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抓手在于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涉及语素分析和准确地理解词语,前者与字形题紧密相联,后者对辨析语病、句子衔接、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都意义重大。词语的理解、感受、辨析、运用能力,实际上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与核心。
词语辨析题被师生公认为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限于自身的资质,常常是照本宣科,读一读参考答案了事,这样粗放式的备考,效果显然不好;另有一些态度认真、苦口婆心的教师,课堂上条分缕析、滔滔不绝,也会因为方式刻板、节奏缓慢、揭示词义内涵不得要领,最后效果难如人意。
词语辨析之难,主要因素有:意义相近,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误用;区别细微,难以用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阐述不明,词典、教科书缺少精确细致的分析。
那么,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心得体会,介绍几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观形、昕读、品悟、创造,“洞幽烛微,深明大义”。解答词语辨析题,要“六根不净”,方能渐入佳境。
一、观形
这种方法从语素切入。词语由汉字组合而成,许多时候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一个语素。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表意性使汉字超越了语音的羁绊和时空的局限,成为一种可直接“视读”的“活化石”文字。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使每一个汉字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信息。所以,在词语辨析时,很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追溯字源,观察汉字最早的形状。在实战中,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字形,去分析它的本初意义,去体会后来逐渐演变的其他意义。
例如,“抚养”与“扶养”,区别在于“抚”与“扶”。“抚”,繁体字“撫”,本义是抚摩。《释名·释姿容》解:“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引申为照料养育。而“扶”,本义是“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呵护、拥抱、爱抚,所以适合用“抚养”;老人暮年需要搀扶,所以用“扶养”。
又如,“决”与“绝”。“决”,形声字,《说文》中解:“行流也,从水从央。”本义为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从疏通水道逐渐引申为“拿定主意,决定最后胜败”之义。“绝”,会意字,从糸从刀从人。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为把丝弄断。引申为“断绝,穷尽,极端的,独特少有的,一定的”之义。
其他诸如“暴发”与“爆发”、“鉴别”与“鉴赏”、“情意”“情谊”与“情义”,等等,都很适合用追溯字源法。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能避免望文生义,培养认真的钻研习惯,激发学生探究文字本源的兴趣。
不可否认,汉字确实有些难认、难写、难记,因此在开始阶段,要帮助学生回顾、熟悉和习惯汉字的特点。等到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往后就会越来越容易。
二、听读
这种方法从语感切入。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这不能“言传”的“意会”要依赖良好语感。良好语感的获得,往往借助阅读与朗读。遗憾的是,随着年段的升高,很多高中学生不愿意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响亮地读书。实际上,朗读能强化学生识字、组词、造句、谋篇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叶圣陶谈文章修改,说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叶老的“上口”与“顺耳”的意见也同样适合词语辨析,我们要用敏锐的语感对词语进行“读”与“听”的检验,通过倾听声音去感受“意、味、情、神”,从而确认词语使用是否妥帖。
请看一道熟语辨析题:
