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文本生命力 《夜晚的实验》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3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是依托教材中的课文来推进,“文本”“载体”都说明了课文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把教材视作教学之“本”,又使得很多语文教师把其当做“圣本”来用。也正因如此,使得不少教师对教材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原本鲜活的“文本”变得苍白了、僵死了,课文的本真、本原和本味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就应该是平凡的,普通的,是可以变化的,可以举一反三的。笔者以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夜晚的实验》为例,谈谈如何使文本变得鲜活起来。
一、 以“理”解文,彰显课文本真
“理”者,“道理、事理”也。行文之“理”,集中体现在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之中,作者正是抓住所写事物的特质和内涵,从而选择了与其相适应的文学形式。作为老师,要与不同内容、不同体例的课文打交道,必须做到准确地解读课文,真实、客观地把握课文特点,从文道入手,明确课文中心,理清构文层次。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严格遵守科学实验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原则,因而“理性”很强。文章为了凸显科学家斯帕拉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并反复实验,探究奥秘这一科学精神,论述层层推进,逻辑顺序十分明晰。课文虽然简短,但是作者注意突出重点,加上语言朴实、简明,不愧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和语言表达的准确等方面的好“例文”。
由于关注到了课文的特殊性,从“文理”上解读了文本,课文“本真”最具价值的语文元素——层次结构和语言意义得到了彰显,保证了教学前期“铺轨”的准确到位。
二、 以“语”绘文,凸现课文本原
语文教学目标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时应该深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文本,内化课文语言,实现从课文语言向学生个体语言的转换。然而,长期以来,不少语文老师把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种固定不变的语言符号,把学生的阅读限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没有变化,没有创新,导致课文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文时,我力图将课文语言与学生个体语言实现对接,活用课文这一“例子”。例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课文第4、5、6小节,写科学家斯帕拉捷在第一次实验失败后——
师:斯帕拉捷发现,蝙蝠居然不是通过眼睛来辨别方向的,他是多么震惊啊!后面的实验过程虽然写得简略,但实验真的简单吗?
生:不简单,也许更艰巨。因为他将面临更多的失败,斯帕拉捷内心也许更迷茫,更痛苦。
☆出示练习,先读,再思考,最后排序。
( )堵住蝙蝠的耳朵 没有影响飞行
( )用油漆涂满蝙蝠的全身 飞行还是轻快敏捷
( )把蝙蝠的鼻子堵住 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师:提出要求——
(1)读课文第4、5、6小节,明确实验的顺序。
(2)将课文中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改成第一人称,叙述课文内容。
(3)补充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斯帕拉捷内心活动的变化。
☆学生完成后交流。师小结。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语言,活用加创新,极大地丰富了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凸现了“课文”的语文本真,让学生真正从“例子”中做到举一反三。
三、 以“思”落实,体验课文的本味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缺少思维的语言是随意的,缺少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的老师把课文当作模板来复制,有的老师把课文作为符号来游戏,还有的老师把课文作为经文来哼读。究其原因,在于教者只见青山,不感娇媚,只看外形,不品其味。
课文作为“例子”的本味是什么,是所写事物的内涵特质,带给读者的情思感染,是作者在描绘事物的过程中,让读者体验出来的思考和愿望。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轻视了引导学生的情感和思绪,缺少与课文内容产生碰撞和共鸣,没有用师生的“思维”去烘托课文的底蕴,语文课还有什么活力可言?
《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详写了科学家斯帕拉捷第一次实验的过程,但作者采用了“变序”的写法,用“猎奇”的心理激发读者的好奇,达到赞美科学家目光的“敏锐”,科学精神的“奇特”。为了让学生体验这种好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打乱课文中叙述实验过程的顺序,出示练习,学生思考后重新排列。
4( )夜晚,他放出笼子里的蝙蝠。
3( )他把蝙蝠蒙上眼睛装进笼子里。
1( )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由地飞翔。
6( )斯帕拉捷产生了新的疑问。
5( )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2( )他认为蝙蝠一定有一双特别锐利的眼睛。
(2)学生认真思考后尝试排序,讨论交流后出示。
1( )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由地飞翔。
2( )他认为蝙蝠一定有一双特别锐利的眼睛。
3( )他把蝙蝠蒙上眼睛装进笼子里。
4( )夜晚,他放出笼子里的蝙蝠。
5( )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6( )斯帕拉捷产生了新的疑问。
(3)师:课文是按实验的先后顺序写的吗?
(4)学生读课文第2、3小节后比较。
(5)师:作者为什么要变换顺序呢?
(6)引出“好奇”“奇特”。
(7)男女生分别读课文第2、3小节,体验“奇”。
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将学生的思绪带进课文,让学生思考,再对接作者的“文思”,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原有的个性体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读出文本的味道,感悟文本的真谛。
教学课文《夜晚的实验》,打破了长期以来封闭式的、单一式的对教材“课文”的理解,提升了“文本”的教学价值,从而抓住了课文的本真、本原和本味,发挥了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科学地解读教材,以语文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属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文本”变得鲜活起来。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聪慧才智和教学热情,使文本成为有血有肉和生命力强的教学之“本”!
