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从1997年7月31日国务院颁布至今,已逾十年,其间各层次民办学校蓬勃发展起来,现今已成为中国教育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民办教育仅仅是初级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所带来的师资较大的流动性。因此我校在师资的储备与用人管理上,主张“为教师提供进取与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为学校服务”。
我校是于2004年9月创建的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通过几年的稳定发展,现有50余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人,教职员工近200名。其间我校先后获得:“深圳市一级学校”、“深圳市宝安区安全文明校园”、“深圳市宝安区学校交通安全‘优秀’等级学校”、“深圳市宝安区校园文化建设合格学校”、“深圳市宝安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在“教师的聘用”、“教师的培训”、“教师的发展”等方面,结合学校的整体收费标准与教师待遇,进行准确定位,现已基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良性管理模式。
一、高学历不等于就能成为优秀人才
1999年的大学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时至今日,对于有着只看“学历”的传统用人观的中国市场,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在高学历的光环下,“职业道德”、“就业观念”等方面的不足被掩盖,造成个人成长的障碍与用人单位不必要的损失。
大学扩招后,热议部分大学生“高分低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不能否认这种说法是对扩招后大学生的一种贬低与不公平,但“高分低能”的现象的确是普遍存在。
“寒窗苦读岁月逝,功成名就荣耀归”的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认为一纸文凭就是自己能力的体现,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不愿意从低薪低岗位去锻炼自己。同时频繁的跳槽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就业观念”不成熟的一种体现,殊不知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管理理念,在短期的适应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在多所学校所形成的“一知半解”汇集成一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夹生饭”,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教师岗位的专业性
现阶段民办教育中还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部分非师范专业人士充斥教师岗位,虽然在技能传授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职业道德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不足,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在“5.12”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校在此方面,对教师有着明确的要求。
1.教师职业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性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等。
2.教师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未成年人,它与一般的职业不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教育、爱护学生、敬业爱生的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专业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教师要适应学生全面、不断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进修,并将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实践反省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
三、适合学校现阶段发展的教师就是人才
用人的前提是如何看人。李瑞环说:“看人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我校现阶段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还处在初级发展探索阶段,因此学校在用人方面必须要有准确定位。
首先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民办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是众人皆知的。在我校能稳定就读两年以上的学生,90%以上品德和学习习惯以及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民办学校学生流动性大,每学期都有10%-30%各年级插班生,这些学生中95%是从内地转学来深就读,有的是完全没有学过英语,有的是无父母照顾各科成绩和习惯都很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当学生的亲人给与学生关心与照顾,弥补少儿缺乏父母关爱的心理不足;同时要利用大量休息时间为插班生补习因地区差异而未学习的课程。
其次要具备相应的学历与知识层次。2006年5月广东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的相关文件中规定,深圳市(Ⅰ类地区)小学教师大专达标率80%,初中教师本科达标率50%。现阶段我校完全符合该文件精神要求。
另外教师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自我发展的规划能力。我校作为初期发展阶段的民办学校,在教师学历上,不追求更高层次,但学校要稳步发展,不断壮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必须能同步提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名教师自己都没有长远发展规划和为之努力的进取心,何谈能为学生规划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四、规范制度,强化教师教学常规
面对民办学校教师不稳定、年轻化、经验不足等情况,除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基本功培训外,我校主要采取细化、量化教学工作等措施,利于教师有章可循、快速上手。在落实教学常规检查上,将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格式、上课、课外辅导、教学研究、考试规范等采取100分制汇集成《教学工作手册》。如:课外辅导工作,鼓励教师利用第一节课前、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小组或单个学生进行培优补差,辅导课的作业与教案每周由年级组长督查,每月由学科组长检查,教学处不定期抽查,并记录在案,通过月考检测效果,分“日辅导学生数”、“辅导课时数”、“辅导课教案设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月考与入学成绩比较的提高率”五项指标按百分制量化,年级组长与学科组长各出具一份检查单,按3:7的比例合成100分,每月报教学处汇总,由校长审核后在月工资中体现激励性。
