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冲击波”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备受瞩目的浙江经济,在土地、环境等要素资源的倒逼作用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沉痛反思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出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理性回归。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突出的问题。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能减排正在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曾经创造发展奇迹的浙江,能否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浪潮中再领风骚?
  
  节能减排“内忧外患”
  
  “喂,是省体育局吗?我是省经贸委。前几天,新华每日电讯上发表了杭州‘冰雕’的事情……”在省经贸委的一个办公室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的相关负责人正与省体育局方面沟通。等里里外外忙好后,他终于可以安顿下来接受记者的采访。据悉,盛夏时节有关单位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办“冰雕”展活动,新华社已经发了多篇文章,社会各方反应强烈。
  “环保局来人很频繁。特别是我这个部门,每天有许多媒体打电话过来咨询环保的新动态。”在环保局宣教中心办公室里,频频响起的电话铃声,我们感受到了环保工作的热度。
  近些年来,人们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就如同炎夏气温一般,居高不下。这种关注,源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抉择,源于基层民声,也源于高层决策,上下一气,渐成潮流,势不可抵。
  如果说,十几年前,在粗放型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人提出科学发展、节能减排,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距离我们现实比较遥远的“学术话题”,那么如今,面对水质污染引发的大规模“太湖绿藻泛滥”、电力紧缺引起的全国各地拉闸限电现象、化学药物肆意排放而导致的人体中毒事件等等,这些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之举,人们意识到了“硬”发展的代价。
  非但如此,中国能耗和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以及全球最大的有害气体排放国之一。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并且,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5%以上。人均GDP能耗(吨标准煤/美元)更是惊人地高达13.65,而日本和美国分别只有1.60和2.62。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中国经济快速上升的势态未来仍将持续,中国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将持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不断上升的压力。
  “内忧外患”的交织,节能减排被“逼”上了中国最高决策层的重大议事日程。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高耗能、高污染曾经是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烦恼”。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指出,近几年,浙江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继续得不到根本转变,这种“透支”资源而要付出的代价将更为巨大。
  “浙江的节能降耗是现实所逼!浙江作为我国能源最为紧缺的省份,一次能源95%以上靠外省调入,煤炭自给率3%,电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说。
  “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浙江的明确目标是: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20%的目标;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15.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5%。
  目标顶在头上,命令扛在肩上。曾经创造发展奇迹的浙江,能否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浪潮中再领风骚?
  
  节能减排浙江在行动
  
  与时俱进,激浊扬清。随着“811”环境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理念的深入人心,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浙江经济出现了理性的回归。
  浙江省发改委和经贸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浙江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有下降。不仅如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2006年底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中,浙江省以87.1分的成绩列全国第一。熟悉浙江情况的人们都知道,浙江省是国内环境矛盾先发地区,如今,竟然“倒逼”出了一个全国第一。
  来之不易的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铁的决心”和“铁的手腕”。
  2007年6月21日,在省污染减排工作会议上,省长吕祖善提出:“如果污染减排工作任务不能完成,上对不起党中央、国务院,下对不起广大人民群众。污染减排指标是一道死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省委书记赵洪祝专门批示:“我们没有退路,中央下达的指标必须完成。”
  毋庸置疑,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级地方官员的忧患话题。
  围绕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浙江相继出台多个重要文件。2006年颁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途径,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公众主动参与的节能降耗工作格局。新颁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污染减排的基础之上;坚持“治旧控新、监建并举”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监测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污染减排激励和约束机制。寻求一条“政府监管、企业减排、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环保监督工作新机制。
  浙江作为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一个省份,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多样的生产技艺曾经创造了浙江的辉煌。这一次,制度和技术这两大法器再一次被祭起,而内容自然是脱胎换骨,吐故纳新。
  浙江三狮集团采用国产化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最大限度利用新型干法窑排出的废气进行发电,每年发电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6万吨,还节约大量水资源。绍兴县印染行业已安装低压变频器12000台,经测算,一年可节电11300万千瓦时。垃圾发电也成了一大特色,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共有17个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项目)运行或在建,主要采用循环流化床和机械炉排炉工艺。
  据省经贸委的同志介绍,全省实施了“十百千”工程。围绕十大节能工程,支持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开展以余热余压利用、集中供热、变频调速、系统能源优化等为主的节能技术改造。省每年扶持100项左右节能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促进全省节能技术改造的深入推进。大力推进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
  除了表彰和优惠政策,省里还出台了“高压”政策和一系列严厉的“硬约束”性惩罚措施。规定凡需国家批准的项目、省内年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煤及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备案和验收。
  为了遏制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浙江省委、省政府不仅在考核上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而且还尝试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行政、金融、社会等综合手段治理环保难题,环保新政已现雏形。
  浙江安吉,3年来始终坚持“进来企业不污染,污染企业不进来”原则,被环保部门否决的项目达20多个,涉及引进资金达20多亿元,否决的外资项目有1亿多元,否决的内资项目超过了10亿元。有人估算,安吉因此损失了近40亿元GDP的增量。曾经发生过环境事件的东阳市在2006年出台一项环保新政,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环境违法企业发放贷款;偷排、直排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向社会公开道歉;重点排污企业要向社会公开环保治理承诺。
  据省经贸委和省环保局的同志介绍,“十一五”期间,全省还将坚决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冶炼等落后生产能力,淘汰石灰窑、水泥机立窑以及不符合能耗标准的在役机电通用设备。还将关停327万千瓦小火电,关停5万千瓦以下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此减轻工业能耗和污染。
  “实际上我们是下了铁的决心了。”吕祖善表示,完不成节能减排指标怎么办?“只有牺牲GDP来确保达标。”省长话音,荡气回肠。
  
