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抱着对日渐式微传统瓷艺的不安,对中华文化创意产业的热忱,王侠军带领“八方新气”潜研瓷艺技法,突破千百年来瓷器制作一成不变的形式,以罕见创新的技法挑战传统瓷器烧制艺术,首度让工艺瓷器“站”了起来,一经推出就引发业界轰动。
随着两岸交流往来的日益升温,王侠军的“八方新气”在大陆卷起一阵“创意陶瓷”热。“八方新气”以振兴瓷艺为志,凭借追求工艺的精致与设计创新的精神,以生活艺术化的理念为没落许久的中国瓷器重新找到往昔绚烂夺目的新舞台,为国瓷开辟了一条重振雄风的大道。
王侠军说,人生就应该自由自在地探索和挑战生命的各种可能。青年的电影梦,中年的玻璃大业,壮年的白瓷梦想,光阴的点点滴滴,带来了王侠军文创事业的一次次转折。如今,王侠军带领着“八方新气”进驻大陆,其创立的吉品(南通)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进入南通开发区,成为引领、推动南通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
王侠军说:“早年在美国学习玻璃创作的时候,我曾经用白卡纸做了许多立体设计模板,希望能通过陶瓷表现出来。当时探访了美国很多制造店,都说设计太过天马行空,做不出来。”王侠军不甘心,回国找到做陶瓷的老工匠,得到的回答却是瓷器“不能有面、不能有线,不能有悬空。”这些禁制,几乎会抹平他设计中的所有灵巧细节。将创意付诸实践的难度似乎比创意本身要难百倍,王侠军的陶瓷梦就此搁置。
1994年,王侠军成立第二个琉璃工作室“琉园”。在经营琉璃的同时,王侠军一直却没有忘记自己的陶瓷梦,“琉园”上市后,他决定重新拿出以前的陶瓷设计模型,研究生产的可能性。“琉璃我已经做了20年了,到了这个年纪,有一点资源,我还是想重新试试。”王侠军用了3年时间,先后拜访了大陆、日本、东南亚等地,寻找了100多家工厂,无论是大品牌的代工厂,还是陶瓷艺术家自己的作坊,都没有一个能帮助王侠军实现他的设计。但这次王侠军没有放弃,“为了喝这口牛奶,我们开始自己养牛”。
王侠军带领他的团队,用“带上电脑、水平仪、计算器和标尺”的烧瓷方式,在器物内外不厌其烦地搭设复杂的托具,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烧出了他想要的器型。在知天命的年纪,王侠军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说:“我感到陶瓷是我50岁之后要做的功课,希望能重振中国瓷器过去辉煌的文化高度和工艺骄傲。”
王侠军为自己的品牌取名为“八方新气”,他说:“‘八’代表的是生活的空间, 我们希望能与现代人的生活空间相结合;‘方’代表传统工艺作品的方正规矩,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新’,是希望以一个创新的概念,做符合现代的作品;‘气’就是东方人生活里面最重要的正能量来源,每件作品期许能带来气韵生动的愉悦。”
在八方新气的产品中,很难找到一件传统器型的瓷器。相反,棱角、悬空、弯度这些现代设计元素几乎体现在每一件产品中。崭新的器形理念让人们欣赏到陶瓷世界中传统与新气的结合,在器的宁静里传达气的变通,但在生产过程中,即便以模具支撑,直线还是常会歪斜,平面会凹陷,伸长的部分会缩短,圆环的形状也会变成椭圆。
王侠军坦言,即使他与团队如今已克服多项技术难题,很多产品已可以投入量产,但“成品的失败率仍旧很高”。他的每件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设计制作过程的每个工序严谨精细,以致作品的合格率只有30%,而收藏品仅为1%。如此高的失败率,使得成品倍显珍贵。
在王侠军眼中,每一件瓷器都是艺术品,不仅能表现出瓷器委婉细腻的笔触,捕捉到灵巧工艺背后的美感神韵,还要考虑与收藏者或静的观赏、或动的使用的交流互动,都能让使用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感受更深刻的生命质感,因为每件作品都有不同的设计创意、功能操作和美好的故事意寓。
王侠军说“过去好的瓷器追求古典优雅和华丽,却缺少了这个年代的时代感以及中国人讲求的‘弦外之音’的意象;这些作品像是工具、又像是钥匙,我们希望通过互动的情趣让大家体会到生活中的丰富和美妙。”说起“八方新气”一款名叫“祝福”的连环盛器,他介绍说“你可以用它来插花,也可以摆放水果。吃生鱼片的时候,大的放冰块,小的放芥末。有一个朋友在家里请客,用它盛了汤圆,舀的时候一颗颗滚下来,客人看到惊喜万分。八方新气借作品建构一个平台,不同的创意、心情,这些对象可以改变生活的情调并增加乐趣。”
在王侠军看来,所谓创意,不仅包括设计者赋予作品的趣味,也包括对象的使用者参与创造的生活趣味。他乐于看见自己的作品被开发出更多功能,这是用户对设计的认可、对创意产生的共鸣。王侠军说“就好比一尊简约流畅的白瓷佛像,很简单,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放空自己的意向,不一定非得要放在佛堂里,你可以把它放在办公室,或者客厅,既能增加美感,也能满足个人信仰的需求。这就是一种时尚感,就是一种创新。”
对于人类来说,能让须臾的生命变成永恒的,就是艺术。王侠军以文化为陶瓷产品定性走在工艺美术最前沿,凭借创意创新让八方新气白瓷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与博大精深,赋予瓷器更多“古今融合”的美感,最终走出了一条人迹至,却不同寻常的道路。不远的未来“八方新气”将成为当代瓷器的美丽代名词。
