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期末考试结束,改卷任务分下来之后,我们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参考答案拿来没有?我们钟爱参考答案,这是有目共睹的,拿着它,就仿佛手握一柄尚方宝剑,判起卷子来,底气十足。然而,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学科,又岂是一个参考答案能囊括得了的?于是,问题来了。
案例一:把“小鳥在树枝上叫”这句话改为拟人句。一个学生改成“小鸟在树上伤心地叫着”。阅卷教师判为错,理由是参考答案为“小鸟在树枝上唱歌”。拟人,《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例如,童话里的动物能说话。课堂上,我跟我的学生说:“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动作神态的一种修辞手法。”唱歌是人的动作,伤心是人的情感,那么,为什么唱歌就对,伤心就错了呢?
案例二:看拼音写词语中出现“ɡǔ lì”一词,学生填“谷粒”,阅卷教师判为错,理由是参考答案为“鼓励”。汉字中的同音字多如牛毛,看拼音写词语这道题并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因为标准答案上没有,你就能说“谷粒”不是“ɡǔ lì”吗?
案例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金吉娅本来想买_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参考答案是“金吉娅本来想买一些漂亮的礼物送给妈妈、哥哥、姐姐”。一个学生答成“金吉娅本来想买一些漂亮的礼物送给家人”。阅卷教师判为错误,并且义正词严地解释道:“家人”是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而短文中只出现了妈妈、哥哥、姐姐,并没有出现爸爸这个人物,所以答成“家人”是肯定不对的。那些照着短文把妈妈、哥哥、姐姐抄下来的学生得了一个大红钩钩,而那个把妈妈、哥哥、姐姐归纳成家人的学生就得了一个大红叉叉。如果这个孩子看到考卷上刺眼的红叉,仰起小脸用困惑的眼神望着老师,怯生生地问道:“老师,那妈妈、哥哥、姐姐算不算我的家人?”我们该怎样回答?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是参考答案,意思就是这个答案仅供参考,还可以有别的答法。那么,为什么只要不同于参考答案的就判为错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从拿到参考答案的那一刻起,就在心里把“参考”换成了“标准”。
关于“标准答案”,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口诛笔伐。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概要算“雪化了是什么?”。雪化了是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能答出雪化了是春天的那个孩子,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多么富有想象力、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可是,老师一个冰冷的红叉,让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戛然而止。我们一方面感叹我们的学生不及其他国家的学生有想象力、有创造力,一方面又亲手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张扬个性的地方,不是批量生产零件的地方。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的是鼓励、引导、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轮船、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如果因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对所有不同于标准答案的答法统统格杀勿论,那我们的红笔会扼杀多少个瓦特、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藏着许多新奇的想法,我们应该像呵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来呵护这些想法,哪怕它是荒谬的,甚至是错误的,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因为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易于发现真理。把这个命题再往前推一步,就成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一张卷子就是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代表着学校,代表着阅卷教师的水平,当我们在阅卷的过程中看到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答法时,是不是应该慎重地考虑后再落下手中的红笔?
案例一:把“小鳥在树枝上叫”这句话改为拟人句。一个学生改成“小鸟在树上伤心地叫着”。阅卷教师判为错,理由是参考答案为“小鸟在树枝上唱歌”。拟人,《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例如,童话里的动物能说话。课堂上,我跟我的学生说:“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动作神态的一种修辞手法。”唱歌是人的动作,伤心是人的情感,那么,为什么唱歌就对,伤心就错了呢?
案例二:看拼音写词语中出现“ɡǔ lì”一词,学生填“谷粒”,阅卷教师判为错,理由是参考答案为“鼓励”。汉字中的同音字多如牛毛,看拼音写词语这道题并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因为标准答案上没有,你就能说“谷粒”不是“ɡǔ lì”吗?
案例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金吉娅本来想买_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参考答案是“金吉娅本来想买一些漂亮的礼物送给妈妈、哥哥、姐姐”。一个学生答成“金吉娅本来想买一些漂亮的礼物送给家人”。阅卷教师判为错误,并且义正词严地解释道:“家人”是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而短文中只出现了妈妈、哥哥、姐姐,并没有出现爸爸这个人物,所以答成“家人”是肯定不对的。那些照着短文把妈妈、哥哥、姐姐抄下来的学生得了一个大红钩钩,而那个把妈妈、哥哥、姐姐归纳成家人的学生就得了一个大红叉叉。如果这个孩子看到考卷上刺眼的红叉,仰起小脸用困惑的眼神望着老师,怯生生地问道:“老师,那妈妈、哥哥、姐姐算不算我的家人?”我们该怎样回答?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是参考答案,意思就是这个答案仅供参考,还可以有别的答法。那么,为什么只要不同于参考答案的就判为错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从拿到参考答案的那一刻起,就在心里把“参考”换成了“标准”。
关于“标准答案”,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口诛笔伐。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概要算“雪化了是什么?”。雪化了是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能答出雪化了是春天的那个孩子,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多么富有想象力、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可是,老师一个冰冷的红叉,让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戛然而止。我们一方面感叹我们的学生不及其他国家的学生有想象力、有创造力,一方面又亲手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张扬个性的地方,不是批量生产零件的地方。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的是鼓励、引导、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轮船、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如果因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对所有不同于标准答案的答法统统格杀勿论,那我们的红笔会扼杀多少个瓦特、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藏着许多新奇的想法,我们应该像呵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来呵护这些想法,哪怕它是荒谬的,甚至是错误的,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因为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易于发现真理。把这个命题再往前推一步,就成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一张卷子就是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代表着学校,代表着阅卷教师的水平,当我们在阅卷的过程中看到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答法时,是不是应该慎重地考虑后再落下手中的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