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一环.教师要根据概念内容,灵活机动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一步步理解概念,吃透概念,夯实基础.
概念之于数学,犹根之于树.初中数学三年涉及到的概念,林林总总不下百个.理解好这些概念,吃透这些概念是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以概念教学应该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一环,不是读一读,背一背就了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概念表面的,肤浅的认知,而是要深挖概念的内涵,教出广度和深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点滴心得.
案例一绝对值概念教学
绝对值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学到的第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也是今后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概念.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1.初解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小明家,小亮家和幼儿园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在幼儿园西4公里处,小亮家在幼儿园东3公里.小明,小亮到幼儿园路程就是他们家到幼儿园的距离,与方向无关.再让学生每人举几个类似的例子,通过实例明确距离与方向无关.紧接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小明家,小亮家和幼儿园的位置(幼儿园标在原点,如下图1),
图1
理解在数轴上表示小明家的点-4到表示幼儿园的原点的距离为4,表示小亮家的点3到表示幼儿园的原点的距离为3,引导学生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原点间是有距离的,这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这个数是正负无关,数学上用绝对值来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引入概念“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出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易于学生理解.
2.明晰概念
借助数轴求一个数的绝对值:|-3|= ,|-6|= ,|4|= ,|5.5|= ,|0|= ,每人再举些例子,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归纳:负数的绝对值为正数,0的绝对值为0,正数的绝对值为正数.即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会为负,是个非负数,表示为|x|≥0.
|-1|= ,|1|= ,|-7|= ,|7|= ,自己再举例试一试,你发现什么,说一说.学生自然而然会说出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 “到原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至此学生对于绝对值的概念已基本理解.
概念的理解不能仅靠教师空洞的说理,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在事例中,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加深认识,理解.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过,自己体验,认识才能深刻.
3.深挖概念
在学生基本理解绝对值概念后,我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问题,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那么如何表示一个点a到点1的距离呢?这下班内炸开了,叽叽喳喳地议论不知所措.我因势利导,提出可不可以先取几个具体的数去研究?学生们立刻忙了起来,很快有学生站起来说,点3到点1的距离为2,点5到点1的距离为4,点-2到点1的距离为3,所以我们可以用|a-1|来表示点a到点1的距离.我点了点头,趁热打铁,那么你们能借助数轴来说说|x-1|=4表示什么意义,x会等于几吗?有了对|x-1|意义的理解学生马上就说出|x-1|=4就是表示点x到点1的距离为4,再结合数轴可知点1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符合条件的点,即x=5或x=-3.接着做了个对应练习|x+3|=7,个别学生对理解|x+3|有困难,我单独给予指导可把|x+3|看做是|x-(-3)|即点x到点-3的距离.|x+3|=7可以理解为点x到点-3的距离为7,所以点x在点-3左右两边各一个,且距点-3有7个单位长度,即x为4或-10.至此学生对绝对值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点到原点的距离”这一表面认识.可为了让部分优秀生吃得饱,我又出示了一个练习:已知|x-2|+|x+5|=7,求x的值.此题有点难度,在学生讨论几分钟后我给予提示,|x-2|表示点x到点2的距离,|x+5|表示点x到点-5的距离,则|x-2|+|x+5|=7表示点x到点2和到点-5两者距离的和为7.学生理解后借助数轴很快得到在点2和点-5间所有的点都满足条件,即-5≤x≤2.
上述这几个讲和练,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深挖绝对值概念,使学生对绝对值概念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解题技巧也得到提高.
案例二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学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是初中数学平面几何中重要内容,课本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后,目的就是要借助中心对称来研究它们,加之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小学学习中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而这几个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本节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没按教材顺序逐一去学习,而是把这几个概念放在一起教学,突出概念间联系和区别.
首先让每个学生和我一起画一个任意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图2)再把它们以一边的中点o为中心旋转180°,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学生刚刚学过中心对称图形的作法,很快就得出如下图形(图3)并知道这几个图形就是平
图2
图3
行四边形,长方形(中学多叫矩形),菱形,正方形.接着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来研究它们在边,角,对角线上各有什么性质.我逐一动画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看清旋转前后对应的边,角,对角线,然后分小组讨论各个图形的性质.在学生得出它们的性质后再引导讨论矩形,菱形相对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性和特殊的性质,为什么?正方形相对于矩形,菱形有什么共性和特殊的性质,为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动画演示矩形、菱形相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矩形特殊在角上,所以多了四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菱形特殊在边上,所以多了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正方形是矩形,菱形结合的产物,它具有矩形,菱形所有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下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者关系.(如图4,图5)
图4
图5
如果把几个概念分开在几课时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探究它们内在联系.笔者利用三角形旋转的作图方法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既让学生知道几个图形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图作基础.
