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案背景
卢同学的爸爸是个赌徒与诈骗犯,靠骗取他人与妻子的钱来赌博玩乐,长期的赌博导致负债累累。卢同学妈妈为了留住他保持家庭完整,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向黑社会借高利贷来偿还债务。为此经常有债主上门来讨债,甚至在他家泼油漆、写大字报。为了躲债,卢同学妈妈逃到了外地生活,把卢同学交给舅舅照顾。外公、外婆和舅舅出于怜悯答应照顾卢同学,可卢同学父母的债主也经常到其舅舅家追债,严重影响舅舅一家人的生活和工作。他舅舅一家人经常骂他、打他、冷落他,连吃饭时都不让卢同学坐在一起。
在学校,卢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一直处于中下水平;性格胆小,自卑,不爱说话;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不合群,害怕参加团队活动,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时心事重重,不主动回答问题,遇到老师提问,表现得十分紧张,说话结巴,表达不清,行为表现自卑感强烈。
二、主诉问题
自卑寡言,不合群,情绪偏激,学习成绩一般。
三、分析诊断
1. 家访过程与观察
对卢同学进行家访——本希望放学后送卢同学回家进行家访,但卢同学表现异常,紧张地说舅舅家很晚才有人,所以选择了晚上八点进行家访。
家访期间,发现卢同学舅舅一家对今天进行家访一事并不知情。舅舅表示,卢同学匆匆吃完饭后就去了邻居家玩,可能有意躲避。
问及卢同学情况,外婆说,卢同学刚来的时候会收拾房子,但其独立能力较差,早上要督促穿衣服与洗漱。另外,由于他父母的原因,会有债主过来吵闹,导致其舅舅在卢同学贪玩不回家(到邻居家看邻居玩游戏,等到邻居给他玩一会为止),或稍有犯错时,就对卢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训斥。
经过沟通,卢同学舅舅对教育方式不当表示抱歉,并找回了卢同学。整过家访过程顺利,只是卢同学一直靠在门边没有说话,依旧反映出脸红、手发抖、无措的自卑信号。
家访后,对卢同学进行谈话,引导他对身边人的关怀认知,告诉他亲人对他的期望,强化舅舅一家对其关怀的细节与爱。教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及时认真完成作业。过程中,卢同学对谈话中的要点进行了点头确认。
2. 心理轨迹发展过程
6~13岁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情感轨迹与心理轨迹的曲线,通常因外部成长环境造成。如果存在长期的情感压抑,心理曲线一直上扬,会使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需要及时纠正。我们就卢同学可能发生的短期与长期的情感波动,总结得出卢同学的心理轨迹:
第一阶段,家庭的原因,形成了一定的自卑感。
第二阶段,因寄住在舅舅家,舅舅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教育认知模糊,稍有不顺就训斥、责骂,让卢同学无法承受。
第三阶段,开始寻找心灵寄托,沉迷电视、手机游戏等。
第四阶段,表现出自卑、不合群、叛逆、情绪偏激的行为。
3. 评估与诊断
经过家访、谈话与细心观察,并查阅相关儿童心理学资料,反复揣摩,总结发现家庭原发性的不幸因素,对卢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卢同学处于情感饥渴状态,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而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情感的影响,无法形成个人的荣辱感,更没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该类型儿童在心理上容易对其他事物形式的成就感产生依赖,如玩游戏或其他容易产生成就感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要做好卢同学的心理辅导,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改变卢同学对生活环境与学习的认知,让他更好地融入舅舅家。
第二,帮助舅舅家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教育方式。
第三,培养卢同学的独立生活能力,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荣辱意识。
四、辅导过程
1. 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针对性的辅导,能让卢同学更好地融入校园与寄住家庭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卑心理,进而提高卢同学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作文表达;制定生活与学习计划;激励机制。
步骤:结合卢同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感波动因素,列出主要因素、促使因素与附加因素等关键词,建立心理轨迹图,针对心理轨迹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5周的辅导。
由于心理轨迹图的资料较少,我结合网上少量的资料,选择了实用性和便利性较高的表格表现形式。
治疗时间:整个过程为期5周,分四个阶段完成。
2. 实施过程
(1)第一部分:创设沟通方式,丰富情感感知,增进家庭关系(一周)。
①通过在语文课上布置主题为“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的作文,并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全班同学分享的形式,让卢同学感知身边人的关怀。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卢同学感知外公、外婆、舅舅等家人的关怀,目的是让卢同学在“爱的唤醒”的推动下,重新去理解寄住家庭爱的细节。同时,也选取了班上同是留守儿童的案例,让他在留守与寄住的失落中,获得心灵抚慰。
