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把原来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内容改为“活动”内容,并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最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特点的思想政治活动课应运而生了,它在实现思想政治多元目标的过程中作用和优势明显。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活动课来实现多元目标,以求教于同行。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当人的认知活动、情感体验处于和谐状态时,其学习效率最高,在活动课开展过程中,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情感、行为的交流互动更为频繁和充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
当教师自觉地成为班级中“平等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自己饱满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去感染学生时,就能形成乐学的情绪。当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学生就会大胆地参与、体验、评价,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思想政治活动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有不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获得平等的学习和表现机会,使每位学生都有“我能行”的自信心。在学习小组内倡导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要求同学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二、设计多彩的活动形式
思想政治活动课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敢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情况的不同,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教学中可采用表演小品、角色阅读、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如举办模拟法庭活动:从案例的选择到了解诉讼程序,再到辩护词的撰写(可能不是十分严密),审判长、审判员等的扮演,最后到庭审全过程都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这种活动情景的创设和利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生动、牢固、形象地学到知识,提高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而且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完善的人格。这类活动的开展关注了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个性完善。
三、组建多元化的学习组织
思想政治活动课往往采用讨论、展示、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为使活动课开展更加顺利、有效,就需要建立一个由全班集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构成的动态性、多元化的教学组织系统,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组织形式。为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就要建立学习合作小组。为便于相互协作和过程评价,课堂活动中的合作小组可根据男女性别、学习能力、情感志趣等合理搭配,应该相对比较固定,在活动开展中就可利用各小组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组组建中还要建立一定的组织规范,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自己推选小组长,进行管理和合理分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实际情况,对学习小组进行调整和组合。如在组织“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的辩论活动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其它观点”三个阵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使辩论会更加激烈、精彩。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作用。通过教学评价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活动课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坚决摒弃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尺度的做法,采用以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为依据,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可评价学生课前资料搜集、准备情况,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小组内的分工和相互协作情况,发表的观点或展示的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感是否积极健康,活动是否积极参与、责任感如何,活动中的自主探究情况、查阅搜集了多少资料,与小组成员之间是否团结协作、关系是否融洽,个人承担的任务有否顺利完成,活动中有哪些新的收获,活动中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等。这些评价内容有很强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了参与活动课的具体要求。评价中要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活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思想政治活动课的开展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背”、“抄”中解脱出来,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活动课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各种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锻炼,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课还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过程,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真正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3、《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当人的认知活动、情感体验处于和谐状态时,其学习效率最高,在活动课开展过程中,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情感、行为的交流互动更为频繁和充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
当教师自觉地成为班级中“平等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自己饱满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去感染学生时,就能形成乐学的情绪。当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学生就会大胆地参与、体验、评价,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思想政治活动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有不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获得平等的学习和表现机会,使每位学生都有“我能行”的自信心。在学习小组内倡导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要求同学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二、设计多彩的活动形式
思想政治活动课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敢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情况的不同,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教学中可采用表演小品、角色阅读、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如举办模拟法庭活动:从案例的选择到了解诉讼程序,再到辩护词的撰写(可能不是十分严密),审判长、审判员等的扮演,最后到庭审全过程都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这种活动情景的创设和利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生动、牢固、形象地学到知识,提高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而且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完善的人格。这类活动的开展关注了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个性完善。
三、组建多元化的学习组织
思想政治活动课往往采用讨论、展示、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为使活动课开展更加顺利、有效,就需要建立一个由全班集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构成的动态性、多元化的教学组织系统,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组织形式。为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就要建立学习合作小组。为便于相互协作和过程评价,课堂活动中的合作小组可根据男女性别、学习能力、情感志趣等合理搭配,应该相对比较固定,在活动开展中就可利用各小组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组组建中还要建立一定的组织规范,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自己推选小组长,进行管理和合理分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实际情况,对学习小组进行调整和组合。如在组织“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的辩论活动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其它观点”三个阵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使辩论会更加激烈、精彩。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作用。通过教学评价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活动课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坚决摒弃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尺度的做法,采用以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为依据,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可评价学生课前资料搜集、准备情况,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小组内的分工和相互协作情况,发表的观点或展示的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感是否积极健康,活动是否积极参与、责任感如何,活动中的自主探究情况、查阅搜集了多少资料,与小组成员之间是否团结协作、关系是否融洽,个人承担的任务有否顺利完成,活动中有哪些新的收获,活动中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等。这些评价内容有很强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了参与活动课的具体要求。评价中要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活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思想政治活动课的开展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背”、“抄”中解脱出来,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活动课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各种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锻炼,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课还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过程,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真正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3、《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