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如自大、自恋、暴力、自闭、冷漠、极端等。但校园里比较普遍的还是“早恋”问题。一名七年级的女生从班主任办公室出来,另一名老师问她为什么时,她毫无隐瞒地回答:“我谈恋爱,班主任批评我。”在校园巡逻时,我经常发现,在僻静处男女学生成双成对;课堂上个别学生给异性写信比听老师讲课专注得多;更严重的是,极少数学生“老公、老婆”公开的叫着。针对这些现象,我做了一些调查分析。
“早恋”是指男女双方在未成年时期,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立,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时候谈恋爱,是男女双方过早地相互爱慕的行为表现。“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特征的充分显现。“早恋”也就是指在不该谈恋爱的年龄阶段过早地谈情说爱。初中女生已经有了月经初潮,就意味着性生理开始成熟,有了性的萌动,他们与同学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异性的举止神态,希望得到异性的青睐,向往与异性交往,有的女生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一日三换衣服,处处表现与众不同。而对同性开始反感,甚至吃醋,甚至因此引起吵架或打架。我们虽然不能把青春期少男少女很普遍的“早恋”现象当做洪水猛兽,但如果初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现象,就会使他们陷进个人感情的泥潭不能自拔,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校学生很多为留守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都会顺其自然,他们不知道也没办法去引导、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巨大生理和心理变化。面对青春期身心的变化,有的学生会恐惧,害怕,不敢说,也不敢问,一个人封闭起来默默承受;有些学生感到神秘,加上旧的传统思想,在一知半解中难以启齿;有的由于受不良网络的危害,随意尝试,导致性尝试和性罪错。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使一些学生陷入“早恋”的陷阱,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走进初中女生心里,了解她们的世界,了解“早恋”现象,我分别找了初一、初二、初三的女生,针对“早恋”现象做了特别调查,与每位女生真心交谈,前提是不探秘个人隐私,只针对普遍现象,要求女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介绍本班有关“早恋”的各种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初中不少男女生有“早恋 ”现象,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帅哥型。刚进初中的一个个小女生,没见过世面,见到初二、初三的男生,特别是运动场上的运动男,觉得他们长得很帅、很酷,就有意接近,找别人打听他们的QQ号和微信号,主动与他们聊天,或通过“情书”传递情感,大胆表白。这种女生会因为某个男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而如醉如痴,想入非非,浪费大量时间在等待、思念上,对学习和其它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
第二种:保护型。这是初中学生已有的坏风气,男女同学拉小圈子,小帮派,以大欺小,以多欺少。这使有的女生觉得有必要找个男生做依靠。于是就有了认个哥哥或弟弟的异性情。这种情况男女双方只要一有事,他们就会小题大做,找人帮忙,引起打架事件。初中生绝大多数斗殴事件与“早恋”有关。
第三种:男闺蜜。由于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平时她们有心里话无处可讲,父母不在家,老师不敢信,认为同性不可靠,祖辈又无法交流,而有些话即使父母在家也不敢说,只好找男生倾诉,有时一起逛街,吃东西,甚至接送上下学,不知不觉中就发展成早恋。这种情况最危险,容易发生性尝试,导致怀孕等重大恶果。
第四种:社会个性男。有些女生对那些染着红黄发型,留着长发、怪发,穿着怪异的社会二流子特别感兴趣,他们粗俗的语言、叼烟的动作、甩弄的头发,被女生理解为“个性”,认为他们酷毙了,特别是他们“花小钱”时的潇洒,更会把单纯的女生骗得团团转,甚至上当受骗,弃学而随,从而导致性罪错,抱憾终身。
第五种:玩笑型。这种现象纯粹是起哄、好玩,如某男生和某女生本来就认识,见了面打个招呼,或说几句话,就会被同学在背后起哄,见到男生喊女生的名字,见到女生喊男生的名字,或怂恿男生去找女生,或叫女生答应男生,有时又挑拨他们分手。现在很多女生觉得没有“男朋友”没面子,有了“男朋友”又爱争风吃醋,引起班级混乱,不安定。
在调查女生的同时,我还查看了学生的书本,课本上写了不少有关“早恋”的只言片语,在得到学生同意的情况下读了个别学生的日记,里面记载了他们的“早恋”烦恼,还收集了老师们在课堂上收到的学生正在写的“情书”,或正在读的“情书”。以上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了解了“早恋”种种现象,我分别与初中不同年级的女生座谈,给他们讲了青春期卫生健康知识,性生理的成熟和性的萌动,以及对异性的关注,向往与异性交往,希望得到异性的青睐等等知识,告诉她们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非常正常的。因此每个同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和正确处理。
首先正确认识。青春期的情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同学之间交往应自然、适度,没必要为某个男生的一个神态举止而想入非非,甚至争风吃醋,导致同学关系紧张,违反学校纪律,耽误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座谈会上,我跟女生分析了以上不同“早恋”现象的种种危害,然后提问:这是你们认为的爱情吗?女生们纷纷摇头,
