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告诉我们,教材是按照整体性设计和编写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特别是《初中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4年10期《从知识整体性视角设计主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该文作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既要追求“局部完美”,更要追求“整体和谐”,即把知识体系当成核心、围绕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内容中提到,任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于是笔者大胆设想:如果把每节课上学习的单个或多个知识比作“点”,那么可以设法把多个“点”串联成“线”,形成知识链,最后对这些“线”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结构“面”。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仅考虑“教什么”,即点状的局部知识,而忽略了知识整体结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散状的单个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形成知识模块,多个模块间相互融合形成一个面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结合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图形的运动》公开课为例,谈谈对这节课的回顾及思考。
二、课例设计
1.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的。请先回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有哪些?
学生: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这些几何体中,面与面相交处形成了什么?线与线相交处形成了什么?
学生:面与面相交形成了线,线与线相交形成了点。
教师:所以任何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既然如此,我可否大胆的设想:如果将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是不是能组成新的几何图形呢?本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运动。
说明:上述过程中,教师从数学知识的内部发展引入,揭示了新旧知识的前后关联,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
2.探究问题,获得新知
教师:我们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形成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笔尖在纸上运动形成了一条线。我发现:点动成线。
教师: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雨刷运动形成了一个扇面。我发现:线动成面。
教师:从上面问题中可以发现: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请同学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例子?
学生:下雨时,把雨滴看成一个点,这个点下落形成一条线,把时针看成一条线,这条线运动形成面等。
说明:上述过程中,既考虑生活情境,又考虑数学实质,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上面我们学习了点的运动和线的运动,你们觉得下面我们学习什么?
学生:面的运动。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操作,感受面的运动。
(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2)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3)动手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学生:分别形成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圆柱、圆锥和球都是几何体,所以面动成体。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面运动形成体。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线是一维的,面是二维的,体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
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白,知识从哪里来?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点全”针对本堂课而言,上述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三个:“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既要做到知识点全面覆盖,又要区分各自的权重,学生对于面的运动理解较抽象,这里我通过三个操作帮助学生感受“面的运动”。
“线联”针对本堂课中上面提到的三个知识点而言,我们要通过“知识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学后有什么用?知识向哪里去?”穿起一条教学的活动主线,对相互关系的多个知识点而言,要找到它们的相互联系,本堂课的这三个知识点由浅入深,从简到难,层层递进。
3.剖析新知,多元认识
教师:学习了面的运动有什么用?我们可以解决哪类问题?看书上题目:将两块相同的三角板的相等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注意:相等边拼在一起)
学生:展示
教师:观察图1、3、5都是将一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
学生: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翻折得到另一个三角形。
教师:所以翻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学生:三角形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
教师:图2、4、6中一个的三角形是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
学生:将一个三角形绕着某点旋转180°而得到另一个三角形。
教师:所以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学生:三角形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
教师:观察图2是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能够得到如图6所示的矩形呢?
学生:平移。
教师:所以,平移可以形成新的图形。
学生:和前面一样,三角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
教师:平移,翻折,旋转是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通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很多美丽的图案,而变化前后仅仅是图形位置变化,形状、大小不变。
说明:用一道数学拼图题,对本课的知识点线面运动的多元认识:图形的三种变换,像这样,对单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尽可能多的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叫作“面融”。在上述过程中,笔者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内涵是什么?学习知识有什么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学以致用,体会价值
教师:现在我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图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然后利用你设计的图案,通过平移、翻折或旋转,设计出更加美丽的加大型图案。
学生:展示
说明:上述过程中,通过图形的三种变换设计丰富多彩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后有什么用?”“学习数学如何为生活服务的?”
5.当堂反馈,能力提升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做)
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从中你体会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获得了哪些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本课中我们学习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知道了图形的三种变换方式翻折、平移和旋转;也知道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了图形变换、类比的数学思想;从中获得了将简单的图形通过变化可以构成复杂的图形、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的图形等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动成体”,说明了二维的平面图形与三维的立体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们之间还有怎样的关联,我们将在下节课图形的转开与折叠继续学习。
知识体系梳理:
说明:新旧知识建立体系,把单个知识串连化、多个知识链系统化、最后多个模块融合。从微观解读教学内容,转向宏观把握,理清前后知识的关联,完整明晰知识框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三、公开课后的思考
本课以“点线面的运动”这个知识为明线,以“图形的运动及三大变化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学后有什么用?向哪里去?”为设计暗线。
“点全”指针对一堂课而言,如果知识点只有一个,则要加强它的前面、本身、后面的联系,形成对这个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如果知识点有多个,既要做到全面覆盖,又要区分各自权重;“线联”指针对一堂课而言,对一个知识点而言我们要通过“知识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学后有什么用?知识向哪里去?”穿起一条教学的活动主线,对相互关系的多个知识点而言,要找到它们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链认识;“面融”指针对一堂课而言,无论是单个知识还是多个知识,一是对知识要尽可能多的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结构层面,二是从“四基”“四能”角度加强从知识技能获得所必需的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解,包括理解完整度、深度和宽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告诉我们,教材是按照整体性设计和编写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特别是《初中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4年10期《从知识整体性视角设计主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该文作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既要追求“局部完美”,更要追求“整体和谐”,即把知识体系当成核心、围绕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内容中提到,任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于是笔者大胆设想:如果把每节课上学习的单个或多个知识比作“点”,那么可以设法把多个“点”串联成“线”,形成知识链,最后对这些“线”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结构“面”。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仅考虑“教什么”,即点状的局部知识,而忽略了知识整体结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散状的单个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形成知识模块,多个模块间相互融合形成一个面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结合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图形的运动》公开课为例,谈谈对这节课的回顾及思考。
二、课例设计
1.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的。请先回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有哪些?
