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来达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生 主体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为教师才艺展示的舞台,尽管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但由于历史知识难于记忆,学生往往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而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生已习惯于接受教材的结论,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可能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适时地给予表扬,肯定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逐渐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让学生大胆质疑,要求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不仅对历史知识挖深、挖透,而且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十分冷僻,教师有时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如“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经济危机?”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
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
二、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并从各种途径去探究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要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和体验来解决问题,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本质,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三、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抛出答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生生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果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是不是就不会由盛转衰?”等。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开展讨论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迹、文物等,分工合作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使学生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要让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不同的各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还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同样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理解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们并不应该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回答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以突破思维的封闭性,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学生能够具有不断探索新结论、新思想的意识。
这样,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师生的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 主体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为教师才艺展示的舞台,尽管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但由于历史知识难于记忆,学生往往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而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生已习惯于接受教材的结论,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可能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适时地给予表扬,肯定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逐渐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让学生大胆质疑,要求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不仅对历史知识挖深、挖透,而且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十分冷僻,教师有时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如“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经济危机?”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
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
二、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并从各种途径去探究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要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和体验来解决问题,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本质,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三、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抛出答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生生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果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是不是就不会由盛转衰?”等。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开展讨论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迹、文物等,分工合作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使学生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要让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不同的各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还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同样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理解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们并不应该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回答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以突破思维的封闭性,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学生能够具有不断探索新结论、新思想的意识。
这样,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师生的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