其次是正确对待。我让女生们做个角色选择:一、现在的你,本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需要家长的关爱,老师的教导。二、现在的你,如果“早恋”处理不当,你可能是孩子的妈妈,也就是学生的家长,甚至是性罪错的改造者。三、现在的你,如果“早恋”处理不当,初中没毕业而走上社会,那就是小小的农民工;读完高中或职业学校而走上社会,那就是有技术或知识的人,也就可能成为“蓝领”;如果能上大学,成为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人才,也就可能成为“白领”.请同学们直面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大家激烈的讨论起来,各自有了自己的选择。
第三是正确处理。座谈会后,我又找了部分女生跟踪调查,多数女生表示对“早恋 ”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认为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他们很有帮助,有的说过去的我太幼稚,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真是不值;有的很直接,说与异性男友分手了,现在主要以学习为主;有的说,我一定会好好考虑,做出正确的决定。
初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很普遍,很严重,女生性尝试和性罪错年龄偏小趋势越来越强,应该引起全面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恋”的正确引导除了学校以外,家长、社会也应加强正确引导。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现象,分析“早恋”的危害,做到正确对待,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自然交往。家长对子女的早恋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要明确“早恋”是子女生理发育成熟的一种表现,要鼓励和引导子女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作为社会应改善大环境,净化社会风气。
早恋的学生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矛盾心理,既挣脱不了情网的束缚,又担心学习掉队和受到老师、家长的斥責,因此,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理解。所以,家长和学校千万不要早恋的孩子冷嘲热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不要以粗暴的态度训斥孩子,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和范围;也不能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不予理睬、听之任之。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正视“早恋”现象,把 “早恋”倾向引向正常的社会交往。要用爱和关怀、理解和尊重,使他们对家长和老师增加信任感,这样才利于引导学生从早恋的漩涡里脱身,才便于家长和老师进行疏导,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
“早恋”是指男女双方在未成年时期,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立,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时候谈恋爱,是男女双方过早地相互爱慕的行为表现。“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特征的充分显现。“早恋”也就是指在不该谈恋爱的年龄阶段过早地谈情说爱。初中女生已经有了月经初潮,就意味着性生理开始成熟,有了性的萌动,他们与同学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异性的举止神态,希望得到异性的青睐,向往与异性交往,有的女生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一日三换衣服,处处表现与众不同。而对同性开始反感,甚至吃醋,甚至因此引起吵架或打架。我们虽然不能把青春期少男少女很普遍的“早恋”现象当做洪水猛兽,但如果初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现象,就会使他们陷进个人感情的泥潭不能自拔,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校学生很多为留守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都会顺其自然,他们不知道也没办法去引导、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巨大生理和心理变化。面对青春期身心的变化,有的学生会恐惧,害怕,不敢说,也不敢问,一个人封闭起来默默承受;有些学生感到神秘,加上旧的传统思想,在一知半解中难以启齿;有的由于受不良网络的危害,随意尝试,导致性尝试和性罪错。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使一些学生陷入“早恋”的陷阱,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走进初中女生心里,了解她们的世界,了解“早恋”现象,我分别找了初一、初二、初三的女生,针对“早恋”现象做了特别调查,与每位女生真心交谈,前提是不探秘个人隐私,只针对普遍现象,要求女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介绍本班有关“早恋”的各种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初中不少男女生有“早恋 ”现象,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帅哥型。刚进初中的一个个小女生,没见过世面,见到初二、初三的男生,特别是运动场上的运动男,觉得他们长得很帅、很酷,就有意接近,找别人打听他们的QQ号和微信号,主动与他们聊天,或通过“情书”传递情感,大胆表白。这种女生会因为某个男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而如醉如痴,想入非非,浪费大量时间在等待、思念上,对学习和其它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
