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话剧《空巢》根据重庆市2012年高层次文化人才成果转化类项目——全国首部留守少年长篇小说、十佳渝版图书《空巢》改编。该剧以三峡库区为大环境,以留守现象为大背景,全景式展现了当今三峡库区农村及高中校园的真实生活场景,透视了留守少年青春期成长的阵痛,深刻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和在这场留守风暴中,三峡库区留守少年、农村留守人群、民工、教师、下岗工人、公务员等不同层面人物的命运,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空巢儿眼中的社会众生卷,敲响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警钟。剧本刊发于2013年《重庆文化》剧本增刊。
【关键词】:留守少年儿童;现状;话剧;创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留守少年儿童5千多万。留守一代其实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大量家庭主要劳力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独自生活,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诸多问题,比如亲情缺失,孤独忧郁,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放任自流甚至是未成年人犯罪等,亟需引起社会关注。正视并利用文学形式反映这一特殊现实,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笔者先后进行了留守题材长篇小说《空巢》》和话剧《空巢》的创作实践,现主要就《空巢》话剧剧本创作谈一些体会。
近年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从文学这一角度来反映这一现实状况的力作鲜有出现。《空巢》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比较全面地表现了乡村社会的“空巢”现象及其由此带来的生活和心理的多重变化,反映了留守少年以及当下乡村社会的真实情状。
可是,要把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改编成剧本,既要真正高度浓缩小说原著精华,表现留守少年儿童在经济大潮来临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成長阵痛与命运变迁,又要具备话剧特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经历了研读小说原著、农村留守儿童调查、话剧剧本创作。修改。发表等环节。
剧本创作期间,作者先后与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万州三峡歌舞团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话剧演员交流,从剧本稿子本身和舞台表现力等各方面加以突破,反复修改,最终成稿。
话剧《空巢》演出时间设定为大约两个半小时,剧本结构分为序幕、六场。采用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突破传统现实主义戏剧完全写实的传统,以写实结合写意,全景式展现了当今三峡库区农村高中校园的真实生活场景,透视了留守少年青春期成长的阵痛,深刻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和在这场留守风暴中留守少年、下岗工人、公务员、教师等不同层面各色人物的命运。力图向观众展示一幅三峡库区原生态的留守众生相。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关注社会热点,主题积极健康。话剧《空巢》着力于当代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心理和精神的深度挖掘,以男主人公——17岁的留守少年郝凯和留守少女梅的家庭及校园生活为主线,以郝凯与身边的男女同学间的友情为辅线,以郝凯爷爷奶奶统领下的大家庭及父亲分家后的小家庭兴衰变迁及学校生活为场景,全景展现了在这场空巢风暴中不同人物的命运,着重反映了农村及小镇中学环境下留守少年的真实生活、生存状态。
(二) 作者对留守现象长期关注,作品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并不刻意去回避什么,而是纯粹地、真实地、毫无顾忌地向读者展示留守少年原生态的生活场景。面对一幕幕令人不可思议的场景,一个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性格,一次次使人震撼不安的行为,作者在《空巢》中一一为我们剥去外壳,为每一种现象寻找一个理智的原因,然后勇敢地站出来提醒每一个人:关注留守少年儿童的成长问题。
(三)剧本贴近现实,故事扣人心弦。
话剧《空巢》塑造了众多鲜活的留守少年儿童形象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物群像,艺术性地展现了留守少年儿童成长的烦恼和面临的诸多问题。话剧以触目惊心的悲情故事,刻画了经济大潮来临和社会转型时期,在这场留守风暴中各色人物的不同际遇和命运,敲响了留守少年的教育警钟。
第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和效益。
全国首部留守少年儿童长篇小说《空巢》[1]于2008年问世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作者先后接受了新浪、搜狐专访。
重庆出版社为《空巢》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新书首发式暨向奥运村建筑工人捐书仪式。
《空巢》的出版,引起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重庆师范大学傅陈情在2010年第2期《当代小说》(下半月)发表论文“漫谈空巢” [2],对《空巢》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谢琳薇发表了 “从《空巢》与《留守》看留守儿童小说中的另类成长” [3]的论文,探讨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继《空巢》之后,作家阮梅出版了《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4],这也是继《空巢》之后留守领域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可以说,《空巢》的问世和出版,为专家学者研究留守儿童课题和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提供了借鉴。
《空巢》出版后,先后被评为十佳渝版图书、重庆市人口文化奖一等奖、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入选奖,在社会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四:剧本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然,由于作者专事长篇小说创作,非职业剧作家,对于话剧的创作还处于学习探索的阶段,《空巢》话剧剧本中还存在着矛盾冲突不够激烈、场景转化稍显频繁、人物个性化有待加强等问题,整个剧本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现在,《空巢》话剧[5]剧本刊发于《重庆文化》2013年增刊,有理由相信,在作者的进一步打磨下,在众多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关爱《空巢》这部作品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话剧《空巢》终将搬上舞台,从重庆走向全国,真正成为全社会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一部正能量大戏。
参考文献:
[1]《空巢》·牛车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傅陈情· “漫谈空巢” ·重庆师范大学·《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第2期。