②完成作文后,建议绘画课也选用该主题,并完成了“我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的绘画作业。
③本周辅导结束的时候,我带着卢同学的绘画与作文,再次来到卢同学所寄住的舅舅家,向舅舅一家人作了展示,并深入谈心。家人对卢同学有了重新认识,表示会对卢同学多加关心,并会周末带他出去散心,增长见闻。
(2)第二部分:家校合作,培养生活独立能力(一周)。
通过三次家访座谈,舅舅家对卢同学的关怀和认知有了一定的提升,也对卢同学独立生活能力的不足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后两次的家访过程中,我根据辅导课程的设计内容,逐步引导外公、外婆与卢同学舅妈对卢同学洗漱、穿衣、按时睡觉和起床进行监督。在第三次家访的时候,交给卢同学舅妈一张打分卡,让她对卢同学的生活起居进行合格项的勾选,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进行更有效的监督。
(3)第三部分:强化阶段性课程学习,发现兴趣,通过场景化的关怀体验,改变自卑心理(三周)。
①建立同學互助场景,形成小组帮扶、个人帮扶的校园场景关怀体验。从课程强化学习、友情陪伴的角度,让愿意帮助的同学主动提出帮助卢同学。这样的场景建立,不仅对卢同学的学习有一定的提升,还可以让卢同学与同学之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②在前两周的帮扶中,同学们为卢同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沟通小组、语文与数学的帮扶责任人等。卢同学对集体生活的融入度越来越高,但对于改变自卑心理,还需要循序渐进。
③第三周的时候,因为体育老师提到卢同学乒乓球打得不错,所以我针对卢同学的自卑心理,特意在班里组织了“乒乓球比赛”“小小演说家比赛”“举手奖励抢答会”等活动,希望在激励中,以培养兴趣点的形式为卢同学找回荣誉感,也找回自信。
五、效果评价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互助场景的建立,能够有效激发卢同学的情感感知;“爱的唤醒”“友谊唤醒”“学习唤醒”等多种情感唤醒方式,能够以类感化的情感渗透,有效引导一个处于情感敏感期的青少年。
经过几周的辅导,在集体和伙伴的作用下,卢同学的家庭作业已能按时完成,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交际方面,已快速地与多个小朋友建立了友谊,课间与放学后变得开朗,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家人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较大,并且能主动和舅舅谈学习上的事了。
卢同学的进步让我感到很欣慰,但要改变他敏感心理下的自卑情绪,还需要更长周期的观察、追踪、指导。在建立心理辅导卡后,做到及时跟踪、反馈、记录,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其学习和成长。我相信卢同学一定可以成长为品行皆优的好少年。
卢同学的爸爸是个赌徒与诈骗犯,靠骗取他人与妻子的钱来赌博玩乐,长期的赌博导致负债累累。卢同学妈妈为了留住他保持家庭完整,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向黑社会借高利贷来偿还债务。为此经常有债主上门来讨债,甚至在他家泼油漆、写大字报。为了躲债,卢同学妈妈逃到了外地生活,把卢同学交给舅舅照顾。外公、外婆和舅舅出于怜悯答应照顾卢同学,可卢同学父母的债主也经常到其舅舅家追债,严重影响舅舅一家人的生活和工作。他舅舅一家人经常骂他、打他、冷落他,连吃饭时都不让卢同学坐在一起。
在学校,卢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一直处于中下水平;性格胆小,自卑,不爱说话;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不合群,害怕参加团队活动,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时心事重重,不主动回答问题,遇到老师提问,表现得十分紧张,说话结巴,表达不清,行为表现自卑感强烈。
二、主诉问题
自卑寡言,不合群,情绪偏激,学习成绩一般。
三、分析诊断
1. 家访过程与观察
对卢同学进行家访——本希望放学后送卢同学回家进行家访,但卢同学表现异常,紧张地说舅舅家很晚才有人,所以选择了晚上八点进行家访。
家访期间,发现卢同学舅舅一家对今天进行家访一事并不知情。舅舅表示,卢同学匆匆吃完饭后就去了邻居家玩,可能有意躲避。
问及卢同学情况,外婆说,卢同学刚来的时候会收拾房子,但其独立能力较差,早上要督促穿衣服与洗漱。另外,由于他父母的原因,会有债主过来吵闹,导致其舅舅在卢同学贪玩不回家(到邻居家看邻居玩游戏,等到邻居给他玩一会为止),或稍有犯错时,就对卢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训斥。
经过沟通,卢同学舅舅对教育方式不当表示抱歉,并找回了卢同学。整过家访过程顺利,只是卢同学一直靠在门边没有说话,依旧反映出脸红、手发抖、无措的自卑信号。
家访后,对卢同学进行谈话,引导他对身边人的关怀认知,告诉他亲人对他的期望,强化舅舅一家对其关怀的细节与爱。教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及时认真完成作业。过程中,卢同学对谈话中的要点进行了点头确认。
2. 心理轨迹发展过程
6~13岁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情感轨迹与心理轨迹的曲线,通常因外部成长环境造成。如果存在长期的情感压抑,心理曲线一直上扬,会使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需要及时纠正。我们就卢同学可能发生的短期与长期的情感波动,总结得出卢同学的心理轨迹:
第一阶段,家庭的原因,形成了一定的自卑感。
第二阶段,因寄住在舅舅家,舅舅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教育认知模糊,稍有不顺就训斥、责骂,让卢同学无法承受。
第三阶段,开始寻找心灵寄托,沉迷电视、手机游戏等。
第四阶段,表现出自卑、不合群、叛逆、情绪偏激的行为。