第二种:保护型。这是初中学生已有的坏风气,男女同学拉小圈子,小帮派,以大欺小,以多欺少。这使有的女生觉得有必要找个男生做依靠。于是就有了认个哥哥或弟弟的异性情。这种情况男女双方只要一有事,他们就会小题大做,找人帮忙,引起打架事件。初中生绝大多数斗殴事件与“早恋”有关。
第三种:男闺蜜。由于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平时她们有心里话无处可讲,父母不在家,老师不敢信,认为同性不可靠,祖辈又无法交流,而有些话即使父母在家也不敢说,只好找男生倾诉,有时一起逛街,吃东西,甚至接送上下学,不知不觉中就发展成早恋。这种情况最危险,容易发生性尝试,导致怀孕等重大恶果。
第四种:社会个性男。有些女生对那些染着红黄发型,留着长发、怪发,穿着怪异的社会二流子特别感兴趣,他们粗俗的语言、叼烟的动作、甩弄的头发,被女生理解为“个性”,认为他们酷毙了,特别是他们“花小钱”时的潇洒,更会把单纯的女生骗得团团转,甚至上当受骗,弃学而随,从而导致性罪错,抱憾终身。
第五种:玩笑型。这种现象纯粹是起哄、好玩,如某男生和某女生本来就认识,见了面打个招呼,或说几句话,就会被同学在背后起哄,见到男生喊女生的名字,见到女生喊男生的名字,或怂恿男生去找女生,或叫女生答应男生,有时又挑拨他们分手。现在很多女生觉得没有“男朋友”没面子,有了“男朋友”又爱争风吃醋,引起班级混乱,不安定。
在调查女生的同时,我还查看了学生的书本,课本上写了不少有关“早恋”的只言片语,在得到学生同意的情况下读了个别学生的日记,里面记载了他们的“早恋”烦恼,还收集了老师们在课堂上收到的学生正在写的“情书”,或正在读的“情书”。以上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了解了“早恋”种种现象,我分别与初中不同年级的女生座谈,给他们讲了青春期卫生健康知识,性生理的成熟和性的萌动,以及对异性的关注,向往与异性交往,希望得到异性的青睐等等知识,告诉她们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非常正常的。因此每个同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和正确处理。
首先正确认识。青春期的情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同学之间交往应自然、适度,没必要为某个男生的一个神态举止而想入非非,甚至争风吃醋,导致同学关系紧张,违反学校纪律,耽误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座谈会上,我跟女生分析了以上不同“早恋”现象的种种危害,然后提问:这是你们认为的爱情吗?女生们纷纷摇头,
其次是正确对待。我让女生们做个角色选择:一、现在的你,本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需要家长的关爱,老师的教导。二、现在的你,如果“早恋”处理不当,你可能是孩子的妈妈,也就是学生的家长,甚至是性罪错的改造者。三、现在的你,如果“早恋”处理不当,初中没毕业而走上社会,那就是小小的农民工;读完高中或职业学校而走上社会,那就是有技术或知识的人,也就可能成为“蓝领”;如果能上大学,成为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人才,也就可能成为“白领”.请同学们直面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大家激烈的讨论起来,各自有了自己的选择。
第三是正确处理。座谈会后,我又找了部分女生跟踪调查,多数女生表示对“早恋 ”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认为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他们很有帮助,有的说过去的我太幼稚,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真是不值;有的很直接,说与异性男友分手了,现在主要以学习为主;有的说,我一定会好好考虑,做出正确的决定。
初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很普遍,很严重,女生性尝试和性罪错年龄偏小趋势越来越强,应该引起全面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恋”的正确引导除了学校以外,家长、社会也应加强正确引导。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现象,分析“早恋”的危害,做到正确对待,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自然交往。家长对子女的早恋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要明确“早恋”是子女生理发育成熟的一种表现,要鼓励和引导子女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作为社会应改善大环境,净化社会风气。
早恋的学生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矛盾心理,既挣脱不了情网的束缚,又担心学习掉队和受到老师、家长的斥責,因此,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理解。所以,家长和学校千万不要早恋的孩子冷嘲热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不要以粗暴的态度训斥孩子,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和范围;也不能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不予理睬、听之任之。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正视“早恋”现象,把 “早恋”倾向引向正常的社会交往。要用爱和关怀、理解和尊重,使他们对家长和老师增加信任感,这样才利于引导学生从早恋的漩涡里脱身,才便于家长和老师进行疏导,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