五、深入课改,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初见成效。我校组织教师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各种资料、讲座、示范课案等途径,吸取他人长处,进行研究探讨与整合,形成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新课改模式,即立足教学质量,多方面培养学生特长,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做到“改而不放,活而不乱”。
1、我校积极申报科研课题,11项科研课题已结题,现有正在探究的市、区级课题有:语文学科的《语文动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数学学科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提高教师现代化课堂教学技能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分学科制定子课题和校本课题,定专人牵头,每周反馈实验效果,每月书面汇报实验成果。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开学初安排好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公开课展示的时间与内容,要求教师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单位,时时进行交流,在学科组活动中,进行集体备课、评课,确保“一人教学展示,全组教师参加”。活动过程采取“个人选材备课,小组说课,集体备课,修改教
案,他班试教,公开课展示,当日评课”的七步模式,让每一位教师的公开课都能体现出集体的智慧,让全体教师受益。并将教研成果充实课堂教学,再采取推门看课的形式予以落实。
六、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管理
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是教师稳定与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我校教学评价机制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立教師业务档案。详细记录教师每月教学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予以积分体现,阶段考试效果积分。学期末汇总进行考评。
2、教学常规检查实行三级检查制:行政会议每周抽检各学科组中的一名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不定期推门看课;学科组每月组织教师互评详查每一位教师。汇总合并为100分供月工资发放参考,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期中、期末阶段考试评价。期初按成绩合理分配插班生,基本平衡各班成绩,并备案作为阶段考核的依据。淡化同年级同学科间的竞争,促进交流与资源共享,对每位教师按四率制定多个提高(或降低)等级标准,结合阶段检测试卷难度系数按达标等级积分进行奖励。
4、教学业绩重奖。我校每学年投入10万元,分期中、期末四次对教师予以奖励。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取消奖励,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学科组长逐级个别谈心,查找原因、制定对策、释放压力、促进提高。
我校通过几年的探索,董事会与管理层能正确理解教师的流动,教师也对学校的用人制度予以高度评价,并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回馈了学校。许多教师在我校综合能力提高后,通过与学校正面积极的交流,得到学校的理解与支持,进入到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学校去发展,但均能保持和学校管理层与教师的密切联系,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与提高。
同时学校对待骨干力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子女的就学,家属的就业等家庭问题,让骨干教师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去。
用人理念具有多样性,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
我校是于2004年9月创建的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通过几年的稳定发展,现有50余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人,教职员工近200名。其间我校先后获得:“深圳市一级学校”、“深圳市宝安区安全文明校园”、“深圳市宝安区学校交通安全‘优秀’等级学校”、“深圳市宝安区校园文化建设合格学校”、“深圳市宝安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在“教师的聘用”、“教师的培训”、“教师的发展”等方面,结合学校的整体收费标准与教师待遇,进行准确定位,现已基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良性管理模式。
一、高学历不等于就能成为优秀人才
1999年的大学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时至今日,对于有着只看“学历”的传统用人观的中国市场,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在高学历的光环下,“职业道德”、“就业观念”等方面的不足被掩盖,造成个人成长的障碍与用人单位不必要的损失。
大学扩招后,热议部分大学生“高分低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不能否认这种说法是对扩招后大学生的一种贬低与不公平,但“高分低能”的现象的确是普遍存在。
“寒窗苦读岁月逝,功成名就荣耀归”的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认为一纸文凭就是自己能力的体现,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不愿意从低薪低岗位去锻炼自己。同时频繁的跳槽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就业观念”不成熟的一种体现,殊不知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管理理念,在短期的适应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在多所学校所形成的“一知半解”汇集成一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夹生饭”,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教师岗位的专业性
现阶段民办教育中还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部分非师范专业人士充斥教师岗位,虽然在技能传授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职业道德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不足,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在“5.12”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校在此方面,对教师有着明确的要求。
1.教师职业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性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等。
