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呢?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行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教学的效果——学生能否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做到“多在實效上用功”“力戒形式主义,讲成本、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具体到教学行为上就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准确理解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所采用教材的特点,教学设计及课堂指导到位,而不越位,也不错位,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一、准确把握语文特质,不错位
设计教学首先从研究语文学科特质入手,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老师课前心中有谱,才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唱好这一出戏,而不能“以己昏昏,使其昭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达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教学过程体现着浓郁的语文味。
例如在教授S版五年级的《神鸟》一课时,我悟出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乐趣,深深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老师们只要用心去挖掘,语文教学树大根深。同时我也坚定了自己的一个信念:将记录教学反思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身的课堂文化,相信自己会走得更远!语言训练方面在本课有个训练点,用关联词“既......又......”造句,李巧佳同学的造句是:“我们的钟老师既是学校的德育处副主任,又是我班的语文老师。”我启发孩子们,“怎样才能将这个句子造得更加生动具体点呢?比如说再加点修饰词之类的?”看到孩子们会意的笑容,我说道:“让我造一个,可以吗?(同学们欣然同意)钟老师既是我们学校出色的副主任,又是我们最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在谈笑中孩子晓得了造句时,应当将句子说得具体生动些,要做适当的修饰与润色。语言训练就应当巧妙地抓住每一个训练点,借题发挥生成生长。
这样的课堂容易驾驭,而且不会游离书本,既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一石数鸟。在充分的说话的基础上,布置课外作业:把喜欢的季节画下来。此时学生已是胸中有画水到渠成了。这样做,既保护孩子的兴趣,又彰显着语文的本色。
由此看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是准确把握课程的特点,突出学科的本位,克服耕别人的园,荒了自家的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
二、准确把握各学段要求,不越位
《语文课程标准》各年段“语文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标准”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依据,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得分清楚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有哪些基本要求,清楚哪些是“基本口粮”,“防止和克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盲目性、随意性,使语文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比如,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是小学低年级首要的任务。有的老师教《荷叶圆圆》,使劲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用得如何生动,教《日月潭》反复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拟人句的表达效果,这些“活儿”本该是第二、三学段的任务,结果只会是教者“一厢情愿”地“对牛弹琴”,而且挤占了课堂用于指导学生认字识字、训练朗读的时间,越位的操作导致本阶段任务也完成不了。
又如朗读,低年级起步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年级跟进的目标是“用普通话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年级上升为“能用普通话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面看来差别不大,仅是一词之别,实际操作起来差别就大了。低年级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没有认真指导,学生读起来肯定结结巴巴,更谈不上对朗读感兴趣。可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腾出充裕的时间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并检查朗读效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既会读又乐读甚至熟读成诵。而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全程监控,每一次指导都有每一次的目的,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读流利、读出感情,力戒唱读现象。一节课上,不仅要抓读的次数,而且要重视读的质量。每节课注重课标的目标要求,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指导检查,学生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久而久之,课堂对阶段任务所花的时间逐渐减少,就会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生为本优化策略, 做到位
新课程的实验,老师们以积极的态度,从书本、课辅资料、教学刊物、课堂实录、课例录象等媒体学习,大胆尝试、模仿、借鉴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的课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节课下来,当问起做课老师觉得这节课最成功的是什么,听——“重点段落,我觉得讲得很精彩”“这节课我采用了生字卡片去复习,学生很喜欢”“我花了很多时间做的课件,还算精美,播放过程很顺畅”“排练学生表演的课本剧还可以”…… 稍加归纳就会发现,这些答案有一个共同点:老师考虑的都是自己怎么做,自己采用了何种方式做。
来看这个片段:一节课只剩最后的七分钟了。教师让三个学生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这是第一课时,还没听老师指导朗读,奇怪,怎么就会表演?原来这几个学生课前老师已经先指点过了。表演完毕,教室响起“棒棒!你真棒!”稀稀落落的掌声。学生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毕竟这几个同学是经过反复排演过,而绝大多数同学连课文都读不通顺,怎么跟表演者产生共鸣呢?如果把这宝贵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朗读,让所有的学生走进文本,加强个人体验,等到大家都熟练了,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表演,相信就是没有老师的牵,学生的表演也能发挥主体理解与创造,在自由组合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时的表演水到渠成,恰到好处;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即便没有头饰,也照样精彩。
