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贤美德,圆梦盛世中国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75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时期里,在政治、经济变幻莫测的时代中,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国未来公民,闻名于世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必定要发挥其主流作用。“德”要从感悟身边的道理、从学习为人处世入手,要从培养行为规范起步;“才”要从利用身边的环境,从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入手,要从夯实养成教育起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把我们古圣先贤的美德传承下来尤为重要。
  一、身体力行,争做合格家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可能造就什么样的人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你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你孝顺老人,将来他就可能孝敬你;你总打麻将,将来他就可能赌博;你性格不好,将来他就可能脾气暴躁。首先,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聊天,讲一讲前人先哲的故事、忆一忆我们成长的故事,谈一谈孩子身边发生的故事,用这些东西潜移默化,敦促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其次,家长要“加劲但不加压”,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天起,就承载着我们无限的期望,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作为父母,我们渴望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渴望孩子展开理想的翅膀自由翱翔。所以,我们家长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但是一定要做到加劲但不加压, 加油鼓劲,相信我们的孩子,鼓励我们的孩子,更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去发展。最后、無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做到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
  二、忆苦思甜,践行勤俭节约:
  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几千年的历程,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三、四十年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几家灯火,几家欢;五、六十年代,忍饥挨饿、温饱不续,几多惆怅,几时忧;七、八十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几多苦乐,几时香甜。现在的孩子听到这些都认为这是传说。能有这样的事情吗?以前温饱不续,何谈浪费?而如今的孩子们坐享其成、丰衣足食,他们就在这如此娇生惯养、美好幸福的环境里,好像渐渐的淡忘了一些什么?他们淡忘的就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之一——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范仲淹,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 范仲淹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范仲淹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古有范仲淹划粥,可如今的孩子却是吃的饱、穿的暖,食品种类千千万万、制做精细、品质精良;服装样式万万千千、精工细作、品牌不穷,浪费便悄然而生。因此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习惯的教育势在必行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熟读经典,成就美好人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早期没有公共校舍,都是私塾学堂。孩子刚入学堂,有一句谚语:“南北大炕、书桌摆上、念起诗经、摇头尾巴晃”,可见孩子入学接触的就是《三字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六艺》等经典国学。然而他们就凭这些,引经据典一字不差、写出下笔如有神的巨作、古代的“四大发明”、 更有“二十四孝”的典故等。
  中国近代的伟人、大师都是读经典长大的。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是读经典长大的。再看20世纪初,北大的名师巨匠,如:蔡元培、黄侃、熊十力、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鲁迅无一不是读经典长大的。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要多督促孩子坚持诵读经典,最好能陪孩子一起读,一天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足够,一来增强亲子关系;二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刚开始读不懂,但是只要坚持乃至能背诵,那孩子就会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懂,乃至于懂一辈子。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为了“中国梦”梦想成真,我们应立刻行动起来,找回古人的风范、激发国人的潜能,传承先贤美德,圆梦盛世中国!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努力建设新时代的新道德,提高人们
期刊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千方百计满足独生子女的物质需求,致使幼儿的物质欲望高且小小年纪就养成与人攀比的习惯,造成一些孩子行为自私、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倾向。另外由于家长对幼儿的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样样安排妥贴,致使幼儿不用动手动脑,习惯于依赖别人,造成不少幼儿娇气,害怕困难,劳动观念淡薄,遇到较复杂的事情,不作努力就轻易地求助
期刊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可以说是“小皇帝”、“小霸王”,惟我独尊,逐渐形成了自私、不关心他人、不爱惜东西等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孤僻、胆怯、内向的性格。这样的幼儿在幼儿园,不会分工与交流合作,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
期刊
一、“传美”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伦理道德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历史遗产的民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
期刊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说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愁吃,不少穿,有房住,有事干,有钱花,生活得有滋有味,但这不是生活的终点,我们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民族发展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要有责任意识,而且责任重大。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马克思说:“作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
期刊
贞操的内含一般是:贞,是贞洁,童贞无邪,无染,无失身;操,是操守、德行。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保持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作为女性坚守贞操,是对配偶,对自己,对家庭,对子女尊重,负责任的表现。婚前的“贞洁”是处女身份的保持,也即童贞;婚后的“贞节”是指女子婚后“从一而终”的“守节”。  原始人时期,人们对性
期刊
我喜欢的词友许多,有不卑不亢,不离不弃等等,然而我最喜欢的一个词与古人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有关系。而这个词是“诚信”。  古人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说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人无信用,纵有才能、学问,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终将无用武之地。  有一次,我读了《好同学约期不误》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篇文章讲的是汉朝的两个同学,一个叫范式,一个叫张劭。这两个学生同
期刊
人们总是说莲出淤泥而不染,然而又有谁关注过造就莲一切的淤泥呢?淤泥无时无刻在给莲提供着养料,大自然與人类都存在着形态美和内在美,哪些甘为人梯的人民教师们就有这种可贵的淤泥精神,而我就在宁江四中里找到了这种可贵的淤泥精神。  自从迈入中学的大门,一看到这些老师,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他们,而且还特别喜欢他们讲的课。我总觉得他们讲的课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就像把我带到了一个石彩缤纷的世界。  班主任李老师对我
期刊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道德是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摒弃一些过时了的价值观念但这绝不是说传统美德就过时了。事实上我们都明白,一个人是有德还是无德,恰恰不是表现在他的效益观或者竞争观上,而是表现在他对待他人的诚信、对待同仁的谦逊、对待集体的合作意识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传统的美德规范在维护着今天社会的平稳运行,对此,我们不应该以“创新”自欺。所以在建设现代化
期刊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作为祖国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