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摄影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图、光影、创意似乎是现代摄影人的摄影语言,与之相对应的崇尚自由、随意、无极限摄影方式的人群则是LOMO的忠实拥趸,本期我们将编辑视点聚焦在LOMO摄影的发展及热爱LOMO摄影的人群,感受LOMO的发展与文化。
  LOMO历史
  LOMO(ЛОМО),即Leningradskoye Optiko Mechanichesckoye Obyedinenie(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Оптико-Механиче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的缩写,译为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盟,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家高级光学器材生产商,也是当今俄罗斯最大的光学仪器生产厂,它生产的相机以LOMO为品牌。
  LOMO品牌诞生于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枪支的瞄准镜。它的产品包括军用、科学以及消费品光学仪器。1930年,它生产了苏联第一台照相机。1993年在俄罗斯RTS股票市场公开上市。LOMO通过了ISO 9001认证,它生产的夜视产品和望远镜有30%出口国外,其中德国是其产品的最大进口国。
  LOMO一词现在常常用来指它生产的消费型产品LOMO LC-A。这个小型的机械自动相机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仅占其产品线的很小部分,但是却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如今LC-A几乎成了LOMO的代名词。
  LOMO LC-A是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在苏联时期研制生产的35mm自动曝光旁轴相机,最初是模仿徕卡的Minox,用来装备苏联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停产。
  据说,某阳光普照的早上,Mikhail Grigorievioh Knolomyansky把日本小型相机(Cosina CX-2)放在桌上,他的亲密战友Panfiloff(即LOMO苏联军事及光学制造厂之总监)细看此相机,发现它有清晰的镜头、极高的感光度及坚固的机身。两人留意到它的特性和潜力,马上研究如何改善设计。希望能生产一部全功能全天候的相机,旨在为全苏联人民提供乐趣之余亦用此记录社会主义生活和祖国的光荣。最后,LOMO LC-A诞生了。
  1991年初夏,两名学美术的奥地利维也纳学生沃尔夫冈·施特兰晶格(Wolfgang Stranzinger)和马蒂亚斯·菲格(Matthias Fiegl)远赴布拉格度假,在炎炎气息下,初尝捷克的民主气息。由于当时流行亚洲的高科技电子相机,LC-A已停止生产,余下的只能在旧相机店内找到。两名维也纳学生兴之所至在一家旧货店里买下了一部造型古老的LOMO相机—LC-A。
  在灿烂的布拉格街头,他们以LC-A 快拍一番:从头顶拍、从背脊拍、从屁股拍……整个旅程就是在啤酒、伏特加和LC-A作伴下完结。回到维也纳后,他们把菲林拿去冲洗,看罢相片后非常震惊,鲜艳、四角朦胧的效果为捷克面貌注入全新感觉,影像效果从未如此浓烈。
  1991年两名奥地利学生回到维也纳后,在1992年11月建立“The Lomographic SocietyInternational( Lomographic 国际社区)”,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LOMO LC-A富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特质。
  1992年11月5日,维也纳时报Wiener Zeitung上刊登了一篇由Lomographer写的“Lomography宣言”,这是第一次向世人宣告什么是Lomography,包括它的诞生、如何激发灵感创意以及丰富精彩的Lomography生活,也是世上第一篇关于Lomographic Society的媒体报道。
  当时Lomographic Society正处于草创初期,即将举办第一次Lomography摄影展,这篇报道让维也纳时报的记者、读者,以及更多人都想知道的“到底什么是Lomography?”。于是一群使用LOMO相机的摄影师写出“Lomography宣言”,把它传真到报社,报社便一字不漏地刊登了出来。接下来的事情如大家所知,变成了传奇。
  在LOMO LC-A还没有被维也纳学生沃尔夫冈·施特兰晶格(Wolfgang Stranzinger)和马蒂亚斯·菲格(Matthias Fiegl)发现之前,LOMO LC-A每个月只生产110台,一台相机由大约500人负责组装。
