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的雕琢之美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一文很难上,文章结构行云流水而又滉漾潆洄,文理清新质朴而又静虚深远,对初一学生而言,要读通读懂这篇散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甚至有老师埋怨说这篇文章我自己都读不太懂,怎么去教学生?
  静心阅读《月迹》,不难发现,无论文章结构、语言还是主旨思想,都能很明显地显出作者的细心雕琢之处。月行之迹与孩童成长之迹双轨明暗交互推进的叙述结构、立体鲜活而极富动感的画面美感、活泼而极富想象力的儿童化的语言风格,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还是能够感同身受,体悟明了的。这篇散文之所以变得难上,根源在于我们老师对这篇文章主旨的过多纠结,换句话说,就是过多地侧重于对文章思想性或者哲理性的解读,忽视了对《月迹》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悟。
  一
  《月迹》一文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是丰富而复杂的。
  首先,把文章的主旨定位于赞美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洁无瑕的感情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商榷的。对月亮的追寻过程,究其实质,是每一名孩童在成长路上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心路历程,通过一波三折的寻月,孩子们懂得了世间的美其实就静悄悄地潜藏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悟。通过寻月过程的争执,孩子们更懂得了,发现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分享美,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上的一次拔节与升华。
  其次,学习这篇散文,对学生而言,能否理解“月亮是个好”,能否理解美好事物究竟是指什么,是两道不易逾越的坎。相对而论,月亮与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尚可通过历代文人雅士对月亮的描绘与赞美诗句来沟通,铺陈,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至于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所言的“美好事物”究竟是何物,教师则需颇费口舌,有云“匆匆青春岁月”,有云“和谐自然山水”,有云“相依相偎手足亲情”,有云“生活理想”,更有论者,认为是“超然达观”的生活态度。
  第三,作者将文章的哲理隐藏于“烟笼寒水月笼沙”般的禅意之中,更给学生读懂文章制造了较大的阅读障碍。作者通过对中秋圆月这一意象的描绘,给读者营造了静虚、空灵、充满禅味的意境,意蕴深远、情味深长的意境之美让学生们一头雾水。
  因此,与其吃力而牵强地去解读本文的主旨思想,空洞而乏味地讲解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不如回归初中学生的认知范畴,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一起解读、欣赏《月迹》一文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的语文美,带领学生体验一次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审美之旅。
  二
  有论者认为,散文《月迹》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属于贾平凹的早期作品,与其后期散文相比,雕琢斧凿痕迹较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是一种美,精雕细刻的雕琢推敲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恰恰是《月迹》中的这些雕琢“瑕疵”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解读资源,给学生初识散文、初学散文、初写散文提供了难得的模仿、借鉴。
  《月迹》雕琢美之一:人物美。
  《月迹》最为人诟病的是“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惜字如金,却句句生辉,犹如佛祖点化众生般的奶奶,让不少人认为太假,太失真。然而就这篇散文行文架构而言,“奶奶”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推进着孩童寻月之路,推动着散文如卷轴一样地自然舒展。“月亮出来了”“快去寻月吧”“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奶奶鼓动着孩子们去探寻,去发现,伴随着奶奶的话语,这篇散文的情节在不断演进,孩童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对于初学散文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人物设计,恰恰有助于带领学生较快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要素,理解文章的重点。对于尝试写作散文的学生而言,“奶奶”形象也多有裨益。学生可以受此启迪,重视对散文结构的构思与处理,从而避免不少学生初写散文时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的“散文”现象。
  《月迹》人物美还体现在文中“三妹”“我”等孩童形象上,对他们天真的争执,我们莞尔一笑,对他们超群的想象力,我们心生敬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童心、童真、童趣,也看到了作者寄寓其间的美好向往。文末孩童们“相依相偎”甜睡的画面,充满亲情的温馨,体现出作者在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精心雕琢。
  《月迹》雕琢美之二:语言美。
  含蓄凝练、极富诗韵的语言是《月迹》的最大亮点。无论景物描写、人物对话,还是童心童趣的想象,作者都倾注了热切的情感,反复推敲,精心提炼。“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面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一个“浮”字把月亮轻盈跳动的动态美感与儿童发现意外惊喜的心情刻画得栩栩如生。透过这些文字,恍惚间,读者似乎也看到了浮在酒杯中的那一轮晃动着的小小圆月,看到了孩子们浮现的一脸惊喜与笑容。“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酥酥地颤”进一步从孩子们的眼睛和触觉写出杯中月的“易碎”与“松软”,动静交融地描绘出杯中月的可触可感与可爱可怜,于无声中传神描摹出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可爱模样和珍视杯中圆月的天真心理。
  《月迹》雕琢美之三:童拙美。
  就像贾平凹的书法一样,在欣赏《月迹》一文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藏巧于拙的质朴童趣。“月亮是个好。”三妹的这句童言,朴素无华地道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满心欢喜与独到理解,短短几个字,铅华洗尽,却胜过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的对月抒怀,与他们相比,孩童的眼光最为敏锐,童心的创造力更为广阔。更有意味的是文中作者似乎故意透过孩子的视角,尽情模仿着孩童的说话方式,叠词与儿化音的大量运用,让《月迹》自始至终都弥散着拙朴可爱的童趣美。如“酥酥地颤”,如“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把无形无声的满月儿,似乎化作了轻移莲步的美妙女子,身姿优美轻盈动人。“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玉玉的”“银银的”把月光与“玉”与“银”联系起来,既富有形象又充满色彩地烘托出月光的温润质感和明亮色泽。“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累累的”骨朵儿;圆圆的月是“满圆儿”,杯中圆月是“可怜儿”,满月的色彩是“白道儿”,含苞的花是“骨朵儿”,还有“头发梢儿”“屏气儿”等等,轻松亲切,又极具音韵的叠词与儿化音,在带给我们朗朗上口的朗读美感同时,也带给我们充满童稚童趣的生活气息。   《月迹》雕琢美之四:画面美。
  《月迹》透过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画面:盈亏变化的镜中白月,“玉玉”“银银”的院中满月,酥酥儿颤动的杯中满圆,以及散发淡淡、痒痒的袅袅清香的院中桂树,闪着灿烂银光的小河净沙……这些清新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每一名读者,带领读者走进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面充满生命的鲜活,画面中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婀娜生姿,充满生命的动感,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静态的月亮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生动有趣,美轮美奂的中秋月的形象跃然纸上。阅读这些动静交融、诗情画意的文字,就像聆听沁人心脾的月光曲,让人浮想联翩。
  三
