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从题入手 纲举目张 阅读教学 妙用题目 引导教学
文章的题目抑或反映了文章的主线、主题,作者的感情脉络,散文的描写对象,议论文的作者观点、论题,说明文的诠释对象,古诗的情感倾向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对文章的题目做深入的分析,多数文章的题目都能给我们提供解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学好课文,走进课文的骨髓,深入课文的灵魂,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这个生活世界”来研究思考、理解这个世界,妙用课文题目这一点很关键。
一、使故事阅读教学“眉清目秀”
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了很多篇故事,这些课文相对较长。如果总是围绕几个练习解解答案的填鸭式的“满堂问”,就会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茫然无所从,如蹚浑水一般。如何把故事阅读分析得“眉清目秀”把复杂的课文简单化,提高学生快速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巧用课文题目,能让师生不再一筹莫展。
二、使说明文阅读教学“刮目相看”
说明文的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对说明文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就内容做点分析——“拉拉粗线条”,或者直接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这就使我们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处境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灵动机智的,面对说明文,教师也可以巧用题目,让学生既能快速了解说明事物的特征,又能像阅读其他体裁的文章一样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佳处。
我曾听了一堂很“语文”的说明文阅读教学课——《赵州桥》。初读后教师直接抛出主问题——( )的赵州桥?简洁明了地把学生带进了课文,学生在教师的带引下,最后得出(历史悠久、坚固、美观)的赵州桥。在引导理解“美观”时,重点品味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中的“肩”字,很传神地将赵州桥的美感凸现出来了。这种教法我至今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后来,我斟酌再三,觉得很多说明文都可以采用此法,如《松鼠》一文,我就采用了此种方法,让学生带着“( )的松鼠”进入课文,初读后就得出了很多答案:“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等等,归纳到一点即为“漂亮,可爱”。然后,再围绕“活动特点”,拉清粗线条——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再扣住“松鼠的行为特征”,推敲精微之处,体现“乖巧,机灵”的特点。在尊重学生各自独特的阅读感受中,扣住题目,层层深入,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 使散文阅读教学“璀璨夺目”
以前我讲解散文时很少告诉学生从题目入手来解读文本。一般是边学习,边解读,以此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及要表达的感情。但这样教学太散乱,文章的要点不够凝聚。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文本的解读是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目的的。在解读中就必然使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的问答。”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其实,从题目入手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给抓出来。
冯骥才先生的《花的勇气》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和富含声响的文字,使其结构散淡,深遂悠远。作者将野花与生命联系起来,原以为只有在温暖的阳光下才会生长的花儿却在雨天烂漫起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啊?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设计了如下任务:( )的花,并从文中找出依据。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带着问题在下文中得到了印证:“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这些小花在哪呢?孩子们继续搜寻着:“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读到这里,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躲起来的小花真的富有勇气吗?为什么没有长出来呢?也许他们等着一个阳光更加灿烂的日子?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柔弱”的小花,藏着躲着,全部生长在小草的庇护下,可是,它们的勇气又在哪里呢?“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这样的天气,那些小花更不会长出来了吧,谁看到这儿,都会这么想。可是呢,结局出乎孩子们的意料,“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傲然挺立,神气十足”地挺立在风雨中的小花,我们能不觉得它们是那么的富有勇气么,它们不是在等待阳光,只是企盼在风雨中与生命做一次搏斗。带着对课题的疑惑,学生也就“拨开云雾见月明”了,课文内在的意义也在孩子们的解疑过程自己慢慢体会了一把,何乐而不为呢?
四、使古诗词教学“有目共睹”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一定比重的古诗词,我们不得不思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什么?怎样教?不少时候,我们强加式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诗意,学生体验不到古诗词所呈现的美好的意境,也难悟得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到的只有老师强加于记忆的理解方式。古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题目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金钥匙。正所谓“万诗题入手,抓题作文章”。
在教学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解释“独”的意思,学生领会到:独”表明作者独自一人,推断情感流向是寂寞孤独。适时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此时,学生领会到李白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理解了这点,学生对于整首诗意境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这时,再追问:“你从哪些词上能体会出诗人孤寂的心情?”学生马上答出:“众鸟高飞尽”的“尽”字,“孤云独去闲”的“孤”和“独”字,“只有”都能体会出诗人的孤寂。这样,学生对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都已经全部理解了
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教课文之本旨并非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文章。”让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透过题目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这对分析文章,能起到高屋建瓴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写文章时也应注意拟题,使题目有别具一格的“新“味。“窥一斑而知全豹”。阅读教学中采用“从题入手,纲举目张”的教学方法将在分析课文、阅读理解乃至写作等诸多方面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学的质量。《新课标》中也明确:“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因材施教”,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