  然而1994年12月,LOMO Optics factory列宁格勒光学机械厂决定停产包括LOMO LC-A在内的所有相机生产线。这一决定无疑让成立不久的Lomographic Society受到沉痛的打击。在一系列双方磋商,据理力争后,几位 Lomography Society 的创办人走到当地的LOMO工厂与时任圣彼得堡副市长的普京展开会谈,争取继续生产 LC-A 相机以供世界各地用家需求。
  1995年,Lomography Society与LOMO 工厂签订了独家销售协议,使其成为俄罗斯外该类相机的独家经销商,以保证延续LOMO工厂对LC-A的生产。其后Lomography公司还得到当时圣彼得堡副市长普京允许的税收减免的特别待遇。
  不久,俄罗斯境内全线停产LOMO LC-A。2006年9月,工厂转入中国,焕然一新的LOMO LC-A+全线上市。
  2008年,为了纪念LC-A的历史,一本以该产品名命名的《LOMO LC-A》书籍问世。
  更新后的 LOMO LC-A+配备“Minitar 1”镜头,令照片同样色彩艳丽及胶卷感光范围扩大;在享受独一无二的Lomographic 经历之际,多重曝光按钮使得玩家可以不受限制,(苏联版LOMO LC-A并不支持多重曝光);在同一张底片上多重曝光之外,还提升了ASA装置,自动曝光由原来的ISO25-400增加到 ISO100-1600;并附设标准快门线插孔,方便长时间曝光拍摄。Lomography公司准确地将再生产保持了LOMO LC-A的传统特性,简单易操作的手动区域式调焦系统及电子程式自动曝光、轻巧机身、坚硬的外型及最重要的“Minitar 1”镜头,令LOMO LC-A+受到全球Lomography“粉丝”的拥护,也让LOMO LC-A步入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新的 LOMO LC-A+还可以加上变化多端的自定配件,如可潜水20米的防水壳、镜头分割器、广角镜头、隧道镜头、环形闪光灯以及Instant Back+ 拍立得后背。LC-A+ 轻易地成了新一代最具实验性及最杰出的 35mm 快拍相机。 它既保留了LC-A 的尺寸、外观、感觉、气味、声音,甚至触感及味道,又集合了千千万万爱好者们的意见进行了改良,被视为最优秀的承上启下新产品。
  至今,对于LOMO LC-A的性能好还是LC-A+更好让不少人感到疑惑。实际上,LC-A+在性能上保留了原来LOMO LC-A的精髓,所增加的重复曝光功能在今天已经足以证明它对于创作的实验性和可创造性,仅仅是在光圈的设置上简化了。A挡光圈的改变对喜好传统摄影的人来说,LC-A+的这一改变让一个还可以称为相机的机械称为一部傻瓜相机,甚至是一个玩具。我想在对待“一部相机”的态度上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也是“LOMO”一直受到争议的一个话题。
  直至2009年,为了庆祝LOMO LC-A的25岁生日,Lomography推出特别设计纪念版Lomo LC-A+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这也是Lomographic Society拥有LC-A销售权后的第一台特别纪念版。
  LOMO摄影十大法则
  1.Take your LOMO wherever you go 走到哪儿,就把Lomo带到哪儿
  2.Use your LOMO anytime :day or night 不分昼夜
  3.Lomography is not an interference in your life,but part of it 不用担心Lomo打扰你的生活,
  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4.Shoot from the hip 想拍哪儿就拍哪儿
  5.Approach the object so your lomographic desire as close as possible 近点儿,再近点儿
  6.Don't think 什么都不用想
  7.Be fast 要快
  8.You don't have to know beforehand what is captured on film 不必了解你要拍什么
  9.Afterwards either 不必了解你拍到了什么
  10.Forget about the rules 把以上九条都忘掉
其他文献
阿兰·戴勒姆(Alain Delorme)新创作的《图腾》系列作品直接将我们带入了当代中国的中心,让我们面对这个国家的复杂性。蓝色的天空映衬着五颜六色的上海,货物被捆扎成超乎寻常人想象的巨大包袱,劳动者拖着它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摇摇欲坠的箱子、椅子就像是一个处于完全转型时期社会的新图腾,图腾伫立的国度既是世界工厂,又是市场经济的新乐土。  生于1979年的阿兰,曾在巴黎有名的摄影学校Gob
期刊
