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说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工作无疑便是这工程师队伍中的“排头兵”;若说教师是一棵棵大树,班主任一定是其中绿荫最浓、其下幼苗最茁壮的一棵。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习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琐碎的工作。面对几十名学生,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有时为了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问题甚至磨破了嘴皮。如何利用无斥责教育,开拓非语音环境,使我们的工作摆脱困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艺术。对此,我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和摸索。
一、用“沉默语言”强化批评的效度
凡是批评,大多诉诸声音、语调。其实,在一定的场合,无声的批评也是一种有效而微妙的批评。批评者表情严肃、眼神专注,往往能得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次班会课上,我一宣布周五的秋游活动是野营,全班顿时沸腾了起来。为了说明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不得不制止这种喧哗。我沉默下来,仅仅几秒时间,全班就鸦雀无声,我顺利地布置完活动的安排和要求。这种情况在平时也常常出现。预备铃响了,当你走进教室,学生还未作好课前准备,这时,你不妨沉默片刻,它不仅能起到安定学生情绪、维持课堂纪律的作用,还能达到孩子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用 “眼神语言”擦拭心灵的窗户
眼睛也会说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诲。苏格拉底说,眼睛能准确地表达人的各种思想感情。作为班主任,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说话,我们眼中的自信、真诚、期待和鼓励,会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切感、信赖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还应学会随时观察学生的眼睛,从学生的眼睛中发现问题,是渴求、期待,还是心绪不宁;是认同、理解,还是迷茫困惑……据此,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
三、用“运动语言”传递榜样的力量
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令不从。”在班主任工作中,行动作为非语言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作用同样不可小看。当你走进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桌子摆得歪歪扭扭,这时,如果你心烦意乱地训斥一顿,也许会有一种发泄后的快感。但被批评的学生呢,他们会分享你的痛快吗?他们可能会木然地望着你,也可能会一笑了之,然而,如果你亲手捡起一张张碎纸屑,把桌子挪动整齐,马上会有学生起来排齐桌子,捡起身边的纸屑。一次上课,我看见讲台上有一层粉笔灰,就主动用抹布将讲台擦得干干净净。第二天上课时,就发现讲台已经被值日生擦得一尘不染。有时候,你的行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很巧妙地起到教育的作用。学习较差的同学进步了,你走到他身边,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考试中,学生的鼻涕流出来没法擦,你悄悄递过去一张纸巾;学生病了,你送他到校医室;下雨了,给学生披一件雨衣……这些,都是一种巧妙的情感教育。
四、用“书写语言”架设沟通的桥梁
日记、操行评语等,是一座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渠道。不要小看每次作业或者作文本子后面的“好”字,它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当学生在作文中发牢骚,对别人不满时,我的批语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德是善良、宽容。”当学生为自己成绩不好而苦恼时,我的批语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学们喜欢我在作文后留评语。它不仅沟通了我们师生的感情,也是我教育学生的好办法。
五、用“微笑语言”释放师爱的芬芳
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好孩子更加自信,学习困难的孩子受到鼓励,能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孩子眼里,教师的笑容就是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宽容!
记得那是一堂午习课,教室里大部分孩子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的剪纸,有的画画,有的睡觉,还有的看书……教室里一片静悄悄。我也在这安静的环境中看着刚买的书,并沉醉其中。
不久,教室里有了一阵骚动,那是坐不住的孩子发出的声音。我合起手中的书,静静地寻找着声音的来源。我发现还是那几个孩子,平时就静不下来,此刻也是如此。
正在和汪陈扬说话的陈振屹一抬头看到我在凝视着他们,不爱看书的他马上低头伏了下去。汪陈扬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一转身看到了我,呆在了那里,不知所措。我不动声色地看着他,没有出声责备批评他,脸上反而渐渐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并用疑问的眼神看着他。聪明的汪陈扬在我的眼神和微笑中,一改往日的发呆,立刻从书包里拿出书,看了起来,并慢慢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再转身说话。
接着,调皮可爱的陈典又偷偷和同桌说起了悄悄话。正说得起劲时,圆溜溜的大眼睛从浓密的长睫毛下瞥了我一眼,突然发现我正微笑地看着他,他不由得一愣,但是不再像平时一样为自己开导错误,而是连忙用手捂着嘴,一脸歉意的讪笑,好像在责怪自己的嘴巴又不听使唤了。
而原本看书、画画、写字、剪纸很认真的孩子偶尔抬头看到我微笑的脸庞,仿佛是看到了对他们赏识、鼓励的目光,于是更好地表现自己了。
就这样,在我的微笑中,教室里恢复了刚才的宁静,而且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和我的交流和默契。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这么一句话:微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花朵!
