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研究结论,本文着重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以及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前言
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课堂教学所体现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进程中,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谈一谈这些误区有哪些,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改革误区
1、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要利用好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初中的数学教师没有领悟到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把启发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二者混为一谈、互相混淆,导致整堂课都是以满堂问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满堂灌。而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缺乏精心安排,所提的问题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还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在面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时,没有安排合理的时间与时机来进行细致的讲解。启发式教学是经过教师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掌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加以运用。但是,提问式教学并不代表所提的问题都具有启发性的作用,不过它却能帮助启发式教学更好地实施。要想让启发式教学最大程度上发挥效果,就要看教师怎样利用提问进行启发,打开学生思路。
2、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这方面的误区主要是指教师在重难点上不再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而是根据教材上的例子完成教学;学生的练习题都与教师所讲解得例子属于同一个类型,练习目的不明确,所针对的教学重难点不清晰;还有就是同一种题型在练习中反复出现,没有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关联,学生一味套用公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清楚何时、何种情况下该利用这些公式;在碰到复杂一点的综合类题型时,学生无法正确进行公式间的相互转化。“精讲”的目的就是在实现教学任务高质量,学生能力高水平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地手段完成教学。“精练”则是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各种体题型的练习,明确每堂课的重点在哪里,遇到类似问题该怎样解决,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3、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目前国内有很多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敢于接受改革的要求,也愿意改变教学方法,同时还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但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教与学分隔开来,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以至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因而教学难以取得明显可观的效果。如何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方法中,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不过仍有很多教师在进行积极而努力的实验。例如,在每个阶段的复习课中,教师都会运用小结法对前一阶段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回忆再现;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图形与数据之间的特点;交给学生利用图形来进行解题的方法等。学习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不同来具体对待,不限于固有的解决方法,寻找最为灵活的方式进行解答。总而言之,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4、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一般的数学教师都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讲解的,过分强调了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题型、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定式;也过分强调了思维的结果,而忽视它启发思维的过程。因而造成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思想单一,只能照本宣科地寻找相同的套路来解决问题,而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又是什么。所以,数学教学要把注重点放在结论的推导上面,还有就是,下次如果碰到同类型的题目要去怎样思考,而不是一味把教学看成是一种思维结果。
三、可采取的对策
1、依据“课标”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应该熟悉“课标”的基本内容,要把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同“课标”所规定的实际要求相一致,确保二者之间在工作中能保持相互对应。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懂得取舍,如果是“课标”中规定的内容而教材中没有,就应该及时进行补充;对于教材上理论性太强却在课标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大胆的舍弃;当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学生无法在该年龄段进行把握的,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当然,我们并不能保证教材的编写一定符合顺序,因此教师可以对课程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总而言之,教学工作应该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并且是要在依据“课标”的前提下进行。
2、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己“个人备课”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意见发表各自的看法,如备课中那些环节的缺失、累赘等。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各自教学对象不同的特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进行一次“个人备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也是对工作、对学生负责人的表现,也是成长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数学教师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3、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原来的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是教学结果,但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明白的一点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的知识量更为重要,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把自己放在了教学的主角位置上,因而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变成了痛苦的过程,以至于教学效益无法正常体现,使师生双方之间都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无奈感。数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展示自我才华的过程,而是让学生能真正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形象,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探索知识的兴趣,并找到学习的方向与方法。
四、结束语
以上所例举的几个课堂教学改革误区与解决对策就是对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看法,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克服这些问题,让新课改发挥出最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沈田中.初探初中数学课改的教学误区{J},魅力中国,2009(29)
[2]李翠英.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J},基础教育论坛,2012(31)
[3]徐双文.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J},新课程(教研版),2008(1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前言
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课堂教学所体现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进程中,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谈一谈这些误区有哪些,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改革误区
1、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要利用好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初中的数学教师没有领悟到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把启发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二者混为一谈、互相混淆,导致整堂课都是以满堂问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满堂灌。而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缺乏精心安排,所提的问题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还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在面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时,没有安排合理的时间与时机来进行细致的讲解。启发式教学是经过教师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掌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加以运用。但是,提问式教学并不代表所提的问题都具有启发性的作用,不过它却能帮助启发式教学更好地实施。要想让启发式教学最大程度上发挥效果,就要看教师怎样利用提问进行启发,打开学生思路。
2、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这方面的误区主要是指教师在重难点上不再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而是根据教材上的例子完成教学;学生的练习题都与教师所讲解得例子属于同一个类型,练习目的不明确,所针对的教学重难点不清晰;还有就是同一种题型在练习中反复出现,没有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关联,学生一味套用公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清楚何时、何种情况下该利用这些公式;在碰到复杂一点的综合类题型时,学生无法正确进行公式间的相互转化。“精讲”的目的就是在实现教学任务高质量,学生能力高水平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地手段完成教学。“精练”则是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各种体题型的练习,明确每堂课的重点在哪里,遇到类似问题该怎样解决,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3、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目前国内有很多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敢于接受改革的要求,也愿意改变教学方法,同时还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但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教与学分隔开来,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以至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因而教学难以取得明显可观的效果。如何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方法中,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不过仍有很多教师在进行积极而努力的实验。例如,在每个阶段的复习课中,教师都会运用小结法对前一阶段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回忆再现;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图形与数据之间的特点;交给学生利用图形来进行解题的方法等。学习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不同来具体对待,不限于固有的解决方法,寻找最为灵活的方式进行解答。总而言之,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4、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一般的数学教师都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讲解的,过分强调了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题型、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定式;也过分强调了思维的结果,而忽视它启发思维的过程。因而造成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思想单一,只能照本宣科地寻找相同的套路来解决问题,而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又是什么。所以,数学教学要把注重点放在结论的推导上面,还有就是,下次如果碰到同类型的题目要去怎样思考,而不是一味把教学看成是一种思维结果。
三、可采取的对策
1、依据“课标”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应该熟悉“课标”的基本内容,要把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同“课标”所规定的实际要求相一致,确保二者之间在工作中能保持相互对应。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懂得取舍,如果是“课标”中规定的内容而教材中没有,就应该及时进行补充;对于教材上理论性太强却在课标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大胆的舍弃;当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学生无法在该年龄段进行把握的,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当然,我们并不能保证教材的编写一定符合顺序,因此教师可以对课程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总而言之,教学工作应该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并且是要在依据“课标”的前提下进行。
2、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己“个人备课”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意见发表各自的看法,如备课中那些环节的缺失、累赘等。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各自教学对象不同的特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进行一次“个人备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也是对工作、对学生负责人的表现,也是成长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数学教师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3、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原来的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是教学结果,但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明白的一点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的知识量更为重要,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把自己放在了教学的主角位置上,因而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变成了痛苦的过程,以至于教学效益无法正常体现,使师生双方之间都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无奈感。数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展示自我才华的过程,而是让学生能真正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形象,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探索知识的兴趣,并找到学习的方向与方法。
四、结束语
以上所例举的几个课堂教学改革误区与解决对策就是对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看法,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克服这些问题,让新课改发挥出最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沈田中.初探初中数学课改的教学误区{J},魅力中国,2009(29)
[2]李翠英.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J},基础教育论坛,2012(31)
[3]徐双文.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J},新课程(教研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