因此,笔者认为:一节课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做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了什么。无论教师采取什么策略,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其目的是为了绝大多数学生,为了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实现有效学习。所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应摒弃那些把语文课上成老师的手工展示课,上成个别优秀生的表演课,摒弃匆匆走过场的“蜻蜓点水”或教师代替学生思维的“满堂灌”。语文课堂要坚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目标,优化教学策略,把握准确扎实而到位。
四、遵循规律养成阅读习惯,不缺位
语文学习素有课内课外“三七开”之说,而语文是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的。所以,语文课堂不仅要尽量避免一些课堂上不到位的做法,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语文教材的编写规律,善于利用语文的学习资源,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重点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教读书的方法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上,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习得方法,及时进行课外阅读,并加强评价、激励机制的探索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实验教材加大了识字量,是为了让学生提早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在阅读中学会新知;以课内引课外,以课外促课内;课内识字,课外巩固;课外识字,课内展示。抓住课外阵地不放松,课内教在点子上,课外延伸、拓展、深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活动。
叶老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强调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学课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语文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我们不能用培养奥数的方法来培养语文尖子,这是急功近利,违背语文学习规律,好心办坏事的行为。俗话说“一口吃不出个大胖子”,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也不可能靠大量的题海训练来提高的,集中的字词句训练只会打消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才能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感染,与主人翁同喜同悲,入情入境地学,使书中内容皆如出自吾口与吾心,然后才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之得。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们能对语文、对教材、对年级段、对学生把握准确到位,学生在语文课上能习得学习的方法,养成爱读书的兴趣与习惯,那时,语文就会“走出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怪圈” ,渐渐走进事半功倍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准确把握语文特质,不错位
设计教学首先从研究语文学科特质入手,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老师课前心中有谱,才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唱好这一出戏,而不能“以己昏昏,使其昭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达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教学过程体现着浓郁的语文味。
例如在教授S版五年级的《神鸟》一课时,我悟出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乐趣,深深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老师们只要用心去挖掘,语文教学树大根深。同时我也坚定了自己的一个信念:将记录教学反思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身的课堂文化,相信自己会走得更远!语言训练方面在本课有个训练点,用关联词“既......又......”造句,李巧佳同学的造句是:“我们的钟老师既是学校的德育处副主任,又是我班的语文老师。”我启发孩子们,“怎样才能将这个句子造得更加生动具体点呢?比如说再加点修饰词之类的?”看到孩子们会意的笑容,我说道:“让我造一个,可以吗?(同学们欣然同意)钟老师既是我们学校出色的副主任,又是我们最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在谈笑中孩子晓得了造句时,应当将句子说得具体生动些,要做适当的修饰与润色。语言训练就应当巧妙地抓住每一个训练点,借题发挥生成生长。
这样的课堂容易驾驭,而且不会游离书本,既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一石数鸟。在充分的说话的基础上,布置课外作业:把喜欢的季节画下来。此时学生已是胸中有画水到渠成了。这样做,既保护孩子的兴趣,又彰显着语文的本色。
由此看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是准确把握课程的特点,突出学科的本位,克服耕别人的园,荒了自家的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
二、准确把握各学段要求,不越位
《语文课程标准》各年段“语文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标准”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依据,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得分清楚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有哪些基本要求,清楚哪些是“基本口粮”,“防止和克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盲目性、随意性,使语文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比如,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是小学低年级首要的任务。有的老师教《荷叶圆圆》,使劲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用得如何生动,教《日月潭》反复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拟人句的表达效果,这些“活儿”本该是第二、三学段的任务,结果只会是教者“一厢情愿”地“对牛弹琴”,而且挤占了课堂用于指导学生认字识字、训练朗读的时间,越位的操作导致本阶段任务也完成不了。
