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以小泡泡形式出现的提示语。提示语在教材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多,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不仅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小伙伴”,更是教师诠释教材的“小助手”。活用教材提示语不仅有助于教学的设计,还能增加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泡泡语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泡泡提示语、用好泡泡提示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提示语 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配有很多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类似吐“泡泡”形式出现的提示语,这就是泡泡提示语(下文简称为“泡泡语”)。泡泡语出现的地点不固定,有时在课题旁,有时在课文里,有时出现在课后的习题中,有时又会出现在语文园地里。这是编者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学习小伙伴的口吻,亲切提示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尤为重要。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泡泡语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泡泡语,用好泡泡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一、利用生字泡泡语,加强汉字书写规范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1.泡泡提示,写字姿势记得牢
在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部分,就有针对写字初学者提示写字姿势的泡泡语。教师在写字教学时,要学会抓住这样的提示语,展开有效教学。
笔者执教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书写提示”时,根据第一个泡泡语提示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师:要想写好字,就要先摆好姿势。身正——
生(接上):肩平、臂开、足安。(同时调整好坐姿)
师:我们还得关注自己的握笔姿势。食指拇指捏着——
生(接上):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同时调整好握笔姿势)
小学生们喜欢在写字之前念这样的儿歌。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借助这些生字泡泡语,可以悄悄地提醒小学生们书写规范从“坐端正,握好笔”开始。教师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这样的泡泡语,让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掌握规范的书写姿势,从而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
2.泡泡提示,关键笔画重点写
泡泡提示语,除了对书写姿势和汉字笔顺的提示,还有对汉字关键笔画的书写指导。在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书写提示”部分,就针对汉字书写美观要求,进行了泡泡语提示“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如“底、原”;“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如“处、递”。这样的泡泡语提示,让小学生们知道不仅要把汉字写正确,还要写美观。
像这样的汉字书写泡泡语还有很多,有对易错字的提示“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如“含、迎、留”;也有对易错生字结构的提示“注意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如“荡、满、敬”;还有对部分汉字变为偏旁后的字形和笔顺的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如“劝、堆”,“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如“转、特”等。有了这些泡泡语的帮忙,书写教学事半功倍。
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教学时,教师们要抓住这样的泡泡语,提示学生在书写时要一看二写三对照,不仅把字写得规范、工整,还要写得美观。书写美丽的汉字,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借用文中泡泡语,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查找工具书(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上的注释)、结合上下文、运用动作、找近反义词等。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泡泡语就是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的。这些泡泡语巧妙地隐藏在课文中,并且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编排在每一册的课文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取舍,利用泡泡语,就能帮助聚焦文本重点,从而展开有效教学。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泡泡语“‘铠甲’是什么?我要查查工具书。”教学时,笔者抓住这一泡泡语提示,提醒学生们当阅读时遇到了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的方式来理解。
在《黄山奇石》一课中,泡泡语“我能猜测‘陡峭’的意思。”笔者让小学生先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再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两者联系起来猜一猜“陡峭”的意思。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泡泡语“联系下句的‘稀’,我能猜出‘稠’的意思。”在执教这一课时,笔者出示了树叶稀少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树枝和叶子的稀少。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稀”的意思。再根据泡泡语的提示,猜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中“稠”的意思就不是难事了。
像这样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泡泡提示语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抓住,把学习方法指导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效率。
三、运用文末泡泡语,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丰富学习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些泡泡语就在文末,通过这些泡泡语的提示,激励学生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
笔者在执教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时,根据泡泡提示语,给小学生们留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走出课堂,可以画一幅春天的画,也可以唱一首春天的歌,还可以去踏春,走到野外去寻找春天,用视觉、听觉、嗅觉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课上进行“寻找春天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有的学生唱了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有的学生展示了关于春天的五彩斑斓的画作;有的学生则跟爸爸妈妈去踏春、郊游,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泡泡语“植树节的时候,我们也去植树吧!”笔者便让学生在植树节这一天争取和爸爸妈妈亲手栽上一棵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中,利用泡泡语“我找到了身边的‘雷锋’。”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贝”的故事》一课中,泡泡语“汉字真有趣!我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适当拓展同类的课文,让学生知道更多的汉字故事,喜欢上中国的方块字,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美食》一文中,利用泡泡语“我还能说出更多的家乡美食。”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家乡的美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在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也有泡泡语的“身影”。教师引导学生要关注课中和课后的泡泡语,泡泡语的意图明显,让学生从这些泡泡语中捕捉到关键的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娟,冯燕.巧用“泡泡语”挖掘大智慧——淺谈“泡泡语”在教学中的妙用[J].课外语文,2015(1).
