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发挥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中“一课为主、多课渗透”中的“一”,地位重要且作用突出。但《概论》教学目前存在有“四短”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探討提高《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在现实关注、理论浸润、价值引领、实践参与的“四维”逻辑中,创新《概论》课 “四度”的新途径——选取案例有度、体现语言力度、增强理论厚度、提升思想锐度,从而可为《概论》课教学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知识理论体系转化为价值信仰体系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思政课;高质量教学;基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大学时期是青年踏入社会之前接受全面系统教育最后的阶段,更是从思想上对大学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冲刺阶段。作为大学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眼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思政课程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3],“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5]。而在当前,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效果提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概论》课为例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就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为落实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而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中“一课为主、多课渗透”中“一以贯之”的中心环节,它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具有突出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目前在授课中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更新速度快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学“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7]。大学生经过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核心目标是解决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问题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问题。要实现“信”,就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厚重坚实的思想性,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答建设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彻底的理论逻辑和缜密的理论推导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由于大学的“思政课”重点在理论的阐述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事实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把理论讲得富有生气,实属不易。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但是对于涉世未深,尚在一定程度依赖父母和家庭的大学生而言,抽象的理论难以对缺乏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大学生产生足够的震撼,难以将“理论教化”转化为“观念内化”。同时,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发展迅速,不断推升对重大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致使该课程内容更新频仍,理论内容变革速度快。既要对大学生讲好党的基本理论,又要向学生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该课程始终具有跟随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的特点。这就极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理论难度和实践宽度,是目前教师所面对的“不可抗力”。
(二)教材文件性语言倾向明显,教学话语不适应
大学教材作为特殊的书籍,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知识载体,汇集着无数前人追求真理的成果,继而以体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优秀教材是“浓缩的精华”。大学“思政课”重在理论知识的培养,决定了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品质。但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教材通篇使用陈述性话语和文件性的表述方式,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造成教学中“放得下,却拿不起”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存在表达话语不适应的普遍现象。要么是口号式宣传性话语、论文的学术范式话语,要么是空泛无力的说教话语、缺乏支撑的实践话语。这些文件式的、学术式的不接地气的话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概论》课的教学逻辑,是源于现实关注,继而理论浸润,再实现价值引领,最终促成受教育者的实践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话语转化,将理论话语体系转化为生活话语体系、将说教话语特点转化为引导话语特点、将传统话语构架转化为现代话语构架。
(三)内容学科跨度大,通才教师供给不足
《概论》课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队、党建等诸多方面,而且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从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直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因此,这门课程是需要多学科背景来支撑的,单一学科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承担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抛开对教师道德维度的考量,仅就专业知识维度而言,《概论》课程,需要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甚至理学等学科背景综合性或复合型教师,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通才”而非“专才”。而现实中教师大都是“业有专攻”而非无所不知,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以“专才”培养为主的培养体系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在大学中《概论》教师的门槛是最高的,也是最难选用和胜任的。只具有一两个学科背景知识的教师,很难适应该门课程的实际需要,是《概论》课教师面临的普遍困难。
