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渔歌子品读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7.021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它们是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语言文字学习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是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增进学生文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然而,放眼当下,古诗词教学似乎成了置身课改大潮之外的“隐居者”,不少课堂依然固守着“释题目—解难字—译全篇—说情感—齐背诵”的五步教学模式,更有甚者,将古诗词教学简化为“背诵、背诵、再背诵”,使得原本语言凝练、意境无限的“精神食粮”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枯骨毕露,蕴含的美感也被扫荡殆尽,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仅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记忆。如此之举,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平时的实践中,我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培养学生朗读、品鉴、想象、感悟等能力入手,展开古诗词教学。下面结合《渔歌子》的教学课例谈谈自己对古诗词教学的见解。
  《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诗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言志,以诗传情”,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背后,传达的却是作者对悠然自得、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教学这首词时,我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引导学生多角度设问导学、想象意境、品读感悟,并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品读“不须归”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一、 设问中导学,导学中设问
  
  “先学后教”“先生后师”“以学定教”是实践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教学技巧之所在。”日常课堂实践中,问中导,导中问,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在《渔歌子》的教学中,我按照“激趣导入—预习展示、质疑问难—诵读品悟—拓展提升—当堂检测”五个教学环节设计出简单明了又环环相扣的导学问题。在“预习展示、质疑问难”环节中,我让各学习小组汇报预习收获或提出本组内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学生们的质疑引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而在“诵读品悟”环节中,我设计导学质疑,逐层深入,触摸到诗词的重点和难点,如:
  “在诵读这首词时,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景物?什么样?”
  “正如李白所说:‘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有桃花流水的地方不是人间,你觉得那是什么地方呢?”
  “如果让你置身这世外桃源,你会怎样?”
  “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但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不设鱼饵!对此你有什么疑问?”
  “意不在钓鱼,那他钓的是什么呢?”
  “白鹭自在飞,鳜鱼逍遥游,置身世外桃源的张志和更是悠然自得,斜风细雨还须归吗?”
  “‘归’仅仅是回家吗?默读补充资料,深入理解:为何‘不须归’?”
  ……
  在步步设问引领中,学生们不知不觉深入到了词人张志和对淡泊宁静、自在安闲生活向往的情感世界,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动。
  
  二、 想象中理解,理解中想象
  
  古诗词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是艺术创造的结晶,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如何让学生领悟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让学生徜徉于想象的海洋,未品诗,先入画,在画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是引导学生逐渐走入诗词,品味精华的重要途径。
  《渔歌子》的作者张志和是位著名的词人,更是位了不起的画家。作品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七个字,却色泽鲜明地描绘出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教学中,我扣住“白鹭飞”“鳜鱼肥”“桃花流水”等词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又闻到什么?
  生:我看到远处青色的西塞山连绵起伏,在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
  生:我看到白鹭在空中自由飞翔,听到白鹭在不停地引吭高歌。
  生:我看到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翱翔,一会儿在山顶盘旋,一会儿又飞到山腰间,有时再来次俯冲,转眼间就把一条小鱼叼在嘴里了。
  生:鲜嫩的鳜鱼有时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尽情嬉戏玩耍,有时在水草间穿梭,好像在捉迷藏呢!
  生:有几个调皮的家伙还不时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水外的世界!
  生:我看到粉红色的桃花开得正盛,阵阵花香随风袭来,令人心旷神怡。几片花瓣看着活泼的鳜鱼玩得正欢,竟然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它们的行列!
  ……
  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词义,在理解中想象词境,美妙的想象让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都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仅有丰富的色彩,更有可爱的身姿,悦耳的声音,沁人的芬芳,也让自由自在的情感基调浓烈绽放,可谓“一切尽在想象中”。
  
