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时代,护理安全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热点话题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住院患者的人身安全与护理管理息息相关。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专业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提升我们的护理管理质量,增强住院病患的安全性。下面文章中主要阐述了国内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简单描述了一下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希望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展望
众所周知,精神科的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大,想要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完成护理安全的相关评估工作,其次还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尽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给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加何正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是防止精神科意外事件,减少纠纷的关键。现将精神科护理安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我国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精神病医院的管理组织构建比照国内大型医院实行由护理部负责的垂直管理,建立护理质量三级控制体系,下设不同护理管理组。各级分工明确,要行使质量控制职能,没有人事调配权,管理上存在工作需要与个人需要发生矛盾时无法公正处理的问题,会引发队伍不能稳定的安全问题。
精神科护理沿用传统分级护理制度。但患者的需求具有个体化特征规行的分级护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精神病患者症状表现更具有特殊性加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有的在病情好转定“二级”或“三级”护理时常易发生自杀行为,护士要不离视线的观察病人,这种状况使护士人力严重不足,加上大量时间用于护理记录,存在看护不能严密到位的安全隐患。其次精神科安全管理干预体系的不完善,不能使“评估、干预和监管”环节有效运行,特别是安全评估环节,缺乏可操作的定量、定性分析,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事故处理体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一方面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护理难度加大,易形成纠纷隐患。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明确了患者的权力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相对于患者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足,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够不能自如规避法律问题,易产生纠纷。
2护理安全对策
2.1打破传统,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更新。积极将人性化服务、开放管理等理念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是现代护理发展需要。人性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模式的升华,它将现代管理与人的情感进行了有机整合,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与工作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精神科护理领域,有多项报到得出人文管理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对精神病患者加强人文关怀,能改善患者焦虑等情绪,密切护患关系,避免因沟通不良引发的护理纠纷。在推行新的护理方法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安全问题,因此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护患双方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减少安全问题促进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针对患者需要,优化管理制度制度是质量的保证,精神科安全管理同样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约束。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无疑是质量的生命线。古人云动则变,变则精。不断改革管理制度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对于已经背离现实需要的制度要改革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如对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多年后有研究发现,上报不良事件要受处罚的规定使基层出现瞒报现象,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于安全质量提升不利。徐亚金等研究探索对不良事件上报实行无惩罚制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发现无惩罚上报制度比较有惩罚上报制度更具优势,能规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统计和应对策略,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研究表明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针对新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胧化管理制度。
2.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培训:吴晓静等调查发现,护士对其所在病房和医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不够理想,而这与护士所受的教育体系和医院管理体系有关。陈刘莺等的调查也提示护理老师、护生、在职护理人员,这三大群体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均不是很高。
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通过教育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对护理安全质量至关重要。医院护理安全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臨床老师的胜任能力培养、不同层次教育和新护士教育。根据医院护士队伍的文化结构,划分不同层次人员,制定相应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方式。
3护理安全展望
比较国外系统化、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和防范风险的新方法、新理念。我国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在人们维权意识加强、法律逐步完善的前提下,要建立权威的护理安全组织,大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制度体系研究,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确立医院内部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级因素,体现系统管理的安全理念胧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为建立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可操作的管理工具也为今后构建“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提供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研究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确保护理安全管理程序化科学化。研究建立护理安全教育体系,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一点。将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医院工作计划,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危机干预工作同日常护理安全工作相结合。加强护理安全评估和监督管理,利用患者、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协助,推动护理安全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丽,张跃兰.精神科临床护理妥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1B):39-41.
[2]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9.
[3]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展望
众所周知,精神科的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大,想要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完成护理安全的相关评估工作,其次还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尽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给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加何正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是防止精神科意外事件,减少纠纷的关键。现将精神科护理安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我国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精神病医院的管理组织构建比照国内大型医院实行由护理部负责的垂直管理,建立护理质量三级控制体系,下设不同护理管理组。各级分工明确,要行使质量控制职能,没有人事调配权,管理上存在工作需要与个人需要发生矛盾时无法公正处理的问题,会引发队伍不能稳定的安全问题。
精神科护理沿用传统分级护理制度。但患者的需求具有个体化特征规行的分级护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精神病患者症状表现更具有特殊性加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有的在病情好转定“二级”或“三级”护理时常易发生自杀行为,护士要不离视线的观察病人,这种状况使护士人力严重不足,加上大量时间用于护理记录,存在看护不能严密到位的安全隐患。其次精神科安全管理干预体系的不完善,不能使“评估、干预和监管”环节有效运行,特别是安全评估环节,缺乏可操作的定量、定性分析,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事故处理体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一方面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护理难度加大,易形成纠纷隐患。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明确了患者的权力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相对于患者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足,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够不能自如规避法律问题,易产生纠纷。
2护理安全对策
2.1打破传统,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更新。积极将人性化服务、开放管理等理念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是现代护理发展需要。人性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模式的升华,它将现代管理与人的情感进行了有机整合,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与工作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精神科护理领域,有多项报到得出人文管理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对精神病患者加强人文关怀,能改善患者焦虑等情绪,密切护患关系,避免因沟通不良引发的护理纠纷。在推行新的护理方法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安全问题,因此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护患双方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减少安全问题促进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针对患者需要,优化管理制度制度是质量的保证,精神科安全管理同样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约束。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无疑是质量的生命线。古人云动则变,变则精。不断改革管理制度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对于已经背离现实需要的制度要改革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如对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多年后有研究发现,上报不良事件要受处罚的规定使基层出现瞒报现象,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于安全质量提升不利。徐亚金等研究探索对不良事件上报实行无惩罚制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发现无惩罚上报制度比较有惩罚上报制度更具优势,能规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统计和应对策略,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研究表明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针对新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胧化管理制度。
2.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培训:吴晓静等调查发现,护士对其所在病房和医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不够理想,而这与护士所受的教育体系和医院管理体系有关。陈刘莺等的调查也提示护理老师、护生、在职护理人员,这三大群体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均不是很高。
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通过教育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对护理安全质量至关重要。医院护理安全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臨床老师的胜任能力培养、不同层次教育和新护士教育。根据医院护士队伍的文化结构,划分不同层次人员,制定相应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方式。
3护理安全展望
比较国外系统化、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和防范风险的新方法、新理念。我国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在人们维权意识加强、法律逐步完善的前提下,要建立权威的护理安全组织,大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制度体系研究,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确立医院内部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级因素,体现系统管理的安全理念胧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为建立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可操作的管理工具也为今后构建“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提供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研究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确保护理安全管理程序化科学化。研究建立护理安全教育体系,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一点。将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医院工作计划,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危机干预工作同日常护理安全工作相结合。加强护理安全评估和监督管理,利用患者、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协助,推动护理安全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丽,张跃兰.精神科临床护理妥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1B):39-41.
[2]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9.
[3]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