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即“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因此,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常常成为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处
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所谓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如讲《相见欢》一词,在品析朗读诗歌的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在词的上、下片中找出表现“离愁”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并诵读体会词的意境。因为抓住了“离愁”这个诗眼来提问,同学们在上片中很快找到了“西楼”“钩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渲染冷落凄清气氛的描写景物的意象,还找出了“无言”“独上”“寂寞”“锁”这些从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表达词人孤独愁苦之情的词语,并很好的概括出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下片里则立刻找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句,准确地分析出把“离愁”比喻成丝麻,又多又乱,无法解开,化抽象为具体,表达的是不同于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国破家亡、失去自由的深愁长恨。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重读、停顿、节奏、声调等技巧的处理,反复诵读而体会出了李煜那种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也学习了直抒胸臆的写法。这过程中,学生一直兴致勃勃地在找词语或句子,反复诵读品味,进而把握了情感,体会了意境。
二、启发探究关注细微处
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教者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赏读散文《春》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我问学生,“把句中的‘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所有学生都认为不好,有的一时说不清其中的道理,有的认识到“闹”字有声响,与“嗡嗡”搭配恰当,有的看出后半句连用两个“飞”字,如果前面也用“飞”字,则与后面重复,又显出用词单调。这时,我接着问:那把句中的两个“飞”都改成“闹”,好不好?思考片刻,大家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好。有同学看出,用“闹”就与前句重复,显得单调。有同学看出,“闹”不能表现蝴蝶在花丛中轻盈飘舞的姿态。我再问:“把句中的‘闹’与‘飞’调换位置,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立刻就有同学看出,如果用“闹”来形容蝴蝶就缺少姿态美,而用“飞”来写蜜蜂则欠缺声响美。此时,我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可见,句中一个“闹”两个“飞”,不仅不能只用其中的一个词,而且不能调换。这样,前句用“闹”后句用“飞”就生动形象地从侧面描写出花儿的繁茂、鲜艳和香甜。让我们看到蜂闹蝶舞的景象,感受到春意盎然而深深陶醉,进而与作者一样喜爱春天并赞美春天。
三、激发思维利用矛盾处
课文中会有许多表面看似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文末这样写:“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问:“‘大约’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两个词在一个句中出现,是不是矛盾了?”学生一时愣住了,很快进行了激烈的争辩,通过合作、探究,大家在文中找到两者并不矛盾的依据。有同学说,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未再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关于他的确切消息,所以用“大约”来对他的死表示猜测。又有同学补充,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惨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他的死又是无疑的,所以在“大约”之后用“的确”来表示“我”猜测的结论。还有同学小结这样写的效果,这一结尾给人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孔乙己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一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而且学生还很好地品味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精练、深刻、含蓄的特点,突出了重点,真是两全其美。
四、提高参与率提问容易处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觉得关键是课堂提问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要适度,更多的时候要问得简单直接些。在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在体会语言准确生动这一特点时,我问:“课文是如何表现语言的准确与生动的?”迟疑中,有的找出个别词语分析其准确生动性,有的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来分析其表达效果。令我着急的是,他们竟不顾说明文体,而把说明方法撇在一边。这时,我只好换一种方法来问:“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找出相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问题一出,大家接二连三地准确地找到了相关语句并很好地分析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最终归纳出语言的准确生动这一特点。这一换问,既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解决了课文的一个重点。可见,教者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既备大纲、备教材,重点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着”的问题,让同学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当然,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是常谈常新的话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精心设计好多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并形成有独特个性、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那么,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头桥中学)
一、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处
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所谓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如讲《相见欢》一词,在品析朗读诗歌的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在词的上、下片中找出表现“离愁”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并诵读体会词的意境。因为抓住了“离愁”这个诗眼来提问,同学们在上片中很快找到了“西楼”“钩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渲染冷落凄清气氛的描写景物的意象,还找出了“无言”“独上”“寂寞”“锁”这些从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表达词人孤独愁苦之情的词语,并很好的概括出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下片里则立刻找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句,准确地分析出把“离愁”比喻成丝麻,又多又乱,无法解开,化抽象为具体,表达的是不同于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国破家亡、失去自由的深愁长恨。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重读、停顿、节奏、声调等技巧的处理,反复诵读而体会出了李煜那种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也学习了直抒胸臆的写法。这过程中,学生一直兴致勃勃地在找词语或句子,反复诵读品味,进而把握了情感,体会了意境。
二、启发探究关注细微处
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教者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赏读散文《春》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我问学生,“把句中的‘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所有学生都认为不好,有的一时说不清其中的道理,有的认识到“闹”字有声响,与“嗡嗡”搭配恰当,有的看出后半句连用两个“飞”字,如果前面也用“飞”字,则与后面重复,又显出用词单调。这时,我接着问:那把句中的两个“飞”都改成“闹”,好不好?思考片刻,大家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好。有同学看出,用“闹”就与前句重复,显得单调。有同学看出,“闹”不能表现蝴蝶在花丛中轻盈飘舞的姿态。我再问:“把句中的‘闹’与‘飞’调换位置,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立刻就有同学看出,如果用“闹”来形容蝴蝶就缺少姿态美,而用“飞”来写蜜蜂则欠缺声响美。此时,我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可见,句中一个“闹”两个“飞”,不仅不能只用其中的一个词,而且不能调换。这样,前句用“闹”后句用“飞”就生动形象地从侧面描写出花儿的繁茂、鲜艳和香甜。让我们看到蜂闹蝶舞的景象,感受到春意盎然而深深陶醉,进而与作者一样喜爱春天并赞美春天。
三、激发思维利用矛盾处
课文中会有许多表面看似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文末这样写:“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问:“‘大约’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两个词在一个句中出现,是不是矛盾了?”学生一时愣住了,很快进行了激烈的争辩,通过合作、探究,大家在文中找到两者并不矛盾的依据。有同学说,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未再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关于他的确切消息,所以用“大约”来对他的死表示猜测。又有同学补充,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惨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他的死又是无疑的,所以在“大约”之后用“的确”来表示“我”猜测的结论。还有同学小结这样写的效果,这一结尾给人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孔乙己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一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而且学生还很好地品味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精练、深刻、含蓄的特点,突出了重点,真是两全其美。
四、提高参与率提问容易处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觉得关键是课堂提问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要适度,更多的时候要问得简单直接些。在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在体会语言准确生动这一特点时,我问:“课文是如何表现语言的准确与生动的?”迟疑中,有的找出个别词语分析其准确生动性,有的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来分析其表达效果。令我着急的是,他们竟不顾说明文体,而把说明方法撇在一边。这时,我只好换一种方法来问:“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找出相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问题一出,大家接二连三地准确地找到了相关语句并很好地分析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最终归纳出语言的准确生动这一特点。这一换问,既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解决了课文的一个重点。可见,教者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既备大纲、备教材,重点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着”的问题,让同学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当然,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是常谈常新的话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精心设计好多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并形成有独特个性、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那么,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头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