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造性是艺术教育的生命所在,是艺术教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主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了多方面探讨,可以通过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观察力和艺术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观察力 艺术实践 教学结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课向来是被公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舞台。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的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的感情性,对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接受审美教育,充分发挥艺术课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创新意识
  1.1 转变观念,创新教学。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是对原有的继承和发展。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的僵化和保守,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富有创意指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掌握使用最初级的艺术语言的技能,结合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时期,他们比较善于吸收新事物,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鼓励、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想象,鼓励学生运用新方法、新组合,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为学生的潜能的挖掘开创一个广阔的天地。
  众所周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要求学生以临摹为主。临摹虽可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但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束缚。在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以原作为主,进行取舍。根据自己的爱好、水平,可以从题材、构图、表现形式等各方面进行表现、创造。初中生都非常喜欢画卡通画,但是他们往往只是依葫芦画瓢,缺乏创造性。我就要求他们先进行局部修改,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进行构图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创造。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创作天,培养创新意识,形成自已独立的艺术个性。
  1.2 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绘画艺术,才会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和追求。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获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感。因为,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的评价,会激起自尊的需要。
  1.3 自主学习,自由创新。初中生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都已学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初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创作潜能。而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心理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画学生自己想画的东西。学生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这时候的感知力与理解力最好,思维活跃。这种状态下的学生能产生主动的自觉的进取的学习行为。不仅能提高艺术的基础技能,而且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作为艺术课,我们虽不需要培养专业的画家,但我们需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去积累生活经验。这有利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创造毕竟不是闭门造车,它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和提高。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的观察力的培养。
  2.1 从生活中学会观察。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缺少观察力的人,不可能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教学大纲也要求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我的教学中,为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积累资料而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那就是要求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美,并用绘画语言去描述。
  2.2 从艺术欣赏中学会观察。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陶冶情操。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从艺术欣赏教学中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
   在欣赏课上,我对学生强调:艺术作品是画家情感的表达,作者要“寄情于景”,看画的人要能“触景生情”。一方面,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一幅作品。在欣赏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时,我先提出一些问题:画家为什么能创造如此震憾人心的作品?他是怎样思考的?创作中融入了画家怎样的情感?通过学生答疑,学会观察和分析:正是作品中人物满脸的沧桑和慈祥的目光,我们感受到艺术家融入作品中深沉的敬爱;也正是这种浓烈而深沉的情感,才使得欣赏者站在这幅作品前能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憾。另一方面,通过几幅作品的比较,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如在我国古代山水画欣赏中,我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观察,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一种是雄浑粗壮;一种是恬淡雅致。然后,我又提出问题:“同样是山水画,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一起得出了结论:欣赏作品不仅仅是看画面,还应该联系作品产生的背景。这样,通过欣赏教学,慢慢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吸取经验。
  3 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
   在美术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从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进行造型练习,通过艺术实践来锻炼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在初一的《风景》教学中,我在课前先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并了解树的生长环境及其枝、干、叶的生长特征。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园,走近自然,引导他们对物象美感的领悟和捕捉,达到视觉审美,从而进行直观的写生练习。写生时,要求学生可以先画上自己所看到的花草树木,同时我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带着对主体的深切感受,把联想到的相关事物与实际有机结合,比如把刚才所画的事物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想象的空间,而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 努力优化教学结构,创设创作氛围
   我在教学中这种采用了“愉快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因势利导地发挥美术课本身就有的“创作”特性,课堂上出其不意地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创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我给学生放映了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到海洋里的鱼千奇百怪,数也数不清,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随意用纸撕出不固定的形状,并借助这个不固定形画出象形中的鱼,使他们自由地运用这个规律,不但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保持学生的原状态和最基本特点是重要的。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每一个同学仿佛自己也在海底畅游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教师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
  5 注重美术欣赏,激发创新意识
   美术是一种复杂地表现形式,它是有构图、色彩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美术是画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画笔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让他们用心灵从中领悟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如从《伏尔加河的纤夫》中,可以让学生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纤夫们的沉重;从《向日葵》中,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美。所有这些都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及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即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作的动力
  6 加强观察力和想象力,形成创造力
   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对于美术底子薄一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静物。对于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 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也是创造原动力。因而必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好奇是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体会、感受。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成人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如:在一节工艺课上,要求学生拿几个易拉罐请他们观察做一件工艺品,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展开想象的翅膀,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别致的桌子、椅子、花篮、烟缸等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享受学习,体验成功,学会观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美术教育是培养人、创造人的一门课程,我将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努力探索,创设一切条件,为培养富有创造能力的祖国下一代而努力。
其他文献
学生迟到,几乎所有的老师非常反感。有的老师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迟到,就罚学生在教室门口站着,不让学生回痤位,以示纪律的严格。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何必走极端。  1 让迟到的学生为了全班同学唱了一首歌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逆反心理比较强。如果遇到迟到问题都不问青红皂白简单处理,很容易激化师生间的矛盾关系,使学生心理产生反感,进而产生对老师的敌对心理。  教育管理应从尊重出发,从理
期刊
【摘 要】 当今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综合素质决定着中职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美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力。学生在校期间对美术课的系统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作为教师,上好美术课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则是首要任务,只有通过探索和实践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方可提高美术课的学习效果,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职生 美
期刊
【摘 要】 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不仅能使学生认识自己习作的优缺点,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  【关键词】 评语 情感性 文化性 幽默性 鼓励性    作文评价无疑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育为学生服务,已成为每个学校的共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基本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可同时教师又有了新的困惑:当老师越来越难,孩子们变了,社会变了,环境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老师渐渐失去了权威。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又不会用。于是,作为教师,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权威,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  首
期刊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教育又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期刊
本人从教近二十年,教了二十年的书,听了二十年的课,对于听评课也有了几点认识,下面浅述本人几点看法。  1 听课要点一二三   听课是教师走上讲台的基石,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的路径。  1.1 认真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先备课后听课。事先了解所听课的年级、课题,再熟悉教材,力争做到三准,即对本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对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对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再次要明确
期刊
本人任教小学科学,在我的科学课堂中,出现过很多有趣的片段,这些片段至今历历在目,有的叫人发人深思,有的叫人豁然开朗,也有的叫人啼笑皆非,也有的叫人无所适从。   下面摘取其中几例供分享。   案例1:在四二班一次科学课上,我刚板书完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突然,王丹丹,一个平时非常胆小的女孩子怯怯的举起小手,放下又举起,十分不安,我示意发表意见,她小心翼翼的轻声的说:“老师,你写错字了。”我仔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让教学真正“乐”起来,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情境 学法指导 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需要始终贯穿“乐学”的理念,乐观情绪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如何使学生“乐学”上做好、做足文章。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真诚善待学生,为学生打造“
期刊
团队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许多教师已经在不断加强学生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不当,存在着一些误区。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的一些解决办法。  1 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学习过多过滥或时间不够。有的教师把合作教学当做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在教学中不顾问题是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