(四)教学技巧运用不灵活,教学设计新创新不足 《概论》课是大学的一门公共理论课,动辄就是百人或上百人的大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公共课大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9]而我国当前公共课教学现实中,由于教学技巧陈旧,教学设计创新不足,的确存在部分课堂抬头率低、教学效率低的现象。如何使大学生在教学中抬起头、抬着头是教学的难点。实际上,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声音传递知识、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富有吸引力语言往往具有生动性、简洁性、逻辑性、趣味性等特点,既能抓住学生耳朵,降低学生听课的疲劳感。这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话术”练习,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语言魅力。为了保持学生的抬头率,不定时提问也能维持学生的关注度,好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好“问题链”,才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推进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断摸索、思考和设计。
二、《概论》课教学质量提高途径的新探索
《概论》课教学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就要求教师要扬长避短,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动脑筋、下功夫。创新是提高理论课教学的动力之源和核心所在。提高《概论》课程的质量,可以进行如下的探索:
(一)案例选取有度,讲好中国故事
理论源于实践。一切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都是有故事的。抽象的理论可以通过鲜活的故事而产生“走心”的效果。中国故事包括中国革命故事、建设故事、改革开放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讲好理论的前提,讲好故事也才能传递好中国声音,寓理论阐述于生活体悟之中。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需要精选恰当的案例。一个恰当的案例往往能勾起听者的兴趣,能够让晦涩难懂的理论具象化、生活化、通俗化。案例的选取要突出时代性、经典性、代表性和热点性。热点性就是近期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生活焦点或新闻事件。虽然媒体性的报道附有热点评论,但学生还是想听听教师的看法和观点。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思想的锐度”,用睿智的思想和观点体现价值的引领作用,上出“思政味道”。实践证明,热点案例教学容易引起听讲兴趣。经典性就是经过时间沉淀后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来自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也可以是时代风华或现实篇章。时代性就是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突出“中国特色”,隐含着中国的道路优势、制度优势,归纳出中国的理论优势和文化优势。代表性就是案例蕴含核心价值观,且能够多角度说明问题,特别是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就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外,教学相长,教师的自身经历也是很好的案例,这种现身说法,没有生疏感和距离感,教学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二)语言选择有度,用好情感温度
所谓“情”,就是情感。人类是情感最为丰富的生命体,情感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情感具有道德和价值两个维度,前者侧重于感性认识,如演讲,大多以情动人;后者侧重于理性认识,如教学,大多要以理服人。演讲和教学虽有差异,但亦有共通之处。语言传播,一方面传递信息,同时也传递情感。教学过程也需要足够的情感投入。《概论课》如果只有知识而无体验,在教学中如果缺乏情感的投入和渗透,感动不了自己当然就难以感动学生。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活泼的语言以传达情感,有助于师生距离的拉近和师生友谊的建立。此时,教师人格的魅力会得到充分地展现,在“晕轮效应”作用下,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好感度会明显提升,师生之间的好感度、信任度会逐步建立。随着师生信任的增进,课堂的和谐度和教学效果也会水涨船高式的提升。
(三)增强理论厚度,加强学理支撑
教师对教学内容是否说得通、讲得清,学生对课程内容是否听得进,用得上,是检验理论有效性的 “四问”。在《概论》课中,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者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成果。要讲清这两大成果,从逻辑的源头上必须要“重视”实践过程,重点是要讲清楚相关理论的形成、内涵、体系及价值,理论本身是逻辑的终点。因此,《概论》课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考核的是教师的理论功底,即有力的理论支撑背后具有深厚的学理涵养储备。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要有厚实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知识,而且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也要有所涉猎,才能众星托月,“上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多学理、多学科地共同烘托出理论的主题。
(四)提升思想锐度,强化价值引领
思政课的创新不只是形式的变更,不只是让歌曲、舞蹈、演讲、话剧等新的教育形式进课堂,更不是让思政课形式越来越“热闹”。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贯彻 “内容为王”改革指导思想,围绕“魂”和“德”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铸魂育人的初心不改,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改,不为提高“抬头率”而哗众取宠,不为提高信任度而任意为之。这里首先强调教师人格要正,要做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绝缘体”,处处释放真善美,展示“大我”“大德”。学生耳濡目染,才能使“大我”“大德”的意识“细雨润无声”般地融入血液、融进骨髓。《概论》课内容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思想性、意识形态性特别强,有能讲什么和不能讲什么的原则底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事件、政治事件、社会事件、历史事件等,适当加入个人的看法,启发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过程。
三、小结
时代在变,世界在变,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求变求新,是思政课的常态。《概论》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的主干课程,要增强吸引力,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0],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不照本宣科,在立足教材基础上更多采用专题式教学的方法,以增强《概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做好“两个转化”,即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知识理论体系转化为价值信仰体系。前者主要体现在“进课堂”的环节上,后者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进头脑”的要求上,所以“求实求真”是思政课的本真追求,这样才能承担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2).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0).
[3][4][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7(004).