在中国人迎来农历牛年第一天时,有西方媒体开始预测中国在牛年会不会“牛”,也有西方舆论关注中国人牛年春节花了多少钱,以期从中找到中国经济能否复苏的蛛丝马迹(一鳞半爪)。
“蛛丝马迹”的意思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通过朗读和倾听,我们可以自然生发有关这两个词语的相应联想:前者的近义词是“一望可知”,反义词是“千丝万缕,千头万绪”,这个词语重在告诉读者,可以借助“蛛丝马迹”,推知事情的全貌和真相;后者的近义词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反义词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词语告诉读者,无法据此推断其他事物。从中国人的春节花钱,是可以推知中国经济是否复苏的,因此用“蛛丝马迹”。
再比如“一发不可收”和“一发不可收拾”,也是只要学生读一读,听一听,就能够迅速明确其中差异的。
语感在具备了敏锐性、直觉性之外,还有独特的联想性、体验性。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回归、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词语的意蕴是那样丰富,只有具备敏锐的语感方能感觉出,听读的确是个好方法。复习课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很容易枯燥乏味,怎么能让人记住?其实,满堂灌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会让学生“消化不良”。应该让学生多朗读,多听朗读,多安静地思考,在听、读、思中,语感自然内化为学生心中的感觉,这是教师不能代庖的。
三、品悟
这种方法从语义切入。品是品味,是说要把词语当做美味的食品,含在嘴里,反复咀嚼,直至尝出其中三味。悟是觉悟,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清晰。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自然有一定难度。题目中的词义轻重、情感色彩、适用范围、使用习惯、语体风格、语法功能,常常不能一眼看出,这就需要反复品读、咀嚼、比较,悟出它的正误。
有些题目,即使对于有较好专业素养的教师来说,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如2009年山东卷有一题考查“恰当使用成语”,其中两个选项如下:
A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 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当时,对这两个选项的争论很激烈,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后来,我们经细心品悟认为:B项“动人心弦”意思是激动人心,非常动人,悲剧的剧情发展曲折动人,也可以让观众心潮起伏、激动不已的;而A项“左右为难”,首先原句没有提供“左”“右”的内容,其次“最感到”其实已经作出了选择,前后语义不衔接。
又如下面这个句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 为她恐怕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竭力掩饰自己的羞窘(羞愧)。
长江滔滔,两舟邂逅,那可爱的女子活泼又羞涩的形象跃然纸上,此诗也传递了对男青年的爱慕之情。“窘”是害羞,神情尴尬,失去常态;而“愧”则难以对应,两人非亲非故,姑娘又未曾做过有负对方之事,何愧之有呢?
品悟词义,潜心涵咏,联系实际,还原情境,设置“矛盾”,比较对照,能迅速地抵达“言语核心”。
四、创造
这种方法从语境切入。词语教学,如果教师只习惯于让学生查词典理解意义,只喜欢自己从语法功能去讲解用法,那必然事倍功半。词典的解释大都抽象概括,过于严肃,缺乏情趣;语法对词语的分析机械呆板,骨骼经脉,一一陈列,犹如尸体解剖。
最有趣的辨析法是造句,创造各式各样合宜的句子,在全新的语境中品味感受,这是笔者最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请看2009天津卷的例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妄自尊大(夜郎自大),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要讲清“妄自尊大”“夜郎自大”,难度不小。在教学中,笔者提醒学生,夜郎是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尽管国小,但毕竟还是个国家。这个成语旨在强调因孤陋寡闻而妄自尊大。而天津卷的这句话应该是对诗人(很可能是李白)志存高远的褒扬,这里强调的意义应该是“妄”,自恃才高、目空一切,与前文合起来说“这不是妄自尊大”,与孤陋寡闻不相干。然后,让学生即兴造句,并对学生造的句子进行点评,如:
某围棋八段夜郎自大。(正确。有点资本,却又有些无知)
某无能之辈夜郎自大。(错。无能对应不了成语中的拥有“夜郎国”,“无能之辈”的自大只能是狂妄自大,除了“妄”,岂有它哉?)