(责编 欧孔群)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3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是依托教材中的课文来推进,“文本”“载体”都说明了课文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把教材视作教学之“本”,又使得很多语文教师把其当做“圣本”来用。也正因如此,使得不少教师对教材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原本鲜活的“文本”变得苍白了、僵死了,课文的本真、本原和本味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就应该是平凡的,普通的,是可以变化的,可以举一反三的。笔者以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夜晚的实验》为例,谈谈如何使文本变得鲜活起来。
一、 以“理”解文,彰显课文本真
“理”者,“道理、事理”也。行文之“理”,集中体现在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之中,作者正是抓住所写事物的特质和内涵,从而选择了与其相适应的文学形式。作为老师,要与不同内容、不同体例的课文打交道,必须做到准确地解读课文,真实、客观地把握课文特点,从文道入手,明确课文中心,理清构文层次。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严格遵守科学实验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原则,因而“理性”很强。文章为了凸显科学家斯帕拉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并反复实验,探究奥秘这一科学精神,论述层层推进,逻辑顺序十分明晰。课文虽然简短,但是作者注意突出重点,加上语言朴实、简明,不愧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和语言表达的准确等方面的好“例文”。
由于关注到了课文的特殊性,从“文理”上解读了文本,课文“本真”最具价值的语文元素——层次结构和语言意义得到了彰显,保证了教学前期“铺轨”的准确到位。
二、 以“语”绘文,凸现课文本原
语文教学目标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时应该深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文本,内化课文语言,实现从课文语言向学生个体语言的转换。然而,长期以来,不少语文老师把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种固定不变的语言符号,把学生的阅读限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没有变化,没有创新,导致课文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文时,我力图将课文语言与学生个体语言实现对接,活用课文这一“例子”。例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课文第4、5、6小节,写科学家斯帕拉捷在第一次实验失败后——
师:斯帕拉捷发现,蝙蝠居然不是通过眼睛来辨别方向的,他是多么震惊啊!后面的实验过程虽然写得简略,但实验真的简单吗?
生:不简单,也许更艰巨。因为他将面临更多的失败,斯帕拉捷内心也许更迷茫,更痛苦。
☆出示练习,先读,再思考,最后排序。
( )堵住蝙蝠的耳朵 没有影响飞行
( )用油漆涂满蝙蝠的全身 飞行还是轻快敏捷
( )把蝙蝠的鼻子堵住 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师:提出要求——
(1)读课文第4、5、6小节,明确实验的顺序。
(2)将课文中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改成第一人称,叙述课文内容。
(3)补充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斯帕拉捷内心活动的变化。
☆学生完成后交流。师小结。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语言,活用加创新,极大地丰富了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凸现了“课文”的语文本真,让学生真正从“例子”中做到举一反三。
三、 以“思”落实,体验课文的本味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缺少思维的语言是随意的,缺少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的老师把课文当作模板来复制,有的老师把课文作为符号来游戏,还有的老师把课文作为经文来哼读。究其原因,在于教者只见青山,不感娇媚,只看外形,不品其味。
课文作为“例子”的本味是什么,是所写事物的内涵特质,带给读者的情思感染,是作者在描绘事物的过程中,让读者体验出来的思考和愿望。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轻视了引导学生的情感和思绪,缺少与课文内容产生碰撞和共鸣,没有用师生的“思维”去烘托课文的底蕴,语文课还有什么活力可言?
《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详写了科学家斯帕拉捷第一次实验的过程,但作者采用了“变序”的写法,用“猎奇”的心理激发读者的好奇,达到赞美科学家目光的“敏锐”,科学精神的“奇特”。为了让学生体验这种好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打乱课文中叙述实验过程的顺序,出示练习,学生思考后重新排列。
4( )夜晚,他放出笼子里的蝙蝠。
3( )他把蝙蝠蒙上眼睛装进笼子里。
1( )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由地飞翔。
6( )斯帕拉捷产生了新的疑问。
5( )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2( )他认为蝙蝠一定有一双特别锐利的眼睛。
(2)学生认真思考后尝试排序,讨论交流后出示。
1( )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由地飞翔。
2( )他认为蝙蝠一定有一双特别锐利的眼睛。
3( )他把蝙蝠蒙上眼睛装进笼子里。
4( )夜晚,他放出笼子里的蝙蝠。
5( )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6( )斯帕拉捷产生了新的疑问。
(3)师:课文是按实验的先后顺序写的吗?
(4)学生读课文第2、3小节后比较。
(5)师:作者为什么要变换顺序呢?
(6)引出“好奇”“奇特”。
(7)男女生分别读课文第2、3小节,体验“奇”。
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将学生的思绪带进课文,让学生思考,再对接作者的“文思”,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原有的个性体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读出文本的味道,感悟文本的真谛。
教学课文《夜晚的实验》,打破了长期以来封闭式的、单一式的对教材“课文”的理解,提升了“文本”的教学价值,从而抓住了课文的本真、本原和本味,发挥了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科学地解读教材,以语文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属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文本”变得鲜活起来。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聪慧才智和教学热情,使文本成为有血有肉和生命力强的教学之“本”!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