出生于1964年的法国人吉勒斯·萨布瑞(Gilles Sabrie),是一位生活在亚洲的独立摄影师,主要以北京为根据地。在成为摄影师之前,他在电视行业打拼多年,最后终于转投自己真正热衷的行业——报道摄影。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摄影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他们或旅行或常住,持续地关注这片土地。当问及这些西方摄影师为什么会对中国有兴趣时,答案几乎大同小异:中国过去30年间的高速发展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
期刊
来自法国收藏家、艺术家苏文(Thomas Sauvin)的这个项目庞大而复杂,使得我们很难准确地定义这组作品,搞不好反而会贻笑大方。为了理解苏文这组蔚为壮观的作品,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在中国的首都城市收集这些被丢弃的生活照并对它们进行分类。《银矿》是四年多来,对手头从北京废品回收站里挽救的超过50万张底片进行整理、数字化、分类的结果。这些素材来自北京不同城区居民丢弃的垃圾中,覆盖了各式各样
期刊
来自德国北部小城莱姆葛(Lemgo)的贝恩德·哈格曼(Bernd Hagemann),曾在北京、上海生活六年,他利用在中国的时光,经常到街头去拍摄那些在极端条件下打盹的中国人。他把这些打盹者分为“硬睡者”(Hard sleepers)、“软睡者”(Soft sleepers)和“群睡者”(Group sleepers)三种,并在自己的网站 (www.sleepingchinese.com)上,登出
期刊
2012年年底,中国摄影师高仕源的《小强—陈列馆》作品,在第21届“奥赛(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及特别专题展)”中,获“非常先锋派”专题组金奖;《油漆人》系列作品,在本届“奥赛”中获“系列与序列”专题组金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油漆人》系列中的《油漆人—白》被选登为“奥赛”画册封面、颁奖典礼邀请函封面以及光盘目录封面。  其实,《油漆人》系列非常商业,追求的无外乎是美,炫耀的不过是技。  商业
期刊
镜泊湖景区距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区约80公里,是由若干年前火山群历经五次的喷发,熔岩流阻塞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  对于摄影人而言,当浩瀚波涌的百里长湖,气势磅礴的吊水楼瀑布,雄奇神秘的火山口原始森林,晨钟暮鼓的药师古刹……鲜活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时,准会令你流连忘返。  交通  铁路:北京至牡丹江市k265空调列车快速—北京发车时间:13:57时,次日14:19时抵达牡丹江市(火
期刊
Lomography Redscale  XR 50-200胶卷  Lomography Redscale XR 50-200 是Lomography在2010年推出的一款高宽容度胶片,有135和120两种格式,包容50-200感光度。可将感光度调至50、100、200三个不同的挡,且能得到不同的成像色调,感光度越低画面色调越偏冷色调。  对于Lomography Redscale XR 50-2
期刊
人们常说:小时候觉得快乐很简单,长大后却知道简单就是快乐。简单的生活的确是快乐生命最重要的因素,所谓的简单就是少有欲望远离利益,放下那些无谓的所有,以单纯的态度从容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艺术的表达是多种多样,而简约的风格是其中重要的手段。艺术作品中的简约是简洁扼要、简单洗练、单纯明快、词少意多,但不是简单地摹写,更不是简陋肤浅,却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富有言外之意。  郑板桥在自己的一幅墨竹上
期刊
苏富比拍卖行于2013年5月在英国伦敦拍卖了18张菲利斯·比托当年随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拍摄的京城旧照。有专家称,“这些照片使很多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岂止是欧洲人,连很多中国人也是第一次从这些历史照片中看到了百多年前北京曾经的样子。  国人面对这些洋人拍摄的中国影像,心情历来复杂。一方面,我们欣赏这些精美的照片,它们将我们带回了自己的历史,同时,可能所有人也都在自问,为什么这
期刊
大名鼎鼎的哈尔滨制药集团(简称哈药集团),不仅在全国制药企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十分热心积极,集团总经理张利君作为摄影家一向对摄影工作大力支持,早在六年前,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立了哈药影友俱乐部,这个业余摄影组织不仅服务于哈药职工,也对社会开放,吸引了周边市、县的几千名摄影爱好者,并常年举办摄影活动,还出版内部刊物,办得异常红火。  本刊是哈药影友俱乐部的老朋友,多次前往交流。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