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粒观是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当有对微粒观的充分认识,如此方能为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有条不紊地获取化学知识与技能做好铺垫。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明白自身的作用,必须对学生微粒观的培养引起重视,从而令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之处,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喜爱,达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粒观;类比引入;直观教学;借助实验
初中虽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阶段,但由于学生初次系统地接触到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若教师采取陈旧的教学策略授课势必会无利于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还会加剧学生对化学的畏惧感,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新时期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国家倡导的践行立德树人举措,需要对化學学科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方面的核心素养做好了解。以此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新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助力。
一、什么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的能力。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微粒观的培养做付诸努力的方向。
二、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具体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生硬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早以不被允许,所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亦需要具体的教学策略,如此方能令学生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的物质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而引导学生对微粒进行分析,才会使学生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下则是本人基于自身从事初中化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类比引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类比属于温故而知新思想的范畴,以类比的策略引入知识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对培养学生的微粒观也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若实施此法,必得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深入研究,从而使学生以能动的态度融入到课堂当中,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化学微粒观,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分子和原子》这一课时,首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即在空气中喷洒空气清新剂,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于是,初步使学生建立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进而对学生说道:“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和原子,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接着,向学生阐明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硅粉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那究竟什么是原子?什么是分子呢?他们又有哪些基本性质?”由此从惯性思维的角度以类比的思想引入问题,为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奠定了基础。之后,笔者通过演示实验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让学生有了对物质结构的初步了解,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最后,笔者对学生强调了这堂课的知识对日后学习化学所带来的影响,旨在学生引起重视。这样,笔者通过类比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学习学习化学知识的难度被大大降低,从而顺利发展了学生的微粒观,实现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信心。
2.直观教学,体现化学学科魅力
从当下教育资源丰富的程度来看,国家给予了教育事业极大支持。而多媒体技术也成为了学生的所渴望接触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得力的教学助手。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可采取直观教学授课的方式,体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将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微粒观的培养,绽放出精彩的初中化学课堂。
比如,以教学《原子的结构》这一节为例,在教学初始环节,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了水分解的动画图,让学生观看到了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现象,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集中了起来,进而向学生讲述了原子的发现史,令学生体会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元素出发,引导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之后,继续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离子的形成,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将离子符号进行熟悉,令学生认识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进而帮助学生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节课涉及到的微观粒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体会,以及有什么学习难点及时反馈给笔者,旨在为学生能对微观世界有更深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笔者通过以直观教学策略授课,将化学学科的魅力之处体现在了课堂上,顺利实现了学生微粒观的培养,切实绽放出了精彩的初中化学课堂。
3.借助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所共知的。而且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让学生有参与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眼见证微粒世界的神奇之处,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不妨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时,笔者在课件上呈现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观察四种方程式,以化学语言表述其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了解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然后,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了三个大组,分别探究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之后,笔者派各个小组代表阐明了自己小组中所完成实验的现象,对其做出针对性的反馈,并提出了激励性的表扬,进而将三组实验现象呈现在了课件上,引导学生归纳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又出示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希望学生合作探讨记忆的方法,形成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技能。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归纳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以及离子共存的条件,对学生提出了课下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做系统梳理的要求,让学生交流了在实验中得到的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借助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充分达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大大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析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当为此不断付诸努力,深化学生对微粒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剑晓.从化学元素看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思维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6):55-57.
[2]王荣桥.初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有效策略[J].化学教学,2019(2):31-35.
[3]张映林.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以分子原子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4(6):35-37.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粒观;类比引入;直观教学;借助实验
初中虽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阶段,但由于学生初次系统地接触到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若教师采取陈旧的教学策略授课势必会无利于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还会加剧学生对化学的畏惧感,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新时期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国家倡导的践行立德树人举措,需要对化學学科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方面的核心素养做好了解。以此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新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助力。
一、什么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的能力。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微粒观的培养做付诸努力的方向。
二、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具体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生硬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早以不被允许,所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亦需要具体的教学策略,如此方能令学生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的物质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而引导学生对微粒进行分析,才会使学生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下则是本人基于自身从事初中化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类比引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类比属于温故而知新思想的范畴,以类比的策略引入知识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对培养学生的微粒观也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若实施此法,必得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深入研究,从而使学生以能动的态度融入到课堂当中,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化学微粒观,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分子和原子》这一课时,首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即在空气中喷洒空气清新剂,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于是,初步使学生建立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进而对学生说道:“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和原子,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接着,向学生阐明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硅粉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那究竟什么是原子?什么是分子呢?他们又有哪些基本性质?”由此从惯性思维的角度以类比的思想引入问题,为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奠定了基础。之后,笔者通过演示实验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让学生有了对物质结构的初步了解,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最后,笔者对学生强调了这堂课的知识对日后学习化学所带来的影响,旨在学生引起重视。这样,笔者通过类比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学习学习化学知识的难度被大大降低,从而顺利发展了学生的微粒观,实现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信心。
2.直观教学,体现化学学科魅力
从当下教育资源丰富的程度来看,国家给予了教育事业极大支持。而多媒体技术也成为了学生的所渴望接触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得力的教学助手。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可采取直观教学授课的方式,体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将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微粒观的培养,绽放出精彩的初中化学课堂。
比如,以教学《原子的结构》这一节为例,在教学初始环节,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了水分解的动画图,让学生观看到了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现象,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集中了起来,进而向学生讲述了原子的发现史,令学生体会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元素出发,引导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之后,继续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离子的形成,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将离子符号进行熟悉,令学生认识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进而帮助学生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节课涉及到的微观粒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体会,以及有什么学习难点及时反馈给笔者,旨在为学生能对微观世界有更深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笔者通过以直观教学策略授课,将化学学科的魅力之处体现在了课堂上,顺利实现了学生微粒观的培养,切实绽放出了精彩的初中化学课堂。
3.借助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所共知的。而且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让学生有参与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眼见证微粒世界的神奇之处,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不妨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时,笔者在课件上呈现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观察四种方程式,以化学语言表述其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了解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然后,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了三个大组,分别探究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之后,笔者派各个小组代表阐明了自己小组中所完成实验的现象,对其做出针对性的反馈,并提出了激励性的表扬,进而将三组实验现象呈现在了课件上,引导学生归纳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又出示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希望学生合作探讨记忆的方法,形成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技能。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归纳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以及离子共存的条件,对学生提出了课下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做系统梳理的要求,让学生交流了在实验中得到的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借助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充分达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大大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析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当为此不断付诸努力,深化学生对微粒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剑晓.从化学元素看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思维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6):55-57.
[2]王荣桥.初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有效策略[J].化学教学,2019(2):31-35.
[3]张映林.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以分子原子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4(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