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组织、载体、资源和信息等优势,在工作手段和服务措施上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体现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职能。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开展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做法,分析了其优势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就业创业
团的十六大将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作为全团的工作重点,团中央陆昊书记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团之力推进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同时,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因此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被摆在了尤为突出的位置。
一、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的紧迫问题。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这一数据比2010年增加了20万。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切入、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共青团要想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充分体现出团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首先就要从大学生普遍的、带有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来开展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抓住了就业创业,就抓住了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关键,找到了实现团的基本职能和根本职责的一条重要途径。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近年来该校团委以“抓能力、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紧紧结合毕业生就业形势,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充分发挥团的优势,重点服务于学生就业创业有关的素质拓展工作,并辅助开展多项促进行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优势特点与主要做法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正同志在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上曾说,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优势不在于能够提供多少岗位,不在于能够筹集多少资金,更不可能出台多少优惠政策,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最根本的是在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和竞争力方面下工夫。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与工作特点,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学生当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决定了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具有固有的优势,能与高校现有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有效配合。
(一)加强观念引导
据有关调查显示,武汉大学生就业创业理想地域是19%选择在武汉,39%选择在南方,34%选择在东部,仅5%选择在西部;了解就业创业现状和政策的途径是有41%通过阅读书籍、媒体宣传得到的,37%通过身边朋友和同学了解的,9%通过学校教育了解的,11%则通过其他方式。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仍需加强。商院团委通过学术科技专业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习会等学生社团,经常性开展政策宣讲、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形势和专业设置情况,大力开展了世情、国情、省情教育,大力开展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通过举办“后官湖论坛”,以“大学生创业”、“校园励志共享成长”、“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事迹”等为主题,邀请青年企业家、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走进校园里,与团员青年直接面对面,深入互动交流,引导在校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邀请本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回校作报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积极做好并努力实施学业和职业规划,合理确定就业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打造有效平台
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载体十分丰富,有类型多样的学生组织、有思维活跃的学生骨干队伍,为高校共青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商院团委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成立以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社团,加强和完善专业社团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影响面大、卓有成效的重点专业社团,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团委为每个专业社团聘请了一名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通过加强对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指导,规范专业社团的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未来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职业技能、择业技能、求职技能、创业技能,为求职创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该校团委还与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合作,积极筹措成立了学院大学生创业辅导站,引导大学生把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就业作必要的准备。同时,在全省高校里首次设立了班级创业委员,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创业机制。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开展室外心态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毕业生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三)强化活动参与
要坚持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大力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平台,创造一切机会让大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各种专长的发展,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商院团委每年举办校内技能节和“小蓝鲸”杯创业方案设计比赛,寓专业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学专业、练技能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和各级创业挑战赛,并形成相应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地组织实施素质拓展训练,形成能适应某一类职业或某一岗位需要的完善的素质结构,激励青年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增强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就业创业信息的传递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段和方式。电脑、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就业创业信息的重要载体。高校共青团组织大多建有专门的信息网站和完备的手机、网络通讯体系。通过这些系统,团委可以直接将相关的就业创业信息通过QQ群、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发布给毕业生,为毕业生赢取宝贵的机会。同时,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有共青团的机构设置,几乎覆盖整个社会层面。高校团组织可以主动出击,通过青联等组织,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联系,收集就业创业信息,或推荐学生参加岗位见习实践等,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商院团委积极配合学院有关部门为学生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就业信息,依托团委网页、QQ群、微博微信等时尚载体、通过创业委员等学生骨干,积极为青年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十分重视团省委、团市委和企业团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主动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增长就业经验和工作阅历的机会。目前,该校已被武汉市确定为首批“大学生创业服务站”,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咨询、建立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实训、大学生创业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落实市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几点建议
正因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能够在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切实将高校共青团建设成为青年学生值得信赖和真心拥护的组织,我们更要不断总结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实效。
(一)构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各高校团组织邀请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来校开展讲座不少见,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当然这需要教务处、招就处、学工处、团委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将系统的就业创业课程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让教育更加普及,而不是让学生空有热情而内力不足。作为共青团组织,可以加强在团干老师中的就业创业师资培养,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结合本身专业和自身特点,做到早认识、早知道、早思考、早规划、早准备、早选择。支持基层团组织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方面的活动,牵起专业教研室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平台。在加强创业教育方面,可以依托创业社团和创业团队,为他们推荐或聘请校内外创业辅导员或创业导师,学生自己主动联系导师,开展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的创业指导,增强创业成功率。
(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共青团组织的资源如同一个丰富的宝藏,现在挖掘的力度稍显不足,更多依赖了政府部门的帮扶,而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够主动。如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过程中,前期挂牌工作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非常漂亮的数据,但后期的沟通联系、输送反馈则后劲不足。高校共青团需要提高主动性,做好见习基地与学生之间的对接工作,切实帮助更多的学生走上岗位,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也让用人单位全方位了解学生素质与能力。同时,要紧紧抓住上级团组织的指导和纽带作用,与社会各界优秀青年建立广泛联系,做好良性互动,把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求职愿望更好的对接起来。
(三)以素质拓展为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学生在高校的学习阶段,就是在为就业创业打基础、做准备。要实现顺利的就业和成功的创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重要前提。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主要依靠的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要多支持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专业竞赛和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要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化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接触社会,丰富社会经验,提高实践技能。要在学生不同阶段,分层分类的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增强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余燕.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李琪,幸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调查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闫超栋.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薛炜华.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就业创业
