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众多的教学论文中,很少有人从“心理学”这个角度去写,其实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帮助很大。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不断施予学生知识,也就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其实不然,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掌握所有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在课堂中应该针对学生记忆的特点,并非灌水式的教学,合理利用心理学法中的记忆规律进行教学,对于贯彻教育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巨大作用,所以说搞好教育要用“心”这话一点也不假。下面我就从心理学中记忆的规律来论述它在教学中的应用。
锡伯尼说过“记忆时知识的唯一管库人”。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记忆的规律,有意识地使小学生获得巩固知识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智力,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能够迅速识记和回忆事物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注意力,使之保持高度集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如:要求一二年纪同学背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的孩子来说,都是很枯燥的事情,何况是六、七岁的孩子。繁琐的机械记忆让孩子感到十分吃力,如果把这24个字变成合乎押韵的歌诀,将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也更加投入了,记忆效果也会的更好。
二、识记的策略,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
识记是指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过程,它又可以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识记材料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指识记的材料本身无内在的意义联系,或虽有意义但学习者不理解,仅依靠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这两种不同的记忆方式在记忆数学,物理上都有广泛的运用。机械识记是意义识记的基础,意义识记对机械识记起帮助作用。
三、开发学生的长时记忆,增强学生记忆的持久性
心理学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保持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存时间是有限的,而长时记忆,它就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容量巨大,可以长期保持信息,就像是一个无限大的仓库。
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在讲台前的语言、表情,甚至教师的动作和板书,都能使学生产生瞬时记忆,这些瞬时记忆,一般在学生头脑中只保留一、二秒钟。而学生有意识要记忆的教师所讲的课堂内容和重点默诵、回忆、则可使其中的一部分变为长时记忆。
如何将教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由学生的短时记忆经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加工、筛选、复演而变为长时记忆,这是提高我们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声像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記忆。实验证明,识记的材料越形象、越生动、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表、图片、体态语言、表演、视频等,这些能有助记忆。如在教学中声音与视像相结合,将会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增强记忆的效果。
四、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学生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即在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在开始的短时间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时间以后,遗忘的发展就慢了,遗忘得也少了。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复习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根据遗忘规律组织学生的复习呢?
1.及时复习
复习要注意及时性和经常性。昨天学习过的知识,最好利用今天课堂的几分钟时间进行巩固检测,加深印象。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最好抽出时间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再进行下一单元的学习。
2.适量复习
既是复习的内容、数量也应注意。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年领特点,盲目增多复习量,过多的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知识的巩固不单只靠单纯的复习和练习。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并感到疲劳,一般而言,重复学习的程度达到50%时效果最好。例如,当要识字某篇文章时,如果读6遍就刚好能够记住时,那么最好多读两、三遍,就能达到更好的识记效果。
3.复习方法多样化
进行多样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室应采用灵活多样化的复习方式调。如提问、做练习、调查、讨论、实际操作或课外校科技活动等新式,是学生把学习的有关知识巩固好。再如,可以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就能提高记忆效果。还有把需要的知识加以组合,变成活动的或有规律排列的对象,也会显著提高复习效果。
五、PQ4R学习法
1.預习(Preview)
就是要概括全部章节的内容,了解它所讨论的总课题。
2.提问(Questiao)
即对各分段提出问题。例如:可以将“提取的过程”改成“为什么要提取”。
3.阅读(Read)
仔细阅读这一文段的课文,尝试回到自己所拟的问题。
4.复述(Rehearsal)
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积极思考,力图理解,要想出一些例子来介意说明,把教材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5.回忆(Recall)
在学完一个分段后,尝试回忆其中的内容,如果不能回忆,就重读记忆中困难的部分。
6.复习(Review)
学完整个章节后,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最好写下来,开始复习时,时间间隔要短些;熟记后复习时间间隔可延长。
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记忆规律,不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也要与时具进,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采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合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锡伯尼说过“记忆时知识的唯一管库人”。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记忆的规律,有意识地使小学生获得巩固知识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智力,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能够迅速识记和回忆事物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注意力,使之保持高度集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如:要求一二年纪同学背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的孩子来说,都是很枯燥的事情,何况是六、七岁的孩子。繁琐的机械记忆让孩子感到十分吃力,如果把这24个字变成合乎押韵的歌诀,将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也更加投入了,记忆效果也会的更好。
二、识记的策略,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
识记是指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过程,它又可以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识记材料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指识记的材料本身无内在的意义联系,或虽有意义但学习者不理解,仅依靠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这两种不同的记忆方式在记忆数学,物理上都有广泛的运用。机械识记是意义识记的基础,意义识记对机械识记起帮助作用。
三、开发学生的长时记忆,增强学生记忆的持久性
心理学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保持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存时间是有限的,而长时记忆,它就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容量巨大,可以长期保持信息,就像是一个无限大的仓库。
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在讲台前的语言、表情,甚至教师的动作和板书,都能使学生产生瞬时记忆,这些瞬时记忆,一般在学生头脑中只保留一、二秒钟。而学生有意识要记忆的教师所讲的课堂内容和重点默诵、回忆、则可使其中的一部分变为长时记忆。
如何将教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由学生的短时记忆经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加工、筛选、复演而变为长时记忆,这是提高我们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声像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記忆。实验证明,识记的材料越形象、越生动、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表、图片、体态语言、表演、视频等,这些能有助记忆。如在教学中声音与视像相结合,将会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增强记忆的效果。
四、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学生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即在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在开始的短时间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时间以后,遗忘的发展就慢了,遗忘得也少了。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复习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根据遗忘规律组织学生的复习呢?
1.及时复习
复习要注意及时性和经常性。昨天学习过的知识,最好利用今天课堂的几分钟时间进行巩固检测,加深印象。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最好抽出时间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再进行下一单元的学习。
2.适量复习
既是复习的内容、数量也应注意。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年领特点,盲目增多复习量,过多的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知识的巩固不单只靠单纯的复习和练习。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并感到疲劳,一般而言,重复学习的程度达到50%时效果最好。例如,当要识字某篇文章时,如果读6遍就刚好能够记住时,那么最好多读两、三遍,就能达到更好的识记效果。
3.复习方法多样化
进行多样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室应采用灵活多样化的复习方式调。如提问、做练习、调查、讨论、实际操作或课外校科技活动等新式,是学生把学习的有关知识巩固好。再如,可以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就能提高记忆效果。还有把需要的知识加以组合,变成活动的或有规律排列的对象,也会显著提高复习效果。
五、PQ4R学习法
1.預习(Preview)
就是要概括全部章节的内容,了解它所讨论的总课题。
2.提问(Questiao)
即对各分段提出问题。例如:可以将“提取的过程”改成“为什么要提取”。
3.阅读(Read)
仔细阅读这一文段的课文,尝试回到自己所拟的问题。
4.复述(Rehearsal)
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积极思考,力图理解,要想出一些例子来介意说明,把教材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5.回忆(Recall)
在学完一个分段后,尝试回忆其中的内容,如果不能回忆,就重读记忆中困难的部分。
6.复习(Review)
学完整个章节后,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最好写下来,开始复习时,时间间隔要短些;熟记后复习时间间隔可延长。
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记忆规律,不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也要与时具进,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采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合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