  形势依然严峻
  
  据最新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浙江今年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有所减轻。
  浙江省统计局分析指出,今年的总体耗能规模和污染排放将随生产规模的扩张而扩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上半年,全省的纺织、造纸、石油、化学、化纤、水泥、黑色金属等七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6.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导致全省能耗总量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造纸、化学、水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六大高污染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1%,高于同期平均增幅44个百分点,增加了污染减排的压力。
  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分析说,2006年,浙江经济出现理性回归的迹象表明,浙江已经步入经济增长方式持续转变的轨道,增长方式逆转的可能性不大,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节能减排是一场硬仗,要打赢,完成艰巨的任务,关键要看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但在现实中,打破旧有体系与格局,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关停淘汰污染落后产能,一些地方的GDP也将受到影响。有人指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然成为节能减排面临的第一只“拦路虎”——尽管某些地方官员也常把“绿色经济”、“循环发展”挂在嘴边,可一旦面临投资诱惑、涉及实质性关停整顿,又会搬出“顾全大局”、“让位发展”等大言不惭辞令,反弹之势一触即发。
  更令人费解的是,某些地方的“重点保护企业”竟然就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黑大户”。一些忽隐忽现的“权力之手”与“黑业主”勾搭连环下,纵然“环保高压令”频频,一些污染企业依然有恃无恐,总能够“考核过关”。省环保局的同志坦言,一些地方环保局的领导有时会莫名其妙地领着企业主来省环保局求情,允许他们开办污染企业。“他们的屁股究竟坐在哪里?”
  “灰色挡箭牌”令人愤愤的同时,官员政绩与提拔标准、科学决策与权力监督、宏观调控与局部落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愈发引人思索。
  现实中,环保、节能机构和人员的不足也让一些人抓破了头皮。在采访中,省经贸委的同志叹息说:“目前,制度体系不完善,力量配备不足,工作任务太繁重。省经贸委的一个处,五六个人,不仅要管节能,还要管循环经济、项目审批等等。而县级单位经贸局,可能就只有半个人,‘兼职’做节能工作。”
  指标是指挥棒,是行动的指南。瑞安市经贸局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从数据统计而言,节能指标是单位GDP的能耗,是一个相对值,要下降,可以通过做大分母GDP和减小分子能耗来实现。而减排的指标是总量的减少,是一个绝对值。而且,节能是与企业的成本逻辑相一致的,而减排则是增加成本,难度就更大了。省环保局的同志感叹,在GDP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减排形势异常严峻。
  可以想象,在压力之下,一些地方官员铤而走险,玩起数字游戏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底,减排的成效如何,要以环境的质量是不是改善为检验标准,要以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为检验标准。”在全省污染减排工作会议上,陈加元副省长直言,“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绝不是玩数字游戏,决不能弄虚作假,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事前评估、事后监管体系一定要落到实处。”瑞安市经贸局的同志认为,节能减排工作除了政府的行政性指令外,关键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企业在市场的跌宕沉浮中,练就搏击风浪的生存本领。用好、用足差别电价政策,积极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等,用市场的手来调节经济,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经济学家认为,浙江经济发展最终能否克服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还面临着3个问题,一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能否较快成长,传统产业产品档次和技术层次能否有效提高,并以新产业和新产品的成长替代或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产业和产品,以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总体效益和付出的“速度代价”能否实现平衡;三是党政考核体制能否有效跟进。
  种种迹象显示,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浙江的节能减排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节能减排是国家意志,人民所愿,惟有坦诚面对问题,痛下决心,才能让浙江的绿水青山世世代代延续生机,才能让浙江的人民群众过上有品质的小康生活。
  