  三、 品读促感悟,感悟促品读
  
  诗歌是需要朗读的。读得好,静止不动的诗才会活起来,才会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感性的意境中去体会诗文内在的气势神韵美。在《渔歌子》的教学中,我设计以“实现朗读的四重境界”,即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吟哦为线索,将朗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第一重境界对于六年级孩子而言不是困难的事,而后面的三重境界则需要通过语言引领,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如:
  “词也叫长短句,在朗读时每一个字的长短都有讲究,一般一二声字读长点,三四声的字读短点。这样读,就有音乐的节奏感了。”(自由练习读,点名朗读)
  “如果把第三句读得明快些,节奏感就会更强了!” (自由练习读,点名朗读)
  “如果在朗读时讲究抑扬顿挫,就能给听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自由练习读,点名朗读)
  “配上音乐朗读,感觉一定不一样,请听听老师的朗读能否给你带来想象与灵感。”(教师范读)
  “谁也想来和乐读一读,体会词的韵味?”(点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真好!这词的韵味有点了,让我眼前似乎能看到词的景象了!”
  “吟哦是古人最喜欢的诗词朗诵方式,我们也来试试。”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们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还广泛地积累语言,加深了对古词的感悟与理解,陶冶了情操,增进了文学素养。
  有一句话说得好: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所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如此,才能让古诗词教学焕发出独特的生命的活力。
  (责编蓝能波)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语境意识 读写结合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5    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并非被动地接受语境的影响,而是自觉地利用语境,以此来提高自己口语和书面的表达技能,这就是语境意识。读写结合中的语境意识,就是在读写结合中自觉地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读写结合训练,使学生意识到读写结合是一种真实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从而在语境中确立
期刊
【关键词】 品德 生成 精彩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8    品德课上,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说真话,多调查,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因此课堂双边活动增多、密度加大,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变得快乐而自信。同时,活跃的课堂上也常常出现这样的“弦外之音”——   我在
期刊
[关键词]词语教学精彩  叶圣陶先生的诗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出了品析词语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品析词语,首先是要弄明白词语的意思。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言语训练。笔者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结合学情,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呈现如下:  一、组一组。组出精彩的教学开端  关键词:荒凉富饶  师:(板
期刊
【关键词】 创设情境 《木兰从军》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6    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由于许多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距甚远,导致教学要点与学生的兴趣点难以有机统一,从而出现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联系现实,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实现教与
期刊
【关键词】 《我和祖父的园子》 对比教学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1    在崇尚思想多元、教育形式多样的今天,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个教育本原问题的探讨:“教与学,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对学生成长更有利?”  一、 课堂疑虑  “是教,还是学?”成了近来我校教研的难题。主张“教”的教师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生命力 《夜晚的实验》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3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是依托教材中的课文来推进,“文本”“载体”都说明了课文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把教材视作教学之“本”,又使得很多语文教师把其当做“圣本”来用。也正因如此,使得不少教师对教材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原本鲜活的“文本”变
期刊
七月,在漫漫长夜中托起一轮太阳  七月,在风口浪尖上高扬一面红旗  七月,镰刀与锤头镶嵌在鲜艳的旗帜上  七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世界东方    从上海兴业路那座小楼  发出中华生命的最强光  从嘉兴南湖那艘游船  开始历史性的起航  一个苦难深重的古国哟  从此走向光明  ——走向希望    路漫漫呀,赤脚踏平万里坎坷  梦圆圆呀,镰刀锤头创造新的世界  90年的浩瀚史册  写下的篇章是那么滚烫 
期刊
他,是党员中的优秀者,是教师中的佼佼者;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已的青春,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他,是党员的楷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活教材!他,就是四案小学校长——韦庆德。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德校长。  1992年,德校长毕业后回到故乡北隆村,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为了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毅然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当时他的月工资仅68元,远不够基本生活开支,而他暑假打工一个月就能赚800元。因此,不少人
期刊
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有许多用动物、植物名字命名的村屯,野猪殿就是其中之一。李祖清1956年出生于野猪殿的杉木岭,因家境贫穷,刚小学毕业就辍学了。但在上世纪70年代的野猪殿,他已经是“秀才”了。1974年,“根正苗红”的李祖清幸运地被推荐上了桂林民族师范学校。  1977年7月,李祖清从桂林民师毕业,按“社来社去”的原则回到了灌阳县洞井瑶族乡,被安排在大竹源岔路口教学点任教。当时,岔路口教学点就他
期刊
在广西最西端的西林县,在青山环抱、绿树掩映中,坐落着一所红砖白墙的学校,这就是西林县八达镇第一小学。2009年,这所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获得这样高的荣誉,这与该校校长李依娟的辛勤努力分不开。  2003年,李依娟开始担任该校校长。当时的西林县,在一所学校里任中层职务的女领导还是凤毛麟角。作为全县窗口示范性学校,由一个女校长来掌舵,人们更是议论纷纷,表达了对她的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