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西湖的灯光美学秀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在白天抵达杭州,抵达西子湖畔的。初见西湖,除了为她的美惊叹之外,还惊讶于她和一座现代城市的距离。在我的想象里,这古典的湖泊山川,应该远离城市,独享自己的自然和清静。但它们却出现在这城市的中心地带,出现在高楼大厦的横切面旁。而在这些高楼大厦的旁边,西湖仍然像是当年的西子一样,拥有古典的面容,纯净的气质。在我的感觉里,似乎是这面湖的水汽将这个城市的气质一下劈开,湖泊的那些空间属于自然与古典,而高楼大厦的那些空间属于现代和时尚。于是在湖边的空气中,便呈现出两者的分界线。这分界线,也是各自不同气质的横切面,既在眼前,又似乎直上云宵。一面湖泊,就这样锋利地呈现在我面前,切割了这个城市。
   如果说白天的西湖是古典的,那么夜晚的西湖则是现代的。这是它与一个现代城市在时间上衔接的部分。
   经过了时间长河的洗礼,在当代的杭州,一个湖泊的日与夜在景观的文化意义上已经不再是前后或并列关系,而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自然光在此成为一种古典的光线,灯光则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光线。而光线是那些景观视觉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成为可视的,才能成为景观。这是现代占据统率地位的视觉文化之下,西湖这个景观的文化命运。
   现代性对古典的改造,首先就是要使古典变得更加视觉化。这种视觉化,在夜晚变得尤其重要。古典的夜晚,是相对漆黑的。夜幕一并遮住了那些自然风景和古典建筑。这种古典的黑夜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夜晚是现代人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时间。人们需要灯光照亮的古典空间来作为休闲的背景;对于西湖的游客来说,他们也想要继续游览品赏西湖夜色。被灯光宠惯的现代人,是无法完全适应漆黑的西湖的。于是灯光从西湖周围的城市景观中延伸进了西湖,在夜晚成为了西湖最重要的视觉符号。
   事实上,它们不仅仅是符号,而是照亮了那些景观符号:山、桥、树、塔。虽然灯光看似并不是景观的主体,但却将这些景观符号化。树、桥、水岸都只显示了它们的形状。山上的灯光更加复杂。它们不只是勾勒出山的外形,更试图呈现出山的立体感,也就是不仅勾勒了线,也勾勒出了面。而且利用灯光的强弱,用荧绿与幽暗营造出了立体感。这样的山,已经完全是光的山。除了形状,山的颜色与凹凸感、立体感,完全由灯光来完成。
   灯光构成了山的绿,还构成了这绿的莹润、空幻。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山。它们就像是山的符号,也赋予了山以更加现代的感受。这感受与都市中高楼大厦的灯光不同,更加古典。在这种现代感的古典之中,人们陷入了迷醉。仿宋龙船也被灯光装饰得更加醒目。如果白天这样的船可以被忽略的话,那么在夜晚,它则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南宋就是这样通过灯光与现代人发生了联系。灯光营造了奇妙的梦幻感。人们在灯光的这种属性里,更愿意追逐梦幻,而忽略那些真实的历史。于是岳王庙与苏堤似乎退回到了建筑名称或地名的范畴,而这样一个船的形象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人们的浮想联翩。
   为了让西湖最富裕的水不再黑暗与虚无,营造了喷泉的景观。传统的湖水形象对灯光是拒斥的。但喷泉这种水的形象,却像是灯光点燃的水。它们被喷射到空中,呈现出花朵的形状;灯光打在上面——尤其是红色的灯光——它们就是一团团火焰。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水与火的缠绵,是现代科技营造的奇观。
   灯是夜晚地图的路标,凡是灯照到的地方,就有景观的路径。
   一棵树经过细小灯光的装饰,形体得以完美展现。灯赋予了树以光,树却赋予了这光以生命感。这种生命感是茁壮的。这不仅因为西湖湿润肥沃的空间条件,更因为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充足的时间条件让这些树生长。所以它们可以生长得如此硕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棵树同样是一种历史的风景。所以有必要用灯光来装饰它们,来烘托这种风景。强调这些植物的历史,也就是对西湖自然生态的强调。