[3]曾静.让泡泡语泛起“泡泡” [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12).
【关键词】提示语 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配有很多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类似吐“泡泡”形式出现的提示语,这就是泡泡提示语(下文简称为“泡泡语”)。泡泡语出现的地点不固定,有时在课题旁,有时在课文里,有时出现在课后的习题中,有时又会出现在语文园地里。这是编者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学习小伙伴的口吻,亲切提示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尤为重要。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泡泡语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泡泡语,用好泡泡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一、利用生字泡泡语,加强汉字书写规范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1.泡泡提示,写字姿势记得牢
在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部分,就有针对写字初学者提示写字姿势的泡泡语。教师在写字教学时,要学会抓住这样的提示语,展开有效教学。
笔者执教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书写提示”时,根据第一个泡泡语提示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师:要想写好字,就要先摆好姿势。身正——
生(接上):肩平、臂开、足安。(同时调整好坐姿)
师:我们还得关注自己的握笔姿势。食指拇指捏着——
生(接上):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同时调整好握笔姿势)
小学生们喜欢在写字之前念这样的儿歌。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借助这些生字泡泡语,可以悄悄地提醒小学生们书写规范从“坐端正,握好笔”开始。教师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这样的泡泡语,让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掌握规范的书写姿势,从而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
2.泡泡提示,关键笔画重点写
泡泡提示语,除了对书写姿势和汉字笔顺的提示,还有对汉字关键笔画的书写指导。在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书写提示”部分,就针对汉字书写美观要求,进行了泡泡语提示“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如“底、原”;“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如“处、递”。这样的泡泡语提示,让小学生们知道不仅要把汉字写正确,还要写美观。
像这样的汉字书写泡泡语还有很多,有对易错字的提示“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如“含、迎、留”;也有对易错生字结构的提示“注意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如“荡、满、敬”;还有对部分汉字变为偏旁后的字形和笔顺的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如“劝、堆”,“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如“转、特”等。有了这些泡泡语的帮忙,书写教学事半功倍。
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教学时,教师们要抓住这样的泡泡语,提示学生在书写时要一看二写三对照,不仅把字写得规范、工整,还要写得美观。书写美丽的汉字,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借用文中泡泡语,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查找工具书(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上的注释)、结合上下文、运用动作、找近反义词等。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泡泡语就是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的。这些泡泡语巧妙地隐藏在课文中,并且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编排在每一册的课文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取舍,利用泡泡语,就能帮助聚焦文本重点,从而展开有效教学。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泡泡语“‘铠甲’是什么?我要查查工具书。”教学时,笔者抓住这一泡泡语提示,提醒学生们当阅读时遇到了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的方式来理解。
在《黄山奇石》一课中,泡泡语“我能猜测‘陡峭’的意思。”笔者让小学生先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再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两者联系起来猜一猜“陡峭”的意思。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泡泡语“联系下句的‘稀’,我能猜出‘稠’的意思。”在执教这一课时,笔者出示了树叶稀少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树枝和叶子的稀少。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稀”的意思。再根据泡泡语的提示,猜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中“稠”的意思就不是难事了。
像这样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泡泡提示语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抓住,把学习方法指导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效率。
三、运用文末泡泡语,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丰富学习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些泡泡语就在文末,通过这些泡泡语的提示,激励学生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
笔者在执教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时,根据泡泡提示语,给小学生们留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走出课堂,可以画一幅春天的画,也可以唱一首春天的歌,还可以去踏春,走到野外去寻找春天,用视觉、听觉、嗅觉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课上进行“寻找春天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有的学生唱了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有的学生展示了关于春天的五彩斑斓的画作;有的学生则跟爸爸妈妈去踏春、郊游,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泡泡语“植树节的时候,我们也去植树吧!”笔者便让学生在植树节这一天争取和爸爸妈妈亲手栽上一棵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中,利用泡泡语“我找到了身边的‘雷锋’。”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贝”的故事》一课中,泡泡语“汉字真有趣!我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适当拓展同类的课文,让学生知道更多的汉字故事,喜欢上中国的方块字,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美食》一文中,利用泡泡语“我还能说出更多的家乡美食。”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家乡的美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在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也有泡泡语的“身影”。教师引导学生要关注课中和课后的泡泡语,泡泡语的意图明显,让学生从这些泡泡语中捕捉到关键的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娟,冯燕.巧用“泡泡语”挖掘大智慧——淺谈“泡泡语”在教学中的妙用[J].课外语文,2015(1).
[3]曾静.让泡泡语泛起“泡泡” [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