水月笼沙”般的禅意之中,更给学生读懂文章制造了较大的阅读障碍。作者通过对中秋圆月这一意象的描绘,给读者营造了静虚、空灵、充满禅味的意境,意蕴深远、情味深长的意境之美让学生们一头雾水。
因此,与其吃力而牵强地去解读本文的主旨思想,空洞而乏味地讲解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不如回归初中学生的认知范畴,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一起解读、欣赏《月迹》一文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的语文美,带领学生体验一次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审美之旅。
二
有论者认为,散文《月迹》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属于贾平凹的早期作品,与其后期散文相比,雕琢斧凿痕迹较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是一种美,精雕细刻的雕琢推敲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恰恰是《月迹》中的这些雕琢“瑕疵”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解读资源,给学生初识散文、初学散文、初写散文提供了难得的模仿、借鉴。
《月迹》雕琢美之一:人物美。
《月迹》最为人诟病的是“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惜字如金,却句句生辉,犹如佛祖点化众生般的奶奶,让不少人认为太假,太失真。然而就这篇散文行文架构而言,“奶奶”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推进着孩童寻月之路,推动着散文如卷轴一样地自然舒展。“月亮出来了”“快去寻月吧”“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奶奶鼓动着孩子们去探寻,去发现,伴随着奶奶的话语,这篇散文的情节在不断演进,孩童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对于初学散文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人物设计,恰恰有助于带领学生较快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要素,理解文章的重点。对于尝试写作散文的学生而言,“奶奶”形象也多有裨益。学生可以受此启迪,重视对散文结构的构思与处理,从而避免不少学生初写散文时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的“散文”现象。
《月迹》人物美还体现在文中“三妹”“我”等孩童形象上,对他们天真的争执,我们莞尔一笑,对他们超群的想象力,我们心生敬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童心、童真、童趣,也看到了作者寄寓其间的美好向往。文末孩童们“相依相偎”甜睡的画面,充满亲情的温馨,体现出作者在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精心雕琢。
《月迹》雕琢美之二:语言美。
含蓄凝练、极富诗韵的语言是《月迹》的最大亮点。无论景物描写、人物对话,还是童心童趣的想象,作者都倾注了热切的情感,反复推敲,精心提炼。“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面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一个“浮”字把月亮轻盈跳动的动态美感与儿童发现意外惊喜的心情刻画得栩栩如生。透过这些文字,恍惚间,读者似乎也看到了浮在酒杯中的那一轮晃动着的小小圆月,看到了孩子们浮现的一脸惊喜与笑容。“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酥酥地颤”进一步从孩子们的眼睛和触觉写出杯中月的“易碎”与“松软”,动静交融地描绘出杯中月的可触可感与可爱可怜,于无声中传神描摹出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可爱模样和珍视杯中圆月的天真心理。
《月迹》雕琢美之三:童拙美。
就像贾平凹的书法一样,在欣赏《月迹》一文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藏巧于拙的质朴童趣。“月亮是个好。”三妹的这句童言,朴素无华地道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满心欢喜与独到理解,短短几个字,铅华洗尽,却胜过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的对月抒怀,与他们相比,孩童的眼光最为敏锐,童心的创造力更为广阔。更有意味的是文中作者似乎故意透过孩子的视角,尽情模仿着孩童的说话方式,叠词与儿化音的大量运用,让《月迹》自始至终都弥散着拙朴可爱的童趣美。如“酥酥地颤”,如“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把无形无声的满月儿,似乎化作了轻移莲步的美妙女子,身姿优美轻盈动人。“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玉玉的”“银银的”把月光与“玉”与“银”联系起来,既富有形象又充满色彩地烘托出月光的温润质感和明亮色泽。“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累累的”骨朵儿;圆圆的月是“满圆儿”,杯中圆月是“可怜儿”,满月的色彩是“白道儿”,含苞的花是“骨朵儿”,还有“头发梢儿”“屏气儿”等等,轻松亲切,又极具音韵的叠词与儿化音,在带给我们朗朗上口的朗读美感同时,也带给我们充满童稚童趣的生活气息。 《月迹》雕琢美之四:画面美。
《月迹》透过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画面:盈亏变化的镜中白月,“玉玉”“银银”的院中满月,酥酥儿颤动的杯中满圆,以及散发淡淡、痒痒的袅袅清香的院中桂树,闪着灿烂银光的小河净沙……这些清新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每一名读者,带领读者走进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面充满生命的鲜活,画面中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婀娜生姿,充满生命的动感,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静态的月亮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生动有趣,美轮美奂的中秋月的形象跃然纸上。阅读这些动静交融、诗情画意的文字,就像聆听沁人心脾的月光曲,让人浮想联翩。
三
任何一篇优美的散文总能激荡起读者心底涟漪,激发起读者多维度思索解读的兴趣。在《月迹》的审美解读过程中,对散文尤其是哲理性散文的教学也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散文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目前学生能接触到的文体中,散文几乎是涉猎范围最为宽广的,人与自然,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月迹》是一篇不容易上的文章,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喜欢这篇散文,原因之一就是《月迹》里有着贴近学生的语言,贴近学生的想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成长经历。同样,本单元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三味书屋,却因为远离学生的生活,兴致大减。这就给散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索:散文阅读,学生终将会遇到陌生世界,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散文的经验世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消弭两者间的“代沟”差异,产生共鸣,是教师应当去努力探寻的。
散文教学,应当回归学生的认知领域。优秀散文总是浓缩了作者几十年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精华,生搬硬套地让学生去理解,似乎为难了年轻的学生们。教师能否走出教学参考书的桎梏,在对散文主旨的解读过程中俯身回归学生的认知领域,与孩子们一同去感触散文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作者的思想“温度”,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一步一步地攀登认知的高度。课堂上围绕对“月亮是个好”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从“月亮好在哪儿”“为什么说月亮是个好”等几个角度去讨论,学生探究理解的成果大大出乎教师的预期,大开教师的眼界。
散文教学,应回归散文的审美范畴。一篇优美散文总是有着一颗精致的思想“内核”,很多人总喜欢把这颗“内核”作为当务之急、课堂之重,急于囫囵吞枣地传授给学生,忽视了作者精心包裹在这颗“内核”之外的甜蜜“果肉”。精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深邃的意境等,都是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肉”,值得与孩子们一道去品味,去汲取。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