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我也尝试着通过巧用多种途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巧用周围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周围的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活教材,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一切都展现在幼儿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的描述语句,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我班经常鼓励幼儿去观察、发现、体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把幼儿带到室外去观察“屋顶上的秘密”、“各种各样的车”、“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生活中变化”等等,逐渐引导幼儿运用一些丰富的词语加入到完整的句子中去,实在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通过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谈,有趣的话题激发了幼儿要说的欲望,喜欢说、有话说。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因此,鼓励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更加理解环境的内容,更加喜欢与环境交流,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总能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各种废旧的材料,创设了一个温馨有个性的“演艺吧”,幼儿可以尽情的在里面阅读,分角色表演,创造性地讲述书中的故事、相互交流各个角色的对话;在布置活动室“准备好了上学去”的过程中,幼儿大胆提议:“我们也要当小学生”,于是产生了“礼仪之星”、“才艺之星”、“智慧之星”、“运动之星”、“进步之星”、“国旗手之星”等等,他们很自主的在每一周的评比中,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亮点,在自我推荐和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辞。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布置中应特别注重让幼儿动手参与,当他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后,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想说的愿望,即使一些平时不喜欢当众说话的幼儿,也会主动地向大家讲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巧用鼓励参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问,关注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有以同伴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帮助。
如:在“塑料瓶底的秘密”的主题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从家中搜集来各种塑料瓶子,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经验相互讨论,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导,提供材料,鼓励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答案。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讲得完不完整,对不对,老师都力争做到不轻易去打断,不轻易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这使得幼儿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此时的兴趣更浓厚了。逐渐的,他们用“我发现了……”句式完整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新发现,在这种宽松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幼儿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问、敢说”,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巧用幼儿一日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巧妙的运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让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特别是“每日开心一句”中,我们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天离园时,我们都将让幼儿回家后围绕指定的一个词、一个成语、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关联词来说一句或一段话。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我发现……”、“有的…有的…还有的…”、“如果……就……”、“假如我会飞……” 、“我的开心烦恼事”、“天气预报”、“我的小广告”、“我们的一家”、“今天的小收获”……,这种创造性的说话,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便可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表现是非常有趣而丰富的,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言语交往方式,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往,会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在幼儿自由自在的闲谈中有效的促进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巧用各种方式的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图说句”、“摆图说句”、“拼图编故事”、“创编广告”等,它能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从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让幼儿在《谁和谁好》活动中,教师将各种不同内容的图片出示给幼儿,请幼儿自选两张,联系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在幼儿看图讲述中,幼儿有了说的素材和内容,通过想象,幼儿说的越来越多,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五、巧用感兴趣的话题,发展幼兒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捕捉到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时,他们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很乐意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讲述出来,幼儿的口语表达也就在这些幼儿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讲述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六、巧用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文艺作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语言,在故事中巩固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因此,我班组织了每月一次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无数个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幼儿的心,在使幼儿受到良好品德教育的同时,还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一个故事讲完了,我们便围绕故事给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帮助他们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幼儿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我们又让幼儿试着讲述,适时鼓励幼儿,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巩固提高了。
七、巧用游戏、表演,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巧用了情景表演、小记者采访、“辩论会”等,帮助幼儿增加对词汇的丰富,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或创编不同角色的行为和对话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空间无所不在,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善于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巧用多种途径,就一定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巧用周围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周围的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活教材,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一切都展现在幼儿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的描述语句,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我班经常鼓励幼儿去观察、发现、体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把幼儿带到室外去观察“屋顶上的秘密”、“各种各样的车”、“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生活中变化”等等,逐渐引导幼儿运用一些丰富的词语加入到完整的句子中去,实在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通过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谈,有趣的话题激发了幼儿要说的欲望,喜欢说、有话说。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因此,鼓励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更加理解环境的内容,更加喜欢与环境交流,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总能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各种废旧的材料,创设了一个温馨有个性的“演艺吧”,幼儿可以尽情的在里面阅读,分角色表演,创造性地讲述书中的故事、相互交流各个角色的对话;在布置活动室“准备好了上学去”的过程中,幼儿大胆提议:“我们也要当小学生”,于是产生了“礼仪之星”、“才艺之星”、“智慧之星”、“运动之星”、“进步之星”、“国旗手之星”等等,他们很自主的在每一周的评比中,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亮点,在自我推荐和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辞。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布置中应特别注重让幼儿动手参与,当他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后,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想说的愿望,即使一些平时不喜欢当众说话的幼儿,也会主动地向大家讲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巧用鼓励参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问,关注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有以同伴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帮助。
如:在“塑料瓶底的秘密”的主题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从家中搜集来各种塑料瓶子,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经验相互讨论,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导,提供材料,鼓励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答案。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讲得完不完整,对不对,老师都力争做到不轻易去打断,不轻易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这使得幼儿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此时的兴趣更浓厚了。逐渐的,他们用“我发现了……”句式完整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新发现,在这种宽松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幼儿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问、敢说”,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巧用幼儿一日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巧妙的运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让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特别是“每日开心一句”中,我们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天离园时,我们都将让幼儿回家后围绕指定的一个词、一个成语、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关联词来说一句或一段话。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我发现……”、“有的…有的…还有的…”、“如果……就……”、“假如我会飞……” 、“我的开心烦恼事”、“天气预报”、“我的小广告”、“我们的一家”、“今天的小收获”……,这种创造性的说话,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便可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表现是非常有趣而丰富的,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言语交往方式,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往,会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在幼儿自由自在的闲谈中有效的促进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巧用各种方式的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图说句”、“摆图说句”、“拼图编故事”、“创编广告”等,它能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从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让幼儿在《谁和谁好》活动中,教师将各种不同内容的图片出示给幼儿,请幼儿自选两张,联系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在幼儿看图讲述中,幼儿有了说的素材和内容,通过想象,幼儿说的越来越多,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五、巧用感兴趣的话题,发展幼兒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捕捉到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时,他们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很乐意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讲述出来,幼儿的口语表达也就在这些幼儿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讲述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六、巧用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文艺作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语言,在故事中巩固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因此,我班组织了每月一次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无数个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幼儿的心,在使幼儿受到良好品德教育的同时,还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一个故事讲完了,我们便围绕故事给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帮助他们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幼儿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我们又让幼儿试着讲述,适时鼓励幼儿,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巩固提高了。
七、巧用游戏、表演,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巧用了情景表演、小记者采访、“辩论会”等,帮助幼儿增加对词汇的丰富,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或创编不同角色的行为和对话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空间无所不在,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善于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巧用多种途径,就一定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