(本文根据2013年国务院编撰的《华人智造者》整理)
随着两岸交流往来的日益升温,王侠军的“八方新气”在大陆卷起一阵“创意陶瓷”热。“八方新气”以振兴瓷艺为志,凭借追求工艺的精致与设计创新的精神,以生活艺术化的理念为没落许久的中国瓷器重新找到往昔绚烂夺目的新舞台,为国瓷开辟了一条重振雄风的大道。
王侠军说,人生就应该自由自在地探索和挑战生命的各种可能。青年的电影梦,中年的玻璃大业,壮年的白瓷梦想,光阴的点点滴滴,带来了王侠军文创事业的一次次转折。如今,王侠军带领着“八方新气”进驻大陆,其创立的吉品(南通)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进入南通开发区,成为引领、推动南通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
王侠军说:“早年在美国学习玻璃创作的时候,我曾经用白卡纸做了许多立体设计模板,希望能通过陶瓷表现出来。当时探访了美国很多制造店,都说设计太过天马行空,做不出来。”王侠军不甘心,回国找到做陶瓷的老工匠,得到的回答却是瓷器“不能有面、不能有线,不能有悬空。”这些禁制,几乎会抹平他设计中的所有灵巧细节。将创意付诸实践的难度似乎比创意本身要难百倍,王侠军的陶瓷梦就此搁置。
1994年,王侠军成立第二个琉璃工作室“琉园”。在经营琉璃的同时,王侠军一直却没有忘记自己的陶瓷梦,“琉园”上市后,他决定重新拿出以前的陶瓷设计模型,研究生产的可能性。“琉璃我已经做了20年了,到了这个年纪,有一点资源,我还是想重新试试。”王侠军用了3年时间,先后拜访了大陆、日本、东南亚等地,寻找了100多家工厂,无论是大品牌的代工厂,还是陶瓷艺术家自己的作坊,都没有一个能帮助王侠军实现他的设计。但这次王侠军没有放弃,“为了喝这口牛奶,我们开始自己养牛”。
王侠军带领他的团队,用“带上电脑、水平仪、计算器和标尺”的烧瓷方式,在器物内外不厌其烦地搭设复杂的托具,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烧出了他想要的器型。在知天命的年纪,王侠军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说:“我感到陶瓷是我50岁之后要做的功课,希望能重振中国瓷器过去辉煌的文化高度和工艺骄傲。”
王侠军为自己的品牌取名为“八方新气”,他说:“‘八’代表的是生活的空间, 我们希望能与现代人的生活空间相结合;‘方’代表传统工艺作品的方正规矩,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新’,是希望以一个创新的概念,做符合现代的作品;‘气’就是东方人生活里面最重要的正能量来源,每件作品期许能带来气韵生动的愉悦。”
在八方新气的产品中,很难找到一件传统器型的瓷器。相反,棱角、悬空、弯度这些现代设计元素几乎体现在每一件产品中。崭新的器形理念让人们欣赏到陶瓷世界中传统与新气的结合,在器的宁静里传达气的变通,但在生产过程中,即便以模具支撑,直线还是常会歪斜,平面会凹陷,伸长的部分会缩短,圆环的形状也会变成椭圆。
王侠军坦言,即使他与团队如今已克服多项技术难题,很多产品已可以投入量产,但“成品的失败率仍旧很高”。他的每件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设计制作过程的每个工序严谨精细,以致作品的合格率只有30%,而收藏品仅为1%。如此高的失败率,使得成品倍显珍贵。
在王侠军眼中,每一件瓷器都是艺术品,不仅能表现出瓷器委婉细腻的笔触,捕捉到灵巧工艺背后的美感神韵,还要考虑与收藏者或静的观赏、或动的使用的交流互动,都能让使用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感受更深刻的生命质感,因为每件作品都有不同的设计创意、功能操作和美好的故事意寓。
王侠军说“过去好的瓷器追求古典优雅和华丽,却缺少了这个年代的时代感以及中国人讲求的‘弦外之音’的意象;这些作品像是工具、又像是钥匙,我们希望通过互动的情趣让大家体会到生活中的丰富和美妙。”说起“八方新气”一款名叫“祝福”的连环盛器,他介绍说“你可以用它来插花,也可以摆放水果。吃生鱼片的时候,大的放冰块,小的放芥末。有一个朋友在家里请客,用它盛了汤圆,舀的时候一颗颗滚下来,客人看到惊喜万分。八方新气借作品建构一个平台,不同的创意、心情,这些对象可以改变生活的情调并增加乐趣。”
在王侠军看来,所谓创意,不仅包括设计者赋予作品的趣味,也包括对象的使用者参与创造的生活趣味。他乐于看见自己的作品被开发出更多功能,这是用户对设计的认可、对创意产生的共鸣。王侠军说“就好比一尊简约流畅的白瓷佛像,很简单,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放空自己的意向,不一定非得要放在佛堂里,你可以把它放在办公室,或者客厅,既能增加美感,也能满足个人信仰的需求。这就是一种时尚感,就是一种创新。”
对于人类来说,能让须臾的生命变成永恒的,就是艺术。王侠军以文化为陶瓷产品定性走在工艺美术最前沿,凭借创意创新让八方新气白瓷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与博大精深,赋予瓷器更多“古今融合”的美感,最终走出了一条人迹至,却不同寻常的道路。不远的未来“八方新气”将成为当代瓷器的美丽代名词。
(本文根据2013年国务院编撰的《华人智造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