   而西湖灯光美学中,最浓墨重彩的,还是用灯光去勾勒那些建筑的轮廓与影像。中国古建筑的美,与中国古典艺术有着相似的美学特征,如同中国的书法、绘画等图像造型艺术,都是线条的艺术。中国书法是纯粹的线条,构成了线条艺术的极致;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渊源颇深,同样注重的是线条美。这与西方油画、水彩等更注重明暗、光影、色块等构图方法完全不同。中国古建筑从属于中国古典文化体系,其艺术表现手法与书法等具有同构性。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点的大屋顶曲线,就是线的艺术的最好表达。而西湖的灯光体系,就集中勾勒了西湖古建筑的线条。与西方建筑一般需要通体照亮不同,中国古建筑只需用少量的灯连成线勾勒出建筑的外在线条,已能够呈现古建之美。于是岳王祠等虽然关了门,但用线性灯光勾勒出其门庭的形状,它们在美学意义上就仍然是敞开的。
   事实上,西湖周边的建筑形态丰富多样,除了屋宇殿堂,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塔与桥。雷锋塔就是塔中的代表。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古建筑是俯向大地,较少西方哥特建筑那种直刺苍穹的尖顶。这种尖顶总是把人的目光和思绪引向天空乃至天堂,使之与西方宗教中的天堂理念相对应。这是中国古建筑宗教意义较弱的一个证明。但塔是一个特例。与那些大屋檐的宫殿屋宇相比,塔在高度与指向上,都与天空直接发生联系。但中国的塔与西方建筑中的尖頂还不相同。它总是需要层层的密檐来柔和这种直刺天空的锐利与生硬。塔状楼阁更夸大了这种楼檐,于是曲线遍布楼塔全身。用灯光勾勒它们的曲线,与垂直的塔身交相辉映,一座塔的美,便基本呈现了。
   雷锋塔重建之后,在白昼能明显地看到它的簇新。这使人们的期望打了折扣。人们期待看到的是传说中的那个塔,而它应该像那个传说一样古老。事实上,人们期望看到的是一座符号化的塔——作为白蛇传说的符号。而夜晚将它的这种簇新加以隐藏。虽然灯光是一种更具现代性的事物,但灯光却并不妨碍它的符号性存在;相反,却加强了这种存在。夜晚这个大背景的存在,灯的使用变得不再那么刺目,也不会过分突出塔是新建的。因为夜晚的西湖,灯光不仅照耀着那些新建筑,同时也照耀着那些古老的建筑。而灯又把塔的重点放在了外在曲线,这样,一个符号性的塔便更加彰显。    同样让外在曲线彰显的还有桥。西湖的桥为数众多,其中断桥最为出名。而断桥最为著名的景观是断桥残雪。残雪并不是随时可见,灯光却可以勾勒出断桥的形象。相较而言,断桥的圆拱不多,圆拱的弧度也并不算大。但是它的桥身长长的斜面仍然适宜灯光的勾勒,并具有一番别样的美感。
   这样,游览者便进入了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西湖。在白天的西湖景观中,有许多景观是超越游览者想象的,这会让他们激动、兴奋;有些则不如游览者的想象,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这也算是正常。自古就有看景不如听景之说。人们在一些独特的诱因之下,以及对远方和历史的认知渴求之中,会将认知对象想象得无比美好,会将它们在想象中蒙上一层认知的光晕。这样自然光线下的景观,就有可能不如那些想象光源照耀下的景观。但夜晚的西湖,与白昼自然光线下的景观,有着极大的不同。那些灯光下的景物,仿佛天然地蒙上了一层光晕。黑暗中的景观,就像人们想象中未知的景观一样。而灯光就像人们想象中为这未知之物所添加的光晕。与自然光尤其不同的是,这些灯光都是人为设定,以人们想象中的光晕为蓝本,最大程度上契合了人们的梦想。
   于是这夜色中的西湖独具一番与白昼不同的美感,甚至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味道。这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对一种古典梦想的加工與还原。也许只有杭州这样的城市才能完成这样看似相反却又相成的景观塑造。
   而在那些与湖水相连的景观之外,街道采用了相对理性的光芒。等距离相连的街灯提供了相对均质的光线,没有对单个点或单条线的重点突出。冷暖适度的光感,也与人梦幻视线中的情感热度不相匹配。但正是在这样的灯光里隐藏了众多的近现代建筑。它们同样构成了杭州这座城市重要的历史建筑群落,是这座城市历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这些建筑是以西洋别墅式建筑为主的。我所游历的这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北山街。背山面湖的绝佳地理条件,使这里在近现代成为人们集中修建别墅之地。这与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人们的环境和景观意识改变有关。在前现代时期,这里大概还主要是荒野之地。北山路上的数座坟墓是这种荒凉的证词。这证词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这些坟墓中不仅有名人的坟墓,如苏小小、武松等,还有不知名的人物。但西湖的现代化处理并没有将他们的名字完全抹去。于是在那些别墅式建筑之间,还能有纪念性石碑的存在。它们言说了一个地域空间中前现代与现代的和平共处,即使只是相对而言的。其实北山街的这些近现代建筑,大部分为西式建筑,能与古典西湖欣然相对,也是一种和平相处。两者几乎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空间文明体系。拱券和立柱式建筑形式中的希腊罗马文化内涵,与一座中国古典湖泊形象中的吴越南宋外延进行了一种面对面的对话。这不仅增加了一个地域空间中时间的丰富性,更是对空间本身丰富性的拓展。
