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合理信念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最近一段时间,A同学精神状态不佳。正当我打算找她聊聊以了解情况时,却收到了她的“求助信”——
  我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一个半月前,学校通知要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班主任嘱咐我把活动组织好。队形排练时,我觉得自己设计的队形方案很新颖,可是,有些同学总起哄说不好,弄得我很难堪。之后,在决定领读的人选时,同学们又跟我发生争执,不配合我的工作,个别班委也不支持我。为此,我和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争执无果之后,我们找班主任裁定。最终,班主任决定用我的队形方案和角色人选进行排练,我们班也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结束后,我感觉很多同学故意疏远我、孤立我,处处与我作对。甚至在一次检查作业时,一位同学就是不让我检查,还说“凭什么都得听你的”。我觉得特别委屈,我是班委,老师让我管作业 ,他们当然要听我的了。现在,只要一到教室,我心里就堵得慌,乱得很。和同学的交往变少了,上课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老师,希望您能帮帮我,这样下去,我会受不了的。
  【案例分析】
  从信中,我发现她有几个不合理的想法:
  1.我是班委,所以同学们都要听我的话。
  2.我是为班级服务,所以同学们都要听我的。
  由此可见,造成A烦恼的原因并不是经典诵读比赛这一具体事件,而是这一事件背后的不合理认知。所以,处理此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其不合理认知。为此,我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情况,因此改善或者改变情绪困扰的主要途径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因为事件本身不具有好与坏之分,差与强之别,只有当人们赋予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才会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所以应着力改变的是人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建立合理信念,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使人格趋向完善。
  合理情绪疗法的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流,找出情绪困扰的具体表现(emotional and behaviroral consequences,简称C),以及与其对应的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简称A),对两者之间不合理信念(beliefs,简称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身非理性信念的关系,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为“ABC理论”。
  晚自习时,我找到A,想通过聊天帮她解决问题。以下是我和她之间的对话:
  A:我觉得特委屈,我是班委,为班级劳心劳力,为什么同学们还是不喜欢我,不听我的?
  师:是啊,作为班委不被同学理解和支持的确很委屈。不过,按你所说,你是班委,同学们就应该听你的,是吗?
  A:当然了。
  师:所以,你信奉的是:同学们都应该听班委的话?
  A:是的,我是班委,我负责这项活动,同学们为什么不听呢?
  师:那作为班级一员,你也听其他班委的话?
  A:这……,也不都是,其他班委如果说对了,我当然要听了;说的是错的,我也不能听啊!
  师:你做班委时,你要求其他同学都要听你的话;而你作为班级一员,对于其他班委的话,你有的听,有的不听。你的说法是不是前后矛盾呢?
  A:(语塞)那不一样啊,我是为了班级利益着想,我在为班级做贡献啊!
  师:那是不是只要为班级利益着想,为班级做贡献的班委的话,你都会接受呢?
  A:我想是的。
  师:在你们班的经典诵读比赛中,和你持不同意见的班委,是不是故意想损害班级利益呢?
  A:(犹豫)好像也不是,他们都热爱班级。
  师:你的意思是他们也是为了班级利益着想,也是为班级做贡献,对吗?
  A:嗯,是的!
  师:你前面说只要为班级利益着想、为班级做贡献的班委的话你就会听,但在这次经典诵读中,你却没有听同样是为班级利益着想的另外几位班委的话。你的说法是不是前后矛盾呢?
  A:(思考)我好像明白了,我要求别的同学必须听我的话有些绝对了。可他们不听我的话,班级活动又怎么开展呢?
  师:事实上,你不也没有完全听其他班委的话,而班级活动也在正常开展吗?
  A:(思考)我明白了,同学们有自己的自由,不能苛求他们必须听班委的话。
  师:对,正是由于你的绝对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你才苦恼烦躁的。
  A:(露出微笑)我懂了,谢谢老师!
