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都会遇到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归纳的问题。本文关于本节课的磨课过程,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探索,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在观察教学中渗透了归纳法,最后得出结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磨课 破解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43-02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节内容在前一个版本的教材中只是这个单元“整理与复习”中最后一道思维训练题。那么现在的新教材把这道题提到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可见专家对这节课教学的内容的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在处理这节内容时,不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规律,不能把握好探索的难度和深度,对学生能力的生成常常感到迷茫。通过对该节课的磨课活动,我们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唤醒学生。
磨课(一):蜻蜓点水,循序渐进
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正方体的模型,按照学生的思维,逐步指向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中所蕴含的规律。让学生从眼睛观察到的,大脑所想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向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教学重点靠近。
教师:如果从中选择一个正方体来研究,你打算选择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把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分析正方体的个数及涂色的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都是3个面涂色吗?为什么最多只有3个面涂色?”的问题。
磨课(二):小组探究 初步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3份,也照刚才的样子切开,小组汇报各面涂色情况。引领学生总结:3面涂色的都在顶点上,2面涂色的都在棱中间,1面涂色的都在面中间,没有涂色的在内部(课件演示)。然后引领学生思考其中的奥秘。
【磨课感悟】该部分的难点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涂色的规律、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推理、归纳能力。在磨课时,我秉记着一条:放手。让学生在涂色中发现各种情况的位置,在计算中发现不同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计算的规律。在磨课之初,我放手让学生涂色的时候,多数同学不知往哪里涂。于是,我们为学生设计了“自我探索学习单”,这样,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就有了抓手,从而避免无效的探索。
磨课(三):自主探索,搜寻规律
通过学习单“活动二”的内容,引领学生探究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5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寻找规律。
学习单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所处的位置?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这个位置?
学习单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处在什么位置?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学习单3: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它的个数该如何计算?
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利用学具,通过猜、找、填、说的途径,找出学习单的答案,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可以用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这一环节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组织学生实验、操作、尝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判断,使学生在经历充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磨课(四):师生共讨,归纳总结
前面师生研究了棱平均分成3份、4份时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那么把棱平均分成5份、6份、9份甚至更多份,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带领学生从表格发现规律:a=12(n-2);b=6(n-2)2;c=(n-2)3。
【磨课感悟】教师若让学生独立得出上面这些关系式会有点困难,有的学生甚至理解此式子也有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要把观察想象和揭示规律有机结合,在学生观察想象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他们用适当的形式表达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规律。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这一环节,我认为除了这一知识有一定难度之外,学生的表达能力差也是因素,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而不能代替学生。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生成与预设不能完全达成一致是难免的,而磨课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一节课的着眼点始终应为学生,一节课的活力源泉就是为了学生的精彩生成。面对教学的难点,教师中能否顺利突破,将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而破解教学难点的智慧往往在磨课中精彩生成。
参考文献:
[1]刘国华.从新手走向专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7—78.
[2]蔡建生.“磨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J].华夏教师,2012(04):66.
[3]郎文静.论磨课“三境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关键词】磨课 破解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43-02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节内容在前一个版本的教材中只是这个单元“整理与复习”中最后一道思维训练题。那么现在的新教材把这道题提到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可见专家对这节课教学的内容的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在处理这节内容时,不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规律,不能把握好探索的难度和深度,对学生能力的生成常常感到迷茫。通过对该节课的磨课活动,我们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唤醒学生。
磨课(一):蜻蜓点水,循序渐进
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正方体的模型,按照学生的思维,逐步指向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中所蕴含的规律。让学生从眼睛观察到的,大脑所想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向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教学重点靠近。
教师:如果从中选择一个正方体来研究,你打算选择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把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分析正方体的个数及涂色的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都是3个面涂色吗?为什么最多只有3个面涂色?”的问题。
磨课(二):小组探究 初步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3份,也照刚才的样子切开,小组汇报各面涂色情况。引领学生总结:3面涂色的都在顶点上,2面涂色的都在棱中间,1面涂色的都在面中间,没有涂色的在内部(课件演示)。然后引领学生思考其中的奥秘。
【磨课感悟】该部分的难点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涂色的规律、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推理、归纳能力。在磨课时,我秉记着一条:放手。让学生在涂色中发现各种情况的位置,在计算中发现不同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计算的规律。在磨课之初,我放手让学生涂色的时候,多数同学不知往哪里涂。于是,我们为学生设计了“自我探索学习单”,这样,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就有了抓手,从而避免无效的探索。
磨课(三):自主探索,搜寻规律
通过学习单“活动二”的内容,引领学生探究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5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寻找规律。
学习单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所处的位置?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这个位置?
学习单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处在什么位置?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学习单3: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它的个数该如何计算?
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利用学具,通过猜、找、填、说的途径,找出学习单的答案,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可以用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这一环节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组织学生实验、操作、尝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判断,使学生在经历充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磨课(四):师生共讨,归纳总结
前面师生研究了棱平均分成3份、4份时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那么把棱平均分成5份、6份、9份甚至更多份,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带领学生从表格发现规律:a=12(n-2);b=6(n-2)2;c=(n-2)3。
【磨课感悟】教师若让学生独立得出上面这些关系式会有点困难,有的学生甚至理解此式子也有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要把观察想象和揭示规律有机结合,在学生观察想象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他们用适当的形式表达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规律。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这一环节,我认为除了这一知识有一定难度之外,学生的表达能力差也是因素,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而不能代替学生。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生成与预设不能完全达成一致是难免的,而磨课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一节课的着眼点始终应为学生,一节课的活力源泉就是为了学生的精彩生成。面对教学的难点,教师中能否顺利突破,将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而破解教学难点的智慧往往在磨课中精彩生成。
参考文献:
[1]刘国华.从新手走向专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7—78.
[2]蔡建生.“磨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J].华夏教师,2012(04):66.
[3]郎文静.论磨课“三境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