是啊,在孩子们的心里,微笑一定胜过许多苍白无力的说教吧!聪明的他们一定可以看懂老师眼里的意思。
总之,我觉得,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环境,能收到比直言不讳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非语言暗示”并不是说教,也不是强加在学生的身上,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感染,受到熏陶。究其本质,“非语言暗示”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教育作用,关键是发挥了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体现了教师的爱与责任。
一、用“沉默语言”强化批评的效度
凡是批评,大多诉诸声音、语调。其实,在一定的场合,无声的批评也是一种有效而微妙的批评。批评者表情严肃、眼神专注,往往能得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次班会课上,我一宣布周五的秋游活动是野营,全班顿时沸腾了起来。为了说明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不得不制止这种喧哗。我沉默下来,仅仅几秒时间,全班就鸦雀无声,我顺利地布置完活动的安排和要求。这种情况在平时也常常出现。预备铃响了,当你走进教室,学生还未作好课前准备,这时,你不妨沉默片刻,它不仅能起到安定学生情绪、维持课堂纪律的作用,还能达到孩子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用 “眼神语言”擦拭心灵的窗户
眼睛也会说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诲。苏格拉底说,眼睛能准确地表达人的各种思想感情。作为班主任,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说话,我们眼中的自信、真诚、期待和鼓励,会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切感、信赖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还应学会随时观察学生的眼睛,从学生的眼睛中发现问题,是渴求、期待,还是心绪不宁;是认同、理解,还是迷茫困惑……据此,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
三、用“运动语言”传递榜样的力量
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令不从。”在班主任工作中,行动作为非语言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作用同样不可小看。当你走进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桌子摆得歪歪扭扭,这时,如果你心烦意乱地训斥一顿,也许会有一种发泄后的快感。但被批评的学生呢,他们会分享你的痛快吗?他们可能会木然地望着你,也可能会一笑了之,然而,如果你亲手捡起一张张碎纸屑,把桌子挪动整齐,马上会有学生起来排齐桌子,捡起身边的纸屑。一次上课,我看见讲台上有一层粉笔灰,就主动用抹布将讲台擦得干干净净。第二天上课时,就发现讲台已经被值日生擦得一尘不染。有时候,你的行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很巧妙地起到教育的作用。学习较差的同学进步了,你走到他身边,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考试中,学生的鼻涕流出来没法擦,你悄悄递过去一张纸巾;学生病了,你送他到校医室;下雨了,给学生披一件雨衣……这些,都是一种巧妙的情感教育。
四、用“书写语言”架设沟通的桥梁
日记、操行评语等,是一座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渠道。不要小看每次作业或者作文本子后面的“好”字,它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当学生在作文中发牢骚,对别人不满时,我的批语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德是善良、宽容。”当学生为自己成绩不好而苦恼时,我的批语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学们喜欢我在作文后留评语。它不仅沟通了我们师生的感情,也是我教育学生的好办法。
五、用“微笑语言”释放师爱的芬芳
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好孩子更加自信,学习困难的孩子受到鼓励,能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孩子眼里,教师的笑容就是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宽容!
记得那是一堂午习课,教室里大部分孩子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的剪纸,有的画画,有的睡觉,还有的看书……教室里一片静悄悄。我也在这安静的环境中看着刚买的书,并沉醉其中。
不久,教室里有了一阵骚动,那是坐不住的孩子发出的声音。我合起手中的书,静静地寻找着声音的来源。我发现还是那几个孩子,平时就静不下来,此刻也是如此。
正在和汪陈扬说话的陈振屹一抬头看到我在凝视着他们,不爱看书的他马上低头伏了下去。汪陈扬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一转身看到了我,呆在了那里,不知所措。我不动声色地看着他,没有出声责备批评他,脸上反而渐渐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并用疑问的眼神看着他。聪明的汪陈扬在我的眼神和微笑中,一改往日的发呆,立刻从书包里拿出书,看了起来,并慢慢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再转身说话。
接着,调皮可爱的陈典又偷偷和同桌说起了悄悄话。正说得起劲时,圆溜溜的大眼睛从浓密的长睫毛下瞥了我一眼,突然发现我正微笑地看着他,他不由得一愣,但是不再像平时一样为自己开导错误,而是连忙用手捂着嘴,一脸歉意的讪笑,好像在责怪自己的嘴巴又不听使唤了。
而原本看书、画画、写字、剪纸很认真的孩子偶尔抬头看到我微笑的脸庞,仿佛是看到了对他们赏识、鼓励的目光,于是更好地表现自己了。
就这样,在我的微笑中,教室里恢复了刚才的宁静,而且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和我的交流和默契。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这么一句话:微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花朵!
是啊,在孩子们的心里,微笑一定胜过许多苍白无力的说教吧!聪明的他们一定可以看懂老师眼里的意思。
总之,我觉得,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环境,能收到比直言不讳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非语言暗示”并不是说教,也不是强加在学生的身上,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感染,受到熏陶。究其本质,“非语言暗示”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教育作用,关键是发挥了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体现了教师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