  通过以上谈话,我意在让A认识到:她的真正问题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她对事件的认知,前后两种不同的认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即:
  【案例反思】
  自那次聊天之后,A打开了心结,对人对事,不再以班委的身份去要求别人听自己的了。班上同学觉察到她的改变,也纷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再一次融入到集体之中。
  合理情绪疗法意在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这种方法一方面要求老师充实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难免出现反复,老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作者单位:邹平一中山东滨州 2562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 要 合作后的成果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展示主体单一固定和展示形式单调的问题导致展示环节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价值。基于儿童立场,激活每一个儿童的展示愿望,并创新多种展示形式,激发儿童的展示兴趣,才能让儿童“能展示”“爱展示”,激活展示的德育价值。  关 键 词 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展示环节;儿童立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
摘 要 日本人具备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和井然的国民秩序,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得益于日本家庭和学校从小给儿童灌输的“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理念。日本儿童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的养成途径包括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及内容两个方面。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日本儿童规则意识教育;不给别人添麻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
摘 要 理论研究的抽象性、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对话的艰难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基于理论抽象性的德育实践,应准确把握德育核心理念;基于理论丰富性的德育實践,应注意追踪前沿理论成果;基于理论深刻性的德育实践,则应不断提升学校德育的层次。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抽象性;丰富性;深刻性;转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
万博,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万老师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承(协)办过各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市、区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训,并开设有市、区级继续教育课程;首创工作室小組自为发展、师带徒成长共同体、雷霆反馈防拖延症等培训模式。  万老师热爱教书,钟情育人,善以特色文化构建卓越班级。她用细腻而巧妙的爱心和智慧,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被孩
摘 要 家庭与学校之间是一个生态系统。我国家校生态失衡问题深层制约着立德树人的境界。要把平衡家校生态、提升立德树人境界,作为新时代家校建设的重大课题。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之境,家校生态才会趋于平衡,教育才有实践魅力。从家校生态哲学和实践形态升维的高度鸟瞰,站上时代高地进行科学实验,基于脑科学培育生态行为习惯,创新家校生态文化,积极建设开放互动的家校生态圈,寓教于丰富多彩的家校生态环境建设和游戏体验
《理性德育论》一书是教育部重点课题“知识德育与生活德育的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不仅为被国内德育学界所猛批的知性德育正名,还深入探索了道德的几大层次,提出德育应引导学生探索道德的起源、本质、规律等,培养道德智慧,从道德必然王国进入道德自由王国,成为自觉自律的人,聪明智慧地处理现实社会中纷繁复杂的道德问题。  首先,该书认为本然的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并不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流行的生活德育是在猛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或者“明显伤害”的欺凌事件,分别列为“轻微”或者“恶劣”。“携带刀具等器械威胁或打被欺凌者的”“多次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多次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等属于“恶劣”范畴的严重欺凌事件。值得关注的是,给
“创生”一般指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和“动态实施”,使“理想的课程形态转化为现实的课程形态,这个加工与转换过程即为一种‘创生’过程”。笔者认为,创生应起始于学生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创生应始终指向学生的具体行动。教育戏剧,是指根据学生的需要,以戏剧或剧场的方式,设计课程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强调肢体表达,在体验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工作中运用创生理念,能够使德育达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有
侯洁、王澍、曹雁飞在《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3期《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哲学审视》一文中指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如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忽视其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过分重视伦理规范的传递,损害学生自由反思的空间和品质;强调关于道德的知识,割裂学生知情意行的整体性。出现这些误区的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中抽象人与具体人之间的冲突、道德规范悬置于现代生活、道德知识脱离实践行动。  因此
摘 要 开学适应性教育系列课程依托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整合校园德育资源,通过微课常规学习,帮助新生及家长提前了解校园生活的基本要求与常规,为开学“预热”;借助体验式主题活动,引领新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公共生活的制度化要求,初步认识课堂学习规则,尝试与同伴交往,并以游戏方式评价学生的开学适应情况。以此帮助新生及其家长顺利适应校园新生活,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开学课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