学生: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这些几何体中,面与面相交处形成了什么?线与线相交处形成了什么?
学生:面与面相交形成了线,线与线相交形成了点。
教师:所以任何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既然如此,我可否大胆的设想:如果将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是不是能组成新的几何图形呢?本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运动。
说明:上述过程中,教师从数学知识的内部发展引入,揭示了新旧知识的前后关联,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
2.探究问题,获得新知
教师:我们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形成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笔尖在纸上运动形成了一条线。我发现:点动成线。
教师: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雨刷运动形成了一个扇面。我发现:线动成面。
教师:从上面问题中可以发现: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请同学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例子?
学生:下雨时,把雨滴看成一个点,这个点下落形成一条线,把时针看成一条线,这条线运动形成面等。
说明:上述过程中,既考虑生活情境,又考虑数学实质,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上面我们学习了点的运动和线的运动,你们觉得下面我们学习什么?
学生:面的运动。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操作,感受面的运动。
(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2)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3)动手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学生:分别形成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圆柱、圆锥和球都是几何体,所以面动成体。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面运动形成体。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线是一维的,面是二维的,体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
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白,知识从哪里来?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点全”针对本堂课而言,上述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三个:“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既要做到知识点全面覆盖,又要区分各自的权重,学生对于面的运动理解较抽象,这里我通过三个操作帮助学生感受“面的运动”。
“线联”针对本堂课中上面提到的三个知识点而言,我们要通过“知识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学后有什么用?知识向哪里去?”穿起一条教学的活动主线,对相互关系的多个知识点而言,要找到它们的相互联系,本堂课的这三个知识点由浅入深,从简到难,层层递进。
3.剖析新知,多元认识
教师:学习了面的运动有什么用?我们可以解决哪类问题?看书上题目:将两块相同的三角板的相等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注意:相等边拼在一起)
学生:展示
教师:观察图1、3、5都是将一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
学生: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翻折得到另一个三角形。
教师:所以翻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学生:三角形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
教师:图2、4、6中一个的三角形是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
学生:将一个三角形绕着某点旋转180°而得到另一个三角形。
教师:所以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学生:三角形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
教师:观察图2是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能够得到如图6所示的矩形呢?
学生:平移。
教师:所以,平移可以形成新的图形。
学生:和前面一样,三角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
教师:平移,翻折,旋转是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通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很多美丽的图案,而变化前后仅仅是图形位置变化,形状、大小不变。
说明:用一道数学拼图题,对本课的知识点线面运动的多元认识:图形的三种变换,像这样,对单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尽可能多的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叫作“面融”。在上述过程中,笔者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内涵是什么?学习知识有什么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学以致用,体会价值
教师:现在我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图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然后利用你设计的图案,通过平移、翻折或旋转,设计出更加美丽的加大型图案。
学生:展示
说明:上述过程中,通过图形的三种变换设计丰富多彩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后有什么用?”“学习数学如何为生活服务的?”
5.当堂反馈,能力提升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做)
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从中你体会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获得了哪些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本课中我们学习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知道了图形的三种变换方式翻折、平移和旋转;也知道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了图形变换、类比的数学思想;从中获得了将简单的图形通过变化可以构成复杂的图形、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的图形等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动成体”,说明了二维的平面图形与三维的立体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们之间还有怎样的关联,我们将在下节课图形的转开与折叠继续学习。
知识体系梳理:
说明:新旧知识建立体系,把单个知识串连化、多个知识链系统化、最后多个模块融合。从微观解读教学内容,转向宏观把握,理清前后知识的关联,完整明晰知识框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三、公开课后的思考
本课以“点线面的运动”这个知识为明线,以“图形的运动及三大变化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学后有什么用?向哪里去?”为设计暗线。
“点全”指针对一堂课而言,如果知识点只有一个,则要加强它的前面、本身、后面的联系,形成对这个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如果知识点有多个,既要做到全面覆盖,又要区分各自权重;“线联”指针对一堂课而言,对一个知识点而言我们要通过“知识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学后有什么用?知识向哪里去?”穿起一条教学的活动主线,对相互关系的多个知识点而言,要找到它们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链认识;“面融”指针对一堂课而言,无论是单个知识还是多个知识,一是对知识要尽可能多的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结构层面,二是从“四基”“四能”角度加强从知识技能获得所必需的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解,包括理解完整度、深度和宽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