  相关链接:上半年浙江COD减排幅度全国第一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其中,浙江省化学需氧量(COD)减排幅度列全国第一,为2.48%,二氧化硫的减排幅度列全国第四,下降幅度为4.05%。
  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30.2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排0.7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45.2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排1.91万吨。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为1263.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24%。
其他文献
“先上驾校,再考驾照”,几乎已成为所有“准司机”的选择。可深圳市民樵彬却对这一规则提出质疑,并将当地车管所告上了法院。结果,当地法院判车管所败诉,樵彬成了中国通过“散学”参加驾考的第一人。不过,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在浙江行不通。    个人身份申请驾照被拒绝    2007年3月7日,深圳市民樵彬前往深圳市车管所,申请办理新的驾驶证。  然而,深圳市车管所却以他没有提交驾校培训记录为由,拒
期刊
省十届人大代表即将走完5年的任期。5年来,我省人大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对于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民生问题,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并促使诸多问题解决,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的“代言人”。     姚献平: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献计    作为一名来自科技战线的人大代表,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了解科技人员的心声,
期刊
上海:检查地方性法规配套文件制定情况     近日举行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监督检查本市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的报告。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自1979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首次监督检查本市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情况,也是2007年该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点监督项目,在全国各省市中也属首创。  检查发现,本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和废止的地方性法规及法规
期刊
两年前,一场“赔钱减刑”风波,把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到了舆论的波峰。而后,“赔钱减刑”现象在北京等地出现。几年来,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赔钱减刑”风波再起    2007年4月8日,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潘洪军走出牢门,开始了新的生活。  潘洪军的情况很特殊,虽然用刀将同伴捅死了,但他仅被法院判刑1年。按照法官们的说法,是刑事和解制度给了他尽快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
期刊
前不久,安徽蚌埠鲍家沟村一群百姓跪求在国家环保总局官员的面前,不为别的,只请求治污!媒体报道称,他们为了污染问题已经上告了10年,“市里来查过、省里来查过,可就是不断地查不断地排污”。  跪求,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子孙后代。但跪求这种带有明显封建色彩的举动,竟然出现在了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的今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试问,公众对于环保的参与为何会落到如此地步?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其他方式可以选
期刊
2004年,省人大常委会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后,将富阳小造纸业列入35个需要重点整改的问题。经过4年的艰辛努力,富阳小造纸业得到有效整治,区域水质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路两侧遍布几十家造纸厂、化工厂和颜料厂;老远就能看到一根根烟囱,列兵似的挺立着,不停地冒着黑烟;大量粉尘从厂房里飘出,一直蔓延到道路中央;放眼望去,路前方一片灰蒙蒙的……    流域整治,保护“母亲河”    在富阳市,人们因造
期刊
省人大常委会顺应人民的意志,从2004年开始开展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后,把监督和保障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使命,连续4年跟踪执法检查,推动全省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     连续4年对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这在浙江省人大历史上还是首例。    抓住重点 跟踪检查    从2004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就将监督的视线投向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这一群众普遍关注的领域。
期刊
乡官咋成了骗子      作者:洪巧俊   当今骗子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不打自招说自己是骗子的还是笫一次听到,这位敢说自己是骗子的还是为官一方的乡长。他的不打自招也足够有胆量,竟然敢“招”在中国最权威的杂志《半月谈》上,这影响该有多大?  《湖南乡官自曝政绩造假,称被指标考核逼成骗子》是那位乡官“自招”的标题。多年前,我写过一篇《乡官诗人“下课”》。一位乡官就因为写了一篇杂文揭露内幕而“下课”,
期刊
给“红头文件”套上“紧箍咒”      作者:邓蔚霞      11月23日,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规定细化了监督法的相关内容,回应了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迫切要求,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根据监督法的精神,规定明确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将
期刊
浙江省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奉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雷廷,十几年如一日,在履职路上孜孜不倦,创造了代表履职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他的事迹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最近,吴雷廷又作为优秀人大代表,在全省各地作巡回报告……  当有人问吴雷廷当好一名人大代表的“秘诀”时,他的回答很干脆:“就是要尽职尽责,把心交给选民群众!”    第一个提出建立“环卫工人节”的议案    日前,吴雷廷专门拜访在奉化的全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