   民国时期西湖博览会建筑,则为这个空间中增加了一种工业时代建筑的机械感。作为一个被城市包围的湖泊,它不可能不留下城市发展的印迹。西湖博览会建筑群就是这种印迹的重要篇章。西湖水的宁静与澄碧倒映下了一个城市现代化爆炸式的急剧变化。
   进入近现代社会,西湖因为它的景观和附著其上的千古声名,逐渐成为了杭州这座城市的中心。一座城市的变化发展就次第围绕着它展开。如果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座城市的结构,西湖内在的道路和环湖的道路就是它的一环和二环,其余的道路都是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生成三环以上的环路。这种城市结构是对北京城市结构的比拟。但北京是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它曾是权力的最高机构,整个城市结构以此为中心,也成为一种权力结构。时至今日,它的权力象征色彩仍未完全褪色。而以西湖作为中心的杭州,则是以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中心。自然生态自不用提,历史上一次次对西湖的治理,就是在塑造和确保这种生态。因为白居易、苏东坡的加入,使这种生态治理也成为一种文化事件。他们在空间中所留下的痕迹——白堤苏堤也成为这个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人将西湖的空间占据之后,尤其是近代之后,人们又一步一步向圈外扩展,文化重要性也一点一点削弱。北山街的那些近现代建筑群就是处在了西湖文化圈层的第二层。而为了确保西湖内部空间文化中心的地位,浙江博物馆也建在了西湖第一圈层的空间之内。这大大增加了西湖的文化份量,因为这个博物馆中不仅仅保存了一个城市的古代文明遗存,同样保存了整个浙江的古代文明遗存。西湖文化中心的地位因为这种当代城建布局再一次无法撼动。
   西湖一二圈层之内的文化景观,看似矛盾,却又构成了一种矛盾的统一。完成这种统一的,就是西湖的文化包容度。同时也还有一些特殊的条件。比如,夜晚的时空条件。在夜晚的灯光中来观看这些近现代建筑,是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的。它们都隐匿在夜晚黑色的背景之内,黑暗似乎消解了时间的界限。灯光的光源让它们的存在,像被置于一种展览中。
   而在这第二圈层之外,还有更多文化和生态的延伸。稍近的灵隐寺,稍远的浙江大学,分别作为古典和近现代的景观继续构成着这个文化圈层。西溪湿地,则是作为生态景观,延伸甚至更加彰显这种生态意味。但第二圈层之外,更多的当代建筑和景观涌现。地铁口通往西湖的商业街区、商厦,构成了一种嘈杂的当代商业景观。现代化的装修环境中,除了丝绸等,更多是一些现代商品。在一些售卖饮食的店铺里,因为沾染了西湖的文化光晕和旅游景区效应,价格是西湖较远圈层的数倍。而在另外的一些街区,KTV等娱乐场所尽现当代声色,将西湖文化中蕴含的颓靡意味尽情发挥。这是“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当代版本,在这个消费时代里,也将它发挥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全国各地的美女蜂拥云集;当代整容术的发达,也诞生了大量人造美女;各种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也远比南宋更加丰富多样。“山外青山楼外楼”,原本充满讽喻色彩的景观描写,在这里被理直气壮地借用,有的豪华饭店甚至直接命名为“楼外楼”。西湖文化中贪图享乐的一脉支流,在这个消费时代,已经汇聚成了磅礴的洪流。它们虽然是现代的,但却与西湖拥有文化上的渊源关系,而与整个西湖的文化语境并不相悖。它们共同参与了当代西湖的文化构成,让古典与当代相融,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西湖文化景观。
其他文献
一  清明,走进一座陌生的村庄。  惟其陌生,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才会以盛开的姿势迎接我。逶迤盘旋的村道丈量出山的魁伟与险峻,这把量天尺也许演化于鲁班当年的“矩”。沿着尺的方向,山重水复总是纠正我对前方的猜想。一道山梁、一座驿桥、一处篁竹、一丛野花,布局完全没有章法,率性而为却有了勾、皴、擦、点、染的效果,重匠心而薄匠气是山水画的至高境界。转念之间,这把尺居然变成了吴道子手中的画笔。于是,风声、鸟声
期刊
尘世铺着催命的凉  辽阔的七月已经空了  一首诗变成刀刃  我果断地喊了一声疼  它们纷纷抖落残骸  柔弱的、鋒利的、清澈的,与尘埃混在一起  大风会吹走它们,我接受了这些轻盈? ?  隐心谷  先隐进白芝沟,再隐进心里  这沉寂的谷,可遮风蔽雨  我的万念,挂在古朴的二十四节气  房前屋后,良田,漫雪  生万物  且听酒意在西窗醒来  我和我的白马迟钝,保持  生灵原有的样子  流浪猫是人间游走
