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理核心素养内容已为中学地理教师熟知,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本文以“微课”教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探究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微课 主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43-01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地理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推而广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学习、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成,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地理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而高三的教学因为时间紧容量大,几乎不可能实行课外实践考察,只能局限在课堂中,在高考的压力下,如何让高三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能最终落实学科素养,本文拟探究微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应用来进行阐述。
一、微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传统课堂难以消化、课后辅导效果较低
高三地理课堂讲解的知识量大、上课时间紧,教师上课“一讲到底”。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各有差异,教师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都难以掌握所有知识点,也难以及时消化。课后的复习多以做题做主,学生在没消化知识的基础上做题自然会有不少问题,这不仅降低了课后复习的效果,还会对学生造成畏惧心理。
(二)微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把微课引入高三地理课堂教学,可采用慢放、重放等操作,使比较复杂的地理原理或地理事物结构得以比较生动、形象、清楚的呈现给学生。利用视频的声像效果,结合图片与文本等多种教育教学元素由静变动呈现,使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三)微课优化教学方式,改进学生高三地理学习方式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后,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熟悉程度,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地理微课资源,给自己进行有针性的复习、加深、巩固。
二、微课教学过程设计注意事项
1.切题要迅速
微课一定要体现“微”的特点,一节微课的设置要在5—10分钟以内,如果切题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正文内容的讲授,这是进入主题必须遵循的原则。
2.线索清晰明了
微课的设计要紧紧围绕一条线索展开,突出内容的主干,剔除可有可无的论证。讲授重难点内容要论据充足,力求语言简单明了,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效果最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结束要快捷
简洁有力的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对微课知识点进行恰当的梳理和总结,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化。
三、微课在高三地理主题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本案例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分异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使用纪录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让学生建立纬度差异的感知。本课开始首先以“你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吗”为问题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知识点,并呈现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由于热量(纬度位置)和水分(海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的自然带。接着本课以一段加拿大不同纬度地带分布的不同植被的视频给学生生动直观的感受,并让学生思考自然带的分异表现。利用教材及视频,遵循地理现像,地理规律,地理理论的教学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析地理环境中纬度要素,通过视频的展示,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因子。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是获得固定的原理和原则,而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環境差异性——纬度分布规律》微课教学设计
四、微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建议
1.耗时较长,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优质的地理微课需要较多的素材,制作过程耗时较长,需要应用比较多的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一线地理教师对一些软件的运用技巧并不熟悉,使得微课资源的制作显得繁琐、复杂。
2.硬件要求比较高
地理微课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当地有比较好的地理教学硬件基础。有条件可为每名同学配备微课数码终端(ipad、计算机等)。
3.建议扎根课堂,重点是探索教学应用模式
微课要与课堂要求相适应。内容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重难点,要扎根课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摸索出一条微课和传统教学高效结合的道路。
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研2016年度规划课题《“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学地理教学为例》(编号1201544057)研究成果。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微课 主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43-01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地理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推而广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学习、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成,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地理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而高三的教学因为时间紧容量大,几乎不可能实行课外实践考察,只能局限在课堂中,在高考的压力下,如何让高三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能最终落实学科素养,本文拟探究微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应用来进行阐述。
一、微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传统课堂难以消化、课后辅导效果较低
高三地理课堂讲解的知识量大、上课时间紧,教师上课“一讲到底”。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各有差异,教师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都难以掌握所有知识点,也难以及时消化。课后的复习多以做题做主,学生在没消化知识的基础上做题自然会有不少问题,这不仅降低了课后复习的效果,还会对学生造成畏惧心理。
(二)微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把微课引入高三地理课堂教学,可采用慢放、重放等操作,使比较复杂的地理原理或地理事物结构得以比较生动、形象、清楚的呈现给学生。利用视频的声像效果,结合图片与文本等多种教育教学元素由静变动呈现,使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三)微课优化教学方式,改进学生高三地理学习方式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后,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熟悉程度,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地理微课资源,给自己进行有针性的复习、加深、巩固。
二、微课教学过程设计注意事项
1.切题要迅速
微课一定要体现“微”的特点,一节微课的设置要在5—10分钟以内,如果切题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正文内容的讲授,这是进入主题必须遵循的原则。
2.线索清晰明了
微课的设计要紧紧围绕一条线索展开,突出内容的主干,剔除可有可无的论证。讲授重难点内容要论据充足,力求语言简单明了,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效果最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结束要快捷
简洁有力的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对微课知识点进行恰当的梳理和总结,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化。
三、微课在高三地理主题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本案例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分异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使用纪录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让学生建立纬度差异的感知。本课开始首先以“你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吗”为问题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知识点,并呈现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由于热量(纬度位置)和水分(海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的自然带。接着本课以一段加拿大不同纬度地带分布的不同植被的视频给学生生动直观的感受,并让学生思考自然带的分异表现。利用教材及视频,遵循地理现像,地理规律,地理理论的教学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析地理环境中纬度要素,通过视频的展示,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因子。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是获得固定的原理和原则,而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環境差异性——纬度分布规律》微课教学设计
四、微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建议
1.耗时较长,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优质的地理微课需要较多的素材,制作过程耗时较长,需要应用比较多的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一线地理教师对一些软件的运用技巧并不熟悉,使得微课资源的制作显得繁琐、复杂。
2.硬件要求比较高
地理微课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当地有比较好的地理教学硬件基础。有条件可为每名同学配备微课数码终端(ipad、计算机等)。
3.建议扎根课堂,重点是探索教学应用模式
微课要与课堂要求相适应。内容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重难点,要扎根课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摸索出一条微课和传统教学高效结合的道路。
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研2016年度规划课题《“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学地理教学为例》(编号120154405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