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种途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ianb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我也尝试着通过巧用多种途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巧用周围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周围的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活教材,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一切都展现在幼儿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的描述语句,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我班经常鼓励幼儿去观察、发现、体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把幼儿带到室外去观察“屋顶上的秘密”、“各种各样的车”、“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生活中变化”等等,逐渐引导幼儿运用一些丰富的词语加入到完整的句子中去,实在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通过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谈,有趣的话题激发了幼儿要说的欲望,喜欢说、有话说。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因此,鼓励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更加理解环境的内容,更加喜欢与环境交流,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总能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各种废旧的材料,创设了一个温馨有个性的“演艺吧”,幼儿可以尽情的在里面阅读,分角色表演,创造性地讲述书中的故事、相互交流各个角色的对话;在布置活动室“准备好了上学去”的过程中,幼儿大胆提议:“我们也要当小学生”,于是产生了“礼仪之星”、“才艺之星”、“智慧之星”、“运动之星”、“进步之星”、“国旗手之星”等等,他们很自主的在每一周的评比中,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亮点,在自我推荐和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辞。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布置中应特别注重让幼儿动手参与,当他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后,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想说的愿望,即使一些平时不喜欢当众说话的幼儿,也会主动地向大家讲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巧用鼓励参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问,关注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有以同伴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帮助。
  如:在“塑料瓶底的秘密”的主题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从家中搜集来各种塑料瓶子,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经验相互讨论,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导,提供材料,鼓励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答案。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讲得完不完整,对不对,老师都力争做到不轻易去打断,不轻易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这使得幼儿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此时的兴趣更浓厚了。逐渐的,他们用“我发现了……”句式完整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新发现,在这种宽松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幼儿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问、敢说”,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巧用幼儿一日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巧妙的运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让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特别是“每日开心一句”中,我们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天离园时,我们都将让幼儿回家后围绕指定的一个词、一个成语、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关联词来说一句或一段话。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我发现……”、“有的…有的…还有的…”、“如果……就……”、“假如我会飞……” 、“我的开心烦恼事”、“天气预报”、“我的小广告”、“我们的一家”、“今天的小收获”……,这种创造性的说话,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便可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表现是非常有趣而丰富的,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言语交往方式,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往,会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在幼儿自由自在的闲谈中有效的促进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巧用各种方式的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图说句”、“摆图说句”、“拼图编故事”、“创编广告”等,它能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从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让幼儿在《谁和谁好》活动中,教师将各种不同内容的图片出示给幼儿,请幼儿自选两张,联系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在幼儿看图讲述中,幼儿有了说的素材和内容,通过想象,幼儿说的越来越多,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五、巧用感兴趣的话题,发展幼兒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捕捉到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时,他们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很乐意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讲述出来,幼儿的口语表达也就在这些幼儿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讲述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六、巧用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文艺作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语言,在故事中巩固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因此,我班组织了每月一次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无数个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幼儿的心,在使幼儿受到良好品德教育的同时,还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一个故事讲完了,我们便围绕故事给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帮助他们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幼儿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我们又让幼儿试着讲述,适时鼓励幼儿,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巩固提高了。
  七、巧用游戏、表演,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巧用了情景表演、小记者采访、“辩论会”等,帮助幼儿增加对词汇的丰富,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或创编不同角色的行为和对话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空间无所不在,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善于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巧用多种途径,就一定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的生命,没有想象力的绘画,是苍白无力的。儿童时期,是想象力非常活跃的时期,教师应该加以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创作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作品。  现在我把平时的一些尝试和思考总结整理如下:  一、丰富创作的参考素材。  鲁迅先生说:“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课下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期刊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提高学生思考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培养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语言艺术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可见课堂上教师充满艺术的语言就会像糖一样粘住一切,常常可以使一节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教师语言艺术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技巧。  关键词:课堂教学艺术、主动学习、课堂充满生机。  正文  一、引言  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主题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健康成长  在初中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新课标下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创设乐学环境的重要意义,探讨创设职高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职高体育教学水平。据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有利于保障职高体育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下的体育教学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推动我国职高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高体育教学 乐学环境 教学水平
期刊
摘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语文个性化备课,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领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个性化差异,创新能力,情感体验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
期刊
创新,从狭义上讲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很多想法、很多观点,用教师的定势思维来看,是十分幼稚、十分荒谬的,但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做法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强化新的自觉性,这样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
期刊
“教育不可以一蹴而就,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寄希望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招式,无异于痴人说梦。教育是慢的藝术,可是我们往往慢不下来。”这是2011年第十期《红蕾.教育文摘》刊载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的一句话。作为已有十几年教龄的我,对这段话有着深刻的理解。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
期刊
摘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
期刊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就是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不但使教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使学生变得乐于理解和接受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灵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下面我就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谈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