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语文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必修课程,一方面语文是教授我们汉语的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语文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而教育的真正含义则是传授学者做人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尤其重要,正所谓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思政元素;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052
引言
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是一种新形势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起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所有教學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使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提高自身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忘我而无私的精神去为祖国做出奉献,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
一、思政元素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思政元素”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语文课程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都着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我们观察与了解世界的能力,让我们在语文知识素养提高的过程中不断使自身各方面得以完善,丰富内涵、涵养品德、开阔眼界、学会做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实施策略
(一)准确定位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要想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学教师就必须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认识到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教学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另一方面则是要发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2]。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它强调对学生行为选择、思想观念的约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在推进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二者的教育目标,以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中。同时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又要通过拓展教学方式,选取思想政治性观点较强的文章来施教,以确保语文教学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二)有效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师作为开展教育工作者的第一直接人在课堂中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思政教育工作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并且要通过参与丰富的调研活动、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要做到对思政教育所涉及的信息、理论知识“胸有成竹”,以确保能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好的各种调研、培训工作,还要深入社会层面去通过体验式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更要积极追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丰富自己与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才能够在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3]。
(三)对待语文教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的文化价值高,有的教育价值高。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些传统文化内容,要注意延伸与“扬弃”,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代诗词,包括《诗经》《长恨歌》等,这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传递了许多的价值观观念,包括儒家思想的“仁”、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以及各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踌躇志向等[4]。语文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加以选择、加以延伸开展教学,并且要将这些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知识与现代社会与学生生活加以连接,这样才能够在丰富语文教学课堂的同时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四)注重选取合适教法因材施教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采用多元且创新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更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被教师尊重和认可的前提下更好地成长。为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教师可采用新课改背景下所提供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以确保课堂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进行教学活动。
结论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修养及高雅的言谈举止;更有利于学生强化对自我及社会的客观认知,增强自我学习、发展及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协调自身和外界的关系及面对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新华.如何正确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功能[J].语文建设,2015(8):26-27.
[2]吴小丰.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4):158-159.
[3]王俞晓.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建设,2015.(27):158-159.
[4] 魏会卿.如何结合思政教育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德育[J]. 语文建设,2015.(24):16-18.
.作者简介:姓名:董霞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7.12—) 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 汉语语言专业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思政元素;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052
引言
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是一种新形势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起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所有教學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使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提高自身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忘我而无私的精神去为祖国做出奉献,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
一、思政元素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思政元素”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语文课程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都着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我们观察与了解世界的能力,让我们在语文知识素养提高的过程中不断使自身各方面得以完善,丰富内涵、涵养品德、开阔眼界、学会做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实施策略
(一)准确定位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要想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学教师就必须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认识到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教学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另一方面则是要发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2]。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它强调对学生行为选择、思想观念的约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在推进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二者的教育目标,以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中。同时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又要通过拓展教学方式,选取思想政治性观点较强的文章来施教,以确保语文教学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二)有效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师作为开展教育工作者的第一直接人在课堂中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思政教育工作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并且要通过参与丰富的调研活动、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要做到对思政教育所涉及的信息、理论知识“胸有成竹”,以确保能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好的各种调研、培训工作,还要深入社会层面去通过体验式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更要积极追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丰富自己与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才能够在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3]。
(三)对待语文教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的文化价值高,有的教育价值高。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些传统文化内容,要注意延伸与“扬弃”,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代诗词,包括《诗经》《长恨歌》等,这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传递了许多的价值观观念,包括儒家思想的“仁”、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以及各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踌躇志向等[4]。语文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加以选择、加以延伸开展教学,并且要将这些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知识与现代社会与学生生活加以连接,这样才能够在丰富语文教学课堂的同时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四)注重选取合适教法因材施教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采用多元且创新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更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被教师尊重和认可的前提下更好地成长。为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教师可采用新课改背景下所提供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以确保课堂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进行教学活动。
结论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修养及高雅的言谈举止;更有利于学生强化对自我及社会的客观认知,增强自我学习、发展及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协调自身和外界的关系及面对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新华.如何正确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功能[J].语文建设,2015(8):26-27.
[2]吴小丰.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4):158-159.
[3]王俞晓.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建设,2015.(27):158-159.
[4] 魏会卿.如何结合思政教育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德育[J]. 语文建设,2015.(24):16-18.
.作者简介:姓名:董霞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7.12—) 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 汉语语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