团的十六大将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作为全团的工作重点,团中央陆昊书记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团之力推进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同时,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因此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被摆在了尤为突出的位置。
一、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的紧迫问题。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这一数据比2010年增加了20万。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切入、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共青团要想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充分体现出团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首先就要从大学生普遍的、带有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来开展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抓住了就业创业,就抓住了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关键,找到了实现团的基本职能和根本职责的一条重要途径。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近年来该校团委以“抓能力、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紧紧结合毕业生就业形势,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充分发挥团的优势,重点服务于学生就业创业有关的素质拓展工作,并辅助开展多项促进行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优势特点与主要做法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正同志在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上曾说,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优势不在于能够提供多少岗位,不在于能够筹集多少资金,更不可能出台多少优惠政策,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最根本的是在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和竞争力方面下工夫。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与工作特点,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学生当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决定了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具有固有的优势,能与高校现有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有效配合。
(一)加强观念引导
据有关调查显示,武汉大学生就业创业理想地域是19%选择在武汉,39%选择在南方,34%选择在东部,仅5%选择在西部;了解就业创业现状和政策的途径是有41%通过阅读书籍、媒体宣传得到的,37%通过身边朋友和同学了解的,9%通过学校教育了解的,11%则通过其他方式。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仍需加强。商院团委通过学术科技专业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习会等学生社团,经常性开展政策宣讲、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形势和专业设置情况,大力开展了世情、国情、省情教育,大力开展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通过举办“后官湖论坛”,以“大学生创业”、“校园励志共享成长”、“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事迹”等为主题,邀请青年企业家、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走进校园里,与团员青年直接面对面,深入互动交流,引导在校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邀请本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回校作报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积极做好并努力实施学业和职业规划,合理确定就业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打造有效平台
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载体十分丰富,有类型多样的学生组织、有思维活跃的学生骨干队伍,为高校共青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商院团委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成立以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社团,加强和完善专业社团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影响面大、卓有成效的重点专业社团,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团委为每个专业社团聘请了一名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通过加强对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指导,规范专业社团的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未来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职业技能、择业技能、求职技能、创业技能,为求职创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该校团委还与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合作,积极筹措成立了学院大学生创业辅导站,引导大学生把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就业作必要的准备。同时,在全省高校里首次设立了班级创业委员,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创业机制。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开展室外心态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毕业生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三)强化活动参与
要坚持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大力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平台,创造一切机会让大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各种专长的发展,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商院团委每年举办校内技能节和“小蓝鲸”杯创业方案设计比赛,寓专业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学专业、练技能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和各级创业挑战赛,并形成相应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地组织实施素质拓展训练,形成能适应某一类职业或某一岗位需要的完善的素质结构,激励青年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增强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就业创业信息的传递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段和方式。电脑、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就业创业信息的重要载体。高校共青团组织大多建有专门的信息网站和完备的手机、网络通讯体系。通过这些系统,团委可以直接将相关的就业创业信息通过QQ群、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发布给毕业生,为毕业生赢取宝贵的机会。同时,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有共青团的机构设置,几乎覆盖整个社会层面。高校团组织可以主动出击,通过青联等组织,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联系,收集就业创业信息,或推荐学生参加岗位见习实践等,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商院团委积极配合学院有关部门为学生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就业信息,依托团委网页、QQ群、微博微信等时尚载体、通过创业委员等学生骨干,积极为青年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十分重视团省委、团市委和企业团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主动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增长就业经验和工作阅历的机会。目前,该校已被武汉市确定为首批“大学生创业服务站”,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咨询、建立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实训、大学生创业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落实市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几点建议
正因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能够在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切实将高校共青团建设成为青年学生值得信赖和真心拥护的组织,我们更要不断总结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实效。
(一)构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各高校团组织邀请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来校开展讲座不少见,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当然这需要教务处、招就处、学工处、团委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将系统的就业创业课程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让教育更加普及,而不是让学生空有热情而内力不足。作为共青团组织,可以加强在团干老师中的就业创业师资培养,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结合本身专业和自身特点,做到早认识、早知道、早思考、早规划、早准备、早选择。支持基层团组织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方面的活动,牵起专业教研室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平台。在加强创业教育方面,可以依托创业社团和创业团队,为他们推荐或聘请校内外创业辅导员或创业导师,学生自己主动联系导师,开展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的创业指导,增强创业成功率。
(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共青团组织的资源如同一个丰富的宝藏,现在挖掘的力度稍显不足,更多依赖了政府部门的帮扶,而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够主动。如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过程中,前期挂牌工作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非常漂亮的数据,但后期的沟通联系、输送反馈则后劲不足。高校共青团需要提高主动性,做好见习基地与学生之间的对接工作,切实帮助更多的学生走上岗位,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也让用人单位全方位了解学生素质与能力。同时,要紧紧抓住上级团组织的指导和纽带作用,与社会各界优秀青年建立广泛联系,做好良性互动,把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求职愿望更好的对接起来。
(三)以素质拓展为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学生在高校的学习阶段,就是在为就业创业打基础、做准备。要实现顺利的就业和成功的创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重要前提。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主要依靠的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要多支持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专业竞赛和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要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化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接触社会,丰富社会经验,提高实践技能。要在学生不同阶段,分层分类的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增强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余燕.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李琪,幸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调查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闫超栋.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薛炜华.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