[6][7]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9]張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79:709.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4.
责任编辑 朱芊
作者简介:李丹,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副教授;赵沛,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z033);陕西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新媒体视角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元立体场景式教学”(项目编号:19ZY024)成果。
关键词:思政课;高质量教学;基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大学时期是青年踏入社会之前接受全面系统教育最后的阶段,更是从思想上对大学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冲刺阶段。作为大学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眼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思政课程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3],“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5]。而在当前,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效果提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概论》课为例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就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为落实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而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中“一课为主、多课渗透”中“一以贯之”的中心环节,它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具有突出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目前在授课中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更新速度快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学“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7]。大学生经过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核心目标是解决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问题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问题。要实现“信”,就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厚重坚实的思想性,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答建设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彻底的理论逻辑和缜密的理论推导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由于大学的“思政课”重点在理论的阐述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事实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把理论讲得富有生气,实属不易。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但是对于涉世未深,尚在一定程度依赖父母和家庭的大学生而言,抽象的理论难以对缺乏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大学生产生足够的震撼,难以将“理论教化”转化为“观念内化”。同时,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发展迅速,不断推升对重大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致使该课程内容更新频仍,理论内容变革速度快。既要对大学生讲好党的基本理论,又要向学生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该课程始终具有跟随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的特点。这就极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理论难度和实践宽度,是目前教师所面对的“不可抗力”。
(二)教材文件性语言倾向明显,教学话语不适应
大学教材作为特殊的书籍,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知识载体,汇集着无数前人追求真理的成果,继而以体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优秀教材是“浓缩的精华”。大学“思政课”重在理论知识的培养,决定了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品质。但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教材通篇使用陈述性话语和文件性的表述方式,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造成教学中“放得下,却拿不起”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存在表达话语不适应的普遍现象。要么是口号式宣传性话语、论文的学术范式话语,要么是空泛无力的说教话语、缺乏支撑的实践话语。这些文件式的、学术式的不接地气的话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概论》课的教学逻辑,是源于现实关注,继而理论浸润,再实现价值引领,最终促成受教育者的实践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话语转化,将理论话语体系转化为生活话语体系、将说教话语特点转化为引导话语特点、将传统话语构架转化为现代话语构架。
(三)内容学科跨度大,通才教师供给不足
《概论》课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队、党建等诸多方面,而且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从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直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因此,这门课程是需要多学科背景来支撑的,单一学科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承担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抛开对教师道德维度的考量,仅就专业知识维度而言,《概论》课程,需要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甚至理学等学科背景综合性或复合型教师,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通才”而非“专才”。而现实中教师大都是“业有专攻”而非无所不知,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以“专才”培养为主的培养体系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在大学中《概论》教师的门槛是最高的,也是最难选用和胜任的。只具有一两个学科背景知识的教师,很难适应该门课程的实际需要,是《概论》课教师面临的普遍困难。
(四)教学技巧运用不灵活,教学设计新创新不足 《概论》课是大学的一门公共理论课,动辄就是百人或上百人的大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公共课大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9]而我国当前公共课教学现实中,由于教学技巧陈旧,教学设计创新不足,的确存在部分课堂抬头率低、教学效率低的现象。如何使大学生在教学中抬起头、抬着头是教学的难点。实际上,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声音传递知识、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富有吸引力语言往往具有生动性、简洁性、逻辑性、趣味性等特点,既能抓住学生耳朵,降低学生听课的疲劳感。这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话术”练习,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语言魅力。为了保持学生的抬头率,不定时提问也能维持学生的关注度,好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好“问题链”,才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推进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断摸索、思考和设计。