又如朗读,低年级起步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年级跟进的目标是“用普通话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年级上升为“能用普通话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面看来差别不大,仅是一词之别,实际操作起来差别就大了。低年级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没有认真指导,学生读起来肯定结结巴巴,更谈不上对朗读感兴趣。可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腾出充裕的时间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并检查朗读效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既会读又乐读甚至熟读成诵。而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全程监控,每一次指导都有每一次的目的,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读流利、读出感情,力戒唱读现象。一节课上,不仅要抓读的次数,而且要重视读的质量。每节课注重课标的目标要求,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指导检查,学生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久而久之,课堂对阶段任务所花的时间逐渐减少,就会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生为本优化策略, 做到位
新课程的实验,老师们以积极的态度,从书本、课辅资料、教学刊物、课堂实录、课例录象等媒体学习,大胆尝试、模仿、借鉴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的课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节课下来,当问起做课老师觉得这节课最成功的是什么,听——“重点段落,我觉得讲得很精彩”“这节课我采用了生字卡片去复习,学生很喜欢”“我花了很多时间做的课件,还算精美,播放过程很顺畅”“排练学生表演的课本剧还可以”…… 稍加归纳就会发现,这些答案有一个共同点:老师考虑的都是自己怎么做,自己采用了何种方式做。
来看这个片段:一节课只剩最后的七分钟了。教师让三个学生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这是第一课时,还没听老师指导朗读,奇怪,怎么就会表演?原来这几个学生课前老师已经先指点过了。表演完毕,教室响起“棒棒!你真棒!”稀稀落落的掌声。学生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毕竟这几个同学是经过反复排演过,而绝大多数同学连课文都读不通顺,怎么跟表演者产生共鸣呢?如果把这宝贵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朗读,让所有的学生走进文本,加强个人体验,等到大家都熟练了,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表演,相信就是没有老师的牵,学生的表演也能发挥主体理解与创造,在自由组合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时的表演水到渠成,恰到好处;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即便没有头饰,也照样精彩。
因此,笔者认为:一节课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做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了什么。无论教师采取什么策略,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其目的是为了绝大多数学生,为了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实现有效学习。所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应摒弃那些把语文课上成老师的手工展示课,上成个别优秀生的表演课,摒弃匆匆走过场的“蜻蜓点水”或教师代替学生思维的“满堂灌”。语文课堂要坚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目标,优化教学策略,把握准确扎实而到位。
四、遵循规律养成阅读习惯,不缺位
语文学习素有课内课外“三七开”之说,而语文是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的。所以,语文课堂不仅要尽量避免一些课堂上不到位的做法,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语文教材的编写规律,善于利用语文的学习资源,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重点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教读书的方法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上,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习得方法,及时进行课外阅读,并加强评价、激励机制的探索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实验教材加大了识字量,是为了让学生提早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在阅读中学会新知;以课内引课外,以课外促课内;课内识字,课外巩固;课外识字,课内展示。抓住课外阵地不放松,课内教在点子上,课外延伸、拓展、深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活动。
叶老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强调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学课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语文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我们不能用培养奥数的方法来培养语文尖子,这是急功近利,违背语文学习规律,好心办坏事的行为。俗话说“一口吃不出个大胖子”,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也不可能靠大量的题海训练来提高的,集中的字词句训练只会打消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才能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感染,与主人翁同喜同悲,入情入境地学,使书中内容皆如出自吾口与吾心,然后才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之得。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们能对语文、对教材、对年级段、对学生把握准确到位,学生在语文课上能习得学习的方法,养成爱读书的兴趣与习惯,那时,语文就会“走出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怪圈” ,渐渐走进事半功倍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