2.教师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未成年人,它与一般的职业不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教育、爱护学生、敬业爱生的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专业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教师要适应学生全面、不断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进修,并将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实践反省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
三、适合学校现阶段发展的教师就是人才
用人的前提是如何看人。李瑞环说:“看人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我校现阶段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还处在初级发展探索阶段,因此学校在用人方面必须要有准确定位。
首先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民办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是众人皆知的。在我校能稳定就读两年以上的学生,90%以上品德和学习习惯以及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民办学校学生流动性大,每学期都有10%-30%各年级插班生,这些学生中95%是从内地转学来深就读,有的是完全没有学过英语,有的是无父母照顾各科成绩和习惯都很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当学生的亲人给与学生关心与照顾,弥补少儿缺乏父母关爱的心理不足;同时要利用大量休息时间为插班生补习因地区差异而未学习的课程。
其次要具备相应的学历与知识层次。2006年5月广东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的相关文件中规定,深圳市(Ⅰ类地区)小学教师大专达标率80%,初中教师本科达标率50%。现阶段我校完全符合该文件精神要求。
另外教师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自我发展的规划能力。我校作为初期发展阶段的民办学校,在教师学历上,不追求更高层次,但学校要稳步发展,不断壮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必须能同步提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名教师自己都没有长远发展规划和为之努力的进取心,何谈能为学生规划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四、规范制度,强化教师教学常规
面对民办学校教师不稳定、年轻化、经验不足等情况,除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基本功培训外,我校主要采取细化、量化教学工作等措施,利于教师有章可循、快速上手。在落实教学常规检查上,将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格式、上课、课外辅导、教学研究、考试规范等采取100分制汇集成《教学工作手册》。如:课外辅导工作,鼓励教师利用第一节课前、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小组或单个学生进行培优补差,辅导课的作业与教案每周由年级组长督查,每月由学科组长检查,教学处不定期抽查,并记录在案,通过月考检测效果,分“日辅导学生数”、“辅导课时数”、“辅导课教案设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月考与入学成绩比较的提高率”五项指标按百分制量化,年级组长与学科组长各出具一份检查单,按3:7的比例合成100分,每月报教学处汇总,由校长审核后在月工资中体现激励性。
五、深入课改,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初见成效。我校组织教师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各种资料、讲座、示范课案等途径,吸取他人长处,进行研究探讨与整合,形成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新课改模式,即立足教学质量,多方面培养学生特长,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做到“改而不放,活而不乱”。
1、我校积极申报科研课题,11项科研课题已结题,现有正在探究的市、区级课题有:语文学科的《语文动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数学学科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提高教师现代化课堂教学技能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分学科制定子课题和校本课题,定专人牵头,每周反馈实验效果,每月书面汇报实验成果。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开学初安排好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公开课展示的时间与内容,要求教师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单位,时时进行交流,在学科组活动中,进行集体备课、评课,确保“一人教学展示,全组教师参加”。活动过程采取“个人选材备课,小组说课,集体备课,修改教
案,他班试教,公开课展示,当日评课”的七步模式,让每一位教师的公开课都能体现出集体的智慧,让全体教师受益。并将教研成果充实课堂教学,再采取推门看课的形式予以落实。
六、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管理
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是教师稳定与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我校教学评价机制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立教師业务档案。详细记录教师每月教学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予以积分体现,阶段考试效果积分。学期末汇总进行考评。
2、教学常规检查实行三级检查制:行政会议每周抽检各学科组中的一名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不定期推门看课;学科组每月组织教师互评详查每一位教师。汇总合并为100分供月工资发放参考,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期中、期末阶段考试评价。期初按成绩合理分配插班生,基本平衡各班成绩,并备案作为阶段考核的依据。淡化同年级同学科间的竞争,促进交流与资源共享,对每位教师按四率制定多个提高(或降低)等级标准,结合阶段检测试卷难度系数按达标等级积分进行奖励。
4、教学业绩重奖。我校每学年投入10万元,分期中、期末四次对教师予以奖励。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取消奖励,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学科组长逐级个别谈心,查找原因、制定对策、释放压力、促进提高。
我校通过几年的探索,董事会与管理层能正确理解教师的流动,教师也对学校的用人制度予以高度评价,并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回馈了学校。许多教师在我校综合能力提高后,通过与学校正面积极的交流,得到学校的理解与支持,进入到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学校去发展,但均能保持和学校管理层与教师的密切联系,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与提高。
同时学校对待骨干力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子女的就学,家属的就业等家庭问题,让骨干教师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去。
用人理念具有多样性,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