  任何一篇优美的散文总能激荡起读者心底涟漪,激发起读者多维度思索解读的兴趣。在《月迹》的审美解读过程中,对散文尤其是哲理性散文的教学也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散文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目前学生能接触到的文体中,散文几乎是涉猎范围最为宽广的,人与自然,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月迹》是一篇不容易上的文章,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喜欢这篇散文,原因之一就是《月迹》里有着贴近学生的语言,贴近学生的想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成长经历。同样,本单元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三味书屋,却因为远离学生的生活,兴致大减。这就给散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索:散文阅读,学生终将会遇到陌生世界,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散文的经验世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消弭两者间的“代沟”差异,产生共鸣,是教师应当去努力探寻的。
  散文教学,应当回归学生的认知领域。优秀散文总是浓缩了作者几十年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精华,生搬硬套地让学生去理解,似乎为难了年轻的学生们。教师能否走出教学参考书的桎梏,在对散文主旨的解读过程中俯身回归学生的认知领域,与孩子们一同去感触散文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作者的思想“温度”,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一步一步地攀登认知的高度。课堂上围绕对“月亮是个好”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从“月亮好在哪儿”“为什么说月亮是个好”等几个角度去讨论,学生探究理解的成果大大出乎教师的预期,大开教师的眼界。
  散文教学,应回归散文的审美范畴。一篇优美散文总是有着一颗精致的思想“内核”,很多人总喜欢把这颗“内核”作为当务之急、课堂之重,急于囫囵吞枣地传授给学生,忽视了作者精心包裹在这颗“内核”之外的甜蜜“果肉”。精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深邃的意境等,都是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肉”,值得与孩子们一道去品味,去汲取。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杨志芳)
其他文献
我们柏庐实验小学以“书香润心田,经典育圣贤”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而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艺术修养。  下面介绍一些经典诵读的方法。  1.入情入境,领悟意境。  一首好诗
期刊
习题讲评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规课,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质量自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多方的学习与思考,觉得语文习题讲评应当在落实“五要”上下功夫。  第一,习题一定要精选。我们知道,学生做习题是为了更好地消化运用知识与巩固知识,并在消化运用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习题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比如一些记忆的知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那么就可
期刊
语文教材文本,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文本存在的,具有知识传播、情意交流和消闲等价值,称之为“原生价值”。其次,作为语文教材,除了保留它的“原生价值”外,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教学价值”,即“如何获取传播信息的知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这只是语文教学一个显性的行为,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特点、文本特点以及时
期刊
2014年5月20日,我有幸和校长及部分语文教师一起赴河南省林州市,参加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近距离、真实地感受了“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魅力,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既有名师的精彩展示,又有专家的理论指导,确实很过瘾,尤其是林州侯华丽、方晓玉、李晓林等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语文主题学习”立足于大语文观,建设高效课堂。教师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
期刊
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有效认知问题水乳交融在一起呢?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呢?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虫的村落》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学有所感”的课堂  “学有所感”在阅读教学中是绝对离不开咬文嚼字的,唯有抓住字眼,深入意境才能走进去,读出来。  课堂回放一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想象丰富,感
期刊
郭爱德,河南林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乡镇中心学校校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获得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现任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借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力推动了本校及河南省林州市的语文阅读教学。  “好校长是‘做’出来的,不是‘当’出来的。”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申华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校长——郭爱德。因为,身材不算高大却又极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用智慧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点化学生的语言悟性,唤醒学生的灵性,而师生之间的对话在这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智慧化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思维的火源,是引导学生前进的纤绳。教师的智慧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何谓理答?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
期刊
经典回放  师:今天我们准备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篇文章是我从课外选来的。我先问问同学们,你们课外看不看小说?看过小说的同学请举手。(看学生的反应)看来很多同学都看过小说。(问一个学生)你看的什么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①  ……  师:你们听说过微型小说吗?(部分学生:听说过)今天我选的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又称小小说。这种小说在现在的杂志上,比方说《知音》啊,《读者》啊,几乎每期都
期刊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一、一次“同课同构”教研活动的启发  为探讨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在我
期刊
2016年6月12-13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东北区)暨沈阳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大会”在历史悠久的古城盛京——沈阳市隆重召开,来自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山东省等各地的语文教育同人们同聚沈阳市第五中学。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当代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黎青山副院长,新学校(北京)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陆世德局长、陈文局长,辽宁省小语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