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聚焦课堂、减负增效”如火如荼的进行。高三,在紧张的复习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减负增效”成为高三地理老师共同探讨和关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十几年的高中一线地理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实施“减负增效”一些实际的做法。
关键词:高三;地理;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要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以备在复习中重点突出。
高考考什么我们就重点讲什么,尤其要研究考纲的变化,比如在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时,可以把水系特征作为对比说明,而不是让学生記住,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接收知识的机器。高考是考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一线老师在知识传授时,要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描述阐述、论证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研读考纲的同时还要对最近5年的高考题深入研究,比如必修一《行星地球》,通过研究发现安徽卷逐渐淡化地球运动,降低地球运动的难度,往往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日影、采光等)为背景,或者创设简洁的图示提供信息,突出表现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2011年安徽地理高考题第29、30题。
(2011年安徽地理)图11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30.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的第29、30题更是弱化了地球运动的知识考查。
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
2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4年高考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仅仅涉及到必修一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所以通过对高考大纲和高考题的研究,对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的复习就不能再纠结于太难的、没有区分度的题目,不能再拿过去高考的难度来要求我们现在的学生,重点是精析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加以应用,使地理原理和规律与生活结合起来。
二、要精心备课,丰富教学内容,在枯燥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高三的学生普遍觉得很累,课堂上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拘泥于课本和模拟题本身,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课本和题目的基础上挖掘和高考相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当然要挖掘这么多内容,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上要花费很长时间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比如在合肥市2015二模考试中有一道选择题比较典型。
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千米,南北最宽处500米,最窄处不足100米。读“L县县城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完成28-29题。
28.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
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
29.对图中城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B.泥石流;C.滑坡;D.洪涝
在讲解这个题目的时候,当然是要强调一般的地理原理不能用在所有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安徽卷高考题也特别钟情于此类考题,主要是让学生不能死读书,死读书是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考的。题目讲解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并且增加知识内容,我查了关于该县的资料,该县是云南绿春县,这里青山绿水、四季如春,并且把该县的独特景观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在了解了该地的基本地理环境后,提出该县全力打造云南省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再对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以介绍,并启发同学们提出治理的措施。这样既拓宽知识提高兴趣、又联系了高考中最常考的考点,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当然在高三复习中,有很多可以提高学生复习兴趣的方法,比如运用现代媒体。比如在“青藏地区”的复习时,我就是先找了关于青藏高原的视频,青藏高原一直是很多人觉得很神秘的地方,所以这段视频紧紧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时情绪好,反应快,学习效率高、效益好。我想通过多样的地理教学,一定会让他们远离恐惧,一定会让他们真正的爱上地理。但是,在复习课上要真正做到做到以上的所说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
三、注重归纳、总结,关注热点、跳出题海。
进入高三复习,有不少同学走向了一个误区,就是“题海战术”,也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刷题”,我有个学生就是这样,只要市场上有的地理资料他基本上都有,他自己本身学的也很辛苦,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理想,他以为多做题就一定能考高分,但殊不知“温故比知新更重要,精做精讲重视知识的整理与分析比题海泛舟更有效”,比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就要抓住案例背后的“理” ,来解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题答题,人文地理侧重于学生的识记,尤其是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的总结,必修三的复习应该淡化教材,重视案例研究的思路。必修三的三个核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发展评价的一般方法;重视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学习地理要有科学的方法,要培养地理学习的思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减负增效是高三教学追求的目标,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为老师,就是要多给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我们多付出一些,学生就可能快乐一些。
关键词:高三;地理;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要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以备在复习中重点突出。
高考考什么我们就重点讲什么,尤其要研究考纲的变化,比如在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时,可以把水系特征作为对比说明,而不是让学生記住,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接收知识的机器。高考是考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一线老师在知识传授时,要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描述阐述、论证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研读考纲的同时还要对最近5年的高考题深入研究,比如必修一《行星地球》,通过研究发现安徽卷逐渐淡化地球运动,降低地球运动的难度,往往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日影、采光等)为背景,或者创设简洁的图示提供信息,突出表现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2011年安徽地理高考题第29、30题。
(2011年安徽地理)图11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30.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的第29、30题更是弱化了地球运动的知识考查。
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
2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4年高考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仅仅涉及到必修一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所以通过对高考大纲和高考题的研究,对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的复习就不能再纠结于太难的、没有区分度的题目,不能再拿过去高考的难度来要求我们现在的学生,重点是精析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加以应用,使地理原理和规律与生活结合起来。
二、要精心备课,丰富教学内容,在枯燥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高三的学生普遍觉得很累,课堂上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拘泥于课本和模拟题本身,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课本和题目的基础上挖掘和高考相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当然要挖掘这么多内容,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上要花费很长时间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比如在合肥市2015二模考试中有一道选择题比较典型。
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千米,南北最宽处500米,最窄处不足100米。读“L县县城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完成28-29题。
28.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
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
29.对图中城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B.泥石流;C.滑坡;D.洪涝
在讲解这个题目的时候,当然是要强调一般的地理原理不能用在所有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安徽卷高考题也特别钟情于此类考题,主要是让学生不能死读书,死读书是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考的。题目讲解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并且增加知识内容,我查了关于该县的资料,该县是云南绿春县,这里青山绿水、四季如春,并且把该县的独特景观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在了解了该地的基本地理环境后,提出该县全力打造云南省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再对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以介绍,并启发同学们提出治理的措施。这样既拓宽知识提高兴趣、又联系了高考中最常考的考点,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当然在高三复习中,有很多可以提高学生复习兴趣的方法,比如运用现代媒体。比如在“青藏地区”的复习时,我就是先找了关于青藏高原的视频,青藏高原一直是很多人觉得很神秘的地方,所以这段视频紧紧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时情绪好,反应快,学习效率高、效益好。我想通过多样的地理教学,一定会让他们远离恐惧,一定会让他们真正的爱上地理。但是,在复习课上要真正做到做到以上的所说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
三、注重归纳、总结,关注热点、跳出题海。
进入高三复习,有不少同学走向了一个误区,就是“题海战术”,也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刷题”,我有个学生就是这样,只要市场上有的地理资料他基本上都有,他自己本身学的也很辛苦,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理想,他以为多做题就一定能考高分,但殊不知“温故比知新更重要,精做精讲重视知识的整理与分析比题海泛舟更有效”,比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就要抓住案例背后的“理” ,来解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题答题,人文地理侧重于学生的识记,尤其是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的总结,必修三的复习应该淡化教材,重视案例研究的思路。必修三的三个核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发展评价的一般方法;重视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学习地理要有科学的方法,要培养地理学习的思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减负增效是高三教学追求的目标,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为老师,就是要多给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我们多付出一些,学生就可能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