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活动策略 促进班级建设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策略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意义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适时组织适当的活动,能够增强班集体生活的吸引力,同时能够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正当途径,增强班集体的稳定。活动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集体的认可,找到自己的位置,使班集体显得更有吸引力,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凝心聚力,增强了集体的归属感。而活动策略还能帮助班主任树立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二、实施活动策略的方式
  1.组织竞赛类活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对竞赛类活动情有独钟,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才艺竞赛等都可以。竞赛类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积极向上的风气的形成。笔者尝试过“歇后语接龙”、“古诗擂台赛”、“卫生知识知多少”、“奥运知识抢答”等比赛,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学生主动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比强调一百遍知识的重要性更有效。
  2.组织节庆类活动,开发生活中的资源。
  在每个节庆日到来的时候,开展相关的活动,是挖掘生活资源实施教育影响的可为之举。比如:9月可以开展“名人和他的老师”故事会、“假如我是老师”演讲、敬师卡制作比赛、“唱给老师的歌”演唱会等;10月可以开展“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我最喜欢的风景名胜手抄报展览、共和国建设者的风采、家长讲述自己的工作报告会等;中秋节前后,可以开展天文知识竞赛、“月亮的传说”故事会、家庭中秋联欢会……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其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组织社会实践类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笔者实践过的活动有“校园文明督导队”、“学当一天家”、“低碳生活宣传员”等。我们还多次带学生去福利院给孩子、老人表演节目,为他们募捐、做好事。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学习了劳动技能,更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增强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4.重视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传统教育、联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确定多样的主题活动的选题。活动的形式很多,如故事式、展览式、竞赛式、表演式、演讲式、辩论式、游戏式、参观访问式、调查式,还可融入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
  三、实施活动策略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不盲目追求活动规模。
  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只有主题班队活动才是活动。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活动无处不在。活动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学生欢迎、活泼生动的形式和手段。
  2.生本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活动观。
  活动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是过程,是手段,是契机。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刚开始尝试活动育人的时候,我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希望活动搞得热闹、漂亮,有时不惜亲自代劳,赤膊上阵,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我的第一次活动是“敬礼,五星红旗”,是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此,我找故事、做幻灯片、编舞蹈、排诗朗诵、写剧本,还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学生教师都累得要死,最后,活动在全校观摩,热闹、漂亮。表面看来,这次活动很成功,其实,这样的活动和如今盛行的演课式的公开课作秀一样,只是表演,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作用不大。同专题的另一次活动就不同了,我把全班学生按照居住地分组,让学生通过寻找老照片、寻找家里的老古董、走访楼道各家的故事等途径展开调查,然后指导每组制作一份手抄报,准备一个演讲,集中汇报交流。这次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活动空间大,教师只是指导协调,轻松多了,还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有一组同学找到的老照片上,有爷爷住过的泥墙草顶的房子,有爸爸结婚时的简易平房,还有后来的套房,讲述了祖国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样活动才达到了目的。
  3.无痕性原则,避免生硬的教育印记。
  活动的教育意义要能巧妙自然地渗透在活动中。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白地知道“我在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就已失去了一半成功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笔者做过一次模拟拍卖活动。给每个孩子发24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代表一个小时,到生命商店购买以活动命名的商品,如睡眠、游戏、劳动、学习、饮食等,买好后请学生介绍购买的结果以及这样购买的原因,合理分配时间的教育就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了。
  4.及时反思原则,活动要注意及时总结。
  认真总结本身就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活动后没有总结不行,有总结不及时也不行,因为准备活动和总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保证了后续开展活动的连续性。所以总结不及时就失去了活动的教育时机,也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性的影响作用。另外,认真总结是活动效果的升华,又是活动效果的发散。班主任既要帮助学生总结,也要做自我总结,有总结才有提高。活动要有记载,每次活动的总结也要做记载,记载既是总结认真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又可以为下次活动做积累。
其他文献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一个人如果遇上一个好老师,那是他终生的幸福。这位好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往往就是与学生走得最近、接触最频繁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好班主任呢?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成才和成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唯成绩论”的怪圈,真正地走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更公平、更全面地去看待和评价他们,做他们设计人生之路的好参
期刊
小学生对教师有崇敬感和信任感,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感染着学生,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动、无形的楷模。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加深理解、亲近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班主任的语言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思维的秋霜。班主任与学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从全面客观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修正学生错误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成为学生成长历程的航标。这对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而言颇有启迪。  一、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
期刊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突出的学科特点,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改革后的品德课程新教材有层次地渗透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有思想、活力和发展的空间。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是生命成长的场所,课堂活动是生命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打造充满生命的
期刊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面对美德,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感恩是一种很平常的行为,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必须对你好,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任何帮助当成理所当然,即便是你最爱的或是最爱你的人;当你困难的时候,有人能给你一碗水或一个微笑,都值得你终生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等那么多感人的经典词句,都说明了古
期刊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些六到十二岁的儿童,他们是家庭的宠儿、祖国的花骨朵儿、正冉冉升起的红太阳。如果你是一名小学班主任,你喜欢你的工作角色吗?你会有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吗?我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有一些心得体会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小学班主任要有儿童情怀  1.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我认为:焕发班主任的儿童情怀是非常好的一种工作态度。班主任将自己的童心释放出来,把扛着的责任和义务放下来,把成年人的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也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恰到好处地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并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超值的“语文”,获取更多、更大的收
期刊
摘要:100以内的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一年级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较顺利地把握其规律,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应是我们小学教师探讨的课题之一。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有“做减法,想加法”、“计小数,数大数”、“破十法”三种,并进行了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向前跨了一大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
期刊
感恩是人类具有的一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真诚的心去感谢曾经帮助过你的另一个人。世界之所以是美丽的,那是因为世界有太多的爱,而感恩,就是对爱真诚的回报。感恩,可以让爱更加迸发勃勃生机。我们难以想象,如果世界缺少感恩将会变得多么孤独和冷漠。感恩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重要组成,而一个人的感恩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学生抓起。  下面结合我多年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对学生的感恩
期刊
拥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伴随孩子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应当在学科教学中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的教育的同时,更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使心理素质逐步提高。  一、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课文内容选材比较广泛,且多与学生生活接近,这为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备课中,教师应掌握和熟悉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将德育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