每次造句,学生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时而差错不断,令人捧腹;时而妙语连珠,精彩不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其他诸如“行迹”与“形迹”、“荒唐”与“唐突”、“临近”与“邻近”、“化妆”与“化装”等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差异大的词语都适合用造句法来辨析。
这种方法率性而为,酣畅淋漓,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最能容纳教师的导学创意。无数词语,被师生富有创造性地巧妙运用之后,变平淡为浓郁,化腐朽为神奇。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驼走大漠,一个个躺在纸上的文字仿佛获得了生命,在属于自己的语境中,展现出无比鲜活灵动的姿态。
词语辨析的手法极为丰富,笔者挂一漏万,无法描述完备。当然,从语素、语感、语义、语境四个角度切入,固然有很强实用价值,但也需施教者有深厚的学养,综合运用,才能尽显其妙。总之,让学生看到、听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者所隐喻的情感及意义,这才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正道。学生做语言文字运用题,既要对词语的微观世界细心领悟,又要对词语在句、段、篇中进行宏观把握,这样才能在高考实战中胜出。
词语辨析题被师生公认为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限于自身的资质,常常是照本宣科,读一读参考答案了事,这样粗放式的备考,效果显然不好;另有一些态度认真、苦口婆心的教师,课堂上条分缕析、滔滔不绝,也会因为方式刻板、节奏缓慢、揭示词义内涵不得要领,最后效果难如人意。
词语辨析之难,主要因素有:意义相近,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误用;区别细微,难以用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阐述不明,词典、教科书缺少精确细致的分析。
那么,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心得体会,介绍几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观形、昕读、品悟、创造,“洞幽烛微,深明大义”。解答词语辨析题,要“六根不净”,方能渐入佳境。
一、观形
这种方法从语素切入。词语由汉字组合而成,许多时候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一个语素。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表意性使汉字超越了语音的羁绊和时空的局限,成为一种可直接“视读”的“活化石”文字。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使每一个汉字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信息。所以,在词语辨析时,很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追溯字源,观察汉字最早的形状。在实战中,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字形,去分析它的本初意义,去体会后来逐渐演变的其他意义。
例如,“抚养”与“扶养”,区别在于“抚”与“扶”。“抚”,繁体字“撫”,本义是抚摩。《释名·释姿容》解:“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引申为照料养育。而“扶”,本义是“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呵护、拥抱、爱抚,所以适合用“抚养”;老人暮年需要搀扶,所以用“扶养”。
又如,“决”与“绝”。“决”,形声字,《说文》中解:“行流也,从水从央。”本义为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从疏通水道逐渐引申为“拿定主意,决定最后胜败”之义。“绝”,会意字,从糸从刀从人。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为把丝弄断。引申为“断绝,穷尽,极端的,独特少有的,一定的”之义。
其他诸如“暴发”与“爆发”、“鉴别”与“鉴赏”、“情意”“情谊”与“情义”,等等,都很适合用追溯字源法。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能避免望文生义,培养认真的钻研习惯,激发学生探究文字本源的兴趣。
不可否认,汉字确实有些难认、难写、难记,因此在开始阶段,要帮助学生回顾、熟悉和习惯汉字的特点。等到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往后就会越来越容易。
二、听读
这种方法从语感切入。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这不能“言传”的“意会”要依赖良好语感。良好语感的获得,往往借助阅读与朗读。遗憾的是,随着年段的升高,很多高中学生不愿意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响亮地读书。实际上,朗读能强化学生识字、组词、造句、谋篇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叶圣陶谈文章修改,说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叶老的“上口”与“顺耳”的意见也同样适合词语辨析,我们要用敏锐的语感对词语进行“读”与“听”的检验,通过倾听声音去感受“意、味、情、神”,从而确认词语使用是否妥帖。
请看一道熟语辨析题:
在中国人迎来农历牛年第一天时,有西方媒体开始预测中国在牛年会不会“牛”,也有西方舆论关注中国人牛年春节花了多少钱,以期从中找到中国经济能否复苏的蛛丝马迹(一鳞半爪)。