[3]谢琳薇 ·北京师范大学· “从《空巢》与《留守》看留守儿童小说中的另类成长” ·《山花》2012年02期
[4]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5 月第 1 版
[5]《空巢》话剧剧本·牛车·《重庆文化》2013年增刊
【关键词】:留守少年儿童;现状;话剧;创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留守少年儿童5千多万。留守一代其实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大量家庭主要劳力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独自生活,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诸多问题,比如亲情缺失,孤独忧郁,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放任自流甚至是未成年人犯罪等,亟需引起社会关注。正视并利用文学形式反映这一特殊现实,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笔者先后进行了留守题材长篇小说《空巢》》和话剧《空巢》的创作实践,现主要就《空巢》话剧剧本创作谈一些体会。
近年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从文学这一角度来反映这一现实状况的力作鲜有出现。《空巢》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比较全面地表现了乡村社会的“空巢”现象及其由此带来的生活和心理的多重变化,反映了留守少年以及当下乡村社会的真实情状。
可是,要把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改编成剧本,既要真正高度浓缩小说原著精华,表现留守少年儿童在经济大潮来临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成長阵痛与命运变迁,又要具备话剧特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经历了研读小说原著、农村留守儿童调查、话剧剧本创作。修改。发表等环节。
剧本创作期间,作者先后与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万州三峡歌舞团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话剧演员交流,从剧本稿子本身和舞台表现力等各方面加以突破,反复修改,最终成稿。
话剧《空巢》演出时间设定为大约两个半小时,剧本结构分为序幕、六场。采用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突破传统现实主义戏剧完全写实的传统,以写实结合写意,全景式展现了当今三峡库区农村高中校园的真实生活场景,透视了留守少年青春期成长的阵痛,深刻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和在这场留守风暴中留守少年、下岗工人、公务员、教师等不同层面各色人物的命运。力图向观众展示一幅三峡库区原生态的留守众生相。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关注社会热点,主题积极健康。话剧《空巢》着力于当代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心理和精神的深度挖掘,以男主人公——17岁的留守少年郝凯和留守少女梅的家庭及校园生活为主线,以郝凯与身边的男女同学间的友情为辅线,以郝凯爷爷奶奶统领下的大家庭及父亲分家后的小家庭兴衰变迁及学校生活为场景,全景展现了在这场空巢风暴中不同人物的命运,着重反映了农村及小镇中学环境下留守少年的真实生活、生存状态。
(二) 作者对留守现象长期关注,作品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并不刻意去回避什么,而是纯粹地、真实地、毫无顾忌地向读者展示留守少年原生态的生活场景。面对一幕幕令人不可思议的场景,一个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性格,一次次使人震撼不安的行为,作者在《空巢》中一一为我们剥去外壳,为每一种现象寻找一个理智的原因,然后勇敢地站出来提醒每一个人:关注留守少年儿童的成长问题。
(三)剧本贴近现实,故事扣人心弦。
话剧《空巢》塑造了众多鲜活的留守少年儿童形象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物群像,艺术性地展现了留守少年儿童成长的烦恼和面临的诸多问题。话剧以触目惊心的悲情故事,刻画了经济大潮来临和社会转型时期,在这场留守风暴中各色人物的不同际遇和命运,敲响了留守少年的教育警钟。
第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和效益。
全国首部留守少年儿童长篇小说《空巢》[1]于2008年问世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作者先后接受了新浪、搜狐专访。
重庆出版社为《空巢》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新书首发式暨向奥运村建筑工人捐书仪式。
《空巢》的出版,引起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重庆师范大学傅陈情在2010年第2期《当代小说》(下半月)发表论文“漫谈空巢” [2],对《空巢》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谢琳薇发表了 “从《空巢》与《留守》看留守儿童小说中的另类成长” [3]的论文,探讨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继《空巢》之后,作家阮梅出版了《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4],这也是继《空巢》之后留守领域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可以说,《空巢》的问世和出版,为专家学者研究留守儿童课题和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提供了借鉴。
《空巢》出版后,先后被评为十佳渝版图书、重庆市人口文化奖一等奖、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入选奖,在社会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四:剧本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然,由于作者专事长篇小说创作,非职业剧作家,对于话剧的创作还处于学习探索的阶段,《空巢》话剧剧本中还存在着矛盾冲突不够激烈、场景转化稍显频繁、人物个性化有待加强等问题,整个剧本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现在,《空巢》话剧[5]剧本刊发于《重庆文化》2013年增刊,有理由相信,在作者的进一步打磨下,在众多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关爱《空巢》这部作品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话剧《空巢》终将搬上舞台,从重庆走向全国,真正成为全社会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一部正能量大戏。
参考文献:
[1]《空巢》·牛车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傅陈情· “漫谈空巢” ·重庆师范大学·《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第2期。
[3]谢琳薇 ·北京师范大学· “从《空巢》与《留守》看留守儿童小说中的另类成长” ·《山花》2012年02期
[4]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5 月第 1 版
[5]《空巢》话剧剧本·牛车·《重庆文化》2013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