期刊
阳台外的那片叶子,默默地将身子探进窗里  我伸出手接住这沾满  露珠的沧桑之叶,珍藏起来  我有了合适的言伴  将心里不能轻易说的人或事、委屈一一道來  于是,我一直活在瑟瑟的深秋里  慢慢榨干我等待时间的快感  今天你赤身裸体的来到我面前,平添了我对秋的不舍  抬眼看窗外,叶子开始漂泊  我便是其中一片  随着叶子的风干,我的思念越来越强烈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1   人滿为患的咖啡厅酒红色的灯光里,一个臀部异常丰腴的女人迈着款款细步颇为安静地走了进来。我坐在,确切地说是被安排在一个靠窗临街的位置,守株待兔似的盗猎者一般守候猎物的随时露面,而这个女人的出现让我暗自兴奋了一把。好样的,是我喜欢的style。更重要的是,她长得与小梦丝毫不差,仿佛她俩就是一对姊妹花。世上的人说来也真是奇怪,小梦和眼前这个跟我刚刚开始接触的女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小梦是个精灵鬼怪
期刊
在热烈喧闹的人群中,我第一次感到,这里有一种春天的蓬勃,每一张面孔都是花朵,每个晃动的手臂都是抽枝长叶的部分,我向他们望过去,也向她们望过去,透过清晨或薄暮一般均匀的光芒,如同在有着蜿蜒溪水的森林,我感到氧气充足,万物平和。  刚刚屏蔽了身体的不适,一场病如同疯长的稗草,竭力薅尽,地上仍有散落的草叶尚未枯萎,人在一段日子里,像一粒攒不上劲的种子,刚从地缝里挤出一点,整个人被包裹在一种深度疲劳的硬茧
期刊
许多时代消失了。   伴随着这些时代的风度、歌谣、民俗等集体经验也一同淹没无踪。  印象之初的端午节,飘有缕缕艾草味,端午前到河边割些艾草,放在家里。听老辈人说,早时候没有蚊香,晚上就烧一把艾草熏熏,众人围着艾草火堆,在艾草烟雾里讲故事打发时间。   此地端午民俗,当天用艾草煮些鸡蛋、鸭蛋和大蒜,喝用麦仁或大米酝酿的米酒,在门口窗户悬艾草,讲究的老人会给孙子缝香包,裹进雄香,戴在项或肩上,驱蚊
期刊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味觉记忆至少可以留存40年。但“味道”是个综合感官体,你所看到的、闻到的、直至最后吃到的,都会构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味觉记忆。从小到大,我在很多地方或长或短地停留过,由于都是学习工作的原因,吃什么往往身不由己,大多就地在食堂解决,久而久之,大锅饭在我的心里留有一席独特的位置,我选择尊称它为“食堂菜系”。这看似荒谬,却并不难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大锅饭往往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你若能在看
期刊
一   哈利是条狗。   村里狗的名字和品种一样土,大黄、小黑、四眼,个别有文化的叫旺财。哈利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气质,肯定不是庄稼人给起的,村里最有学问的小学教师郭聚财也想不出这名字,虽然他给很多人起过名字。父亲说,起名字的人是个军官,一杠一星。一杠一星是什么,我也弄不明白,反正就觉得应该是很厉害的人物。   很厉害的人养的狗也很厉害,它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有德国血统,怎么说也算是半条德国狗。
期刊
如果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可以代表美国人对日本文化的印象,那么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则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视角下的中国。   外教,临江城市,教育,观念差异与文化碰撞……大约是因为该书叙事风格着实比较平实直率,看第一章时我并未进入状态,但这几条短句还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浮出。异乡人的身份容易催生出新奇的体验和思考。彼得·海斯勒笔下所记叙的所见所闻,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观念,本都是我所熟知
期刊
这是一部平静如水般的纪录片,作为导演的首秀,甚至显得有些生涩。开头进入缓慢,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里,父母在他们的二层小楼里熏腊肠,迎新年,点炮竹,迎接在外工作的子女回家过年。乍一看,就是寻常人家的流水账。在今天炫技般的影片里,它实数另类,不时髦,不搞笑,没有科技,甚至画面也不甚精美,只是以时间为序记录父母的四个春天故事。但看着看着,我们不禁被情节带动,跟着他们的情绪流淌,沉醉于他们的诗意生活,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