3. 评估与诊断
经过家访、谈话与细心观察,并查阅相关儿童心理学资料,反复揣摩,总结发现家庭原发性的不幸因素,对卢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卢同学处于情感饥渴状态,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而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情感的影响,无法形成个人的荣辱感,更没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该类型儿童在心理上容易对其他事物形式的成就感产生依赖,如玩游戏或其他容易产生成就感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要做好卢同学的心理辅导,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改变卢同学对生活环境与学习的认知,让他更好地融入舅舅家。
第二,帮助舅舅家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教育方式。
第三,培养卢同学的独立生活能力,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荣辱意识。
四、辅导过程
1. 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针对性的辅导,能让卢同学更好地融入校园与寄住家庭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卑心理,进而提高卢同学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作文表达;制定生活与学习计划;激励机制。
步骤:结合卢同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感波动因素,列出主要因素、促使因素与附加因素等关键词,建立心理轨迹图,针对心理轨迹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5周的辅导。
由于心理轨迹图的资料较少,我结合网上少量的资料,选择了实用性和便利性较高的表格表现形式。
治疗时间:整个过程为期5周,分四个阶段完成。
2. 实施过程
(1)第一部分:创设沟通方式,丰富情感感知,增进家庭关系(一周)。
①通过在语文课上布置主题为“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的作文,并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全班同学分享的形式,让卢同学感知身边人的关怀。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卢同学感知外公、外婆、舅舅等家人的关怀,目的是让卢同学在“爱的唤醒”的推动下,重新去理解寄住家庭爱的细节。同时,也选取了班上同是留守儿童的案例,让他在留守与寄住的失落中,获得心灵抚慰。
②完成作文后,建议绘画课也选用该主题,并完成了“我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的绘画作业。
③本周辅导结束的时候,我带着卢同学的绘画与作文,再次来到卢同学所寄住的舅舅家,向舅舅一家人作了展示,并深入谈心。家人对卢同学有了重新认识,表示会对卢同学多加关心,并会周末带他出去散心,增长见闻。
(2)第二部分:家校合作,培养生活独立能力(一周)。
通过三次家访座谈,舅舅家对卢同学的关怀和认知有了一定的提升,也对卢同学独立生活能力的不足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后两次的家访过程中,我根据辅导课程的设计内容,逐步引导外公、外婆与卢同学舅妈对卢同学洗漱、穿衣、按时睡觉和起床进行监督。在第三次家访的时候,交给卢同学舅妈一张打分卡,让她对卢同学的生活起居进行合格项的勾选,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进行更有效的监督。
(3)第三部分:强化阶段性课程学习,发现兴趣,通过场景化的关怀体验,改变自卑心理(三周)。
①建立同學互助场景,形成小组帮扶、个人帮扶的校园场景关怀体验。从课程强化学习、友情陪伴的角度,让愿意帮助的同学主动提出帮助卢同学。这样的场景建立,不仅对卢同学的学习有一定的提升,还可以让卢同学与同学之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②在前两周的帮扶中,同学们为卢同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沟通小组、语文与数学的帮扶责任人等。卢同学对集体生活的融入度越来越高,但对于改变自卑心理,还需要循序渐进。
③第三周的时候,因为体育老师提到卢同学乒乓球打得不错,所以我针对卢同学的自卑心理,特意在班里组织了“乒乓球比赛”“小小演说家比赛”“举手奖励抢答会”等活动,希望在激励中,以培养兴趣点的形式为卢同学找回荣誉感,也找回自信。
五、效果评价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互助场景的建立,能够有效激发卢同学的情感感知;“爱的唤醒”“友谊唤醒”“学习唤醒”等多种情感唤醒方式,能够以类感化的情感渗透,有效引导一个处于情感敏感期的青少年。
经过几周的辅导,在集体和伙伴的作用下,卢同学的家庭作业已能按时完成,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交际方面,已快速地与多个小朋友建立了友谊,课间与放学后变得开朗,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家人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较大,并且能主动和舅舅谈学习上的事了。
卢同学的进步让我感到很欣慰,但要改变他敏感心理下的自卑情绪,还需要更长周期的观察、追踪、指导。在建立心理辅导卡后,做到及时跟踪、反馈、记录,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其学习和成长。我相信卢同学一定可以成长为品行皆优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