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相对,其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精神品质,彰显教师自身魅力,同时又能使语文课文的教学价值得到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及实施策略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带着情感教学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素养。一方面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情感的浇灌和哺育;一方面语文是情感学科,每一篇优秀课文几乎都是作者带着情感进行创作的,所以情感教育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师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以及師本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和互动,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只是获得了一些知识,背诵了几篇课文和诗词,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认知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等综合能力有没有得到完善,教师对此不关心。这种缺乏情感的语文教育方式不但和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而且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1.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能力,但是由于文化基础的不足以及生活经验的欠缺,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情感不能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对此,教师就要做一名优秀的情感宣传员,带着情感给学生朗读课文,带着情感启发学生思考,带着情感和学生一起互动,创造积极向上的情感环境,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故事》时,为了让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感受到范仲淹考取功名之前的艰苦生活,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有喝不完的粥,吃不完的饭,但是你们这么好的条件,有谁每天像范仲淹一样天刚亮就起床刻苦读书呢?”听了老师的问题,很多学生低下了头,都感到范仲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2.陶冶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有涵养、有素质、有礼貌、有同情心的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些小学生心中没有他人,缺少感恩意识,不关心同学和老师,甚至对别人的痛苦幸灾乐祸,对这样的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感是重中之重。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种环境,模拟小女孩当时身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场景,给学生营造一种寒冷、饥饿、被人忽视的氛围,然后教师播放一首略带伤感的背景音乐,之后带着泪水给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感受当时小女孩的遭遇。一些学生会被教师的朗读而感染、而泪流,他们的思想受到了教育,人格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升华,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提升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较为直白,而语文课文往往凝结着作者深刻的情感,所以教师应该在情感教育中注意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使之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合拍,这样学生的思想境界才能提高,对课文的理解才能深刻。如在教學《陈嘉庚办学》时,一些学生对陈嘉庚精神的认识往往只是局限于助人为乐,帮助故乡的孩子们上学,而没有看到陈嘉庚全心全意为了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对此,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陈嘉庚建造厦门大学的真实图片或者影像,特别是陈嘉庚先生在抗战时期带领南洋华侨为祖国抗战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的事迹,引导学生对陈嘉庚先生的博大心胸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深深的敬仰。
4.提高教师的情感
教师要做一名有情感的人,而不是无动于衷的人,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作为。一些语文教师情感淡漠,对学生不关心,对教学没信念,对工作没激情,这样的教师是很难在情感教育中给学生以善的引导的。有鉴于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努力成为有情感的人,对学生,教师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和每一位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而不是用威严去恫吓他们;对同事,教师要真诚友善,关心帮助,切忌打压猜忌;对教育,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忘我无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给教育事业抹黑;对领导,教师要尊敬服从;对家长,教师更要重视,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家长交流沟通,把家长当成自己的朋友和老师,积极向家长学习和求教,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加以修炼,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
三、结束语
当前,情感教育还需要教师进一步重视,养成自觉意识和习惯,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活力和魅力,使学生带着情感阅读和写作,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炳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4):39-40.
[2]洪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41.
[3]黎国栋.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带着情感教学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素养。一方面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情感的浇灌和哺育;一方面语文是情感学科,每一篇优秀课文几乎都是作者带着情感进行创作的,所以情感教育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师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以及師本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和互动,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只是获得了一些知识,背诵了几篇课文和诗词,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认知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等综合能力有没有得到完善,教师对此不关心。这种缺乏情感的语文教育方式不但和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而且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1.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能力,但是由于文化基础的不足以及生活经验的欠缺,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情感不能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对此,教师就要做一名优秀的情感宣传员,带着情感给学生朗读课文,带着情感启发学生思考,带着情感和学生一起互动,创造积极向上的情感环境,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故事》时,为了让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感受到范仲淹考取功名之前的艰苦生活,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有喝不完的粥,吃不完的饭,但是你们这么好的条件,有谁每天像范仲淹一样天刚亮就起床刻苦读书呢?”听了老师的问题,很多学生低下了头,都感到范仲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2.陶冶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有涵养、有素质、有礼貌、有同情心的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些小学生心中没有他人,缺少感恩意识,不关心同学和老师,甚至对别人的痛苦幸灾乐祸,对这样的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感是重中之重。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种环境,模拟小女孩当时身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场景,给学生营造一种寒冷、饥饿、被人忽视的氛围,然后教师播放一首略带伤感的背景音乐,之后带着泪水给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感受当时小女孩的遭遇。一些学生会被教师的朗读而感染、而泪流,他们的思想受到了教育,人格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升华,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提升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较为直白,而语文课文往往凝结着作者深刻的情感,所以教师应该在情感教育中注意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使之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合拍,这样学生的思想境界才能提高,对课文的理解才能深刻。如在教學《陈嘉庚办学》时,一些学生对陈嘉庚精神的认识往往只是局限于助人为乐,帮助故乡的孩子们上学,而没有看到陈嘉庚全心全意为了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对此,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陈嘉庚建造厦门大学的真实图片或者影像,特别是陈嘉庚先生在抗战时期带领南洋华侨为祖国抗战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的事迹,引导学生对陈嘉庚先生的博大心胸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深深的敬仰。
4.提高教师的情感
教师要做一名有情感的人,而不是无动于衷的人,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作为。一些语文教师情感淡漠,对学生不关心,对教学没信念,对工作没激情,这样的教师是很难在情感教育中给学生以善的引导的。有鉴于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努力成为有情感的人,对学生,教师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和每一位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而不是用威严去恫吓他们;对同事,教师要真诚友善,关心帮助,切忌打压猜忌;对教育,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忘我无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给教育事业抹黑;对领导,教师要尊敬服从;对家长,教师更要重视,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家长交流沟通,把家长当成自己的朋友和老师,积极向家长学习和求教,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加以修炼,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
三、结束语
当前,情感教育还需要教师进一步重视,养成自觉意识和习惯,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活力和魅力,使学生带着情感阅读和写作,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炳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4):39-40.
[2]洪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41.
[3]黎国栋.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