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极拳是一项轻灵、缓慢、柔和的体育运动,高中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因此,我校开设了太极拳选项的教学,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学习困难大。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太极拳,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老师明确的教学思路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学好太极拳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具备一定的武术专项身体素质,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克服了学生在专项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保证了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是由太极拳运动本身的特点和教师的培养所决定的。针对兴趣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作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1)讲授学习太极拳的目的意义,增强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学中在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太极拳运动开展的情况及发展远景。当学生的兴趣、理想、目标与社会潮流一致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太极拳的内在动力。
(2)认真传授技术、技能和知识,为学生学习太极拳创造良好条件。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越多、越深,学习的兴趣越浓厚。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太极拳相关、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要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的技能水平,精神状态,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示范的正确性、准确性是关键。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教师的特长,适当增加补充教材。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太极拳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显著特点,在讲解动作要领、规格的同时,应结合用途,剖析其攻防的含义,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动作的内涵和本质,较快掌握动作技法,培养武术意识。
(4)采用一些套路分段赛、小组对抗赛等或者安排一些含武术内容的集中注意力的专项游戏,如太极推手,站桩,“听力”等。寓教于乐,用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和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
(1)先高而后低。太极拳运动要求重心较低,不能有起伏。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初学会造成动作变型,对学习太极拳动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可以先升高重心步型不变进行练习。集中精力进行练习和体会太极拳的手上动。老师按标准姿势示范,强调步型到位,虚实分明,降低重心,以达到太极拳运动对重心的要求。
(2)先快而后慢。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速度均匀缓慢。采用先快而后慢的教学方法。当把全套动作教完后,再根据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做全套示范,领着学生减慢速度,反复练习,达到上下相随,融会贯通。此时老师还应特别强调太极拳动作宜柔不宜刚,重心宜低不宜高,速度宜慢不宜快。逐渐达到太极拳轻灵、缓慢、柔和、刚柔相济、重心平稳、速度均匀、周身相随、节节贯穿等要求,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为自学其它各式太极拳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3.1 准确讲解和正确示范
3.1.1 讲解学习太极拳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要求。讲解练习太极拳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使学生了解太极拳既是一项体育运动,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它既有精湛独特的技击内涵,又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原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武德的尊崇,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心静体松,头正颈直,中正安舒,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坐腕舒指,屈膝松胯,圆裆实腹,尾间中正,气沉丹田,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讲解动作规范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要抓住重点,做到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并注意讲解的时机。
3.1.2 选择合理的示范位置。太极拳教学中,示范位置的合理选择对学生掌握动作有着重要意义,示范位置变换的时机、方法也很关键,换位的时间应在定势时,教师可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移动到所需要的示范位置。
3.2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太极拳教学中应将分解法和完整法相结合。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加上身法的变化组合而成,且对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要求很高,因此,教授太极拳的动作,更适用于将每动分成几个小节进行分解教学。譬如“搂膝拗步”动作可分解为“放松下沉相合”、“转体上捋撤步”、“前棚松胯转体”等几部分进行教学,最后连起来练习完整动作,在教学中应重点抓好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再将动作有机地联结起来,这样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想象训练是太极拳教学的有效措施
太极拳动作繁杂,要求严格,在学习中难以记忆,因而比较容易遗忘,而遗忘会诱发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导致对太极拳的兴趣逐渐淡薄。经常组织学生把学过的动作名称、套路在脑海中过“电影”,做到身心并练,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和要领。
3.4 武术谚语的灵活运用
武术中有许多谚语,揭示了武术运动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规律。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等。教师在教学中灵活
应用武术谚语,能为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指明道路。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而且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尽快地掌握太极拳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2]《精选太极拳词典》,人民体育出版社.
[3]《陈氏太极拳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具备一定的武术专项身体素质,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克服了学生在专项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保证了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是由太极拳运动本身的特点和教师的培养所决定的。针对兴趣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作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1)讲授学习太极拳的目的意义,增强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学中在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太极拳运动开展的情况及发展远景。当学生的兴趣、理想、目标与社会潮流一致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太极拳的内在动力。
(2)认真传授技术、技能和知识,为学生学习太极拳创造良好条件。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越多、越深,学习的兴趣越浓厚。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太极拳相关、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要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的技能水平,精神状态,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示范的正确性、准确性是关键。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教师的特长,适当增加补充教材。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太极拳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显著特点,在讲解动作要领、规格的同时,应结合用途,剖析其攻防的含义,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动作的内涵和本质,较快掌握动作技法,培养武术意识。
(4)采用一些套路分段赛、小组对抗赛等或者安排一些含武术内容的集中注意力的专项游戏,如太极推手,站桩,“听力”等。寓教于乐,用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和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
(1)先高而后低。太极拳运动要求重心较低,不能有起伏。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初学会造成动作变型,对学习太极拳动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可以先升高重心步型不变进行练习。集中精力进行练习和体会太极拳的手上动。老师按标准姿势示范,强调步型到位,虚实分明,降低重心,以达到太极拳运动对重心的要求。
(2)先快而后慢。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速度均匀缓慢。采用先快而后慢的教学方法。当把全套动作教完后,再根据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做全套示范,领着学生减慢速度,反复练习,达到上下相随,融会贯通。此时老师还应特别强调太极拳动作宜柔不宜刚,重心宜低不宜高,速度宜慢不宜快。逐渐达到太极拳轻灵、缓慢、柔和、刚柔相济、重心平稳、速度均匀、周身相随、节节贯穿等要求,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为自学其它各式太极拳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3.1 准确讲解和正确示范
3.1.1 讲解学习太极拳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要求。讲解练习太极拳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使学生了解太极拳既是一项体育运动,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它既有精湛独特的技击内涵,又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原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武德的尊崇,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心静体松,头正颈直,中正安舒,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坐腕舒指,屈膝松胯,圆裆实腹,尾间中正,气沉丹田,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讲解动作规范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要抓住重点,做到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并注意讲解的时机。
3.1.2 选择合理的示范位置。太极拳教学中,示范位置的合理选择对学生掌握动作有着重要意义,示范位置变换的时机、方法也很关键,换位的时间应在定势时,教师可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移动到所需要的示范位置。
3.2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太极拳教学中应将分解法和完整法相结合。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加上身法的变化组合而成,且对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要求很高,因此,教授太极拳的动作,更适用于将每动分成几个小节进行分解教学。譬如“搂膝拗步”动作可分解为“放松下沉相合”、“转体上捋撤步”、“前棚松胯转体”等几部分进行教学,最后连起来练习完整动作,在教学中应重点抓好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再将动作有机地联结起来,这样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想象训练是太极拳教学的有效措施
太极拳动作繁杂,要求严格,在学习中难以记忆,因而比较容易遗忘,而遗忘会诱发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导致对太极拳的兴趣逐渐淡薄。经常组织学生把学过的动作名称、套路在脑海中过“电影”,做到身心并练,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和要领。
3.4 武术谚语的灵活运用
武术中有许多谚语,揭示了武术运动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规律。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等。教师在教学中灵活
应用武术谚语,能为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指明道路。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而且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尽快地掌握太极拳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2]《精选太极拳词典》,人民体育出版社.
[3]《陈氏太极拳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