数学概念的教学伴随初中数学教学全程,学好概念功在当下,利及未来.所以教师要根据所学概念内容,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灵活机动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力争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吃透概念的内涵,学出广度和深度,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为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概念之于数学,犹根之于树.初中数学三年涉及到的概念,林林总总不下百个.理解好这些概念,吃透这些概念是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以概念教学应该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一环,不是读一读,背一背就了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概念表面的,肤浅的认知,而是要深挖概念的内涵,教出广度和深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点滴心得.
案例一绝对值概念教学
绝对值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学到的第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也是今后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概念.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1.初解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小明家,小亮家和幼儿园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在幼儿园西4公里处,小亮家在幼儿园东3公里.小明,小亮到幼儿园路程就是他们家到幼儿园的距离,与方向无关.再让学生每人举几个类似的例子,通过实例明确距离与方向无关.紧接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小明家,小亮家和幼儿园的位置(幼儿园标在原点,如下图1),
图1
理解在数轴上表示小明家的点-4到表示幼儿园的原点的距离为4,表示小亮家的点3到表示幼儿园的原点的距离为3,引导学生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原点间是有距离的,这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这个数是正负无关,数学上用绝对值来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引入概念“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出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易于学生理解.
2.明晰概念
借助数轴求一个数的绝对值:|-3|= ,|-6|= ,|4|= ,|5.5|= ,|0|= ,每人再举些例子,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归纳:负数的绝对值为正数,0的绝对值为0,正数的绝对值为正数.即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会为负,是个非负数,表示为|x|≥0.
|-1|= ,|1|= ,|-7|= ,|7|= ,自己再举例试一试,你发现什么,说一说.学生自然而然会说出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 “到原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至此学生对于绝对值的概念已基本理解.
概念的理解不能仅靠教师空洞的说理,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在事例中,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加深认识,理解.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过,自己体验,认识才能深刻.
3.深挖概念
在学生基本理解绝对值概念后,我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问题,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那么如何表示一个点a到点1的距离呢?这下班内炸开了,叽叽喳喳地议论不知所措.我因势利导,提出可不可以先取几个具体的数去研究?学生们立刻忙了起来,很快有学生站起来说,点3到点1的距离为2,点5到点1的距离为4,点-2到点1的距离为3,所以我们可以用|a-1|来表示点a到点1的距离.我点了点头,趁热打铁,那么你们能借助数轴来说说|x-1|=4表示什么意义,x会等于几吗?有了对|x-1|意义的理解学生马上就说出|x-1|=4就是表示点x到点1的距离为4,再结合数轴可知点1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符合条件的点,即x=5或x=-3.接着做了个对应练习|x+3|=7,个别学生对理解|x+3|有困难,我单独给予指导可把|x+3|看做是|x-(-3)|即点x到点-3的距离.|x+3|=7可以理解为点x到点-3的距离为7,所以点x在点-3左右两边各一个,且距点-3有7个单位长度,即x为4或-10.至此学生对绝对值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点到原点的距离”这一表面认识.可为了让部分优秀生吃得饱,我又出示了一个练习:已知|x-2|+|x+5|=7,求x的值.此题有点难度,在学生讨论几分钟后我给予提示,|x-2|表示点x到点2的距离,|x+5|表示点x到点-5的距离,则|x-2|+|x+5|=7表示点x到点2和到点-5两者距离的和为7.学生理解后借助数轴很快得到在点2和点-5间所有的点都满足条件,即-5≤x≤2.
上述这几个讲和练,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深挖绝对值概念,使学生对绝对值概念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解题技巧也得到提高.
案例二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学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是初中数学平面几何中重要内容,课本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后,目的就是要借助中心对称来研究它们,加之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小学学习中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而这几个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本节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没按教材顺序逐一去学习,而是把这几个概念放在一起教学,突出概念间联系和区别.
首先让每个学生和我一起画一个任意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图2)再把它们以一边的中点o为中心旋转180°,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学生刚刚学过中心对称图形的作法,很快就得出如下图形(图3)并知道这几个图形就是平
图2
图3
行四边形,长方形(中学多叫矩形),菱形,正方形.接着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来研究它们在边,角,对角线上各有什么性质.我逐一动画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看清旋转前后对应的边,角,对角线,然后分小组讨论各个图形的性质.在学生得出它们的性质后再引导讨论矩形,菱形相对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性和特殊的性质,为什么?正方形相对于矩形,菱形有什么共性和特殊的性质,为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动画演示矩形、菱形相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矩形特殊在角上,所以多了四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菱形特殊在边上,所以多了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正方形是矩形,菱形结合的产物,它具有矩形,菱形所有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下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者关系.(如图4,图5)
图4
图5
如果把几个概念分开在几课时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探究它们内在联系.笔者利用三角形旋转的作图方法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既让学生知道几个图形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图作基础.
数学概念的教学伴随初中数学教学全程,学好概念功在当下,利及未来.所以教师要根据所学概念内容,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灵活机动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力争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吃透概念的内涵,学出广度和深度,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为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