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住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住房发展目标。在住房市场化和金融化下,住房所有权的实现和住房融资的可得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城市房价区域差异显著,作为宏观调控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往往因城施策,再加上住房公积金的属地化管理,住房市场和政策的区域异质性有必要在研究中加以考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区域差异视角下,关注住房融资可得性和住房财富的空间分异,探究中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住房发展目标。在住房市场化和金融化下,住房所有权的实现和住房融资的可得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城市房价区域差异显著,作为宏观调控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往往因城施策,再加上住房公积金的属地化管理,住房市场和政策的区域异质性有必要在研究中加以考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区域差异视角下,关注住房融资可得性和住房财富的空间分异,探究中国城市住房贷款使用的差异及其对住房财富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对空间机会结构理论的理解揭示住房金融化下的地理空间不平等,运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剖析中国城市居民住房融资和住房财富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异,并通过多层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和广义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住房贷款的使用差异及其对住房财富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地理空间差异是理解住房分化的重要结构性因素。住房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中国城市房价逐渐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和城市等级差异,推动着家庭住房财富的空间不均衡凸显。综合地理位置、行政等级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城市家庭住房财富的空间分布形成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一线城市和直辖市等全国性的中心城市,第二层级为新一线、二线以及省会城市等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或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第三层级为其他普通地级市或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位于第一和第二层级城市的家庭住房财富远高于第三层级,并且对多样化的住房融资渠道有需求。但这种空间极化对于弱势群体和外来人口而言,住房融资的可得性成为其进入住房市场和积累住房财富的阻碍与挑战。第二,多样化的住房融资渠道帮助中国城市家庭实现住房自有,但不同融资方式的使用在城市间呈现等级差异,不同社会群体对政策性和市场性融资渠道的调用能力有明显差别。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住房融资体系的建立和房价的上涨,购房资金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全款购房的占比大幅降低,商业贷款的使用量显著上升。有稳定工作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个体使用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概率都较高,而农村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往往更多依靠商业贷款来筹措资金。不同层级城市之间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商业贷款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使用较多,组合贷款的使用概率随着城市等级的提升呈上升趋势。第三,在住房商品化与金融化背景下,地理空间差异、制度性因素与市场性因素交织在一起,住房财富的空间分异凸显。研究发现,住房财富与城市自身的地理区位和政治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地处东部、直辖市或一线城市的个体凭借区位优势更容易积累住房财富,并且通过金融杠杆进一步拉大与中西部或普通地级市的住房财富差距。以人力资本、经济资源为代表的市场因素已成为塑造住房财富不平等的主导机制。尽管用人单位性质、政治面貌、户口为代表的制度因素不直接参与市场化下的住房资源配置,但仍然可以通过其表征的支付能力潜力以及在住房融资系统中的优势,积累更多的住房财富。综上,本研究展示了中国城市家庭住房融资和住房财富的时空分异,系统分析了个人和家庭对不同渠道住房融资渠道调用能力和住房结果,突出了地理空间因素在住房分化中的重要角色。在日益金融化的时代,资产积累过程中对金融工具的依赖可能会强化个体空间机会结构的差异。如何在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日渐强化下因城施策,建立多层次的住房融资和保障体系也成为中国当前住房改革的重要命题。
其他文献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降临如风,令人捉摸不定,却又无往不被艺术家感受至深。“灵感”在人的创造性思维中所具有的切身又神秘的张力,让它成为了艺术创作与哲学思考都无法忽视的珍宝。德谟克利特将神话与宗教催生的艺术与秘仪之“迷狂”称为“灵感”后,到柏拉图才真正意义上对艺术“灵感”予以了系统性的理论阐释,可以说柏拉图对“灵感是什么?”的思考在艺术哲学和美学研究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诗歌与哲学、神与人的连接凝聚
本文研究健康传播自媒体权威性建构问题,选取“华山感染”“八点健闻”“白衣山猫”三个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研究和内容分析,对以“八点健闻”为首的专业自媒体如何建构内容权威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本文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将研究时间段设置为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9月30日。对在此期间发布的“华山感染”178篇、“八点健闻”189篇和“白衣山猫”343篇文章进行量化分析,从新闻权威构
《密勒氏评论报》1917年6月9日由托马斯·F.密勒在约翰·B.鲍威尔(老鲍威尔)的协助下在上海创刊,《密报》作为最后一份离开中国的外刊,既是美国政策的解释者,又作为在新中国内部的观察者,搭建了一个远东国际舆论论坛,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国家形象建构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本文以1949年10月-1953年6月间《密报》对新中国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新中国成立后《密报》的报道
家庭代际经济支持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支撑和代际关系的重要体现,在老龄化不断加重、家庭养老功能面临挑战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以往对代际经济支持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他主义动机、交换动机、示范动机三方面,并且大部分研究以主干家庭为载体,探究某一支持动机对城镇或农村子女养老行为、父母生活幸福感的影响,但对“网络家庭”中子女对父母代际经济支持动机的综合、城乡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
在现代中国城市的建设中,母婴室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反映了城市规划与建设水平。公共场所通过设立母婴室,维护了女性的哺乳权与在哺乳期间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并使其在城市空间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通过对使用过上海市区母婴室进行哺乳的母亲进行非结构式访谈,重点讨论哺乳期女性在公园、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及工作场所等公共空间的母婴室进行哺育的经历与感受,并将这些个人化的叙事解读为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动态。本文
问政节目是沟通政府官员与公众互动的桥梁,其构建的平等互动式对话交流的融合式场景能够培育双方互信,促进社会力量与社会治理能力协同发展,形塑现代政府官员与公众相容相契、互为监督的新格局。在现如今传媒生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如何借助问政节目这一媒介窗口呈现与传播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进而增强政府公信力和号召力是政府官员以及问政节目共同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政治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运用访谈
本文以央视综艺《朗读者》为研究对象,从《朗读者》节目的制作机制、层级把关以及仪式构建三方面讨论了《朗读者》的生产机制。本文研究将问题聚焦于这个过程,探究节目在生产中是如何为受众构建国家认同的。研究发现,节目生产的制作机制是国家认同的构建基础,其中节目制作人与内容导演对节目的内容生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影响内容生产的还有内容导演、制作人以及央视平台,三层的审核机制所呈现的层级把关是国家认同的通路搭建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兴起,一批非虚构写作平台蓬勃兴起。这不仅是一次新闻领域的文体创新,更有关于真实生产机制的改变。专业化、职业化的记者群体之外,大量大众化写作者被纳入非虚构写作的生产之中。本文以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为例,关注大众化写作者对平台的劳动“同意”如何达成。本文借助劳动过程的理论框架,通过田野观察和对平台写作者的深度访谈,着力回答以下问题:非虚构写作者的劳动
新闻媒体的数字化发展,丰富了用户新闻参与的途径,社交媒体新闻评论区为用户提供了对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和辩论的机会。然而,社交媒体上公共讨论的质量高低有待商榷。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及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是挑战公共讨论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将公共领域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作为主要理论视角,试图考察在我国的社会语境下,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中,评论者身份的可识别性和评论用语的文明程度如何改变他人对评
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增值)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口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在区域间的再分配会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及增长速度产生深远影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3.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约为1.2亿,省内流动人口约为2.5亿。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近4亿流动人口当中,新生代高学历流动人口