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以其鲜明的优势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更加形象生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整合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以其鲜明的优势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更加形象生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并逐步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点点个人感悟,现简单阐述一下。
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的课堂中它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没有了空洞的说教、贫乏的语言、呆板的插图,没有了压迫式的灌输方式的原始教育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具体做法
1、潜移默化,将学科整合逐步渗透
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画图程序中的“图片配文字”一课中,可先示范给学生一幅古诗配图的画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在图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后,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输入一首喜爱的古诗,并根据诗文的内容配上符合意境的图画内容。这样学生既复习了古诗,又学会了画图技巧,一举两得。这个例子中不仅整合了语文学科,还通过在画图中追求美感而与美术学科有机的整合。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2、找准整合点,加强学科整合
我个人认为各学科中的某些知识之间存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使计算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找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点,这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具体在课程整合时,多采用的是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使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一课中,给学生出示任务:用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比如科技、文学)制作电子报刊。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技能如下:信息技术学科中各项技能的应用(文字中插入编辑图片、插入艺术字、绘图工具栏的使用等);语文学科中作文能力的锻炼(所用资料中的文字筛选与组合);美术学科中审美观的培养(电子报刊排版、色彩图片处理、图文搭配等)。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全员参与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信息技术教师才是主角,其他学科教师也应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与学科整合的意识,将培训学科整合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教学一线,是做好学科整合的有力保障。例如在我校,全校一百多位老师全部通过了信息技术等级考核,每年的寒暑假学校会组织由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常用软件的培训,使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全面提升。
三、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科整合的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忽略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大量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加入课件中,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些花花绿绿的画面吸引了,却忘记了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2、要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为了做到以学生为主,而忽视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过分强调课件的花哨,反而会使学生杂乱无序,注意力分散,教师也体现不出应有的主导地位,教学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信息技术应用要做到宁缺毋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都要使用课件。使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在整合過程中,应做到宁缺毋滥,使整合效果达到最佳。
4、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课程整合
在课程整合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优质课的时候才会花心思去认真地备上一节课,而在平时的课堂中则仍旧我行我素,老路照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有心,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丰富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与反思,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深入进行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整合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以其鲜明的优势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更加形象生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并逐步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点点个人感悟,现简单阐述一下。
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的课堂中它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没有了空洞的说教、贫乏的语言、呆板的插图,没有了压迫式的灌输方式的原始教育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具体做法
1、潜移默化,将学科整合逐步渗透
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画图程序中的“图片配文字”一课中,可先示范给学生一幅古诗配图的画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在图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后,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输入一首喜爱的古诗,并根据诗文的内容配上符合意境的图画内容。这样学生既复习了古诗,又学会了画图技巧,一举两得。这个例子中不仅整合了语文学科,还通过在画图中追求美感而与美术学科有机的整合。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2、找准整合点,加强学科整合
我个人认为各学科中的某些知识之间存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使计算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找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点,这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具体在课程整合时,多采用的是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使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一课中,给学生出示任务:用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比如科技、文学)制作电子报刊。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技能如下:信息技术学科中各项技能的应用(文字中插入编辑图片、插入艺术字、绘图工具栏的使用等);语文学科中作文能力的锻炼(所用资料中的文字筛选与组合);美术学科中审美观的培养(电子报刊排版、色彩图片处理、图文搭配等)。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全员参与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信息技术教师才是主角,其他学科教师也应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与学科整合的意识,将培训学科整合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教学一线,是做好学科整合的有力保障。例如在我校,全校一百多位老师全部通过了信息技术等级考核,每年的寒暑假学校会组织由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常用软件的培训,使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全面提升。
三、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科整合的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忽略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大量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加入课件中,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些花花绿绿的画面吸引了,却忘记了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2、要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为了做到以学生为主,而忽视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过分强调课件的花哨,反而会使学生杂乱无序,注意力分散,教师也体现不出应有的主导地位,教学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信息技术应用要做到宁缺毋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都要使用课件。使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在整合過程中,应做到宁缺毋滥,使整合效果达到最佳。
4、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课程整合
在课程整合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优质课的时候才会花心思去认真地备上一节课,而在平时的课堂中则仍旧我行我素,老路照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有心,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丰富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与反思,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深入进行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