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习惯,重思维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616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意志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作业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且有时反复出现。通过分析,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两类:习惯方面和思维方面。为提升学生作业质量,教师应做到:重习惯,引导学生“向优”“变优”;重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
  关键词:作业习惯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意志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作业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且有时反复出现。通过分析,笔者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两类:一是习惯方面,如书写潦草,数字、符号不规范,格式布局乱等;二是思维方面,学生课后做作业时,往往浅尝辄止,深度思考不够。针对这两方面问题,笔者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一、重习惯:引导学生“向优”“变优”
  学生都有被表扬的需要,这种需要在7岁以前尤为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弱。但这并不是说处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就不再需要表扬,而是他们希望获得表扬的条件和方式有所改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期望真实、恰当的评价,他们对于评价的需求也由单一变得多元,除了教师的评价,他们也希望听到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此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教学就是“示范—模仿—应用”的推进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示范,引导学生有效模仿,激发他们学习榜样、成为榜样的动力。
  (一)展示优秀作业,引导学生“向优”
  教师拟定好作业评价标准(见表1),先让学生对照标准,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人参照评价标准对其他组员的作业给予评价,并填写小组互评表。通过小组互评,由组长推荐得分最高者参加全班作业展评。教师展览各小组推荐的学生作业,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要让学生知道被推荐作业的优秀之处。在这期间,教师还可以在作业本上进行范写,让学生明确书写格式,并学习认真书写的态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展览和评比,学生既明确了优秀作业的标准,又对自己的作业水平有了准确的定位。同时,参照优秀作业,找到了自己作业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二)表扬进步作业,引导学生“变优”
  针对部分学生作业书写态度不认真、书写习惯差等问题,教师在班级里设置了一块展板,展板上画上一棵大树,在大树上画上若干个苹果,每个苹果对应着一名学生。学生作业每进步一次,就用红笔在苹果上重重地描上一笔。这样,学生的苹果就会慢慢变红。为了让自己的苹果更红,学生都努力寻求进步。一个月后,教师让学生以“我的苹果红了”为题,写一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以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内化良好的作业习惯。
  对于小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进步,并给予不断的鼓励,如能将学生的进步变得可视化,就能让他们更真切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红红的“苹果”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更加自觉地写好作业,并将写好作业的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二、重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
  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正确率低、思考深度不够等问题,教师在班级里开展“我与老师共成长”活动,即每位学生都有专属的一天可自由出入教师办公室,这一天教师会帮助学生做好作业的查漏补缺,给学生解疑答惑。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就一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获得知识的全部过程,进而学会思考的方法。
  如一位学生来到教师办公室,拿出前一天课后作业中的一道题:“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瓶子装入一些水,然后把一个石块放入瓶子中,石块浸没在水中,瓶中水上升了3厘米但没有溢出,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他认为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因为石块是不规则的。笔者并不急于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给学生讲了“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并提问:“皇冠也是不规则的,阿基米德是如何鉴别它的真假的?”从而引发学生思考:“阿基米德是利用水,把不规则的皇冠体积转化为排出的水的体积,再通过比较排出的水的体积,鉴别出皇冠是假的。”学生受此启发,结合画图得出结论——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这里,教师借助数学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作业中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思维的层次。教师顺势再布置作业——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师生的有效交流,激發了学生深度思考的积极性,提升了作业的正确率。
其他文献
摘要:先后两次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都有关于“圆的特征与规律”的学生探索。通过对收集到的课堂学习证据的对比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开放性的任务、有效的教师巡视、充分的学生交流,以及激励性的话语、适时的追问、肯定的眼神等教学行为,能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圆的认识探究性学习课堂观察对比分析  一、观察背景与主题  (一)观察背景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数学课堂上,
期刊
摘要: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文本和寓言的“语文”价值,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故事+道理”的独特魅力,教出寓言别样的美。在对故事的理性审视中探究思维之美,在对基本特点的精准把握中探寻形象之美,在對言语形式的比较辨析中发现表达之美,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寓言故事的美,感悟到寓言故事的理。  关键词:寓言教学思维之美形象之美表达之美  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寓言往往在“可笑而又发人
期刊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特点,使得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但是,物理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紧密联系生活的学科,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素材,有效地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图景,从而方便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实验资源(比如自制教具实验、改进传统实验),创设现实情境(比如生活、生产、科技情境),利用现代技术(比如图片、动画、视频),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直观地展
期刊
一、两次教学尝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一课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形象地体现出了蝴蝶灵动的神态。课后练习也特意将这句话挑出来让学生品读,旨在让他们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将原句改为“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让学
期刊
摘要: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时,首先利用丰富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抽象出常见的几何体,由此引出重点学习的棱柱和棱锥,并且尝试表述其特征,定义其内涵;其次再利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提炼出点、线、面元素,由此引出棱柱和棱锥的构成要素,并且进一步认识棱柱和棱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常见的几何体进行总结性分类,加深认识;最后,通过基础练习的过渡,设计两个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操作问题,引导学生研究几何体
期刊
摘要:单元教学所承载的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和规定性。单元知识结构强调“单元内”和“单元间”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确定单元知识结构能够帮助教师从纵向和横向上准确把握本单元应该教什么,整体构建教学流程。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课标要求、学科知识、教材体系、单元整体四个方面来确立。  关键词:单元教学知识结构单元整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同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教材内某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要引导学生自我建构所学知识,要上离学生“最近”的课。学校提出“素养课堂”“自我建构”“离生最近”的理念,将其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支点。“素养课堂”充分体现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宗旨,包含学科素养、学习素养、品德素养的培养;“自我建构”即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离生最近”就是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素养课堂 自我建
期刊
摘 要:“世界咖啡馆”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高效、灵活、易于操作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对其中核心方法多轮对话的吸收,以《泊船瓜洲》一诗为例,尝试建立“古诗咖啡馆”,创新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指导课。其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置、教学细节的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关键词:“世界咖啡馆” 古诗咖啡馆 古诗阅读教学设计  前文有述,“世界咖啡馆”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高效、灵活、易于操作的教学理念,助
期刊
课堂上,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对学生的期待就开始了。  我在一些课上观察到,教师提出问题后,眼睛就急急忙忙地扫视教室,寻找能答出问题的学生,而学生刚开始思考,或是正在思考,教师寻找的目光,有可能让他们无法保持平静地思考。  我在讲台上站了半辈子,我了解学生的思考状态,能看到学生的神态。有些学生神情总是很平静,有些会表现出困惑,也有些总是微笑,有的甚至喜形于色。我熟悉自己的学生,但未必能准确地判断他目前
期刊
摘要:认知负荷理论是继建构主义理论之后又一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的心理学理论。认知负荷分为三类,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数学教学路径有:激活图式,减轻内在认知负荷;设置坡度,减轻外在认知负荷;建立模型,增加相关认知负荷。  关键词:认知负荷图式坡度模型  一、 认知负荷理论概述  认知负荷理论最早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斯威勒(J.Sweller)于20世纪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