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分属人文学科,其教学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利用文本中所包含的精神思想、人物形象等等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有效引领,对学生综合素质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语文阅读课堂是师生进行心灵沟通的主要场所,其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使学生在品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一个人情感世界的影响。因此,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教师要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德育功能,采取多样的方式,实现德育渗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德育 渗透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95-01
语文学科是个综合性的、具有人文属性的学科,语文的教学,不仅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且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立德树人”目标下,语文教师利用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的优势条件,合理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应该是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探寻,使学生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地养成健全的人格。这一要求充分地体现出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对此,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其中。
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和有效落实,但是,语文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程,其有自身核心的、主体的教学任务(比如读与写的素养),所以,就语文的德育渗透来说,不能完全脱离语文教学而自成一体。必须是紧密结合语文的主体教学来组织开展。因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尝试将德育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植根沃土——备课
备课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将德育有效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基础。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备课活动开展中,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就备好学生而言,在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阅读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较为浅薄。针对此情况,我在备课活动开展中,会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学情,尽可能地结合教学所需,设计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以此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语文阅读需求,使其获得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机会。就备好教材而言,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需要创造性地开发、运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一般情況下,我在备教材的时候,首先会细致阅读文本内容,然后发挥网络渠道的作用,搜集优秀课件、教学设计等进行学习,最后结合执教班级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及其发展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二、花朵芬芳——授课
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采取多样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思想道德的熏陶。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满堂灌”成为常态,学生在教师机械灌输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对语文失去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德育渗透了,就连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的有效讲解都无法实现。对此,我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将德育有效渗透其中,立足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方式,如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等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在体验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挖掘其中的道德内涵,受到良好道德内容的熏陶。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篇文章极具人文色彩,基于此,我设计了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链:作者能学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文本中写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弱人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如何看待作者向教师请教时“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样的方式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文字语言,进行细细分析。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通过文本中的“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明白作者之所以学有所成,是因为他勤奋刻苦。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则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明白,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无需与他人攀比,因为精神上的富足远远超过物质上的富足。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尽管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哪一种看法,其都指出,需要尊师重道。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赠人玫瑰——拓展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通过备课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新知中的德育内容,及渗透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通过新知的讲解实现德育的渗透,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是否认同这些德育内容,直接决定了德育渗透效果。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将感知德育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产生认同感。一般情况下,我会将读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读后感的方式,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以此在情感的抒发过程中,接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真正地受到道德的熏陶。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备好课、讲好课,将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循序渐进地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方涛.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7):78-79.
[2]王玉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学周刊,2019(26):67-68.
[3]黄开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137.
[4]李保诚.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德育的路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28):21-2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德育 渗透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95-01
语文学科是个综合性的、具有人文属性的学科,语文的教学,不仅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且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立德树人”目标下,语文教师利用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的优势条件,合理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应该是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探寻,使学生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地养成健全的人格。这一要求充分地体现出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对此,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其中。
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和有效落实,但是,语文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程,其有自身核心的、主体的教学任务(比如读与写的素养),所以,就语文的德育渗透来说,不能完全脱离语文教学而自成一体。必须是紧密结合语文的主体教学来组织开展。因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尝试将德育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植根沃土——备课
备课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将德育有效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基础。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备课活动开展中,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就备好学生而言,在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阅读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较为浅薄。针对此情况,我在备课活动开展中,会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学情,尽可能地结合教学所需,设计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以此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语文阅读需求,使其获得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机会。就备好教材而言,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需要创造性地开发、运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一般情況下,我在备教材的时候,首先会细致阅读文本内容,然后发挥网络渠道的作用,搜集优秀课件、教学设计等进行学习,最后结合执教班级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及其发展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二、花朵芬芳——授课
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采取多样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思想道德的熏陶。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满堂灌”成为常态,学生在教师机械灌输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对语文失去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德育渗透了,就连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的有效讲解都无法实现。对此,我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将德育有效渗透其中,立足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方式,如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等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在体验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挖掘其中的道德内涵,受到良好道德内容的熏陶。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篇文章极具人文色彩,基于此,我设计了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链:作者能学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文本中写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弱人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如何看待作者向教师请教时“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样的方式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文字语言,进行细细分析。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通过文本中的“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明白作者之所以学有所成,是因为他勤奋刻苦。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则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明白,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无需与他人攀比,因为精神上的富足远远超过物质上的富足。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尽管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哪一种看法,其都指出,需要尊师重道。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赠人玫瑰——拓展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通过备课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新知中的德育内容,及渗透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通过新知的讲解实现德育的渗透,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是否认同这些德育内容,直接决定了德育渗透效果。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将感知德育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产生认同感。一般情况下,我会将读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读后感的方式,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以此在情感的抒发过程中,接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真正地受到道德的熏陶。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备好课、讲好课,将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循序渐进地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方涛.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7):78-79.
[2]王玉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学周刊,2019(26):67-68.
[3]黄开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137.
[4]李保诚.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德育的路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2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