“蛛丝马迹”的意思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通过朗读和倾听,我们可以自然生发有关这两个词语的相应联想:前者的近义词是“一望可知”,反义词是“千丝万缕,千头万绪”,这个词语重在告诉读者,可以借助“蛛丝马迹”,推知事情的全貌和真相;后者的近义词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反义词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词语告诉读者,无法据此推断其他事物。从中国人的春节花钱,是可以推知中国经济是否复苏的,因此用“蛛丝马迹”。
再比如“一发不可收”和“一发不可收拾”,也是只要学生读一读,听一听,就能够迅速明确其中差异的。
语感在具备了敏锐性、直觉性之外,还有独特的联想性、体验性。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回归、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词语的意蕴是那样丰富,只有具备敏锐的语感方能感觉出,听读的确是个好方法。复习课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很容易枯燥乏味,怎么能让人记住?其实,满堂灌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会让学生“消化不良”。应该让学生多朗读,多听朗读,多安静地思考,在听、读、思中,语感自然内化为学生心中的感觉,这是教师不能代庖的。
三、品悟
这种方法从语义切入。品是品味,是说要把词语当做美味的食品,含在嘴里,反复咀嚼,直至尝出其中三味。悟是觉悟,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清晰。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自然有一定难度。题目中的词义轻重、情感色彩、适用范围、使用习惯、语体风格、语法功能,常常不能一眼看出,这就需要反复品读、咀嚼、比较,悟出它的正误。
有些题目,即使对于有较好专业素养的教师来说,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如2009年山东卷有一题考查“恰当使用成语”,其中两个选项如下:
A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 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当时,对这两个选项的争论很激烈,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后来,我们经细心品悟认为:B项“动人心弦”意思是激动人心,非常动人,悲剧的剧情发展曲折动人,也可以让观众心潮起伏、激动不已的;而A项“左右为难”,首先原句没有提供“左”“右”的内容,其次“最感到”其实已经作出了选择,前后语义不衔接。
又如下面这个句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 为她恐怕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竭力掩饰自己的羞窘(羞愧)。
长江滔滔,两舟邂逅,那可爱的女子活泼又羞涩的形象跃然纸上,此诗也传递了对男青年的爱慕之情。“窘”是害羞,神情尴尬,失去常态;而“愧”则难以对应,两人非亲非故,姑娘又未曾做过有负对方之事,何愧之有呢?
品悟词义,潜心涵咏,联系实际,还原情境,设置“矛盾”,比较对照,能迅速地抵达“言语核心”。
四、创造
这种方法从语境切入。词语教学,如果教师只习惯于让学生查词典理解意义,只喜欢自己从语法功能去讲解用法,那必然事倍功半。词典的解释大都抽象概括,过于严肃,缺乏情趣;语法对词语的分析机械呆板,骨骼经脉,一一陈列,犹如尸体解剖。
最有趣的辨析法是造句,创造各式各样合宜的句子,在全新的语境中品味感受,这是笔者最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请看2009天津卷的例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妄自尊大(夜郎自大),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要讲清“妄自尊大”“夜郎自大”,难度不小。在教学中,笔者提醒学生,夜郎是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尽管国小,但毕竟还是个国家。这个成语旨在强调因孤陋寡闻而妄自尊大。而天津卷的这句话应该是对诗人(很可能是李白)志存高远的褒扬,这里强调的意义应该是“妄”,自恃才高、目空一切,与前文合起来说“这不是妄自尊大”,与孤陋寡闻不相干。然后,让学生即兴造句,并对学生造的句子进行点评,如:
某围棋八段夜郎自大。(正确。有点资本,却又有些无知)
某无能之辈夜郎自大。(错。无能对应不了成语中的拥有“夜郎国”,“无能之辈”的自大只能是狂妄自大,除了“妄”,岂有它哉?)
每次造句,学生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时而差错不断,令人捧腹;时而妙语连珠,精彩不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其他诸如“行迹”与“形迹”、“荒唐”与“唐突”、“临近”与“邻近”、“化妆”与“化装”等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差异大的词语都适合用造句法来辨析。
这种方法率性而为,酣畅淋漓,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最能容纳教师的导学创意。无数词语,被师生富有创造性地巧妙运用之后,变平淡为浓郁,化腐朽为神奇。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驼走大漠,一个个躺在纸上的文字仿佛获得了生命,在属于自己的语境中,展现出无比鲜活灵动的姿态。
词语辨析的手法极为丰富,笔者挂一漏万,无法描述完备。当然,从语素、语感、语义、语境四个角度切入,固然有很强实用价值,但也需施教者有深厚的学养,综合运用,才能尽显其妙。总之,让学生看到、听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者所隐喻的情感及意义,这才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正道。学生做语言文字运用题,既要对词语的微观世界细心领悟,又要对词语在句、段、篇中进行宏观把握,这样才能在高考实战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