二、《概论》课教学质量提高途径的新探索
《概论》课教学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就要求教师要扬长避短,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动脑筋、下功夫。创新是提高理论课教学的动力之源和核心所在。提高《概论》课程的质量,可以进行如下的探索:
(一)案例选取有度,讲好中国故事
理论源于实践。一切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都是有故事的。抽象的理论可以通过鲜活的故事而产生“走心”的效果。中国故事包括中国革命故事、建设故事、改革开放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讲好理论的前提,讲好故事也才能传递好中国声音,寓理论阐述于生活体悟之中。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需要精选恰当的案例。一个恰当的案例往往能勾起听者的兴趣,能够让晦涩难懂的理论具象化、生活化、通俗化。案例的选取要突出时代性、经典性、代表性和热点性。热点性就是近期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生活焦点或新闻事件。虽然媒体性的报道附有热点评论,但学生还是想听听教师的看法和观点。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思想的锐度”,用睿智的思想和观点体现价值的引领作用,上出“思政味道”。实践证明,热点案例教学容易引起听讲兴趣。经典性就是经过时间沉淀后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来自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也可以是时代风华或现实篇章。时代性就是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突出“中国特色”,隐含着中国的道路优势、制度优势,归纳出中国的理论优势和文化优势。代表性就是案例蕴含核心价值观,且能够多角度说明问题,特别是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就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外,教学相长,教师的自身经历也是很好的案例,这种现身说法,没有生疏感和距离感,教学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二)语言选择有度,用好情感温度
所谓“情”,就是情感。人类是情感最为丰富的生命体,情感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情感具有道德和价值两个维度,前者侧重于感性认识,如演讲,大多以情动人;后者侧重于理性认识,如教学,大多要以理服人。演讲和教学虽有差异,但亦有共通之处。语言传播,一方面传递信息,同时也传递情感。教学过程也需要足够的情感投入。《概论课》如果只有知识而无体验,在教学中如果缺乏情感的投入和渗透,感动不了自己当然就难以感动学生。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活泼的语言以传达情感,有助于师生距离的拉近和师生友谊的建立。此时,教师人格的魅力会得到充分地展现,在“晕轮效应”作用下,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好感度会明显提升,师生之间的好感度、信任度会逐步建立。随着师生信任的增进,课堂的和谐度和教学效果也会水涨船高式的提升。
(三)增强理论厚度,加强学理支撑
教师对教学内容是否说得通、讲得清,学生对课程内容是否听得进,用得上,是检验理论有效性的 “四问”。在《概论》课中,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者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成果。要讲清这两大成果,从逻辑的源头上必须要“重视”实践过程,重点是要讲清楚相关理论的形成、内涵、体系及价值,理论本身是逻辑的终点。因此,《概论》课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考核的是教师的理论功底,即有力的理论支撑背后具有深厚的学理涵养储备。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要有厚实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知识,而且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也要有所涉猎,才能众星托月,“上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多学理、多学科地共同烘托出理论的主题。
(四)提升思想锐度,强化价值引领
思政课的创新不只是形式的变更,不只是让歌曲、舞蹈、演讲、话剧等新的教育形式进课堂,更不是让思政课形式越来越“热闹”。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贯彻 “内容为王”改革指导思想,围绕“魂”和“德”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铸魂育人的初心不改,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改,不为提高“抬头率”而哗众取宠,不为提高信任度而任意为之。这里首先强调教师人格要正,要做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绝缘体”,处处释放真善美,展示“大我”“大德”。学生耳濡目染,才能使“大我”“大德”的意识“细雨润无声”般地融入血液、融进骨髓。《概论》课内容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思想性、意识形态性特别强,有能讲什么和不能讲什么的原则底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事件、政治事件、社会事件、历史事件等,适当加入个人的看法,启发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过程。
三、小结
时代在变,世界在变,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求变求新,是思政课的常态。《概论》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的主干课程,要增强吸引力,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0],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不照本宣科,在立足教材基础上更多采用专题式教学的方法,以增强《概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做好“两个转化”,即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知识理论体系转化为价值信仰体系。前者主要体现在“进课堂”的环节上,后者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进头脑”的要求上,所以“求实求真”是思政课的本真追求,这样才能承担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2).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0).
[3][4][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7(004).
[6][7]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9]張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79:709.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4.
责任编辑 朱芊
作者简介:李丹,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副教授;赵沛,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z033);陕西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新媒体视角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元立体场景式教学”(项目编号:19ZY02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